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数学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教学设计模板(精品).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创新杯”数学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教学设计模板(精品).docx》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创新 数学 类说课 大赛 一等奖 作品 教学 设计 模板 精品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227 页 全国全国“创新杯创新杯”数学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数学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 教学设计模板(精品)教学设计模板(精品) 目目录录 第 2 页 共 227 页 数列的概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数列的概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冯桂玲冯桂玲 授课班级11 级幼儿教育 2 班学生人数42 人 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间45 分钟(1 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PPT 课件、学生活动评价表的设计与印发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1、使用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基础模块下册 2、教学内容 第六章第一节“数列的概念” 3、教材地位与作用 数列一章是在学完函数后,
2、作为特殊函数来学习的,所以函数的观点要贯穿本章教 学的始终。“数列的概念”是数列的起始课,它既作为特殊函数而承上,又作为总纲而启 下。因此,在教学中要侧重于理解数列基础知识,掌握归纳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培 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的意识和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幼儿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她们已经学习了集合、函数、指数函 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同时,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 学习能力也有比较大的提高,基本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 我校开展生本教育教学以来,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够按前置任务自主学习,课堂上也养 成了小组学习和课堂讨论的习
3、惯,但也有个别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比较差,教学中 要特别注意这些特点,因材施教。 第 3 页 共 227 页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列及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概念; (2)会用通项公式求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归纳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教材,上网查找资料,探究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全过程,逐步掌握 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同时,在 自主探究和小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探究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培养她们的数学 学
4、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理解数列的概念,能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其通项公式。 2、教学难点:用归纳法由一个数列的前几项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教学关键:归纳时要注意每一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自学引导法、发现法、讲授法。 2、学习方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 第 4 页 共 227 页 六、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前 置 作 业 自 主 学 习 教材:数列“感受”部分 1.请你用 2、4、6、8 这四个 数写出 2 个数列。 2.举出 3 个有穷数列和 3 个无 穷数列的例子。
5、3.完成书本第 4 页有趣的填 空。 课前: 1.布置自主 学习任务(左 边内容)。 2.指导学生 自主学习教材 数列的感受。 在 教 师 的 引导下 通过 自主学习,感 受数列知识, 初步了 解数 列的定义、项 和分类。 以 前 置 作 业, 任务驱动 的形式, 引导 学生阅读教 材,查找资 料,主动学 习。 交 流 成 果 小 组 学 习 12 分 钟 教材:数列的认识 1.数列的定义 数列的定义 数列的项 数列的一般形式: , 321n aaaa 简记为 n a 2.数列的例子 3.数列的分类 有穷数列 无穷数列 布置任务: 1.说说你了 解的数列,谈 谈你对数列的 感受。 2.请几个小
6、 组展示自己完 成 的 前 置 作 业。 3.引导学生 分组交流,比 较小组成员中 所举的有穷数 列和无穷数列 的例子,看谁 的例子更符合 要求并更具创 意。 小组学习: 1.每个同学 介绍自 己的 学习成果:学 会了什么,存 在什么问题, 有什么感受。 2. 小 组 研 讨、解决存在 的问题。 3.研究小组 要在全 班展 示的成果。 4.投影展示 小组中最好的 例子。 把 学 生 对 “数列” 的形 象感受转化 为理性的理 解, 从而构建 准确、 深刻的 数列的概念, 并把文字语 言转化为数 学符号语言。 让学生把 数列的概念 具体化, 从而 内化概念, 培养学生的 研究意识、 创 新意识。
7、 第 5 页 共 227 页 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研 讨 例 题 探 究 学 习 14 分 钟 研讨例题,探究规律 1.教材第 4 页“有趣的填空” 1,3,4,6; 2,4,8,10,; 2,4,8,32,; 1,2,3,5,8,; 1, 2 1 ,3, 4 1 ,. -1,3,7,-9,; 2,2,2,2,2,. 2.探究 n 与 n a的关系, 根据数列的 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 式。 5 1 , 4 1 , 3 1 , 2 1 ;1 ; 2345 11111 22222 , 2363 1, 2, 2 , 2 ,2 20,22,24,26,38 -1,1,-1,1
8、,-1,1 2,2,2,2,2,2,2. 1.引导学生 讨论:对于你 在每一个空格 所 要 填 的 数 字,你是怎么 想的?有什么 根据吗? 2.展示几个不 同 类 型 的 数 列,与学生一 起分析各数列 的项与这一项 的序号的对应 关系,写出数 列的一个通项 公式。 1.课前,学 生按教 师要 求做题。 2. 小 组 同 学交流 自己 做题的 想法 和依据,各抒 己见,得出正 确的答案。 3.学会观察、 发现,理解数 列的通 项公 式的概 念及 求解的过程。 让 学 生 认 识到数列是 数字的一个 有规律的排 列, 每一项都 有固定的位 置, 从而培养 学生的归纳 能力和数学 学习兴趣, 锻
9、 炼学生的分 析能力及口 头表达能力。 第 6 页 共 227 页 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互 动 训 练 形 成 技 能 15 分 钟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训练 1: 完成书本第 5 页练习 6.1.2 的 1、2 题,巩固知识: (1)根据下面数列的通项公式, 求 3 a和 5 a。 数列 n a中, n a= 2 n-3n+3 数列 n a中, n a= 2 13 n n (2)填上下列数列所缺的项,并 归纳出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2,8,16,64; 2,4,10,12,14; -1,2,-3,6,-7. 训练 2: 解题小竞赛 出题 解题 判断 1.组织学生 以 例
10、题 为 指 导,对题目进 行分析、 理解, 先独立思考, 再小组交流合 作完成,最后 以课件展示正 确答案。 2. 请 每 个 小组先写一个 数列的通项公 式,再求出这 个数列的前 4 项,并把四个 数写在一张卡 纸上作为一个 数列的前四项 请其他小组归 纳 其 通 项 公 式。 1. 自 行 分 析、思考,在 小组中 谈谈 自己做 题的 思路或 遇到 的困难,进行 小组合 作学 习,归 纳答 案,向全班展 示并说 出解 题过程。 2. 小 组 与 小组之 间交 换题目,讨论 并写出 纸上 的数列 的一 个通项公式, 再交换 判断 对错,最后交 给老师。 通过训练, 加深对数列 知识的理解,
11、掌握基本概 念、 基本技能 和基本方法, 提高学生的 独立思考能 力、 口头表达 能力、 逻辑推 理能力。 第 7 页 共 227 页 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归 纳 总 结 构 建 体 系 2 分 钟 归纳总结,构建体系 (1)数列的定义 (2)数列的项 (3)数列的一般形式 (4)数列的分类 (5)数列的通项公式 1.引导学生 归纳、总结本 节 课 的 知 识 点。 2.引导学生 补充完善知识 结构。 1.每个同学 自己总 结本 课的知识点。 2.小组交流 本课的 知识 和学习体验。 3.在教师的 引导下,和全 班同学 一起 研讨,形成本 课的知 识结 构。 在 充 分 感
12、受、 反复体验 和探究认识、 归纳总结中 建构知识, 提 高能力。 课 后 作 业 拓 展 知 识 2 分 钟 教材:数列的“熟悉” 1.教材第 5 页“熟悉”中的习题。 2.布置下次课的前置任务: 为什么课本练习第 2 题中要 求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你能写出另一个吗? 你认为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 公式吗? 根据通项公式, 你能判断一个 数是不是该数列的项呢? 交流解题小竞赛中留下的疑 惑和遇到的困难。 1.布置下次 课 的 前 置 作 业。 2.解说完成 作业的要求, 并指导学习方 法。 1. 按要求 独立完成“熟 悉” 中的习 题。 2.以小组为 单位,讨论下 次课的 前置 作业如
13、 何完 成。 通 过 前 置 作业的安排, 让学生充分 发挥想象力、 创造力, 培养 自主学习能 力。 第 8 页 共 227 页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是通过丰富的实例展开的,红楼梦中的贾氏四姐妹、国际象棋 的传说、古语、童谣等等书上或学生上网查阅到的例子,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数 列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产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情 感,使他们感受到数列离自己很近,数列有用。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活动、 学生探究为主, 把数列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数学探究过程。 通过提出问 题、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给出定义,让学生经历了
14、知识再发现的过程,促进了 个性化学习。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中我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帮助学生实 现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采用了灵活融合,引导启发、数形结合、 激励评价、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逐步改进学习方法,在合作中相 互配合,更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整个教学过程运用了“低入多做深思 高出”的教学模式。 这节课基本上达到教学的预想目的,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驾驭课堂的 能力要求很高,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在生生互动过程中, 讨论还不够热烈; 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还要继续下功夫。 通过这节课, 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反思,不断
15、改进,超越自我,不断 创新出更好、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学习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是一种乐趣,一 种享受,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第 9 页 共 227 页 活动评价表活动评价表 评价主体:(教师、同学、自己)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得分 知识 与 能力 (40) 数列的定义(10) 能够举出数列的例子(6) 能够明确数列的项与序号(8) 能够从函数的角度理解数列(10) 数列的分类(10) 了解数列的分类(4) 对于给出的数列能够判断其类别(8) 能够举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的例子(10) 数列的通项公式(20) 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概念(1
16、0) 能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数列的任意一项(15) 会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其通项公式(20) 过程 与 方法 (40) 课前作业,自主学习 (10) 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作业(6) 主动学习,查阅资料,认真完成课前作业(10) 交流成果,小组学习 (10) 认真倾听同学的学习成果(8) 主动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积极参与小组活动(10) 研讨例题,探究学习 (10) 能够认真倾听老师对例题的讲解(8) 主动思考,与同学进行合作探究(10) 不完全归纳法的运用 (10) 理解不完全归纳法的操作过程(6) 会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探究数列的通项公式(10) 态度 情感 (20) 学习态度(10) 能够
17、完成学习任务(7) 积极主动学习,乐于参加课堂活动(10) 心理体验(10) 对探究的快乐感觉不深(7) 感受到探究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10) 量化 评价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总分等级 X8585x7575x65x65 第 10 页 共 227 页 第五章第五章三角函数三角函数 5.3.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 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授课班级:2012 级数控 121 班,学生人数:50 人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第一节课,学生在初中已经 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现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
18、函数”是属于“上、下位关系 学习”,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学好此知识也为接下来学习“三角函数的图像”打好 扎实的基础,因此它在知识体系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三角函数来源于现实生活,并 应用于现实生活,它在物理学、天文学、测量学以及模具数控加工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因此它在现实生活中起着服务专业的作用。 2.2.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 本人所授课的班级为高一年级数控专业的学生, 他们的优点是 好奇心强,对专业很感兴趣,不过他们也有自身的不足,那就是学习基础差,起点低,对数 学缺乏自信和兴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增加了 3 个在专业 中应用的实例
19、,体现数学的实用性;增加了教学课件中的视频、动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师生交流,学生合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归纳、解决问题 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互教互学的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实用 性。 4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5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在数控专业中的灵活应用。 二二、教法、学法:、教法、学法: 1.1.教法教法: 以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 “数学现实” 理念为指导, 在教学中借助数控加工动画、 数控加工实践,将数学知识联
20、系专业讲解并最终服务于专业,课堂中借助助学探索卡,采用 问题探究、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掌握技能,学会学习。 2.2.学法学法: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专业实践”的学习方法,力求做 第 11 页 共 227 页 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三、课前准备:三、课前准备: 教师走进数控实训车间,向专业教师了解数学在专业中的应用,同时搜索上课用的 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制作好课件,设计好助学探索卡,教学评价表。学生分好学 习小组,完成前置作业。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 环节环节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一一 复复 习习
21、 回回 顾顾 巩巩 固固 基基 础础 问题问题 1 1:在OMPRt中(如图),M是直角,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展示解答: | :sin | | cos | | tan | PM OP OM OP PM OM 对边 正弦 斜边 邻边 余弦: 斜边 对边 正切: 邻边 教师提问,这个知识点与我们数控专业中有什么联 系呢? 教师检查前置作 业,提问学生。 学生展示完成前 置作业,回答问 题。教师对回答正 确的学生及时进 行表扬、激励和鼓 舞。 学 生 通 过 复 习,进一步巩 固基础知识, 为接下来学习 新 课 做 好 准 备。 第 12 页 共 22
22、7 页 二二 联联 系系 专专 业业 设设 置置 悬悬 念念 【图片展示【图片展示】 数控加工正六边形的流程: 设计图纸 动手编程机床加工造出零件, 让学生思考数 控加工与数学之间个联系。 【动画演示【动画演示】 演示加工六边形零件的过程, 引导学生 观察刀具的加工路线。 问题问题 2:根据数控加工零件流程,以及刚才观看 的数控加工动画,请问: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刀具是如 何确定加工路径的呢? 答:确定刀具加工路径,需要计算出刀具加工路 径中关键点(基点)的坐标。 问题问题 3:观察零件平面图,怎样求出图中正六边 形各个顶点的坐标呢? 师生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生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3、 教师图片展示数 控加工正六边形 零件的流程,学生 思考数控加工与 数学的联系。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动画演示数 控加工正六边形 零件的过程,学生 观察并思考刀具 是如何确定加工 路径。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该如何计算基点 的坐标呢?教师 提出问题 3 让学生 思考。 通过直观图片 展示,形象的 动画演示,激激 发 学 生 的 学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习兴趣,并从 中发现数学问 题。 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数学在 数控专业中有 非常重要的应 用。 教学教学 环节环节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第 13 页 共 227 页 二二 联联 系系 专专 业业 设设
24、 置置 悬悬 念念 步骤 1:以六边形中心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步骤 2: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找出已知量: OA=30,GOA=600。 步骤 3:求 A 点坐标,可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知 识解决。 O A x y 30 G B C DE F 学生小组合作, 解决问题, 同时让完成较好的学 生上台展示结果,教师点评。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 正六边形的对称性, 容易可 以求出另外 B、C、D、E、F 点的坐标。 教师启发引导学 生通过三个步骤, 寻找解决问题的 办法。 学生小组交流讨 论,尝试解决问 题。 教师巡堂观察,指 点学生。 学生小组合作,解 决问题,上台展 示。 教师采用 低起点、小步
25、 子的问题解决 方式,帮助学 生搭建“脚手 架”,引导学 生通过三个步 骤寻找解决思 路,帮助学生 顺利找到解决 思路。 问题的顺 利解决,极大极大 的 增 强 了 学的 增 强 了 学 生的自信。生的自信。 第 14 页 共 227 页 提出问题:当角度不是锐角的时候怎么办?提出问题:当角度不是锐角的时候怎么办? 问题问题 4:如图,现有一零件图纸如下,要加工该零 件,如何求P点坐标?(已知 00 31 sin120,cos120 22 ) 提问学生:P 点坐标能否按照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 来求出呢? 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 建立坐标系建立坐标系, 发现发现 0 120AOP, 用锐角三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