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新课标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新高考新课标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新高考新课标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1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 新高 新课 地理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课件 15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15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新课标等级考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核心素养定位 1.区域认知:定位区域位置,把握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环境特征,综合分析理解地理环境各要 素间的联系及影响。 3人地协调观:分析实例,评价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特点,树 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人地协调观。 【知识体系构建】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 包括_、水、_、_、土壤、地形等。 2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途径 水循环、_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大气岩石生物 生物循环 温馨提示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最具 代表性的因素,土壤为各要素的
2、中心环节。 3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要素 相互影响典例 气候与地 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_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 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 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 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 节变化小 水文气候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_,昼夜温差_ 气 候与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气候,动物耐_;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 气候,动物耐_ 植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 稀少,加剧干旱程度 喀斯特 大小 热 寒
3、 气 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 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气候冻土_气候的寒冷 地 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 冰川地貌积水形成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_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河流 沉积作用形成的 地 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_坡,冷杉分布在 _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 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 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加剧 流水侵蚀 阳 阴 水 文与生物 水文生物骆
4、驼刺生长在_的环境;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 生物水文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土 壤与生物 土壤生物南方低山丘陵的_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 产生新功能 干旱 酸 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合成_的能力,主要依赖于_。 2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 _的能力。 有机物光合作用 保持稳定 【疑难辨析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是否等于各要素的功 能之和? 提示:否。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大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自然地理环境 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
5、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 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演化过程 【疑难辨析2】在半干旱绿洲地区,若上游引水过度,会对下 游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上游引水过度,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植被缺水死亡,加剧土 地荒漠化的发生;或下游湖泊因注入水源减少而萎缩,周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1.高考真题 【例】2019全国卷,37(1)、(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 海分离。有学者研
6、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 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 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 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 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 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 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
7、趋势不变)。 解题能力培养 (1) (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综合分析板块运动对区域各自然要素的影响,进而分 析对里海的影响。 区域认知认知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2.方法规律 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地理环境的总 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别是气候)决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 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 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 (2)地理环境某一要
8、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 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化的要素(所牵的 “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化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 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 为例: (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 到其他区域。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 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 域发生的具体变化。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 例: 3.题组精练 考向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1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 (1)(
9、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B CD A D 解析: 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正确。喀斯 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错。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 影响,而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错。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 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D错误。 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
10、 对地貌的影响。 考向2植物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22021海淀模拟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下 表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部分特点比较。读表,完成(1)(3)题。 树种特点 法国梧 桐 学名悬铃木;喜光、喜温、较耐寒,生长迅速,易成活,耐 修剪;根系浅,易腐烂,树干高大,枝叶茂盛;对二氧化硫、 氯气等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香樟 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属常绿大乔木,材质好,有特种经 济用途;喜温暖湿润气候,主根发达,深根性,耐寒性不强, 不耐干旱、贫瘠和盐碱土;树冠广展,枝叶茂密;对氯气、 二氧化硫、臭氧等气体具有抗性 (1)法国梧桐被誉为“行道树之王”,其主要原因有() 遮阴蔽日,降温祛暑吸
11、烟滞尘,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 AB CD (2)杭州主城区原有2.3万株法国梧桐,因春季果毛飘落,夏季易 倒斜,近年来减少了栽种。造成其易倒斜的气象因素是() A积雪B梅雨C伏旱D台风 (3)香樟作为良好的行道树种,在我国北方城市引种较少的原因是 () A漫天飞絮B易受冷害 C抗风性弱D树荫较小 D D B 解析: 第(1)题,法国梧桐作为行道树,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 是次要原因,不是其主要原因。故选D项。 笫(2)题,法国梧桐属于落叶大乔木,根系分布较浅,8、9月份的 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和大风天气,导致法国梧桐易倒斜。故选D项。 第(3)题,香樟属于常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