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单元整体规划.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例》单元整体规划.doc》由用户(dong88100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例 苏教版 小学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三 单元 整体规划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苏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1 小学数学精品课程单元整体规划小学数学精品课程单元整体规划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比比例例 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单元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苏教版教材第十二册 38-53 页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数与代数”领域里的比例的意义、比例的性质、解比例; 2、 “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图形放大与缩小、比例尺的意义、解决与比例尺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具体内容分布及课时安排二、具体内容分布及课时安排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比 例 图形的放大缩小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尺 比例
2、尺的认识 比例尺的应用 面积的变化 例 61 课时 例 71 课时 1 课时 共计共计 7 课时课时 例 51 课时 例 41 课时 例 31 课时 例 1、21 课时 2 前期学习 本册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后续发展 时 间 内容时间内容 第 十 一 册 第 5 单 元 认 识 比 认识比的意 义和基本性质 掌握比与分 数、除法的联 系,会化简比 和求比值 应用比的知 识解决按比例 分配的实际问 题 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 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 图形的相似 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 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 以及“内项”和“外项” ;理解 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 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 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 用,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 看懂线段比例尺,能按给定的 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 际距离。 第 十 二 册 第 4 单 元 确 定 位 置 第 5 单元 正 比 例 和 反 比 例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 定物体的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 简单的行走路线 认识成正比例和反 比例的量,能根据正、 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 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 正比例或反比例 认识正比例图像, 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 比例关系的数据画出 正比例图像 四四、教材教材编排特点编排特点 本单元教学“数与代数”领域的比例知识,还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放大或缩 小,以及比例尺的知识,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有
4、机融合是教材的一大特点。图形的放大或 缩小是认识比例的现实素材,比例能揭示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数学含义,而且解决图形放大或 缩小、比例尺的实际问题要应用比例的知识。把两个领域的内容融合能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 提高教学效率。 全单元编排七道例题和三个练习,把全部内容分成三段教学。例 1例 3 以及练习九,主 要教学图形放大、缩小的含义,比例的意义。例 4、例 5 以及练习十,主要教学比例的基本 性质、解比例,解决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实际问题。例 6、例 7 以及练习十一,教学比例尺的 知识和实际应用。另外,还编排了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 ,研究图形放大或缩小时边长与面 积的变化关系。 3 1在现实情境和画图
5、活动中,教学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在现实情境和画图活动中,教学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 图形放大与缩小是图形的一种变化方式,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十分具体,教学应在现实的 情境中进行。 1)联系联系“倍倍”和和“比比”的知识的知识,揭示图形放大的含义揭示图形放大的含义。 。例 1 先教学图形的放大,在长方 形画放大的情境中,要求学生说说“两幅画长的关系、宽的关系” 。有些学生用“倍”描述, 有些学生用“比”表示,都利用了已有的知识、经验。这里要注意的是,应该把放大后的图 片与放大前的图片比。教材归纳学生的思考,指出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 2 倍,放大 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 2:1,
6、就是把原来的图形按 2:1 的比放大。在这 一段话里,揭示了图形放大的具体含义,示范了图形放大的规范表述。 2)促进认知迁移,体会图形缩小的含义。)促进认知迁移,体会图形缩小的含义。在初步理解长方形按 2:1 的比放大以后,教 材提问:如果把第一幅画按 1:2 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引 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缩小,初步形成图形缩小的概念。教学时,可以把图形按 2:1 的比放大与 图形按 1:2 的比缩小进行比较。突出比的前项指变化后的图形,后项指原来的图形。2:1 的前项大于后项,表示图形放大;1:2 的前项小于后项,表示图形缩小。 3)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图形,
7、进一步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进一步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 。例 2 在方格纸上按照规定的比画出 长方形放大后与缩小后的图形,先思考放大或缩小后的长、宽各是几格,进一步理解 3:1 与 1:2 在图形放大、缩小情境里的含义,加强对图形放大、缩小的体验。 2以图形放大为素材,教学比例的意义。以图形放大为素材,教学比例的意义。 在图形放大的情境中能够写出许多组对应边长度的比,这些比的比值是相同的。利用这 些比教学比例,一方面使组成的比例有具体的含义,有利于理解比例的意义。另方面通过对 应边长度的比组成比例,能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放大。 1)分别写出各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分别写出各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分析两个比的关系
8、分析两个比的关系。 。例 3 要求分别写出放大前照片的 长与宽的比,放大后照片的长与宽的比。这两个比也是相对应的,都是同一图形里两条边的 长度比,而且都把长作前项,宽作后项。学生思考两个比有什么关系,有人从比值的角度发 现它们的比值都是 1.6,有人从化简比的角度发现它们化简后都是 8:5。上面的活动有两个 作用,一是为教学比例积累素材。二是发展对图形放大的体会:长方形放大,不仅放大后与 放大前长的比与宽的比相同,而且放大前长与宽的比和放大后长与宽的比也相同。 2)根据比值相等写出等式,揭示比例的意义。)根据比值相等写出等式,揭示比例的意义。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1.6,两个比都能化简 成 8:5
9、,这些都表明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等式。等式的左、右各是一个比,表示两个 比相等,教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里首次感知比例 的意义。 4 3)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对应边的长度比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对应边的长度比, ,判断能不能组成比例判断能不能组成比例。根据图形放大,学 生还能写出放大后与放大前两个图形的长的比和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只要 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经过写出比、求比值,比较比值的大小、写成比例等一系列活动, 能进一步体会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的方法。 4)在常见数量关系中体验比例的意义。图形放大与缩小为教学比例
10、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认识 比例不能局限于图形的变化。因此,练习九第 3 题、第 7 题扩展素材的范围,在常见数量关 系里写比、求比值、组成比例,进一步加强概念,也为教学正比例作些铺垫。 3在图形缩小的情境中教学比例的性质。在图形缩小的情境中教学比例的性质。 比例的性质可用来解比例,也是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知识。 1) 利用三角形缩小的数据写比例利用三角形缩小的数据写比例, 认识比例的内项与外项认识比例的内项与外项。 。 例 4 呈现三角形缩小的情境, 缩小前、后的图形里标有底、高的数据。学生根据图形缩小的含义,利用图中的数据,能够 写出许多比例。每个比例都由 6、4、3、2 四个数组成,四个数在比
11、例中的位置有规律,这些 都为教学比例的性质创造有利条件。教材举一反三,先在 6:34:2 里讲述比例的内项与外 顶,再让学生指出其他比例的内项、外项,及时巩固知识。 2)在写出的比例中发现基本性质。)在写出的比例中发现基本性质。比例的性质希望学生主动发现,因为性质比较明显。 自己发现性质,认识深刻、记忆牢固、便于应用。发现性质是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 个案到全体的过程。 “兔”看到了 6、4、3、2 四个数在比例中的位置规律, “猴”发现了性质 的具体表现。教材要求再写出一些比例,体会规律存在于每个比例中。在此基础上,用字母 表示、用语言讲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解
12、比例。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解比例。 例 5 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三点内容:根据图形放大的意义写出比例,应用比 例性质求未知项,指出什么是解比例。 1)根据图形放大根据图形放大,写出比例写出比例。例题要求写两张照片长的比与宽的比组成的比例,在这个 比例里有三项是已知的,一项是未知的。因此,像列方程解决问题那样,设放大后照片的宽 是 x 厘米,列出的比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 解比例是例题的主要教学内容解比例是例题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材里写出了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一步, 让学生思考根据是什么,体会应用比例的性质能够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并通过“试一试” “练一练”学会解比例。
13、5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例 6 教学比例尺的意义,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 1) 认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认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例题给出了草坪长 50 米、 宽 30 米, 草坪平面图长 5 厘米、 5 宽 3 厘米。要求学生分别写出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教材没有对图上距离、实 际距离作解释,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会、识别。 2)指导统一单位。)指导统一单位。教材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单位, 写出比后再化简。统一单位,可以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也可以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 位,由学生自主选择。
14、在交流中体会,实际距离改写成厘米为单位较方便些。如果把图上距 离改写成米为单位,在化简比的时候较麻烦。 “猴”写了长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鸟” 写了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两个比化简成相同的比。因此,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只 要利用一组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就够了。 3) 揭示比例尺的意义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通过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学生初步感受了比例尺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教材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两个数学式子,既精炼地 表示了比例尺的意义,又表达了求比例尺的方法。 4)认识线段比例尺认识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是比例尺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教学线段比例尺有
15、两点作 用,一是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意义,二是能方便地解决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的问题。教材 通过解释比例尺 1:1000 的具体含义引出线段比例尺,突出线段比例尺的特点,能直观地表 示图上 1 厘米相当于实际若干米(千米) 。线段比例尺与数字比例尺的意义是一致的,可以互 相转化。如 P49“练一练”第 1 题,左图的比例尺是 1:2200000 表示图上 1 厘米相当于实际 距离 2200000 厘米(即 22 千米) ,相应的线段比例尺也是图上 1 厘米表示实际 22 千米。右图 的线段比例尺是图上 1 厘米相当于实际 22 米 (即 2200 厘米) , 相应的数字比例尺就是 1: 2200
16、。 6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利用已知的比例尺,可以求实际距离或者求图上距离。例 7 是求实际距离的问题,求图上距 离的问题安排在练习里。 例 7 鼓励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 “猴” 联系数字比例尺的意义解题, “兔”利用线段比例尺解题。另外,还教学列比例解决问题。 7安排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安排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 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探索图形放大,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联系。第一项活动是测量长 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长、宽,按图形放大的概念分别写出长的比和宽的比,估计放大后长 方形面积与放大前的比是几比几,
17、通过计算检验估计,初步体验图形放大时边长变化的比与 面积变化的比是不同的。第二项活动测量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有关长度并计算面积,把数 据填入表格,发现面积变化与长度变化的关系。第三项活动应用发现的变化关系在校园平面 图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各项活动的内容多、容量大,要仔细看书,明白每项活动的任务与要求。发现规律需要 过程,三项活动体现出“初步感知研究发现理解应用”的过程,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也 6 发展了数学思维。通过实践活动,对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能有更清楚的认识,进一步 明白这里的比是相应边的长度比,不是图形的面积比。 五、学情分析:五、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六年级的学生,前面,学生已经
18、学习过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图形的放大 和缩小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用网格或格点图可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保持形状不变,数学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与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经常是不同的。生活中 会把图形由小变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数学里的图形放大或缩小,它的每条边都 按一定的比例变化,即每条边的长度都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在学习 比例之前,学生已认识了比,掌握了比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和化 简比的方法,这部分知识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 高, 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 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