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语文(正式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语文(正式版).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考考 最后 语文 正式版 下载 _各科综合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1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语文语文 (正式版)(正式版) 目目录录 考前预测篇考前预测篇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1 二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3 三三、小说类文本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 10 四四、散文类文本阅读、散文类文本阅读. 19 五五、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27 六六、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 33 七七、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 39 八八、作文、作文.44 考前技巧篇考前技巧篇 论述类文本阅读篇论述类文本阅读篇. 55 非连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性文本阅读. 56 文学类文本阅读篇文学类文本阅读篇. 58 (一)(一)小
2、说小说阅读阅读. 58 (二)(二)散文散文阅读阅读. 59 文言文阅读篇文言文阅读篇.61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篇篇. 62 名句默写篇名句默写篇.65 语言文字运用篇语言文字运用篇. 65 作文篇作文篇.72 考时注意篇考时注意篇 高考获胜第一步:培养健康心理高考获胜第一步:培养健康心理.77 送给考生的高考小贴士送给考生的高考小贴士.79 终极考问:遇上不会做的题怎么办?终极考问:遇上不会做的题怎么办?.81 考后心理篇考后心理篇 7 种方法舒缓考生大考后心理压力种方法舒缓考生大考后心理压力.83 考后提醒:高考结束适当娱乐可以放松不可放纵考后提醒:高考结束适当娱乐可以放松不可放纵.
3、84 终极押题篇终极押题篇 2021 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课标)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课标).85 2021 年高考终极押题卷(全解全析)年高考终极押题卷(全解全析).96 2021 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高考)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高考).106 2021 年高考终极押题卷(全解全析)年高考终极押题卷(全解全析).116 【考前预测篇】【考前预测篇】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年来,在青年人中掀起一股新节俭主义的热潮,这折射出了青年人的新消费价值观念。新节俭主义 是一种崇尚理性、独立人格、简约生活的消费理念,与传统节俭理念不同,具有不奢侈、不浪费、理
4、性消 费、享受生活等特征,坚持“省钱而不降品位”“省钱而不失时尚”“省钱而不减体面”等原则。“不该 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既是新节俭主义者的鲜明写照,也是青年人消费观念和价值 的真实折射,反映的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消费意识和较强的理财能力,表现的是在满足一定物质需要之后的 发展和享受需要。 新节俭主义经历了从物质短缺时的主动节俭到物资丰足后的奢侈、再到现在的物质丰富下的主动节俭, 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求的矛盾,而是体现为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 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务实、适度、合理的消费,是对简约而不简陋、朴素而充实生 活的追求。这种
5、新潮流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可谓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消费理念。 新节俭主义为何在中国流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建设取得 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在一些工作中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 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当资源面临枯竭、人口红利不再、环境污染严重、道德 开始沦丧,出现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时,新节俭主义就成了人们消费生活的一种时代选择。其 一,社会能源和个人收入都较为固定,可供支配的资源有限;其二,人的欲望太多甚至贪婪,需求的数量 和质量不断提升,而这难以一
6、一满足,必须有所取舍。其三,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 现,就是以较少付出获得较大收益,以现有收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新节俭主义是青年人面 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俭的论述,勤俭节约具有修身、齐家、治国的功能,关乎个人、家庭、 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儒家的“过犹不及”、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向性中作”等,特别是儒家所 2 倡导的克己、尚俭、节用、中道等观念,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中国哲学中,曾有著名 的天理人欲之辩,提出过无欲、寡欲、纵欲、养欲、节欲等学说。节制是一种美德,这可谓是新节俭主义 的中国哲学基础。中国是礼仪之邦,爱
7、惜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思想和行为,对新节俭主义的形成也 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新节俭主义还受国外极简主义、环保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积极影响。简约生活是新节俭主义的内 涵之一,在这点上极简主义与新节俭主义非常相似。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是让事情变得简单易懂,它所追 求的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为推崇的生活理念,与新节俭主义同向同行。环保主义作 为一种保存、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意识形态,与新节俭主义反对浪费的理性消费本质相匹配,客观上对 新节俭主义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节选自贺才乐新节俭主义为何在青年中流行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节俭主义
8、是近年来出现于青年中的新消费价值理念,本质上与传统节约理念相同。 B新节俭主义者理性消费、不奢侈、不浪费,以省钱为最高原则,但又注重享受生活。 C新节俭主义是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是务实、适度的消费。 D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是极简主义为现代人推崇的生活理念,这是新节俭主义的源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论述了新节俭主义的消费理念,以及其行为表现,指出新节俭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B文章运用递进式结构从三个方面分析新节俭主义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C文章列举儒、佛、道家等关于节俭的论述,论述了新节俭主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观
9、点。 D从新节俭主义受到国外极简主义、环保主义影响的角度,文章进一步论述新节俭主义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节俭主义者崇尚理性、追求独立人格,“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 B新节俭主义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 C新节俭主义在中国流行是经济转型中的时代选择,是青年人面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 D新节俭主义以天理人欲之辩为哲学基础,与惜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中华传统一脉相承。 【答案】【答案】 1C 2B 3D 【解析】【解析】 3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 “本质上与传统
10、节约理念相同”错误,原文提到“与 传统节俭理念不同” ,可知“相同”错。B 项, “以省钱为最高原则”错误,原文是省钱而“不降品位” “不 失时尚” “不减体面” 。D 项, “这是新节俭主义的源”错误,于文无据。 相关信息最后一段“它所追求的 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为推崇的生活理念,与新节俭主义同向同行” 。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B 项, “递进式结构”错误,文章分析新节俭主义在中国流行的原 因,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 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 项, “以天理人欲之辩为哲学基础”错误, 原文是“节制是新节俭主
11、义的中国哲学基础” ,可知不是“天理人欲之辩” 。故选 D。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 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 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 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 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 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
12、等。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哲学有助于提升引领性科技创新能力吗?哲学能够为促进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贡献一份力 量吗?2020 年,中国科学院组建了哲学研究所,这一举措不禁催人深思:哲学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助产 士”吗? 哲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不少科学学科脱胎于哲学。在牛顿所处的时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在西方 还被称为自然哲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直到 19 世纪末才开始挣脱哲学母体,努力谋求其自身成为科学学科 的独立地位。哲学与科学具有许多共同的旨趣,力求以合理化、理论化的方式来理解和说明各种感官经验 所及的现象,涵盖宇宙、自
13、然、生命、社会和人性,近乎无所不包,但二者在研究方法和评判标准上也有 着显著差别。随着哲学与科学各自独立门户,甚至有渐行渐远之势,哲学对于科学的作用和影响也没有那 么清晰明了。物理学家费曼曾讥讽科学哲学对于科学家的作用就如同鸟类学之于鸟:鸟儿不必接受鸟类学 的指导,却可以飞得很高,活得很好。 1962 年,哈佛大学托马斯库恩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颠覆了此前广为接受的关于科学发 4 展的累积渐进式图景。按照库恩对科学发展历史的解读,一门科学或其中某个分支领域得以确立或成熟的 标志是进入到他所谓的常规科学,而常规科学的根本特征是形成了对日常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明 确范式。在常规科学时期,
14、接受了某一范式的科学共同体成员往往不会纠结于范式中偏哲学的部分,而是 不加怀疑地通盘接受。然而,随着在范式指导下的解题活动的深入和扩展,常规科学活动将会遭遇到逐渐 增多的反例,这些是在范式的理论框架内始终得不到解决的难题。随着反常事例的增多,常规科学及其范 式进入到危机阶段,逐渐有科学家开始怀疑范式的适用性,并反思和质疑其中偏哲学的部分。倘若旧范式 被抛弃,新范式出现并取而代之,科学革命就此发生。 参与发起和推动科学革命的科学家,通常具备哲学思考头脑和禀赋;他们勇于怀疑和挑战旧范式的概 念基础和理论体系,进而开辟新的科学探索路径和视域。这一类型的科学家可称为哲人科学家。大多数哲 人科学家并未受
15、过正规的哲学训练,对哲学学说和术语的掌握不一定是准确可靠的,但他们热衷于思考和 探讨具有鲜明哲学色彩的基本问题和方法论问题,富有反思和怀疑精神,勇于尝试新的思路。他们的哲人 特质却可以令其在科学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质疑和挑战旧范式,开启和推动新范式。 正如 1944 年,爱因斯坦在写给一位青年学者的回信中谈到的那样:“如今许多人甚至专业的科学 家在我看来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历史和哲学背景方面的知识可以赋予人一种独立性,使其脱离同 时代人的偏见,而这是大多数科学家难以摆脱的。这种由哲学洞见所造就的独立性在我看来乃是 区分单纯的工匠或专家与真正的真理追寻者的标志。” (摘编自朱菁哲学能够成为科技
16、创新的”助产士”吗? ) 材料二: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任务是结合物理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宇宙、生命、 意识的本质这些正酝酿革命性突破的问题上开展哲学研究;通过吸收科学与哲学的优秀成果,发挥中国传 统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独特优势,为独创性的科学研究开辟新的思维空间。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并不只 是中国科学院新建的一个研究单元,更为重要的是,希望以此为基础,加强科学界与哲学界的联系、加强 国立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联系、加强与国外同类型研究机构的联系,推动科学家与哲学家新型联盟的建立。 (摘编自白春礼架构科学家与哲学家的思想桥梁,为人类科技事业贡献新智慧 ) 材料三: 现实的问题是
17、哲学建设尽管是“良药”,但却是一个需要多方推动的复杂系统工程,而且是无法立竿 见影的“慢功夫”,需要长期的文化哲学濡化才能形成影响,甚或在未来 30 年科技强国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都不一定能显现“疗效”。哲学建设的这种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滞后效应可能使得各个层面都缺乏推动实 施的动力,进而陷入“难以落地”和“系统失灵”的境地。这种情况与孟子离娄上关于“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的比喻很类似。一个人犯了 7 年的病,而他的病却非要储藏到 3 年之久的艾才能灸治,而这 5 时一般面临 3 种选择困境:“一是不惜重价访求别人家藏三年之艾的,恳求出让,但未必靠得住;第二个 办法是自己从今藏起尚待三年,这三年
18、内,病况是否可待,还是没把握;第三个办法是舍却艾灸,姑试他 种治疗,但是更无把握,而且医药杂投,或许转促其死。” (摘编自张月鸿等哲学建设: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物理学、天文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都脱胎于哲学,它们旨趣相同,但研究方法和评判标准差别显著。 B科学飞速发展,“独立门户”,从形式上摆脱了对哲学的依赖,但并没有割裂科学活动和哲学思维 之间的必然联系。 C如果一门科学的所有成员都能对某一范式不加怀疑地通盘接受,我们才可以说这门科学得以确立或 达到成熟。 D科学革命更青睐善于科学思考的哲学家,他们有望摆脱原有范式的
19、羁绊,取得更具颠覆性、革命性 的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托马斯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历程并非累积渐进式,而是经历常规科学、危机阶段、科学革命这样 的三个阶段。 B中国科学家要能够紧扣科学前沿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开拓和创新,而不能只是在已建立的概念体系和 研究路径上跟踪国际上的工作。 C爱因斯坦认为大多数科学家难以摆脱历史和哲学等知识的束缚,这一看法正好与物理学家费曼对科 学哲学的讥讽完全相反。 D要让科学家和哲学家真正结合起来,活跃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氛围,不仅需要科学家个体的自我修养, 更需要制度和环境的促进和保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革命”的一项
20、是(3 分) A“日心说”取代“地心说”B牛顿物理学取代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C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达尔文和华莱士分别提出生物演化论 4请结合材料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这个比喻,具体解说我国“科技创新”与“哲学建设”面临的 选择困境。 (4 分) 5围绕着“中国科学院组建了哲学研究所”这一新生事物,三则材料的思考角度和表达重点各有侧重,请 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答案】 1B 6 2C 3C 4依靠直接移植西方的哲学的方法行不通。从现在开始革新发展自己的哲学理念,恐怕短期难以见效。 舍却哲学建设这一奠基之举,另寻他法,风险更大。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
21、出三点给 4 分) 5第一则从“建设必要性” ( “可行性”也行)的角度,重点讨论了哲学能不能为科学助力的问题;第二则 从“建设目的性” ( “方向”也行)的角度,回答了哲学研究所成立以后所承担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第三 则从”建设现实性” ( “现实环境”也行)的角度,重点指出哲学建设可能面临的困境。 (每点 2 分,共 6 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 “物理学、天文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研究 方法和评判标准差别显著”错。材料一说“物理学和天文学在西方还被称为自然哲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 直到 19 世纪末才开始挣脱哲学母体哲学与科学具有许多共同的旨
22、趣但二者在研究方法和评判标准 上也有着显著差别” ,由此可见,四门学科同属于科学,评判标准差别不大,文中说的是哲学与科学具有许 多共同的旨趣,但这二者有着显著差别,而选项说成是这四门学科旨趣相同,有显著差别。C “如果一门 科学的所有成员都能对某一范式不加怀疑地通盘接受这门科学得以确立或达到成熟”错。材料一说到 是“一门科学或其中某个分支领域得以确立或成熟的标志是进入到他所谓的常规科学” ,可见,原文说成熟 的标志是这门科学或其中某个分支领域进入到他所谓的常规科学,而选项说成熟的标志是一门科学的所有 成员都能对某一范式不加怀疑地通盘接受。D “科学革命更青睐善于科学思考的哲学家”错。材料一是“
23、参 与发起和推动科学革命的科学家,通常具备哲学思考头脑和禀赋;他们勇于怀疑和挑战旧范式的概念基础 和理论体系,进而开辟新的科学探索路径和视域。这一类型的科学家可称为哲人科学家” ,可见,不是“哲 学家” ,应是“善于哲学思考的科学家”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 “难以摆脱历史和哲学等知识的束缚”错, 材料一是说“历史和哲学背景方面的知识可以赋予人一种独立性,使其脱离同时代人的偏见,而这是大多 数科学家难以摆脱的” ,可见,爱因斯坦认为大多数科学家难以摆脱的是偏见,而不是历史和哲学等知识的 束缚。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24、。C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属于政治思想,不 属于“科学革命” 。其它三项都属于“科学革命” 。故选 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这道题主要考学生分析比喻论证的内涵即能作用,要 结合文中相关的比喻论证了分析我国“科技创新”与“哲学建设”面临的选择困境。材料三,由“哲学建 设尽管是良药 ”可知,文中的“艾”是喻体, “哲学建设”是本体。即“艾”是良药,哲学建设就是良 药, “求三年之艾”就是哲学建设的选择。哲学建设面临三种选择困境: (1) “一是不惜重价访求别人家藏 7 三年之艾的,恳求出让,但未必靠得住”中的“别人家藏三年之艾”指的是西方哲学, “重价访求别人家藏
25、 三年之艾”的意思是直接移植西方的哲学, “恳求出让,但未必靠得住”的意思是依靠移植西方哲学的方法 行不通。 (2) “第二个办法是自己从今藏起尚待三年,这三年内,病况是否可待,还是没把握” , “自己从今 藏起尚待三年”是说从现在开始革新发展自己的哲学理念, “这三年内,病况是否可待,还是没把握”是说 时间太长没把握,即恐怕短期难见效。 (3) “第三个办法是舍却艾灸,姑试他种治疗,但是更无把握,而且 医药杂投,或许转促其死” , “舍却艾灸,姑试他种治疗”的应是舍却哲学建设,另寻他法, “更无把握,而 且医药杂投,或许转促其死”是说这样的话,风险更大。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的论述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