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2 (含解析).doc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404358
  • 上传时间:2021-05-23
  • 格式:DOC
  • 页数:21
  • 大小:354.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2 (含解析).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含解析 2022 新高 政治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练习 专题 文化 传承 创新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2021 吉林第一次调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古老端午节庆在漫长历史中积淀出丰 厚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内涵。食粽子、扒龙舟、挂艾草、 佩香囊、拴五彩丝线自古传承, 至今不辍。在今天,有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发掘传统节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滋养,感 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 有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能够凝心聚力,具有先进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A.B.C.D. 2.2021 浙江杭州重点中学模拟随着近几年中国的发展,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 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这

    2、说明() 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B.C.D. 3.2021 陕西百校联考2020 年 6 月,中外文化遗产界启动了以“互学互鉴促进未来合作”为 主题的“2020 丝绸之路周”,通过展示丝路文化,深挖其时代价值,讲好丝路故事。举办这一活 动() 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能够从根本上推 动文化创新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A.B.C.D. 4.科学精神“提起长安城,常忆羊羹名;羊羹美味尝,唯属同盛祥”民谣里,蕴含着老字 号小吃的美味密码。老字

    3、号小吃的独特工艺蕴含着工匠精神,老味道令人难忘。但随着时代变 迁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些老字号小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这要求我们()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全面继承,永葆地方特色 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迁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A.B.C.D. 5.2021 广东湛江调研2020 年,以隐秘的角落 重生等为代表的一批网络影视剧,因制 作精良而获得较高的口碑。这些网络影视剧的创作者们,关注社会生活现实,将对社会议题的 关注、真实生活的观察,都注入作品中,并在这些现实性的创作中,始终贯彻着主流价值观。这 些网络影视剧的成功制作表明() 网络使文化资源的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当

    4、今时代 人们的审美观念趋于一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B.C.D. 6.2021 晋南联考2020 年 7 月 6 日,良渚古城遗址迎来首个“杭州良渚日” 。公园 5G 全覆盖、 科技监测可视化、 “云展览”精彩纷呈、文创产品层出不穷,还有创意市集、研学实践、互动 游戏等“亲民”活动,古老遗产就这样融入现代生活,有声有色讲述中华文明的故事。这表明 () 文化创新是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古老文化遗产因浓郁文化氛围而具有价值 科技手段是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前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的形式 A.B.C.D. 7.2021 湖北十一校联考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5、公”出自礼记礼运篇,此典故是习近平 总书记引用率最高的一则。 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 “天下” 与古人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古人的 “天 下”指的是天子统辖的区域,而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天下”是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 同体中的一员,“大道”则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对该典故 的全新阐释是基于()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只有发展才能繁荣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必须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A.B.C.D. 8.2020 湖南四校摸底调研清明时天地回暖,万物洁齐,春风催促农事。 为祈丰收,古人

    6、形成清 明春祭之习,这一天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后来逐渐形成了扫墓祭祖的礼俗。由此可见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身的传承性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传统 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A.B.C.D. 9.2020 湖北黄冈模拟当地时间 2019 年 4 月 15 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 严重。 熊熊火光里的塞纳河畔,圣母院塔尖轰然倒塌,令人心惊心碎。 文物之殇,让法兰西流泪, 也让全世界伤痛。这是因为()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保护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世界共同

    7、的记忆 加强文物安全管理,留存文明记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A.B.C.D. 10.2020 山西太原名校考试近几年,“故宫”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热词。在互联网的推动之 下,这座有着 600 多年历史、独一无二的“文化 IP”变得愈发年轻。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 等节目的播出以及各种文创产品不断推出,故宫成功地打入了群众“内部”,不再显得那么高 冷了。这一现象折射出() 着眼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发展的要求 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文化创新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B.C.D. 11.2020 江西赣州联考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在

    8、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 活方式和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情况。书中的师徒四人虽历经艰辛却初心不改,为现代人所颂扬, 但书中宣扬的一些封建思想,也遭到了现代社会的唾弃。由此可见,传统文化() 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在保留基本特征的同时,需要因时而变 只有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才能彰显其价值 因具有民族性而成为中华民族之魂 A.B.C.D. 12.2020 江西南昌模拟有学者指出,年轻的音乐人需要先熟练掌握自己的民族乐器,经过长 期的学习积淀,再通过跟别人学习和结合西方乐器,就有可能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出现 “1+12”的效果。这启示我们,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 继承

    9、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实践,促进传播坚持正确方向,克 服错误倾向 A.B.C.D.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 2222 分分) ) 13.2021 广东六校联考(12 分)“敦,大也;煌,盛也。 ”历史上的敦煌,是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 战略基地,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敦煌的“桥头堡”地位,让这里成为中西文化的荟 萃之地,以石窟壁画、敦煌遗书为代表的敦煌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 敦煌石窟在以汉晋中原文化为基础的本土文化之上,大胆吸收了中亚、西亚佛教艺术思想 内容,并将其传入了我国。同时,敦煌石窟又不断将中原佛教艺术在思想内容上的新成果传播 到中

    10、亚等地,完成了中外文化互鉴交流的千年延续。敦煌存有始于晋止于宋初的 3 万余卷古写 本和一些古刻本,其内容以佛教经典为最多,还有道教经典,经、史、子、集四部书等。除汉文 文献居多外,还有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突厥文、粟特文和梵文等非汉文文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的价值。 14.2020 河北九校第二次联考(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 8 月 8 日晚,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开幕式在山西体育中心 “红 灯笼”体育场举行。二青会在设项和规模上都堪称庞大,赛场内外的改革和创新举措也处处可 见。第一,开幕式突破传统。 “新时

    11、代、新青年、爱国主义、转型发展,成为此次开幕式最大的 亮点和元素。 ”科技和艺术创新贯穿始终,开幕式的观演模式突破传统,吊装直径 80 米、面积 达 5 024 平方米的巨型天幕,首次在空中呈现影像内容,实现沉浸式演出,并运用虚拟技术增强 电视画面效果;“浑天仪”造型的主火炬装置由 6 位火炬手与智能机械臂共同点燃。第二,增 设项内涵丰富。二青会增设的项目各有侧重,让青运会承载的内容更加丰富。龙舟、中国式摔 跤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青运会更富有“中国特色”;增设全能项目,将特点相近的冬夏 项目结合,是对跨界跨项选材的有益尝试;增设冬季项目,则是在备战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大背 景下的战略

    12、调整。第三,办赛事思路开放。二青会不再以城市为参赛单位,而是以省、自治区、 直辖市等组成参赛代表团,这种模式有利于整合各地资源,选派更优秀的队员参加青运会;参 赛方式也更加多元,大多数项目同时设立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能够进一步深化举国体制和 市场机制在青少年体育培养领域的有机结合,鼓励更多的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培 养工作。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分析二青会增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必要性。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2021 广东七校联考不同的地域、地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如今,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文化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中华大地上的先民在黄河中下游书写了人与环境

    13、斗 争史上的精彩篇章;考古里更有引人入胜的“黄河故事”: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墟 和北宋东京城等都是镶嵌在黄河沿岸的璀璨明珠。由此可见,弘扬黄河文化() 对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能够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A.B.C.D. 2.2021 吉林第一次调研2020 年 4 月,英国历史学家、纪录片导演兼撰稿人迈克尔伍德导 演并主持的单集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受到英国媒体 和观众广泛欢迎。之前,他还制作推出过大型英文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和中国改革开放的 故事 。

    14、伍德成为不少人眼中“最会讲中国故事”的西方纪录片导演。伍德拍摄中国故事 () 有利于促进中英文化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有利于推动中英文化交流、借鉴、融合 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旨在揭示中英文化的差异,显示文化多样性 A.B.C.D. 3.2021 皖南八校联考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特殊形势下,甘肃省文旅厅积极探索创新展演方式。 网络云端展演、流动舞台惠民演出等一系列创新的演艺方式,让“春绿陇原”的舞台更加广阔, 也让“春绿陇原”更加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这启示我们()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文化对人们的 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

    15、求 A.B.C.D. 4.2021 山东日照第二次联考近年来,圆明园持续开展园内文物数字化存档工作。以三维扫 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等手段,对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开展全面记录。未来,被存档的遗址 可以形成虚拟三维影像在网上展示,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达到身临其境的效 果。这表明() 科技进步使文化资源储存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恢复文化遗址的历史原貌能使游客受到更深刻的感染 依托网络技术才能让现代人感受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 对文物数字化存档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B.C.D. 5.原创预测拥有传统文化内核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改编了 4 首西方古典音乐名作,世界名曲 威廉退尔

    16、序曲被改为民族管弦乐版本后,乐团以 12 把高、中、低音唢呐齐鸣,呈现出不一 样的张力和音响色彩,在演出中收获广泛赞誉。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在加强中西文化融合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要善于在文化交流中展示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 A.B.C.D. 6.2020 安徽示范性高中联考包括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在内的 14 家美术院校及院校 机构、20 多家专业艺术机构美术馆联合抖音,共同发起了“抖音艺术季”系列活动,通过短视 频的形式展现艺术作品,呈现艺术魅力,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加宽广的展示渠道,助力艺

    17、术创 作者在互联网平台的产出。 “抖音艺术季”系列活动() 表明现代传媒是推动当代艺术创新的动力 意在依托网络功能挖掘文化艺术的商业价值 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一体 意在探索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与呈现方式 A.B.C.D. 7.2020 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近年来,各类翻拍剧层出不穷。统计显示,神雕侠侣已被翻 拍了 11 次,倚天屠龙记被翻拍了 9 次;而一些比较火的当代剧,“不是已经被翻拍,就是在 被翻拍的路上”,这引来不少争议。这启示创作者要()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创新坚持文化创新,杜绝翻拍经典作品顺应生活变迁, 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挖掘优秀作品的丰富内涵,推动其创新性发

    18、展 A.B.C.D. 8.2020 河北九校第二次联考光明日报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了第一张智能化“有声报”, 通过“语音+内容” “数据+思想”,将每天报纸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声音内容,逐步实现智能化、 个性化听读,满足了受众对新媒体产品的新需求。材料表明 () 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共享 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现代科技有助于提高思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A.B.C.D. 9.2020 广东七校第二次联考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

    19、点,通过 “思想解读” “经典释义” “经典诵读”等环节,阐释与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这说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与根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载体 A.B.C.D. 10.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五分钟的视频里,穿越古今王朝、 探访先贤今人,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同时,该片又用“卖萌”的表达方式把古 老文物拍出了新鲜萌感。这表明()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可以推动

    20、社会实践的发展创新是实现文 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B.C.D. 11.一支笔、一把刀、一张牛皮、几种颜料,伏案一番精工细雕后,一位绝世美人便跃然形成, 这就是中国的皮影艺术。艺术大师陈玉玲改变传统皮影雕刻人物面部呆板和千篇一律的风格, 结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大胆创造出更加鲜活的人物造型,深受观众喜爱。这表明()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能推动皮影艺术的创新 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推动了文化产品创新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使皮影艺术焕发活力 文化创新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 A.B.C.D.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 2626 分分) ) 12.原创预测(

    21、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戏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岁月的长河中,我国 56 个民族创造出千余种戏剧。从徽 班进京算起,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都曾深受人们喜爱,但后来又在时代的浪潮中陷入低 谷。 “谁还看戏?” “自己买票看戏是哪一年的事了?”戏曲缓慢的节奏、陈旧的主题令现代观 众难以欣赏,快节奏的新媒体影视文化也让消费者对传统戏曲敬而远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刚刚诞生的唱片是不折不扣的新生事物。面对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 播放形式,一批京剧名角儿率先“吃螃蟹”,马连良更是将新编剧目直接录入唱片,获得市场反 馈后才回到传统舞台表演;梅兰芳则对电影抱有极大的兴趣,参演了中国第一部戏

    22、曲电影生 死恨,戏曲艺术盛极一时。 源自乡土村野的传统地方戏曲与现代都市时尚前卫的流行文化因生成土壤和文化背景不 同,本质上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发展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城市的 文化个性日益模糊,现代都市文化中关于民族文化基因、地方文化内涵等具有个性和特征的元 素逐渐减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发展现代都市时尚文化的同时,应尽力保护以地方戏曲 为代表的民族和地域的传统文艺形式,将传统地方戏曲植入现代都市文化市场,使其与现代都 市文化相融合。同时,要走出低谷,京剧、越剧、淮剧、沪剧等传统戏曲应向话剧等外国文艺 学习,以此创造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既有时尚性又有传统性、既有大

    23、众性又有地方性的具 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都市文化,助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戏曲怎样才能走出低谷。 13.2020 辽宁六校联考(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博爱包容、 和平共荣的大同思想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示。 “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 共同体这一理念得以传播和认同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 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多年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将倡议从宏伟蓝图转化为具 体行动,各项建设成绩突出,

    24、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支持率明显提升。然而,由于东西方历 史文化不同,双方在思维方式、看待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和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国家难以 理解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而,来自部分国家的反对、质疑和攻击 声音也不断增加,给倡议的进一步推进造成了相当的阻力。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谈判共 识,能够充分表达世界各国的所想所思,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全球共识,是指导未来国际发展合 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愿景目标、行动纲领 等诸多领域存在契合之处,将二者有效对接有助于增强“一带一路

    25、”倡议的权威性,有助于国 际社会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价值,进而调动国际社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对其他国家质疑和误解的有效回应,是对恶意攻击的有力回击。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 点加以说明。(10 分) (2)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理念。请你写出符合这一理念的 3 条 古语。(6 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国人不仅喜欢其外在形象,更欣赏其内在品格。在历史长 河中,松、竹、梅的形态和习性虽没有多少改变,但人们赋予它们的含义在不断发生变化。比

    26、 如,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 革命精神有关。这说明()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会因 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 族精神的结晶和集中体现 A.B.C.D. 2.2020 全国卷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 诗经 论语 塔 木德) 一千零一夜 梨俱吠陀 源氏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 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 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

    27、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 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 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 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A.B.C.D. 3.2021 晋南联考为了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国都在学习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 鉴于中医药在患者康复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医药界表示,愿意与国际社会进一步 加强合作交流,分享防疫和救治经验。这一现象的文化意义在于() 在彼此交流中增加了世界医药文化的多样性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满足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在不断借鉴中进一步发掘中医药的

    28、价值 A.B.C.D. 4.2021 陕西百校联考“优良家风”入典、网络虚拟财产被纳入保护范围民法典既延续 中华民族延绵几千年的人文基因,又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 新要求,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立法成果,蕴含着法与时转、与时俱进的思想。我国民法典的制定 体现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随时代变化而发展 中华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 的 A.B.C.D. 5.2021 湖北四地七校联考2020 年,紫禁城迎来建成 600 年。当今时代是数字时代,故宫博物 院重视包括 5G 技术和云计算等数字网络

    29、平台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故宫古建筑和院藏文物的 数字化采集,建设数字故宫资源库,期待着把更多文物资源和数字资源变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 创产品、影视作品,适应时代所需。这表明() 文物的数字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 载体的变革科技进步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创新是文化 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A.B.C.D. 6.2021 吉林长春质量监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 益广泛,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 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理解群众 对文化

    30、生活的需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坚守艺术理想与职业 操守,努力创作优秀作品以引导人们求真、向善、尚美在汲取优秀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促 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B.C.D. 7.2021 河北衡水中学学业质量联考2020 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姜子牙在国庆档轰轰烈烈地 落下了帷幕,该影片在保持传统封神演义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表达,让 作品与观众、时代同额共振;同时,影片运用先进的 3D 动画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该影片的制作() 坚持与时俱进,促使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反映了人民的

    31、呼声,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表明传承传统文化要在实践基础上先继承才能创新 A.B.C.D. 8.2020 四川成都模拟“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 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 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扬主流意识形态要借助“融 媒体”的力量。这是因为() “融媒体”是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 “融媒体”具有更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功能 “融媒体”能够不断丰富和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 “融媒体”能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A.B.C.D. 9.自孔子

    32、周游列国开游学风气之先,历代儒生学士背井离乡、负书担橐,游学成为古人的重要 学习方式。圆梦顶尖名校、欧洲文化探秘、国际学生领导力峰会各色名目赚足了家长的 眼球。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出国政策的优化,海外游学热的出现可 谓应时当令。从文化传播角度看,海外游学() 在寓教于乐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有利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A.B.C.D. 10.2020 吉林长春质量监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当下面临两大危机,一是有些技艺失去 实用空间,缺少利益回馈;二是有些传承人不愿意开放共享和改革创新。面对危机,相关部门和 人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3、() 建立退出机制,摒弃失去实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求传承人服从大局,无偿开放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 积极建设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益保障机制 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A.B.C.D. 11.2020 湖北汉川质检酸奶、奶酪、东坡肉浙江大学一门充满美食元素的“吃货课”在 网络走红。在这门“吃货课”上,琢磨美食配方、控制配料和火候、研究改善口感的方法成为 常规操作,新颖的课程设置让不少学生大呼“过瘾” 。可见,“吃货课”() 依托网络强大的共享功能挖掘文化的商业价值 融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一体 是课程安排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创新之举 将提高科学文化素

    34、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 A.B.C.D. 12.2020 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2019 年 10 月 19 日,2019 海峡两岸汉字节在厦门和台北正式启 动。本届汉字节上,有 2019 汉字文化创意大赛、2019 年“海沧金沙书院杯”两岸汉字节之 诗词联谜征集活动、2019 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汉文化讲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海峡 两岸汉字节有利于() 丰富汉字文化内涵,铸就两岸文化新的辉煌推动汉字书写变革,见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 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两岸人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增强两岸人民的 文化认同 A.B.C.D.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 2222 分分) )

    35、13.2021 吉林第一次调研(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无疑是我们最常用的词语、最深沉的情结之一。那么,它究竟有何意蕴,是如何根植 民族血脉的呢? 这个问题,可以从一件名为何尊的青铜器上寻得答案。2020 年 8 月 14 日,“宅兹中国”展 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143 件青铜器精品中,有记载武王伐纣准确时间的利簋,有记录周王 世系、承载家族荣宠的墙盘、逑盘,还有最早记载“中国”一词的何尊。 此次展览的题目,就源自何尊。何尊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营建东都成周之事。尊内底铸有一篇 12 行、122 字的铭文,其中出现“宅兹中国”四个字。 “宅 兹

    36、”,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 “中”为指事字(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 造字法),其甲骨文、金文字形像城邦中心树立的旌旗,因此其本义为中心;家园需要城池和兵 戈的护卫,因此“国”在铭文中即为“或(國)” 。 “宅兹中国”,意思是在天下的中央营建都城。 “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何尊所载更像是 3 000 年前祖先们写给 14 亿后 辈中国人的信。告诉我们,中国,意味着强大自信,意味着包容一统,意味着传承开创。这个名 字,值得自豪;这片土地,值得守护。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宅兹中国”展览的意义。 14.(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夕

    37、节近几年重新焕发生机,以新的姿态迅速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材料一七夕节复兴与近年来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密不可分。2005 年,国家发布关于 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 ,高度评价传统节日的重要价值;2006 年,包括 七夕节在内的六大传统节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 年,四大传统节日 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2017 年,国家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明确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 。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大大激发了民众过好传统节 日的热情,传统节日的

    38、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材料二七夕节的复兴也与回应西方情人节传入有关。人们一方面从七夕节的既有习俗 中寻找爱情因素;一方面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借用西方情人节的文化符号;与此同时,又延伸出 彩虹鹊桥、相亲大会、情歌对唱、抛绣球、放飞许愿灯等诸多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活动,使七 夕节成为弘扬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夫妻和睦的婚姻观,勤俭持家的家庭观,敢于担当的成人观 的融古开新的传统节日。相信七夕节这个拥有浪漫气息的传统节日,在多方共建中定会拥有光 明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 新性发展。 答案 1.C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在漫长历史中积淀

    39、出丰厚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内涵” 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自古传承,至今不辍”,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符合题意。人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滋养,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表明中华传 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是所有的中 华传统文化都具有先进性,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错误。 2.D本题主要考查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汉语拼音“中为洋用”,体现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这表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符合题意。这一现象是随着中国的发展而出现的,体现了 综合国力影响文化的影响力,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观点错误。我 国汉语

    40、拼音不属于传统文化,且不仅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传播现代文化,不选。 3.B本题主要考查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外文化遗产界启动“2020 丝绸之路周”,通过展 示丝路文化,讲好丝路故事,这有利于人们了解丝路文化,也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正确。 “互学互鉴促进未来合作”,体现了举办该活动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正确。各民族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中“促进各民族文化之 间的认同”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观点错误。 4.D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的理解。材料强调老字号小吃的独特工艺 蕴含着工匠精神,老味道令人难忘,这说明老

    41、字号里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需要继承;随着时 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些老字号小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这说明加强创新才能适应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中有精华 也有糟粕,中“全面继承”说法错误;材料主要讲的是老字号的发展与创新问题,不涉及文化 传播问题,与题意无关。 5.D这些网络影视剧的创作者们将对社会议题的关注、真实生活的观察,都注入作品中,表明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入选。在这些现实性的创作中,始终贯彻着主流价值观,说明要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符合题意。科技使文化资 源的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42、网络是一种技术手段,不选。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都会 有所不同,不会趋于一致,错误。 6.B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文创产品层出不穷说明弘扬良渚文化发挥了文化创新的作用, 当选。依据“创意市集、研学实践、互动游戏等亲民活动”可知,良渚古城遗址融入现 代生活采用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当选。文化遗产是否具有价值与文化氛围无必然关 系,观点错误。科技手段有助于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但其并不是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的前提,观点错误。 7.A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等知识。古人的“天下”指的是天子统辖的 区域,而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天下”是指全世界,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大道

    43、” 则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这是基于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善于继承才能 更好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必须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正确。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 求,而非必然结果,中“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说法错误。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 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强调的是文化交流对文化创新的作用,题干并不涉及,不符合题意。 8.B本题考查民族节日、传统文化的特征等知识。 为祈丰收,古人形成清明春祭之习,后来 逐渐形成了扫墓祭祖的礼俗,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身的传承性,入选。材料关 于清明祭祖的描述,说明了。材料强调的是传统习俗的形成,在材料中未体现。清明祭祖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

    44、族性,但与时代性无关,排除。 9.B法国巴黎圣母院因火灾损毁严重让法兰西流泪,也让全世界伤痛,这是因为文化既是民 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错误;是巴黎圣母院火灾带来的惨痛教训和深刻反思,而非原因,不选。 10.A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 “故宫成功地打入了群众内部 ”,说明着眼于人民的精神 文化需求是文化发展的要求,正确。 “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变得愈发年轻”,说明大众传 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正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 化发展的方向,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不

    45、选。 11.C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的继承等知识。材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 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因时而变,正确; 书中所宣扬的一些封建思想遭到了现代社会的唾弃,说明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才 能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彰显其价值,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传统文化对人的实 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不选;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说法错误。 12.B本题考查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相关知识。年轻的音乐人需要先掌握自己的民族乐器,再通 过跟别人学习和结合西方乐器,可能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出现“1+12”的效果,这说明推 动民

    46、族音乐的发展既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符合题意。材 料并没有强调实践和文化传播,不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 13.【答案】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能够保 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分)敦煌石窟不断将中亚、 西亚佛教艺术思想内容传入内地, 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外来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4 分)文化既是民 族的,又是世界的。敦煌文化属于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有利于促进世界文 化的繁荣与发展,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4 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承与发

    47、展等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主要有以 下几层意思: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明成果; 敦煌文化把中原佛教艺术传播到中亚等地。明确这些后,考生可从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等方面组织答案要点。 14.【答案】民族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增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利于繁荣中 华民族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 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 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3 分)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才能满 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需要。(2 分)传统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 的过程中继承,才能充

    48、满生机与活力。(2 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等知识。具体解答时,首先调用文化的传承的知识,包括世界 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然后对设问进行分解,从传统文化、 传统体育项目两个角度,论证其必要性。具体分析如下: 1.B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民族精神等知识。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等文化遗产对展现中华 传统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故入选。黄河文化里有诸多人与环境斗争的故事,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故入选。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故不选。弘扬黄河文 化可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故不选。 2.A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伍德拍摄中国

    49、故事,实际上就是在推动中英文化的交流、借 鉴、融合,有利于中英文化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正确。英国人拍中国文化的纪录片不能 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其目的也不是揭示中英文化差异,显示文化多样性,不选。 3.C材料强调的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未涉及继承传统文化,排除。文化有先进、健康和落 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排除。甘肃省文 旅厅积极探索创新展演方式,让“春绿陇原”的舞台更加广阔,也让“春绿陇原”更加深入到 人民群众之中,这启示我们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 化需求,符合题意。 4.B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以三维扫描

    50、、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等手段达到身 临其境的效果”,这表明科技进步使文化资源储存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对文物数字化 存档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确。材料讲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形成虚拟三维影 像,而不是恢复文化遗址的历史原貌,不选。中“才能”说法绝对。 5.C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等知识。材料主要说的是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改编西方古典音乐名作取 得良好效果,得到观众赞誉,这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以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新的重 要作用,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而不是为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精神, 与题意不符;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展示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表述不妥。 6.D本题考查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新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2 (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404358.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考点过关背诵默写清单.docx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考点过关背诵默写清单.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统编版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统编版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政治》知识点考点过关背诵默写清单.docx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政治》知识点考点过关背诵默写清单.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学案.docx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点考点复习学案.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主观题重点考向考法、答题模板 复习学案.docx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主观题重点考向考法、答题模板 复习学案.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2、3共3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汇编.docx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2、3共3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汇编.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学案.docx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学案.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 2024届高考政治核心考点快速记忆考前冲刺背诵.docx2024届高考政治核心考点快速记忆考前冲刺背诵.docx
  • 2024届高考政治备考:十大时政热点来龙去脉(时政背景+知识导学+备考延伸).docx2024届高考政治备考:十大时政热点来龙去脉(时政背景+知识导学+备考延伸).docx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1~4共4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1~4共4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