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练习1-全国卷材料分析题(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练习1-全国卷材料分析题(含解析).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历史 全国卷 主观题 专项 练习 材料 分析 解析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20222022 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 全国卷材料分析题全国卷材料分析题 【高考真题】【高考真题】 1.(2020 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 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 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 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 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 70 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 ,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 年 10 月,两国外长 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
2、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1993 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 ,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 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 ,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 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 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 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 。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 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 年, 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 发展到了新的
3、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 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9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6 分) 【答案】 (1)变化: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 系正常化。 原因:50 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 中苏关系恶化,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中国与美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联邦德国
4、调整对中国 的政策。 (2)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事 务;德国统一,经济发达,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寻求政治大国地位;两国都积极推动世 界多极化。 (3)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 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一“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 ,60 年 代“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 ,可见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中国 与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材料一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与联邦德
5、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 , “1972 年 10 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 迅速升温” ,可见中国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第二小问原因,20 世纪 50 年代 两极格局的形成,意识形态影响外交关系,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关系密切; 资本主义阵营的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与中国关系对立。20 世纪 70 年代,材料一“随着中 苏关系日益紧张” ,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与中国关系冷淡; “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 ,决 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同时中美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也推动了联邦德国与中国实现关系正 常化。 (2)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
6、系的历史条件,中国方面,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 展迅速,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同时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德国企业 “纷纷进军中国市场” 。 德国方面, 材料二 “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 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 ” , 可见德国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 “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可见寻求政治大国地位;结合 所学知识,1991 年底德国统一,经济迅速发展;两国的共同点,材料二德国强调“对外不依 附于任何国家” , “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 ,可见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 化。 (3)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
7、因素, 中德两国关系的改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中德两 国要求摆脱美苏的控制,坚持外交的独立自主;中德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经贸往来密切, 推动两国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中德两国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因此要摒弃冷战思维,奉 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 2.(2020 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 。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 ,直隶巡抚主 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 ,下旨: “永定 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 ”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
8、2 000 名河 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 40 年内,下游浸溢、决口达 20 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 建 17 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 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据(清) 永定河续志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1951 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 年, 海河流域规划 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 年 11 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
9、治海河”指挥 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 “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 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 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据海河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 (15 分) 【答案】 (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建立岁修、抢修制度;改修河道,筑堤束水;修减水坝 和减水引河。 效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未根治水患。 (2)特点:将保证人民生
10、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统一领导、统筹规划, 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水利工程功能更广泛;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意义:有效治理了水患;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 制度优势。 【解析】 (1)第一小问措施,由材料一“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得出社会专 门机构;由材料一“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得出建立岁修、抢修制度;由 材料一“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得出改修河道,筑堤束水;由材料一“在永定河 修建 17 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得出修减水坝和减水引河。第二小问效果, 由材料一“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得出取得
11、了一定成就;由材料一“但河道淤积严重, 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得出未根治水患。 (2)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得出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放在首位;由材料二“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得 出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由材料二“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 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 、 “骨干工程在用工与 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得出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地区间的团结合作;由材 料二“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 发电、工业城市
12、给水”得出水利工程功能更广泛;由材料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得 出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二“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 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得出有效治理了水患;由材料的时间信息, 结合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史实得出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材料二“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 各省市的团结协作”得出体现了制度优势。 3.(2020 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公元前 11 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 殖建“城”
13、 , “国人”居于城内, “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 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 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 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 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 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 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
14、片的农村地区, 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6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7 分) 【答案】 (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 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 (2)条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 (3)影响:开
15、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 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 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 (1)第一小问西周时期的都城特点,根据材料一“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 子弟,拓殖建城 , 国人居于城内”得出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由材料一“都城必置 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得出建有宗庙和社稷;从材料一“他们都享有一定 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得出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依 据材料一“建高墙”得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第二小问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人 民凭着对土
16、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得出公民享有 参政权;由材料二“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 心”可知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从材料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 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得出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 (2)历史条件,据材料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思考,据材料二“为数众多 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结合所学古希腊环海、多岛、多山的地理环境可知独特的 自然地理环境;由材料二“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结合所学雅 典工商业经济发达可知发达的贸易;从材料二“人
17、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 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得出独立自治的传统。 (3)影响,据材料一“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 ”可知开发了边 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由材料一“ 国人居于城内, 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 定的政治权利”结合所学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可知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材料一“ 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 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结合所学儒家思想以周朝为模范且成为传 统中国主流思想得出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材料一“
18、秦以后 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说明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 作用。 【高考模拟】【高考模拟】 1 (2022河北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形成了官办慈善、宗族慈善、宗教慈善、社会慈善四种慈善形态交相运行 的基本格局。从救助方式来看,施善者多倾向于临时性物质救助,而忽略受救者生存技能的 培育及文化素养的提高。中国传统慈善带有异常明显的伦理道德属性,其理想目标在于达至 儒家大同世界。 摘编自周秋光 “扬弃”式演进:中国慈善的两次历史转型 材料二 近代以前,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重心在以苏州为中心的“
19、江南”地区。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 年代之交,全国义赈中心逐渐从苏州转移至开埠后的上海。清末民初,一批具有全国重要影 响的慈善团体先后在上海创立, 上海渐成全国慈善中心。 1907 年 10 月 5 日的 时报 就说 “慈 善事业之发达,独盛于上海” 。1919 年申报有“沪上为慈善渊薮” 、上海是“全国慈善事 业之枢纽”的评论。为筹赈华北旱灾,1920 年 12 月,上海几个重要慈善救济组织筹款即达 200 万元。 摘编自陶水木上海,中国近代的慈善中心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绩:慈善事业的法治体
20、系日益完善、社会捐赠稳定增 长、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慈善事业不仅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 残,灾害救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在激发社会活力,参与社会治理,促进教育、 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许多成绩。 摘编自赵芮、常红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慈善事业成就令人瞩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慈善事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上海慈善事业发达的原因。 (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意义。 (5 分) 【答案】 (1)特点:多种慈善
21、形态并存以临时性物资救助为主要救助方式;慈善带有明显 的伦理道德属性。 (6 分) 原因:古代中国各级政府、地方乡绅势力等多种政治力量参与救助;宗教团体的参与;传统 的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或答民本思想)的影响。 (8 分) (2)原因:近代上海工商业发达;近代上海交通和信息较发达;慈善团体多且活动频繁。 (6 分) (3)意义:增强了全民慈善意识;激发了社会活力;完善了社会治理机制;促进了社会全面 发展。 (1 点 2 分,3 点 5 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四种慈善形态交相运行的基本格局”可知,多种慈 善形态并存据材料一“施善者多倾向于临时性物质救助”可知,以临时
22、性物资救助为主要 救助方式;据材料一“中国传统慈善带有异常明显的伦理道德属性”可知,慈善带有明显的 伦理道德属性。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官办慈善社会慈善四种慈善形态交相运行” 可知,这些慈善形态建立的背后反映了古代中国各级政府、地方乡绅势力等多种政治力量参 与救助;据材料一“宗教慈善”可知,宗教团体的参与;据材料一“宗族慈善”可知,传统 的宗法观念的影响;据材料一“传统慈善带有异常明显的伦理道德属性,其理想目标在于达 至儒家大同世界”可知,儒家思想的影响。 (2)据材料二“转移至开埠后的上海”并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知识可知,成为通商口岸的上 海经济发展,工商业发达,吸引了慈善团体的创立;据所学
2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可知, 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交通和信息较发达;据材料二“一批具有全国 重要影响的慈善团体先后在上海创立”以及“上海几个重要慈善救济组织筹款即达 200 万元” 可知,上海慈善团体多且活动频繁。 (3)据材料三“慈善事业的法治体系日益完善,社会捐赠稳定增长、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志 愿服务遍地开花”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慈善事业吸引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增强了全民慈善 意识;据材料三“还在激发社会活力方面作出了许多成绩”可知,激发了社会活力;据 材料三“还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作出了许多成绩”可知,完善了社会治理机制;据 材料三“还在激发社会活力,参与社会治理,促进
24、等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许多成绩”可 知,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 2 (2022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 材料一 到了明朝,学校对学生的品性要求,有专门的稽考簿考核,内容有德行、经艺、治事三项, 以德行最为重要。所谓德行,就是指孝亲敬长,不犯上作乱。朱元璋曾专门制定针对生员的 八条禁例颁布全国执行。清朝顺治九年(1652 年)颁布于全国学校的“卧碑”规定: “诸生当 上报国恩,下立人品” 、 “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 。康熙时颁行十六条“圣谕” ,作为政 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原则,其中有“敦孝弟(悌)以重人伦” 、 “笃家族以昭雍睦” 、 “和 乡
25、党以息争讼” 、 “尚节俭以惜财用” 、 “黜异端以崇正学” 、 “明礼让以厚风俗”等等。雍正时 又将此再次申述颁行全国,规定每逢岁科考试,生员必须默写一遍。 据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整理 材料二 民国初年,时人发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的呼喊,在各种教育理论、 思潮影响之下,人们的德育观念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为:提倡“人权时代,人人 以自由生活为第一义” ,建设“平民的道德” ,面向全体国民、追求“平民人格”的实现成为 新时期道德教育的理念;从“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出发,主张德育应当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 发,尊重和发挥儿童的道德自主性, “要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