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佛山二模语文答案(含细则和作文样板卷).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佛山二模语文答案(含细则和作文样板卷).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山 语文 答案 谜底 细则 以及 作文 样板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佛山二模语文参考答案佛山二模语文参考答案 1、C 【解析】 A 项 依据材料一内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国内社会和文化社会的变化,构筑 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性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 ,可推知,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实际上 已形成对“文学性”概念的相关认识与界定,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进入 90 年后, “文学性”的概念理解发生了变化。故 A 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B 项 依据材料一内容“更多是一种要扶持某种文学类型、文学势力以及文学创作成为 正统主流的姿态” , “精英文学观”并非是不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因为“扶持”的目的是使 之成为 “正统主流” ,“精英文学观”
2、 是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的。 故 B 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D 项 依据材料二内容“许多匆匆忙忙投入文学史编写的人士,并没有认真研究过文学 史与文学评论之间的巨大差异,把文学史与文学评论混同” ,对于何为“文学史” ,学界确实 没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但由此得出“文学史编写工作难以开展”的判断则不符合实际,前 后并非因果关系,因为材料二提到“许多匆匆忙忙投入文学史编写的人士” ,可知,文学史 的编写工作是有开展的,而不是“难开展” ,只是因为认识不准确,文学史编写工作的方向 存在问题。故 D 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2、C 【解析】 文中材料一确实提到“现代文学之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思
3、想意识、审美趣 味、语言工具等,还与其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密切相关” ,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不同之 处有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除此之外,还有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根据文意, “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生产、消费、传播过程” ,但“生产、 消费、传播过程的不同”是否就是“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最大的区别” ,于文无据于文无据。同时, 材料二(一)还提到“作为文化产品它是有生产过程的,不仅有生产,同时还有消费过程, 以及这之间的传播过程。但是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文学的阅读研究是最被忽略的” ,依据 文意, “文学阅读的研究”具体所指应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以及传播过程,而
4、这些过程过程 的研究的研究是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最被学者忽略最被学者忽略的,并非指忽略生产、消费、传播过程的不同。 3、B 【解析】 “所谓过程的研究” ,见材料一,即“所谓过程的研究,则是对文本化成果的探索与思 考过程的研究” ,文中对于“对文本化成果的探索与思考过程的研究”的阐释,即“开始关 注这些观念、态度、学术、思潮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出现的?在特定的语境里面又是怎么变 化的?它的传播渠道是什么?它的读者又是哪些人?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或者反 对?” A 项 体现的是“传播渠道的研究” ,符合。 C 项 体现的是“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的研究,符合。 D 项 体现的是“它的读者又是
5、哪些人?哪些人出于怎样的理由接受或者反对?”的研 究,符合。 B 项 体现的对是“结果的研究” ,是“对文本的处理,对文本的梳理与解说” ,不符合。 4、 首先基于“文学性”概念的变化和“文学性的扩张”的事实,进而提出要突破过去文学观 念种种局限的观点观点。 (1 分) 接着剖析过去的文学观念中的两大局限-精英文学观和文学文本化, 重点批驳重点批驳了文学文本 化的两个表现:忽视了文学的“物质性”与“活动性” 。 (2 分) 最后针对忽视文学的“活动性”问题,强调强调要关注“过程”研究。 (1 分) 一一补充补充 赋分原则:赋分原则: 首先基于“文学性”概念的变化和“文学性的扩张”的事实,进而提
6、出要突破过去文学观提出要突破过去文学观 念种种局限的念种种局限的观点观点。(1 分 ) 接着剖析过去的文学观念中的两大局限-精英文学观和文学文本化精英文学观和文学文本化(1分),重点批驳 了文学文本化的两个表现:忽视了文学的文学的“物质性物质性”与与“活动性活动性”。(1 分 ) 最后针对忽视文学的“活动性”问题,强调强调要关注要关注“过程过程”研究研究。(1 分) 补充:第点,有些考生只提出过去的文学观念有两大局限,而没有具体指明“精 英文学观”和“文学文本化”,该点不得分;同理,学生指提出文学文本化有两个表现, 却没有具体指明“物质性”和“活动性”,该点不得分。 二典型样卷:二典型样卷:
7、(1)满分卷 4分 (2)没有回答“两大局限-精英文学观和文学文本化”,扣1分 (3)答出了观点和结论,得2分;没有“两大局限”和“两个表现”,扣2分 (4)只提出了观点,1分 5、 同:两者均认为文学史研究除了文本研究之外,还应重视阅读过程的研究。 (2 分) 异: 邓金明认为文学史研究不能忽视文学的物质载体, 并应转向更为细致的文化活动的过程研 究。 (2 分) 孙绍振认为文学史研究要强调读者的阅读和阐释,要注意文学评论与文学史的区别。 (2 分) 一一补充补充 赋分原则:赋分原则: 同:两者均认为文学史研究除了文本研究文本研究之外,还应重视阅读过程的研究阅读过程的研究。(2分) 异:邓金
8、明认为文学史研究不能忽视文学的物质载体物质载体,并应转向更为细致的文化活动的过程文化活动的过程 研究研究。(2分)(补充:考生把文化活动的过程阐述为生产、消费、传播同样得分) 孙绍振认为文学史研究要强调读者的阅读和阐释读者的阅读和阐释, 要注意文学评论与文学史的区别学评论与文学史的区别。(2分) 二二典型样卷:典型样卷: (1)5分答例:关于邓金明的观点,缺乏了“物质载体”这一采分点。 (2)4分答例:相同点概括缺了“文本研究”这一采分点;介绍邓金明观点,只提出要 突破过去局限,而没有具体指出“文化活动的过程研究”或“生产、消费、传播”这个采分 点。 (3)3分答例一: 关于“同”,考生表述虽
9、然与“阅读过程研究”擦边,但概括不精准、不到位,扣1分; 关于邓金明,考生答例缺失“物质载体”这一采分点,扣1分; 关于孙绍振,考生答例缺失“读者阐释”这一采分点,扣1分。 3分答例二: 关于“同”,考生答题未提“文本研究”,扣1分; 关于邓金明,考生答例缺失“物质载体”这一采分点,扣1分; 关于孙绍振,考生答例缺失“文学评论与文学史的区别”这一采分点,扣1分。 (4)2分答例: 关于“同”,考生答题未提“文本研究”,扣1分; 关于邓金明,考生答例虽提到要突破限制,但两个采分点均为明确提及,不得分; 关于孙绍振,考生答例仅与“文学评论与文学史”擦边,未提及“读者阅读与阐释”, 得1分。 6、C
10、 【解析】 全文笔调是一种舒缓的叙述,并非“炽热高昂” 。 7、C 【解析】 A 项 “在描写乡村时只把自然视为寄托人格的工具”分析有误。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 哲学, 陶渊明建构的桃花源社会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 而本文作者也继承了这 种文化基因。 B 项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呼吁人类开辟荒野”分析有误,梭罗的瓦尔登湖呼吁人 类回归自然,而非开辟荒野。 D 项 两者所表达的情绪是不同的,小古妈妈的呼喊念叨满是思念与深情,而夏瑜母亲的呼 告却充满不平与悲愤。 8、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钻玉米地(1 分) ,对玉米地有所依恋和信任(1 分) ; 他们都是有善意、有耐心、有诚心的人; (2
11、 分) 评分参考: 答出一点给 2 分, 答出两点 4 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 即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1. 人物行为:2 分(该点最多不超过 2 分) (1)人物的具体行为,结合原文内容“钻玉米地” “缺了什么都不愁,只管跟土地要去”给 1 分。 (2)人物的行为概括,答出“对土地、玉米地的”的情感,如“信任” “依恋” “喜爱” “热 爱” “感情深厚”等,给 1 分。对象写成“对大自然”不得分。 2. 精神品质:2 分(该点最多不超过 2 分) (1)“耐住心性” “信服大玉米地” “好人” “诚心诚意” “有善意” “善良” ,只要任选其中 一点,即
12、可得 1 分。 (2)“温情”是 7 题 C 选项“对全文情感与主题表达的评价” ,不是对人物的精神品质的分 析,不得分。 第八题学生样卷: 4 分 3分 2 分 本题难度较小,学生答题情况不错,在样卷中未找到 0 分和 1 分卷。 9、 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是“叶” 。 (1 分) 理由: 根据文本二: 在传统 “小说” 中, 情节是作品的主要因素, 情节的作用是作品的 “根” 。 而在张炜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中,作品的内容增加了,情节并非作品的主要因素,情节 的作用是作品的“叶” 。 (2 分) 根据文本一: 钻玉米地中的相关情节:小炕理钻玉米地为奶奶找猫;土成钻玉米 地找到了媳妇;小古
13、妈在玉米地呼告丈夫。 (1 分)这些情节并非是紧密的链条,而是相对 独立,因玉米地而联结在一起,就如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玉米地”文 学世界。 (2 分) 【评分细则】 一、只有一个答案,选择“叶” 。 1. 判断: 钻玉米地中情节的作用是“叶” 。 (1 分) 2. 根据文本一: (2 分) (1)单列出文本一的情节, 写到三个人物的具体情节, 只要写到其中一个人物的具体情节, 均可得 1 分。 (2)写出这些情节的作用:相对独立,因玉米地联结在一起,就如大树上的一片片叶子, 构成了蔚为大观的“玉米地”文学世界。这里的语句只要涉及其一,均可得 1 分。 3. 根据文本二: (
14、3 分) (1)情节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不讲究伏笔、悬念、回环。只要 涉及其中一个语句,均可得 2 分。 (2)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是集哲学、美学、历史、小说于一体的散文。可得 1 分。 第九题学生样卷: 5 分 4 分 3 分 2 分 0 分 答“根”的因理由与原答案相反,故给 0 分。 10、 D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大立又请漕艘后至者贮粟 (于) 徐州仓” ,“徐州仓” 是“贮粟”的地点,属于状语后置,故中间不应该断开,故排除 AC。 “周知”指完全知晓、 详尽了解,不应与前文“帝”断开,排除 B,得出答案是 D。 11、D 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15、。 “官员去世后”错。 “追夺”的“追”指事后被追究; “追 赠” “追认”的“追”指人死后授予官爵或称号。 12、C 此题考查理解概括文言文的能力。锡赉有差, “有差”的意思是不一,有区别,而非封赏 不丰厚。 13、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千里长的边境和关隘,全都遭遇洪水,报警台和堡垒坍塌,依仗什么来驻守?这 是需要忧虑的第二件事。 “可”1 分,宾语前置 1 分,判断句 1 分,大意 1 分 补充答案:“可”可译为: “要、该、值得” ,不能译为“可以” “何恃以守” ,翻译出宾语前置,并把“恃”正确理解为“依仗、凭借、用、拿”才可得 1 分; 大意落在“颓
16、” 、 “虑”以及“二”字上。 “颓”不可译为“颓废” , “虑”可译为“考虑” , 不可译为“关心” , “二”翻译为“第二件” 。 4 分卷: 3 分卷: “倾颓”没有翻译, “虑”翻译为“考虑” ,不得大意分。 2 分卷: “恃”翻译错误,宾语前置句不得分; “颓” “虑”翻译错误,不得大意分。 1 分卷:宾语前置句翻译错误,不得分; “可”翻译错误,不得分;大意不得分。 0 分卷: “可虑二也” , “可”翻译错误,关键词不得分;没有翻译出判断句式,不得分; “何 恃以守” ,没有翻译出宾语前置,不得分;大意不得分。 (2)翁大立四处奔波筹划治理,鸿沟、境山各项工程,以及淮河流域的疏浚
17、工程,先 后完成。 “经营”1 分, “诸工”1 分, “次第”1 分,大意 1 分。 二、补充细则 1、经营:翻译为“筹划治理” “规划治理” “治理” “处理(事务、问题) ”给 1 分,翻 译成“筹划管理”不给分。 2、诸工:翻译为“各项工程” “全部工程” “各个工程” “所有工程”给 1 分,翻译为“工 程” “工匠”不给分。 3、次第:翻译为“先后” “依次” “按次序” “陆续” “相继” “一个个地”给 1 分。 4、及(大意落在此) :翻译为“以及” “和” “还有”给大意分 1 分,翻译为“等到” “去 到” “到” “还” “来到”等不给大意分。 三、给分示例 1、满分示
18、例 翁大立四处奔跑处理事务,鸿沟、境山地方的各项工程,以及淮河流域的工程,按次序 大功告成。 2、其它给分示例 14、 请求皇帝进行赈灾。 请求皇帝平价出售徐州仓的粮食。 将水患中百姓的困苦画成十二幅图,并总结五患,献给皇帝。 每点 1 分 补充答案: 1、 第一点“请求皇帝进行赈灾”应出现“请求” 、 “恳求”等词语。 2、 第二点如答:“建议后到运粮船只将谷子存在徐州仓内”,亦可得 1 分。 答“平价出售粮食”,得 1 分;两点重复也只得 1 分。 3.只答“运输粮食”而非“贮存”则不得分。 答题示例: 满分示例: 2 分示例: 注意:此处主语应是翁大立请求皇上赈灾,因此扣掉 1 分。 1
19、 分示例: 0 分示例: 【参考译文】 翁大立,余姚人。 嘉靖十七年考上进士。积功升官至山东左布政使。 隆庆二年, (朝廷) 命令他去督促治理河道。隆庆三年七月,黄河在沛县严重溃决,运粮的船只受阻无法前进。 皇帝听从翁大立的请求,大举赈灾。翁大立又建议后到的运粮船只将谷子贮存在徐州仓内, 平价出卖。皇帝下诏允许拿出其中三万石粮食赏赐给百姓。翁大立认为底层百姓困于水灾、 村里穷困愁苦的状况,皇帝不能够完全知晓,于是绘制了十二幅图献上去。并且进言: “时 事可以担忧的,还不止这些。东南是国家财政赋税区域,却江海泛滥,颗粒无收,京城的储 备是需要忧虑的第一件事。千里长的边境和关隘,全都遭遇洪水,报警
20、台和堡垒坍塌,依仗 什么来驻守?这是需要忧虑的第二件事。国都附近、山东、河南,下了很久的雨,内外城墙 不完整,贼人强盗来了无法防备,这是需要忧虑的第三件事。江海之间飓风掀起大浪,船舰 上的战士,全部卷入波涛,海防是需要忧虑的第四件事。淮、浙盐场的咸泥全部被冲没了, 煮盐为生的人口流失搬走,商贩们不来,国家税收是需要忧虑的第五件事。希望陛下将这五 点忧虑和十二幅图交给公卿们广泛地评议,迅速地探求解救的计策。 ”皇帝留下图画观览, 将他的奏折下发给了有关部门。 就在这个时候,黄河已经决堤,淮水又上涨。平地上水深一丈多,许多百姓被淹死了。 翁大立四处奔波筹划治理,鸿沟、境山各项工程,以及淮河流域的疏
21、浚工程,先后完成。皇 帝大喜,分别给以赏赐。当时翁大立已经升任工部右侍郎,马上改任兵部,担任左侍郎。适 逢代替他职位的陈大宾还没有到任,而山东沙、薛、汶、泗几条河河水突然上涨,黄河水又 突然来了,不久淮河从泰山庙到七里沟淤积了十几里。第二年,就被给事中宋良佐弹劾而罢 官。万历二年,重新起用担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到任时又调到吏部。第二年调入北京担任刑 部右侍郎,又升任为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六年,退休回乡。 在这之前, 隆庆末年, 有个锦衣卫指挥使周世臣, 是外戚庆云侯的后代。 强盗进入他家, 杀死世臣后离开。把总张国维进去抓捕强盗,只有婢女荷花儿和仆人王奎在,就认为二人通 奸而杀害了主人。刑部郎中潘
22、志伊怀疑这个结论,长时间没有裁决。等到翁大立以侍郎的身 份代管部里的事务,愤恨荷花儿杀了主人,就催促潘志伊迅速裁决,处以死刑。过了几年, 捕获到真正的强盗。都城里的人竞相说荷花儿冤枉,传闻流入了宫中。皇帝大怒,打算重重 地申斥翁大立等人,给事中周良寅、萧彦又弹劾他,于是追削了翁大立的官职,潘志伊也被 贬谪为陈州知府。 15、D 【解析】 “惟有松枝好寄君” ,此举并非“随手” ,而是蕴含深意。在我国古代文化传统 中,松为岁寒三友之一,松不畏严寒霜雪,其青翠挺拔的身姿象征着崇高坚贞、顽强不屈的 精神。用松枝赠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互相勉励、共克时艰的决心。 16、 “荒岁”更好。“荒岁”更好。 (
23、1 分 ) 理由: “荒岁” ,契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对社会的生产造成极大破坏,田地荒废,故园 荒芜; (2 分) 虽处“荒岁” ,诗人依然以“松枝”寄友人,表明自己将以坚韧不拔之志,和友人共克时 艰; (2 分) “荒岁”比“芳岁芳岁”更能凸显诗人对国事的关心,格调高远。 (1 分) 观点 1 分,理由 4 分,总结 1 分,共 6 分。 观点(荒岁更好),得 1 分。 理由共 4 分,答对 2 点即得 4 分: 荒岁田园荒芜之景,荒凉凄凉(2 岁) 荒岁诗人荒废岁月,无奈(2 岁) 荒岁与松枝、青山等关联对比,作者凄凉中又蕴含希望和乐观(2 分) 总结句(更符合全诗的主题和情感/更能
24、表现诗人情感/格调更高远/使读者更能把握作者情 感)1 分 6 6 分卷分卷 5 5 分卷分卷 4 4 分卷分卷 3 3 分卷分卷 “芳岁”更好。“芳岁”更好。 (1 分) 理由: “芳岁” ,契合诗人的创作年龄,诗人此时约 35 岁,正是人生中大展抱负的年龄,但“芳 岁”之时却屡试不第; (2 分) 但毕竟尚处“芳岁” ,人生尚有希望,以“松枝”寄友人, “芳岁”困顿之时,互勉应如“松 枝”般虽经受磨砺,但仍应积极有为; (2 分) “芳岁”比“荒岁”更能凸显诗人作为青年的坚韧内心与不屈斗志。 (1 分) 考生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观点(芳岁更好),得 1 分。 理由共
25、 4 分,答对 2 点即得 4 分: 芳岁与田园荒芜之景对比,反衬荒凉凄凉(2 岁) 芳岁指诗人青春年华,与功名未成人生处境对比,愤懑无奈(2 岁) 芳岁与早春、初晴、青草、繁花、松枝、青山等关联呼应(照应),作者积极乐观(2 分) 总结句(更符合全诗的主题和情感/更能表现诗人情感/格调更高远/使读者更能把握作者情 感)1 分 “芳岁”只找到“芳岁”只找到 5 5 分样卷分样卷 【诗歌赏析】 标题“早春归盩厔旧居却寄耿拾遗湋李校书端” ,意即诗人在早春回到盩厔旧居,写下 了本诗寄赠拾遗耿湋、校书李端两位好友。 首联 “野日初晴麦垄分, 竹园相接鹿成群。 ” 诗人在早春时节回到故居, 一个初晴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