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知识点学习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 文档编号:1405999
  • 上传时间:2021-05-24
  • 格式:PPTX
  • 页数:89
  • 大小:2.3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知识点学习课件.pptx》由用户(卧龙小子)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 近现代史 刚要 知识点 学习 课件
    资源描述: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演讲人2021-05-19 作者:7005 0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02. 社会主义改造 目录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0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鸦片战争背景 各阶层的探索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u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2.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登记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 制 4.文化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为核心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鸦片战争背景 u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

    2、国的侵略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资本-帝国主义列 强对中国的侵略 1840-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 约 中英-虎门条 约 中法-黄埔条 约 中美-望厦条 约 逐步半殖民原因 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尽管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仍然维 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主权 逐步半封建原因 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体系和世界市场中去 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近代中国社 会的两半性 质 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 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 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统治支柱 封建地主的土地所

    3、有制依然在广 大地区保持着 中国新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 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 很软弱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 平衡的 核心 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贫困化以及 以至大批的破产,过着饥寒交迫 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两半社会的基本特征 地主阶级 农民经济 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 级 最早出现的新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生产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 成比较复杂。其中,有一部分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民族资本家 近代中国社 会阶级关系 的变化 近代中国的 主要矛盾和 历史任务 近代两半社会的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 华民族的矛盾 封

    4、建主义和人民 大众的矛盾 近代以来两大历 史让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广州三元里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 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鸦片战争时期:关天培、陈化成、海龄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史荣椿、乐善 中日甲午战争:邓世昌 反抗外来侵 略的斗争历 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 谋 事件 图谋破产原因 义和团运动 事件 u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 u英国从缅甸侵入云南 u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u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u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图谋破产原因 u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事物矛盾和互相制约 u根本

    5、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义和团运动 u局限性 u作用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资本-帝国主义 列强对中国的侵 略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 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 因 经济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反 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 原因 资本-帝国主义列 强对中国的侵略 民族意识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 眼看世界 01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族意识 开始普遍觉醒 02 林则徐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03 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04 王韬、薛福成 马建忠 郑观印 不仅学 技术还要学制度 05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各阶层的探索 农民阶 级 01 资产阶

    6、 级 03 封建地 主 02 无产阶 级 04 太平天国 原因事件评价 纲领 资政新 篇 意义和 局限 原因 u清政府加重了赋税,农民负担加重 u农民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太平天国 事件 u1851年,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 平天国 太平天国 评价 太平天国 u是一场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纲领 u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 资政新篇 u内容 u进步性 u局限性 太平天国 意义和局限 u意义 u失败的原因 u局限 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原因 指导思想 洋务事业 作用和失败 原因 u根本原因: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

    7、 u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洋务运动 指导思想 u校邠庐抗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 洋务事业 u兴办近代企业 u建立新式海陆军 u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 作用和失败 u历史作用/意义 u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资 产阶级维新派) h t t p s : / / w w w . w p s . c n 0103 原因活动 维新派和守旧 派的论战 02 040506 百日维新结果意义和教训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在内忧外患和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 有学外国 戊戌维新运动(

    8、资产阶级维新派) 原因 活动 u 公车上书 u 著书立说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词同仁学严复翻译赫 胥黎的天演论 u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u 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u 设学堂:广州万木学堂、长沙时务学堂 u 办报纸: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湖南湘报 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u要不要变法 u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u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u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 百日维新 u 政治方面 u 经济方面 u 军事方面 u 文化教育 u 进步性 u 局限性 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 结果 u戊戌六君

    9、子 u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其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 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 意义和教训 u意义 u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 派 历史条件 活动 三民主义 学说和资 产阶级共 和国方案 中华民国 的建立 武昌起义 与封建帝 制的覆灭 关于革命与 改良的辩论 01 02 03 04 05 06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历史条件 u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u清末“新政”的破产 u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 知识分子 资产阶级革命派 活动 u 第一个革命团队兴中会,立誓“

    10、驱除鞑虏,回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武装起义 u 章柄麟发表了论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 头 u 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 u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 性政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u同盟会政治纲领 资产阶级革命派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u焦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u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u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 u第一次 u影响最大的 u成功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中华民国的建立 u1912年1月1日,孙中山

    11、任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 府 u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u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u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 命 u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u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u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u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u袁世凯死后,中国军阀割据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u宋教仁被暗杀 u袁世凯复辟 u段祺瑞恢复临时约法 u原因和教训 资产阶级革命

    12、派 共产党 01 开端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 意义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与思 想解放的潮流 02 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 学生运动面临夭折 五四运动的发生 和发展 03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 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旧民 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特点 新民主义开端 社会主义改造 02 社会主义改造 1949-1956:改造阶段 1956-1976:探索时期 1976(78)-至今:改革开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改 造 1949-1956:改造阶段 A B 完成民主革命的伟 大遗留任务,恢复 国民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13、 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 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 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 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 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 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 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 会、新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 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 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 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 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 主义向

    14、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 政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选择题考点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标志着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 得基本的胜利,标 志着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结束和新 民主主义社会在全 国范围内建立 02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 的第一项历史任务, 即求得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的基本任 务完成了,这就为 实现第二项任务, 即实现国家的繁荣 富强和人民的共同 富裕创造了前提开 辟了道路 03 标志着我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阶段的开 始,我国进入了由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 主义的过渡时期

    15、 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 在经济上,施行国营经济领导的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 经济 主要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三种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 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在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 况和基本矛盾,提出从农业国转变 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 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 国际上是新中国与帝国主义的矛 盾 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 盾 完成民主

    16、革命的伟大遗 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 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 前三年: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2、恢复 国民经济 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 留任务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维护国家政权和安全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前三年的问题 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全结束 中国经济十分落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 对华政策,即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 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 谨慎,不娇,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卓绝的作风 后三年:工业化, 社会主义改造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

    17、件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并举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u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u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u开始引导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后三年: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u建国之初:先化后改 u原因 u后来:边化边改 u一化三改 后三年: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u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u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u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 条件

    18、 u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后三年: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u“一五”期间 后三年: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民主革命的 伟大遗留任务, 恢复国民经济 意义(非重点,毛中特重要) 完成过渡 社会主义制 度在中国基 本确立 1956年,社 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 1956-1976:探索时期 u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端 社会主义改造 标志 u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确立,马克思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 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 新时期 全面建

    19、设社会主义开端 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开端 当时中国面临两大问题 A B 如何处理好社会建 设中的规模和速度 问题 如何处理好社会主 义条件下的阶级斗 争问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开端 毛泽东提出的实行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指导原则 一个会议三篇文章 中共八大路线的指定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式 中共八大路线的指定 u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u方针 u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u中共八大后,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把这 称作“新经济政策” 一个会议三篇文

    20、章 论十大关系 u基本方针 u原则: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里 u意义: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开始了第二次结合) 一个会议三篇文章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u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 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u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u意义 一个会议三篇文章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式 u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u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u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一个会议三篇文章 1976(78)-至今:改革开放 u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 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 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 主义思想解

    21、放运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9,300 Million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 到党的思想路线高度 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 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 基础 因而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 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 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 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改革开

    22、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9,300 Million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 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重要 领导集体,解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 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 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 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 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改革开放与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1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 经济手段 3 第三、提出了“发展才 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 5 第五、强调加

    23、强党的建 设 2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 本质 4 第四、提出判断改革开 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 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6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社会主义改 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01 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 起 02 大革命的失败和土地革命的兴 起 03 抗日战争04 解放战争 05 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 原因和基本经验 06 早期马克思队伍 活动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南 陈北李 五四运动的爱国左翼骨干,毛泽东、周 恩来等 还有一部分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 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林祖涵、吴玉 章等 特点 重视马对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从一开始 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的正确方向, 明确同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 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 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u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 u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以下几方面工作 党小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 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史刚要知识点学习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40599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