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2 新高 政治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课件 专题 十二 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专题十二专题十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目 录 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 考点1 走进文化生活 考点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考点4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考点3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 考法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法1 坚定文化自信 考法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目 录 方法1 评析(辨析)类试题 方法2 知识体系法把握文化生活脉络 析热点时政解读 热点 中国北斗折射中国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 高分帮“双一流”名校冲刺 通方法解题指导 考情解读 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 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 召力。 走进文化生活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
2、会主义文化发展道 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认同,拥 护党对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做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建设的支持者、 建设者;科学认识 大众传媒和现代文 化产业的发展,正 确辨别不同性质的 文化;脚踏实地,自 觉投身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做 一名担当民族复兴 大任的时代新人。 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 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自信。理解坚持马克思 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 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意义。 坚持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 文化自信 2020全国卷, T40(2) 2018全国卷, T40(2) 2018天津高考, T8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担当民族复 兴大任的时代新
3、人 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2019全国卷, T40(2) 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 2020全国卷, T19 高考怎么考 基础性:注重对如何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 想道德建设等基础知识的考查。 综合性:联系文化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发展、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民族精神等知识,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角度进行综合命题。 应用性:主要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优 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等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
4、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知识。 创新性:选取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事例创设情境,选择题选项 以正误混杂的观点形式呈现,非选择题以开放性设问、评析类设问形式 呈现,注重考查考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知识体系构建 考点1 走进文化生活 考点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考点3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考点4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 考点1 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文化生活的现状。 “喜”“忧” 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 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促进了大众 传媒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的发展。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传媒的商 业性。 表现 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 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人们潜移默 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 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 产品;文化产品的内容迎合低 俗趣味;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 传播“绯闻逸事”;等等。 (2)如何应对文化生活中的“忧”。 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文化生产者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 消费者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增强自身抵御能力。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倡导大众文化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6、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 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 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内涵。 只有面向广大人民(方向限定),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内容限定),为人民大众 所喜闻乐见(形式限定)的社会主义文化(性质限定),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3)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措施。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 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繁荣文化市场,为人民
7、群众的文化消费提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文化产品。 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 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 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 腐朽文化。 名师点拨 “大众文化”与“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区别 (1)“大众文化”是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的。 (2)从性质上看:“大众文化”没有界定文化的性质;“我们所倡导的大 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方向上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 的利益与呼声。 (3)从内容上看:“大众文化”包含性质各异的文化,精华与糟粕
8、并存。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内容必须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不能是 庸俗、迎合低级趣味的。 3.全面认识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2019海南高考第17题 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不 同 点 内涵 表现 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 等色彩的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 式表现出来。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 殖民文化、淫秽色情文化等。 危害 文化糟粕,消磨人的意志,败坏社会 风气。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 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 会主义事业。 态度 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相 同 点 性质 都是文化糟粕,对社会都有危害。 存在
9、原因 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 发展,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 对策 文化生 产者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生产为人 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先进文化产品。 文化消 费者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和思想道 德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眼力和能力,自觉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 文化管 理部门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先 进文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特别提醒 传统习俗落后文化 1.传统习俗是指世代相传的社会风俗习惯,是过去若干风俗习惯的积 累;而落后文化则
10、是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 化。 2.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常见的看相、算 命、测字、看风水等,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且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并非都是落后文化。 3.我国的传统习俗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当保留其精 华部分,改造其落后部分,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4.奏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1、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 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 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 腐朽文化。 考点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是什么目标路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为什么 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 它的需求。 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
12、义事业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 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走这条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 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 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 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 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 关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什么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 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13、,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 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形成与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为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怎么办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
14、导向,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特别提醒 历史证明,“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等主张,都不 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只有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才能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名师点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 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
15、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 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2.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 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革命文化承载 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 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建了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是什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实现路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16、道路。 必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 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 素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发
17、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 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质量。 时政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 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 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19江苏高考第24题 必要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 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
18、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重要性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 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怎么办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 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 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辨析比较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和联系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区 别 含义 以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 素养和才智能力,优化社会风气、行为 规范以及价值取向为目
19、的的文化建设。 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服 务的经营性行业。 资金 来源 政府扶持、社会赞助。 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 我发展。 特征 创造性和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消遣性、娱乐性和营利性。 目的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 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素养。 满足人民群众一般性的文化消费需 求。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区 别 范围 主要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 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 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 艺术培训业等。 联系 它们同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同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 业是文化产业之源,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0、如果 没有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文化产业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它们 的存在价值都体现在创造、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上。它们的终极目标都 是服务社会,都要重视社会效益。 拓展延伸 当代中华文化的“魂”与“体” 考点3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坚定文化自信 2020全国卷第40题第(2)问 来源 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 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 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重要 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
21、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 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求 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 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我们要坚 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彰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备考提示 文化自信体现的是对我们自身文化的性质、地位、作用 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调的是“信念”。试题只要涉及对我们民族 文化的坚守、肯定和发展,一般都涉及文化自信。 2.坚持社会主义核
22、心价值体系 地位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原因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坚持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 凝聚力。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 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 怎么 办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
23、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必须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内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名师点拨 图示法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必要性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 政治安全。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 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能进
24、一步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 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 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怎么办 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 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 力量。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 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 网络综合治理
25、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 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 各种错误观点。 考点4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地位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 的价值准则)。 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 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