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案(含2课时).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案(含2课时).doc》由用户(harry)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案含2课时 统编 部编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22 中华 崛起 读书 教案 课时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精品教育资料下载;上传您的资料还可赚现金!快来 看看吧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文本分析; 本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 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的租界里 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 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学生由三年 级升到四年级, 已具有了初步的识字能力和感受、 理解、 欣赏、 评价语言的能力, 这为学习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
2、差太远,学 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在读 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 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他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 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崛、沈、范”等 10 个生字,学会“沈、肃、晰”等 15 个生字, 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 苦学习的伟大理想。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
3、想感情;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再写下 来。 教学难点: 1.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激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课时安排:2 课时 精品教育资料下载;上传您的资料还可赚现金!快来 看看吧 1.会认“崛、沈、范”等 10 个生字,会写“沈、肃、晰”等 15 个生字,理 解“严肃、若有所思”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体会“中华不振”蕴含的悲愤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迫切感。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把握文章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周恩来从少年到老年的系列照片
4、,引导学生认识人物。 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他活着的时候为人民鞠躬尽瘁地工作,为国家呕心沥 血地奋斗,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成千上万的人为他落泪,自发为他送行。他活着 时生活朴素,他离开时两袖清风。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总理,外交界的 佼佼者,他的名字叫周恩来。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这位伟人呢? 明确: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 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 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 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 求学。1919 年回国,9 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 192
5、0 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 年兼任外交部部长。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解读课题。 过渡:这节课上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位伟人,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 (1)教师板书课题,相机解释“中华”“崛起”“之”的含义。 明确:“中华”指中华民族,“崛起”就是“兴起、振兴”的意思,“之” 是文言词汇,这里可以理解为“的”,题目的意思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读 精品教育资料下载;上传您的资料还可赚现金!快来 看看吧 书”。 (2)课题质疑:少年周恩来为什么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自 由发表看法,教师不必做
6、过多的评价)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文章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20 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混乱阶段。国家内部历经晚 清政府、北洋军阀,直至辛亥革命爆发,民国政府成立,政治变革频繁,政局动 荡不安。面对软弱无能、贫穷落后的中国政府,帝国主义国家趁机大肆侵略,强 迫中国政府割地赔款。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在自己的领土上被外国 人欺辱,大家敢怒不敢言。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提示:预留充分的自读时间,让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工具书,在有疑 问的句子旁打上问号。 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
7、识记生字。 会写的字: 沈 shn 阳 严肃 s 清晰 x 为之一 振 zhn 胸 xin 怀 hui 赞 zn 叹 效 xio 仿 租 z 界 疑 y 惑 hu 非 凡 fn 左顾 右盼 训 xn 斥 ch 会认的字: 崛 ju 起 模 范 fn 魏 wi 校长 淮 hui 安 方法拓展: “沈、范、魏”均可作姓氏,可结合同学的姓名进行记忆; “肃” 可用组词的方式帮助理解字义; “赞、 训、 斥” 可用反义词字义来解释字义; “租” 可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解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好的 方法可以推广到全班。 形近字示例: 怀(怀抱)坏(好坏) 杯(茶杯)环(环绕)租(租金
8、)祖(祖先) 组(小组)阻(阻止) 顺口溜示例: 祖、阻、诅、租:祖孙坐车刚出发,遇到交通阻塞啦,司机诅咒没法走,只 好租车回到家。 精品教育资料下载;上传您的资料还可赚现金!快来 看看吧 生字加一加: 几+丶=凡 斤+丶=斥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贝:赞(赞扬)责(责备)贯(贯通)贺(祝贺) 页:顾(环顾)顶(头顶)顿(顿时)颂(歌颂) 攵:效(效果)牧(牧羊)玫(玫瑰)收(收获)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4)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出喜欢
9、的词语和句子。 2.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1)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预设:引导学生观察“清晰”与“模糊”的图片在视觉上的差别,再举学生 回答问题时声音是否清晰的实例,讲述“清晰”的意思。 (2)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 预设: 可出示中国租界的图片 (如上海外滩) , 由现今的旅游胜地引入历史, 说明租界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 地,几乎等同于他们自己的国土。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十分屈辱的。 (3)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 预设:提示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
10、“肇事”一词的含义,再引用新闻报道 中的“肇事者”一语进一步深化理解,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该词。教学“训斥”一 词时,可以调动学生曾经被训斥或目睹他人被训斥的记忆,从而理解词义,可用 找近义词的方法扩充词语积累。 小结:本课的生词较多,大家可以借助工具书、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理解。 只有扫清了阅读路上的生词“拦路虎”,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深入理解 文章。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阅读与思考: 精品教育资料下载;上传您的资料还可赚现金!快来 看看吧 A.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立志读书; 疑惑不解; 目睹惨剧) 预设:引导学生找到对应段落,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1、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时候回答谁的什么问题时说 的?(周恩来在一次修身课上回答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时说的) 预设:引导学生找到对应句子,再作答。 C.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 预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加以归纳概括。 D.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本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中国人在 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后,感悟到(“中华不振”),从而立志 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 预设:先理解文中讲述的三个事件,再根据逻辑思维适当调动顺序,以填空 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合作与交流。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
12、划分理由, 归纳出每一层次的大意。 预设:抓住本文的三个事件以及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过渡段进行划分,鼓励学 生大胆发言。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10 自然段):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第 1114 自然段):周恩来从伯父口中了解到“中华不振”。 第三部分(第 1517 自然段):周恩来在租界里亲身体验到“中华不振”的 含义。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 课文中讲述的那段惨痛的历史对我们来说已经比较遥远了,可能同学 们一时半会儿也很难真切体会到少年周恩来的心情。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沿着 他那句铿锵有力的“为中华之崛起而
13、读书”,探寻时代的痕迹,感受伟人的崇高 志向。 小结:今天这堂课上,我们学习的重点放在生字的拼写和词语的理解上,同 精品教育资料下载;上传您的资料还可赚现金!快来 看看吧 时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不少同学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活跃, _ _ (示例:对于周恩来的介绍非常详细,看来你不是课前准备做得相当充分, 就是本身非常尊敬这位伟人;在生字书写上进步很大,给了老师很大的惊喜;同 学对词语的理解非常准确,不知道你可不可以把好的经验在课后分享给大家;还 有同学,划分文章结构很有一套。这些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有了长足的 进步,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其他同学也要向他们学习。请大家时刻谨记:只要勤
14、学就能进步。)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熟读课文,交流识字经验。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在阅读中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 苦学习的伟大理想。 3.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1.联系课文内容和课后所给的周恩来的诗,理解周恩来的崇高理想。 2.参考文中学生的回答,写一写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精品教育资料下载;上传您的资料还可赚现金!快来 看看吧 沈阳 严肃 清晰 为之一振 胸怀赞叹 效仿 租界 疑惑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