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2.5.1 黄赤交角与昼夜长短变化 (含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2.5.1 黄赤交角与昼夜长短变化 (含解析).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2.5.1 黄赤交角与昼夜长短变化 含解析 2022 新高 地理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2.5 交角 昼夜 长短 变化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第 5 讲讲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 新课标等级考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定位】 1人地协调观: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调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综合思维:能够分析地球公转特征、黄赤交角及其变化的影响,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 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计算,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3区域认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五带的划分。 4地理实践力:测量当地昼长,描述其变化规律;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当地纬度。 【知识体系构建】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绕_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方向绕转 南极上空俯视:方向绕转 3周期: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叫
2、做_。 4轨道与速度 【疑难辨析 1】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 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同_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_。示意图如下: 高效速记(1)“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的夹角为 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2)“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 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 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
3、之间往返运动。 (2)决定了五带的范围:_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_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3)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_之间有直射现象。 _ 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疑难辨析 2】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 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图示法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特点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特点分析 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 北半球 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_,纬度越高,昼 _,夜_ 图 1 中_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 大值, _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 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_,纬度越高,昼 _,夜越长 图 3 中_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 小值,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
4、现_ 现象 春、秋分日图 2 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_或 9 月 23 日前后,全球各地_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 春、 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_, 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 昼夜差值_。 (2)纬度分布规律 主要规律纬度分布规律 对称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 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 南半球相同纬度的_相等, 例如某日 2326N 的昼长等于 2326S 的 夜长 递增规律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 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_;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_ 极昼、极 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
5、极夜)出 现的天数_ 昼夜长短 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_,且越向该半球高纬地区白昼时 间_。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 阳高度_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_。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_及其以北各纬度_各纬度 冬至_及其以南各纬度_各纬度 二分赤道 【疑难辨析 3】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些信息能够指示“
6、正午”太阳 高度?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更替 (1)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_的变化而变化。 (2)天文四季 夏季: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3)北温带国家的四季:3、4、5 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的划分 第第 1 课时课时黄赤交角与昼夜长短变化黄赤交角与昼夜长短变化 考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高考真题】 【例 1】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一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二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据此回答(
7、1)(2)题。 (1)6 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题能力培养 尝试自解(1)(2) 2.【方法规律】 1黄赤交角的形成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1)形成:黄赤交角是指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如图所示: (2)关系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思维流程 (2)具体分析(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3.【题组精练】 考向 1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 如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据此完成(1)(2)题。 (1
8、)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 2326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保持地 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B CD (2)若黄赤交角为 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 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 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 考向 2二十四节气判读 2二十四节气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 的位置来划分的。图 1 是天赤道与黄道示意图,图 2 是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图。据此 完成(1)(2)题。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该节气太阳最接近图
9、1 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2)下列关于节气与农事、气象的连线,正确的是() A春分江淮地区播种小麦 B谷雨东北地区采摘茶叶 C大暑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D霜降天山南北油菜花开 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高考真题】 【例 2】2017全国卷,1011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 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 成(1)(2)题。 (1)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10、)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D甲丙乙丁 (2)当天可能是() A4 月 28 日B6 月 28 日 C9 月 2 日D11 月 2 日 解题能力培养 (1) (2) 尝试自解(1)(2)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根据关键的信息,如海风、落叶、入秋、四季分明、极光等判读半球和纬度, 再推导日期。 区域认知 纬度不同,自然景观不同,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由甲所在地区将要入夏,乙 所在地区为金秋、丙所在地区为夏末、丁所在地区为隆冬可知,甲所在地区 在南半球。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有极光,太阳直射南半球。 地理实践力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自然景观不同,体验到的季节变化不同。 2.【方法规律】 1昼
11、夜长短的相关判断 (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 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如下图示) (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 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示) (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 度。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 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示)
12、(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范围和变化 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极点周围极昼 范围变大。(见上图) 2昼夜长短规律推断 (1)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2)北半球某度数纬线上各地的昼长南半球同度数纬线上各地的夜长。 (3)利用时间的对称性计算: 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相对于春分 日或者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如下图: a 与 b 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 与 d 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
13、的;b 与 c 两个时间中,b 时间的昼长等于 c 时间的夜长。 3昼夜时长的常规计算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 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这里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不必要求是地方时,但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所用的时间要统一,如都是北京时间或都是伦敦时间) 昼长时数(12:00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00)2 夜长时数(日出地方时0)2(24:00日落地方时)2 (3)特殊地点的昼长确定: 赤道上,昼长夜长12 小时; 极昼区,昼长24 小时,夜长0;极夜区,昼长0,夜长24 小时。 3.【题组精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