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由用户(xingfei1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山东省 临沂市 中考 物理试题 解析 下载 _中考真题_中考专区_物理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2019 年临沂市中考年临沂市中考 物理试题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每题一、选择题(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每题 2 分,共分,共 40 分)分) 1.2019 年 4月 15 日京雄高铁采用铺轨机正式铺轨,此铺轨机(如图)首次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 位系统。铺轨机与“北斗”定位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靠的是 A. 电磁波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红外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 真空无法传递声音,排出超声次声波 【详解】超声波、次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卫星在太空处于真空环境,红外线用于传感器,如遥控器等, 真空中
2、传递信息用电磁波。 【点睛】区分清楚声音与光的应用以及传播所需要的条件。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 B. 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 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D. 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要听见声音既要物体振动还需要有介质传 播声音; B教室学生听见声音是因为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 C区分不同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音调用于区分声音的高低; D吸音材料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音。 【点睛】对于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音色、响度分
3、别与振动频率、波形、高低的关系记忆清楚,以及在实 际应用中的区分。 3.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小孔成像 B. 鹦鹉照镜 C. 手影游戏 D. 放大镜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其原理为光的反射; C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放大镜为凸透镜,其原理为凸透镜成虚像为光的折射; 4.下列各选项是小明整理的物理笔记,错误的是 A. 做功快的机械,效率不一定高 B. 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D.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与砂石的比热容小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功
4、率表示做功的快慢,与效率大小无关; B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C白色反射所有色光,黑色吸收所有色光,其他颜色只反射跟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所以不透明物体的颜 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D由于砂石比热容较小,半天吸收相同热量升温快温度高,夜晚温度下降放出热量少,温度低,所以昼夜 温差大 【点睛】对于功、功率、效率的定义以及计算公式一定要区分清楚。 5.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 B. 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 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 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A 【解析】 【详解
5、】A光屏所能呈现的像为实像,反之为虚像,可由此来判断像的虚实; B平面镜成像实验要求玻璃板与直面垂直,否则像会偏高或偏低;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等大的虚像,与距离无关; D平面镜成像实验做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 【点睛】平面镜成像最容易出错的点为像的大小与多次实验的目的。 6.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列现象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缥缈 C. 秋天,露珠晶莹 D. 冬天,雾松簇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冰雪消融为融化现象,雾为小水珠,薄雾缥缈为液化现象,露珠晶莹为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雾 凇为气体遇强冷空气凝华形成。 7.对下
6、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只麻雀的质量约 3kg B. 成人正常行走的步长约 50mm C. 中学生上一层楼做功约 1800J D. 电视机正常工作电流约 5A 【答案】C 【解析】 【详解】麻雀质量与苹果质量接近,约为 150g;成人一步长度约为 50cm;中学生体体重约为 50kg,一层 楼高度约为 3m,则上一层楼约做功 1500J;电视机正常工作电流约为 1A左右。 8.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中,安全用电常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 是 A. 用铜丝替代保险丝 B. 更换灯泡时断开电源开关 C. 开关接在灯泡和零线之间 D. 使用测电笔时手
7、接触笔尖金属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铜丝熔点较高不可作为保险丝替代品;更换灯泡是应断开电压以防触电;开关应接在用电器与火 线之间;使用测电笔时手应接触测电笔尾,不可接触笔尖,否则会发生触电危险。 9.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下列剪刀,最适合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为剪开较硬的物体,应选择更省力的剪刀,则应选择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B选项中的剪刀动力臂 大于阻力臂。 10.第 24 届冬奥会将于 2022 年 2 月 4 日至 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关于冬奥会部分比赛项目,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
8、上滑行时受力平衡 B. 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 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 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面光滑但依然有较小的摩擦力,冰壶做减速运动,受力不平衡; B匀速过弯时,速度不变,但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应表述为物体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D向厚蹬,人向前运动,说明人受到向前的力,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如图是运动员参加射箭比赛时的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运动员将弓举起的过程对弓做功 B. 弓被拉的越弯产
9、生的弹力越小 C. 弓被拉的越弯弹性势能越大 D. 箭被射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A做功的含义为有力且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动的距离,则把弓拿起的过程对弓做了功; B弓被拉的约弯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C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D箭被射出,从静止变为运动,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下列过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 B. 电热水壶烧水 C.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 向下压活塞引燃棉花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电热壶烧水为把电能转化为
10、内能;内燃机做功 冲程,汽油燃烧推动活塞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下压活塞引燃棉花,温度升高棉花自燃,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 13.新能源电动汽车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其核心部件是电动机。下图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说明了通电导体附近存在磁场;B 图可研究电磁体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C图为发电机的原 理图;D图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为电动机的原理图。 14.汽车尾灯内的示宽灯和刹车灯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目知,两灯既要满足可各自
11、独立工作又要可同时工作,则电路为并联电路,且各自有一个开 关控制,D图为并联且各自有一个开关控制。 15.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 5.7km,设计时速 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 B. 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 C. 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 34.2min D. 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浮力由物体上下表面液体压力差产生, 水中的桥墩下表面埋入水中, 水对下表面无向上的压力, 则不受浮力; B. 灯杆静
12、止不动,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为运动的; C. 由 s=vt得, 5.7km 0.057h3.42min 100km/h s t v ,以最大速度通过时时间最短,为 3.42min; D. 让人感觉舒服为漫反射,镜面反射会让人感觉炫目; 【点睛】对浮力的各种计算方式以及定义一定要熟记于心,在选择填空中尤为重要。 16.如图所示,在“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所用斜面和水平面都必须是光滑的 B. 木块向前滑行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C. 小球质量越大,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 D. 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动能
13、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则在实验中应控制这两个变量以外的其其他变量相同即可,所以 不需要平面光滑,木块向前滑动时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能量有损耗,机械能不守恒,小球到达斜面底端 的速度大小与高度有关,与质量无关,撞击同一个物块在同一个平面上滑行,则物块滑行越远说明获得的 能量越大,说明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 17.如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 A. 是晶体,熔化持续了 8min B. 在 A 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 C. 在 A 点的内能比 B点的小 D. 在 OA 段的比热容比 BC段的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像可知物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则为晶
14、体,从第四分钟开始熔化,第八分钟结束熔化,持续 时间为 4min,且在第四至第八分钟处于固液共存态,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故 A点内能小于 B点内能,斜率表示比热容的大小,斜率越小比热容越大,则 OA段比热容小于 BC 段比热容。 18.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 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C. 乙烧杯中小球排开的液体质量大 D. 甲烧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抓住漂浮悬浮以及下沉时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关系,重力与浮力关系 【详解】小球在甲杯中
15、漂浮,则所受浮力等于小球重力,小球密度小于液体密度,小球在乙杯中悬浮,则 浮力等于小球重力,且小球密度等于液体密度,由于为相同两个小球,则在两杯中所受浮力相等,排开液 体质量也相等,甲杯液体密度大于乙杯液体密度,又因为液体高度相等,由压强公式pgh 可得甲杯底 部受到液体压强更大。 19.如图所示电路的两灯泡 L1和 L2分别标有“3.8V0.2A”和“3.8V0.3A”字样,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假设灯 泡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灯串联 B. 灯 L2更亮 C. 灯 L1的电阻丝更粗 D. 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0.5A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作出等效电路图,
16、分析串并联解题。 【详解】 作等效电路图,由图可得,两灯泡为并联,由额定电压及电流可计算出 L1电阻为 19 ,L2电阻为 12.7, 因为并联电压相等,由 2 U P R 可得灯泡 L2实际功率更大则更亮,L1电阻更大,则 L1灯丝更粗,电流表 A2测总电阻,只有当灯泡都正常发光是电流才为 0.5A。 20.如图甲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图乙是小灯泡的 I-U 图像。闭合开关 S 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滑动时,灯泡变暗 B. 电流表示数为 0.4A 时,灯泡的电阻是 25 C. 电压表示数为 2.5V 时,小灯泡的功率是 1.
17、25W D.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是 0.25W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电压,当滑片向左滑时,接入 电阻变小,电流变大,则灯泡变亮;由坐标图可知,当电流为 0.4A时,灯泡电压为 1V,由欧姆定律计算可 得灯泡此时电阻为 2.5;总电压为 3V,则当电压表示数为 2.5V 时,灯泡电压为 0.5V,由坐标图可知此时 电流为 0.3A,则功率0.5V 0.3A0.15WPUI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为 2.5V,由坐标图得电流 为 0.5A,总电压为 3V,则滑动变阻器电压为 0.5V,其功率为0.5V 0.5A0
18、.25WPUI 。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18 分)分) 21.2019年 1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降落、如图是“玉兔 二号”巡视器与“嫦娥四号”着陆 器分离时的照片。“玉兔二号”巡视 器的影子是因为光的_形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利用的太阳能属于 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板给充电电池充电时,充电电池相当于_(选 填“用电器”或“电源”) 。 【答案】 (1). 直线传播 (2). 可再生 (3). 用电器 【解析】 【详解】影子的形成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对于人类而言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板给充电电池 充电时,充电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