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小升初语文专项测试-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pdf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1389585
  • 上传时间:2021-05-1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46.4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升初语文专项测试-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pdf》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小升初 语文 专项 测试 文言文 阅读 理解 答案 下载 _小升初复习资料_小升初复习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试卷第 1页,总 2页 小小升升初初语语文文阅阅读读理理解解-文文言言文文重重点点题题型型训训练练(带带解解析析) 1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学弈 a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 二人弈,其一人_,b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 ,一心以为有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_。为是 _?曰:非然也。 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 学奕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_家、_家。 孟子 记录了孟子的 _和_。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诲() ;之() ;援();俱() 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a._ b._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 2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

    2、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 _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 3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 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 注:同席:唐代以前人都是席地而坐,一席至少可坐两人。乘轩冕:乘车。 写出句子大意。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本文写了哪两件事? 从文中可以看出管宁一个是怎样的人? 4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人口。或曰: “食菱须去壳。 ”其人 自护所短,曰:

    3、“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 有此物否? ”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仕:做官。坐:因为。 解释字的意思。 识:;欲: 试卷第 2页,总 2页 翻译下列句子。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_ _ _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 _ 选择正确的答案。 北人食菱,并壳人口。是因为() A.连壳吃可以清热。B.他不知道吃菱要去壳。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A.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B.他不知道菱生长在水里。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 _ 5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智子

    4、疑邻 宋有富人, 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 必将有盗。 ”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 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_ 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 ,为什么? _ 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 _ 6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学者有四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失:过失,缺点。多:学得过多。止:遇到困难停滞不前。心之莫同也: 心理各有不同。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或 失则多,或失则寡

    5、:_ 然后能救 其失也:_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_ 请谈谈你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4 分) _ 7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巳暮 矣。 ”师旷曰: “暮,何不炳烛乎?” 平 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 之,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 乎?” 平公曰: “善 哉! ” 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暮:_;闻:_;善:_ 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文中

    6、师旷连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_ 答案第 1页,总 4页 参参考考答答案案 1 专心致志、鸿鹄将至、弗若之矣、其智弗若与 思想,教育,思想,言行 诲:教导。之:指弈秋的教导。援:引,拉。俱:起。 a.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髙手。b.只听弈秋(的教导)。 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解析】 名师解析:对古文原文背诵识记的考查,在背诵和填空中要准确无误,不能多字丢字,不 能出现错别字。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 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 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

    7、好。难道是因 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有人说: “不是这样的。 ” 名师解析:对古代名家名篇识记的考查,要减少不必要的失分,需要日积月累,有一定的 文学常识功底。 名师解析:对古文重点词语解释的考查,在背诵和填空中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错别字。 名师解析:对古文重点语句翻译的考查,只要识记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就 能不丢分。 名师解析:对古文内容理解的考查,只要大概意思对即可。 学弈通过弈秋教学生下棋 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老师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 志,绝对不可以三心二意的道理。 2 (1)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

    8、水淸澈,倒映在 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 (2)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乡思之愁。 【解析】 思路分析:这类题需要对古诗内容和意思非常熟悉,这样才能把题做对。 名师解析: (1)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字面意思:旷野空荡,往远处看,觉得天空比近处的树还 要低,江水清澈,看着水里的月影,感觉月亮离人很近。 (2)从“客愁新”和“月近人”可以感觉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易错提示:不熟悉古诗内容,凭感觉就盲目地做题,就容易丢分。 3 管宁继续读书和先前没有两样,华歆放下书,出门去看车。 锄菜遇金;读书观车。 管宁是一个不贪金钱、不羡慕有钱人,懂得好学习、慎交友的人。 【解析】 名师详解:文

    9、言文翻译要注意关键词的准确把握,贵在突破难点,本句难在“故”与“废” 字的正确理解,应该分别是“原来”和 “放下、中断”的意思。 “宁”与“歆”分别是指管 宁与华歆。这样就能很容易理解全句的大意了。 名师分析:全文的大意是: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 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 过门前,管宁读书和先前没有两样,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 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文中的一个“又”表明短文写了两件事。 答案第 2页,总 4页 理清大意后,就会很容易理解前面写的是锄菜

    10、遇金之事,后面写的是读书观车之事。 名师详解:本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 德行之高下。管宁在读书学习过程中,看到金子以及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丝毫不为所动。所 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管宁毅然与华歆割席断交。从中可见管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性 淡气清、爱憎分明、鄙弃世俗的性格特点。 4 认识,了解;想 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这是因为不知道硬要装作知道。 B;B 北人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反而不会有人笑你,说 不定这个你不

    11、会的问题也因此弄清楚了呢。 【解析】 名师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 是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欲”是“想要” 的意思。 名师解析:翻译第一句话注意“非”是“不是”的意思, “知”是“知道,了解”的意思, “并”是“一起”的意思, “以”是“用来”的意思;翻译第二句话注意“坐”是“因为” 的意思。 名师解析:第小题“北人食菱,并壳人口”是因为北方人不懂的怎样吃菱角,所以连壳 一起吃,而并非“连壳吃可以清热” 。第小题被人的回答暴露了他的无知,而并非他们那 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 名师解析: 本题考查学

    12、生对文言文主要人物的观点看法。 仔细阅读全文并能流畅翻译。“北 人”不懂的如何吃菱角,却不懂装懂,最终闹出了笑话。从他的性格的角度来谈看法即可。 附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 (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 (那个人) 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 “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 (护住自己的短处) ,说: “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 问的人说: “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 “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 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5 宋

    13、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冲垮了他家的墙。富人的儿子说: “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 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钱财。结果,那个富 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 。 是因为雨天损坏了墙壁, 使盗贼有了方便之门。 因为儿子是自己的,关系亲近,而邻居跟自 己关系疏远, 再说儿子是财产权的共同受益人和继承人,所以儿子显然缺乏盗窃的合理利益 动机。 如果对富人发表感慨可以是:富人,你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 自己的关系亲近还是疏远,而且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对于邻人:你说话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自己说的话对还是不对,同时还要想

    14、一想自己的地位 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 【解析】 名师解析:智子疑邻,成语典故,是出自韩非子说难 。其中“智”的意思是“以 为聪明” 、 “觉得聪明” 。 “雨”的意思是下雨,名词用作动词,是古代运用很多的一 答案第 3页,总 4页 个字。 “坏”的意思是毁坏。 “筑”的意思是修补。 “亡”的意思是丢失。 “甚”的意思是很。 “而”在这里表转折,意思是却。 “父”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翁。 名师解析:富家被盗的原因可以从文章“天雨墙坏” 、 “不筑,必将有盗。 ”句子中 理解。 “其家甚智其子”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从人性之常理来分析、推断。 名师解析:这篇文章的寓意可以理解为:如果心存

    15、私爱,偏信偏听,就听不进别人有 益的忠告,反而会把提出忠告的人当成损害自己的人。所以对于富人和邻人而言,个人的立 场就有不同的体现了。 【答案】 有的人纠正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解析】 名师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的句意: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可知“或” 是有的人的意思。 “然后能救其失也”的句意: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可知, “救“的意思是 纠正的意思。 名师详解: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如: “

    16、长 “是发扬, “善” “是”长处, “救”是纠正, “失”是缺点。 名师详解:根据本文所论述的道理: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态,然后对症下药。教育方法不是 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 的过失。来谈启示即可。 7 傍晚,此指晚了。听说。很好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学习要趁年少,否则年事已髙,再学就难了。 【解析】 思路分析: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 双音词表达。双音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 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

    17、的含义。 名师详解: “恐已暮矣”的意思是,恐怕已经晚了。 “暮”的本意是傍晚,这里是“晚”的意 思。 “闻”在文言文里的常用义是“听说” 。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易错提示:文言文的词语只解释常用义,不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就会出现偏差。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 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 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 。总之,要灵活掌握,具 体分析。 名师详解: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 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这句话的意思是, 臣子哪敢戏弄君主?可以先把主语和 谓语分开,再把“动词”和宾语“其君”分开。 易错提示: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如果平时停顿不准确、不规范,做题时就容易 出错。 思路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对文言文意义及比喻句作用的分析。 名师详解:这三个比喻的意思是,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 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它形象生动 的说明了读书在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作用,告诉我们,必须抓住少年这一重要、有利的学 答案第 4页,总 4页 习时间,否则等年龄大了,学习就费力了。 易错提示:学生如果不熟悉文言词语的常用义,就会理解不了文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升初语文专项测试-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38958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