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上海中考物理经典题库汇编:专题16 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学生版+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356987
  • 上传时间:2021-05-07
  • 格式:DOCX
  • 页数:66
  • 大小:1.9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上海中考物理经典题库汇编:专题16 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学生版+解析版).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上海中考物理经典题库汇编:专题16 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学生版+解析版 上海 中考 物理 经典 题库 汇编 专题 16 压强 浮力 实验 综合 学生 解析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中考专区_物理_初中
    资源描述:

    1、专题专题 16 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 母题揭秘以下内容:母题揭秘以下内容: 1、真题分析;真题分析;2、初中物理实验题如何灵活分析;、初中物理实验题如何灵活分析;3、中考模拟题巩固、中考模拟题巩固 (预览)二、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预览)二、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如称重法验证阿基米德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这一步就是放在第一步,可 行性和可操作性会强很多。 三、实验的答法三、实验的答法 1、 通用答法通用答法 (这个好比语文古文翻译中的直译直译) ; 核心思想就是控制变量法答题, 最经典就是当。 。 。 。 时, 。 。 。 。 。 (容易

    2、扣少量分值) 2、灵活答法灵活答法(这个好比语文古文翻译中的意译意译),在通用法的基础上自己改句子,在原文中寻找合适的词替换, 用理论辅助本实验答题,想要实验满分,此类答法需要一定答题经验,语文涵养与实验素养都要求较高。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1】(2020上海中考真题)上海中考真题)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圆柱体在水中下降的过程中弹簧测力 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他们使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 F1、台秤的示数 F2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h(厘米)F1(牛)F2(牛) 11.07.710.3 22.07.410.6 33.07.11

    3、0.9 44.06.811.2 55.06.511.5 66.06.511.5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的数据中 F1、F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 程中,F1_, F2_ ; 表中实验序号_的数据表明, 圆柱体在相应的位置已全部浸没在水中; 表中两组数据间 F1变化量的大小为F1,相应的 F2变化量的大小为F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6 的数据,可得 出的结论是: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的过程中,F1与F2的关系是_。当圆柱体处于实验序号 6 的位置时, 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牛。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2】(2019上海中考真题上海中考真题)某小組同学在“探究物体

    4、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柱体,测力计示数为 F0。现将圆柱体悬空放置在一个烧杯中,倒入液体 A,圆柱体的下 表面到液面的深度为 h,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以及 F0和 F 的差为F。接着,将液体 A 替换为液体 B,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一、二所示。 表一 液体 A(A1.0103千克/米 3) 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 138.51.5 2673 395.54.5 41255 表二液体 B(B0.8103千克/米 3) 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 538.51.2 667.62.4 796.43.6 81264

    5、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5 与 6 与 7 的数据, 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_。 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5 与 6 与 7 的数据,分析比较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_。 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5 或 2 与 6 或 3 与 7 的数据,分析比较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_牛,高度为_厘米。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3】(2017上

    6、海中考真题上海中考真题)小明用六个重力 G 均为 10 牛,体积不同的球体,研究放入球体前后容器 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 的情况他分别将球体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待球体静止,得到容器底 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如表 实验序号123456 放入的球 体 ABCDEF F(牛)568101010 实验现象 (1)观察序号 1 或 2 或 3 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 和 G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放入的球体在水 中沉底时,_ 观察序号 4 或 5 或 6 中实验现象并比较F 和 G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2) 小明得出“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

    7、, 当放入球体的重力相同时,球体的体积越大,F 越大”的结论由 表中实验序号_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判断小明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3)分析表中序号 16 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当放入球体的重力 相同时,_体积越大,F 越大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4】(2018上海中考真题)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 需要验证_和_相等, 并选择_ (选填“同一”或“不同”)物体多次实验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一、物理实验一般包括:一、物理实验一般包括: 1、实验目的(一般就是题干中的实验名称,经常出现在第一句话); 2、实验原理(物理公式)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

    8、(边操作边记录,或者多名实验者分工明确) 5、实验结论 6、实验分析 二、二、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如称重法验证阿基米德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这一步就是放在第一步,可 行性和可操作性会强很多。 三、三、实验的答法实验的答法 1、通用答法通用答法 (这个好比语文古文翻译中的直译直译) ; 核心思想就是控制变量法答题, 最经典就是当。 。 。 。 时, 。 。 。 。 。 (容易扣少量分值) 2、灵活答法灵活答法(这个好比语文古文翻译中的意译意译),在通用法的基础上自己改句子,在原文中寻找合适的词替换, 用理论辅助本实验答题,想要实验满分,此

    9、类答法需要一定答题经验,语文涵养与实验素养都要求较高。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2021上海市廊下中学九年级期末)在“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用电子天平测出小石 块的质量为32克, 测量石块体积过程如图所示, 该石块的密度为_千克/米 3; 如图 (a) 所示的装置叫做_, 如图(b)、(c)和(d)是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的关系。 2(2020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九年级月考)如图所示,a 为 _ 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装 置是 _ ;b 图的实验器材叫 _ ;测量大气压强大小的装置是 _ 。选填 a、b、c、d 3(2020上海市奉贤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图所

    10、示几个物理现象,各属于哪方面的物理问题?(可选填 “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浮力”、“大气压”、“密度”) (1)如图(a)所示是 2008 年奥运“祥云”火炬,火炬外壳高品质铝合金材料制造,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显得轻盈 高贵,这属于 _ 问题; (2)如图(b)所示是某拦河大堤的一个横截面,通常拦河大坝都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这属于 _ 问题; (3)如图(c)所示是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它具有宽大的脚掌,即使在松软的沙地上行走,也不会陷下去, 这属于 _ 问题; (4)如图(d)所示,小试管不下落反而上升,这属于 _ 问题。 4(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

    11、的应用。如图(a)(b)(c)所示,其中主要应 用液体压强知识的是图_,应用密度知识的是图_,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图_。 5(2021上海徐汇区九年级一模)如图(a)为始于宋、辽时期的倒装壶,它没壶盖,某小组同学对它的仿制 品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向壶内注水时,需将它倒置过来,将水从如图(b)所示的壶底小孔处灌入到壶腹内, 此时尽管注入较多的水,水也不会从壶嘴漏出。将水倒出时,与平时的茶壶一样,此时水不会从壶底小孔漏出。 根据倒装壶的使用特点,他们绘制了倒装壶的结构图,如图(c)(d)所示,请判断,倒装壶的结构图应该 为_图(选填“c”或“d”)。若倒装壶中盛有大约半壶的水量,请在你选定的结构图

    12、中,用虚线示意出水在壶 中的情况_(包括正放时和倒放时)。 倒装壶正放时,由于注水管高于壶底,水不会从壶底小孔泄出,又因为壶嘴与壶身构成了_,所以水可 以从壶嘴倒出。 6(2021上海普陀区九年级一模)如图(a)是风雨天经常会出现的一幕,小敏从雨伞容易被“吹翻”想到可能 与流体的压强有关,为此他找来一根两端粗细不同的玻璃管与两个 U 形管连接,用吹风机从玻璃管的一端吹气, 两个 U 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如图(b)所示。 在图(b)中,若气体流经细管和粗管的速度分别用 v1和 v2表示,则 v1_v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根据图(b)所示的实验现象,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流体速度小,

    13、_; 下列对雨伞容易被“吹翻”的解释正确的是_。 A雨伞上方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B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7 (2020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九年级期中)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可以判断大气环流的方向,预报相关气象情况。 气象站用气压计采集某区域同一时刻近地面不同地点的大气压,并将气压相等的各点连起来,绘成“等气压线”, 如图所示。 等气压线的特征一般天气特征 等气压线闭合,四周气压低于中心气压晴朗 等气压线闭合,四周气压高于中心气压阴雨 你认为采集数据时,应使近地面不同地点_,理由是_。 根据 A 处风的方向,可判断 A 处气压_B 处气压;结合上表,可判断该区域一般天气特

    14、征为_。 8 (2018上海长宁区)根据连通器原理,利用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低可以比较液面上方的压强大小如图(a) 、 (b)和(c)所示的 U 形管中装有同种液体,U 形管右边管子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为 0 p,左边管子与密闭容 器相通,密闭容器内装有压强大小不同的气体( 0123 pppp)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现象,完成下列 问题 (1)根据图(a)(b)(c)中的实验现象可知:装有同种液体的 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 h 是否相同,取决于_ (2)分析比较图(a)与(b)与(c)中的 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h与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差 pV 的大小之间的 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3)

    15、小华利用上述知识,在 U 形管内注入水,自制了一台“简易血压计”,如图所示是他在测量收缩压(血压)时 的情景,若人正常的收缩压相当于 0.090.14 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 13.6 10 水银 千克/米 3),则他的 收缩压(不考虑大气压)_正常范围(选填“超过”“属于”或“低于”) 二、实验题二、实验题 9 (2020上海徐汇区九年级一模)图所示的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其中 步骤 D 测量的是:桶和_ 的重力;为实现实验目的,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示数值 F1、F2、F3、F4应满足关系式是_。 10(2021上海黄浦区九年级一模)某小组同学用图所示装置,研究圆柱体在水中下降

    16、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 数 F 和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 F 水的变化情况。他们使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将水面到圆柱下表面的距离 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经计算得到的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 F 水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12345 h(米)0.100.200.300.400.50 F(牛)6.85.64.43.22.6 F 水(牛) 1.2 2.43.64.85.4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 与 4 数据中 F 和 h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 程中,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 与 4 数据中F 水水和 h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

    17、体在浸入 水的过程中,_。 实验中圆柱体重力为_牛,高度为_米。 11(2020上海虹口区九年级一模)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受到 液体压力的增加量F液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猜想:F液与放入物体的重力 G物有关,于是选用重力不同而体积相同的物体和水进行实验。他们将物体 先后放入同一盛有水的容器中,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水。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一; 实验序号123 实验 示意图 G物(牛)2.02.42.8 F 水(牛) 1.01.01.0 分析比较表一中F水和相关条件,可得:F水与 G物_(选填“有关”或“无关”); 他们提出新的猜想:F水与

    18、放入物体的体积 V物有关,于是选择不同物体先后放入盛有相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 中,待物体静止,测得 F 水;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二; 表二 实验序号45678 现象 V物(10 4 米 3) 00.91.21.41.41.4 F 水(牛) 00.91.21.41.21.0 他们首先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 4 与 5 与 6,得到:F水与 V物有关,且_;接着,他们全面分析后,比较了 实验序号_,发现: F 水与 V物无关;他们交流讨论后,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 6 与 7 与 8,得到:影响F 水的因素可能是_;继续研究,还应选用_完成实验。 12(2020上海静安区)物理研究通常会用建立模型的方法

    19、来解释或解决问题。在研究浮力知识时,就可以将 一定形状的物体作为模型,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和方向的知识,来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并以此推导阿基米 德原理。现有浸没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可供选择作为模型,如图(a)(b)(c)和(d)所示。 (1)请判断,图中的_不适合作为模型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填写图序) (2)若液体的密度为,请从图中选择一个作为模型,要求: 将所选的模型填入_;(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在图中添注所需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运用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推导阿基米德原理_。 13(2020上海普陀区九年级一模)小李同学选用弹簧测力计、和系细绳的金属块各一个,及

    20、三种密度不 同液体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设计的实验表格如下。 小李同学将测得数据及根据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部 分未显示)。 实验 序号 (103千克/米 3) V1(10 3 米 3) V2(10 3米 3) F1(牛) F2(牛) F1 F2 (牛) g(V2V1) (牛) 11.24.02.81.2 21.04.03.01.0 30.84.03.20.8 填写_所对应的器材,该金属块所受重力为_; 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2 中和 F2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对浸没在液体中的同一金属块而言, 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 中和

    21、F1F2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对浸没在液体中的同一金属块而言, _ ; 根据小李同学所设计的表格和实验步骤,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应该是_(填写选项序号); A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B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C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体积的关系 D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所受浮力 为使实验结论更有普遍性,请提出补充设计建议_。 14 (2020上海奉贤区九年级一模)为了探究物体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 与物体体积 V 和质量 m 等的关系,某小组同学使用甲和乙两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进行实验。他们先在甲、乙容器中放入适量的水,接着 在容器中放入不同的正方形物体进行实验,物体均能漂浮在水面上

    22、,测出放入物体后p 的值,并记录在表一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 或 6、7 与 8 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漂浮在同一容器内的水面 上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 与物体体积 V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4 与 5 或 8、9 与 10 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漂浮在同一容器内的水面 上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 与物体质量 m 成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 与 8 或 4 与 9 或 5 与 10 的数据,可知水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 不相同, 其原因是:_。 (4)现有 A、B 与 C 三个正方

    23、体,其相关物理量如表二所示。为了能使它们放入容器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 加量p 为 400 帕,可以选择正方体_(选填字母),且放入_容器中。 表一: 容器实验序号V(厘米 3) m(克)p(帕)容器实验序号V(厘米 3) m(克)p(帕) 甲 120010050 乙 620010025 230010050730010025 350010050850010025 4500200100950020050 550040020010500400100 表二: 物体V(厘米 3) m(克) A500300 B500400 C800500 15(2020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小张研究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的

    24、水中时,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规律。 他在一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按如图 10 所示将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逐渐浸入液体中。他 读出测力计示数 F,并用传感器测得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容,把数据记录在表一中。他又用二个重力不同的 物体重复上述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物体重 G物=8N表二物体重 G物=9N表三物体重 G物=10N 实验 序号 F/牛p容/帕 实验 序号 F/牛p容/帕 实验序 号 F/牛p容/帕 162000572000982000 2422506522501072125 3225007325001142500 4027508226251222

    25、750 分析比较表一、 或表二、 或表三中 p容随 F 的变化情况可初步得出: 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的水中时, G物相等, 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 与 11、或 3 与 8 与 12、或 5 与 10 中 p容随 G物的变化情况可初步得出: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的水中时,G物与 F 的差值相等 时,p容相等。 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推理得出:若把重为 7 牛的物体浸入该容器中,当 F 为 6 牛时,p 容为_帕。 16(2020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测力计悬挂着体积均为 200 厘米

    26、3的不同物体逐渐浸入到不同液体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他们观察并记录了测力计的示数及量筒中液体体 积的变化,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密度 (克/厘米 3) 实验 序号 测力计示数 1 F(牛) 测力计示数 2 F(牛) 1 F- 2 F (牛) 液体体积 1 V(厘米 3) 液体体积 2 V(厘米 3) 2 V- 1 V (厘米 3) 154.50.510015050 2541.0100200100 3532.0100300200 4505100300200 1.2 51.81.20.612517550 61.80.61.2125225100 71.801.8125275150 在此实验中

    27、量筒中液面的两次示数差( 2 V- 1 V)表示了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或 5 与 6 与 7)可初步得出的结论: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可初步得出的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分析实验序号 4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17 (2020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某小组做“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在扎有橡皮薄膜 的同一横截面积的玻璃管中注入液体,用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程度 l 表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他们用了 三种液体各做了两次实验,下表记录了注入液体的密度、深度及六次橡皮膜凸

    28、出的程度 l1、l2、l3、l4、l5、l6, 且 l1l2l3l4l5l6。 液体的密度(103千克/米 3) 实验序号深度 h(厘米)橡皮薄膜凸出程度 l 0.8 15l1 210l2 1.0 310l3 420l4 1.2 518l5 620l6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数据中 l 与 h 的关系与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 与 3 或 4 与 6 数据中 l 与的关系与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3)该小组同学对数据进一步分析以后,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29、质量有关。对 此,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思考分析,认为出现“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既跟液体质量有关又跟液体深度有关”的结论 是由于实验所用容器的特殊性造成,因此他们添加了器材再次进行实验。请你简单描述该小组同学所应添加器材 的特征。_ (可用文字或用图示进行描述) 18 (2020上海松江区九年级期中)小明做“小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V浸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选取了体积 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径),如图所示,测出小球浸入水中的体积 V浸,并将相 关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水1.0103千克/米 3) 实验序号12345 球(103千克/米 3) 0.30.60.81.01

    30、.2 V浸(10-3米 3) 0.300.600.801.001.00 分析比较表一中实验序号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当球与水的大小满足 _关系时,V浸与球无关。 分析比较表一中实验序号 13 中 V浸与球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的小球,当_时,_。 小红选取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酒精中(酒精深度大于小球直径)重复小明的实验, 表二(酒0.8103千克/米 3) 实验序号678910 球(103千克/米 3) 0.10.30.50.70.9 V浸(10-3米 3) 0.250.751.251.75 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实验序号 10 中的数据为

    31、_。 19(2020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为了研究柱形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F 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 加量F 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选用六个物块进行实验。他们将物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 中,待物块静止后,将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123456 实验现象 物块重力 G(牛)2.04.04.04.08.08.0 物块体积 V(米 3) 110-4110-4210-4310-4410-4510-4 F水(N) 1.01.02.03.03.53.5 F容(N) 2.04.04.04.07.56.5 (1)分析实验序号 14 数据中F 容物块重力 G 的关系,可得出的初

    32、步结论:将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 _。 (2)分析实验序号 24 数据中F 水与物块体积 V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将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容 器中,_。 (3)小红认为: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若水溢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会变小。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及现 象,你认为小红的观点是否正确,请写出理由_。 (4)若将重为 6 牛、 体积为 510-4米 3的物块浸没在上述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 则 F水为_牛,F容为_ 牛。 20(2018上海崇明区九年级二模)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如图中仪器及烧杯、刻度 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 酒精 水 盐水 (1)如图

    33、是 U 形管_实验前,为了检查金属盒与 U 形管之间是否漏气,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 察 U 形管两侧液面_ (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液体 密度 液体深度 h/cm U 形管两侧液面的 高度差h/cm a 1 相同 32.7较小 265.8中等 398.9较大 请将表格中 a 处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a_; 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 (3)接着某学生继续做三次实验进行探究,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三个烧杯中的液面相平,U 形管两侧液面 的高度差相同,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由上述三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 根据上

    34、述三次实验现象,并结合(2)中的结论,可进一步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是:_ 21(2018上海金山区九年级一模)为了探究柱形物体对支持面产生的压力形变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 同学猜想:可能与柱形的重力、形状、底面积大小有关。他们用底面积相同、重力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实验(如图 16(a)所示),接着他们再把若干个相同的长方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 面上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实验时他们测量了沙面下陷程度,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实验序号形状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 2) 下陷程度(毫米) 1长方体2102 2正方体3103 3圆柱体6105 表

    35、二 实验序号形状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 2) 下陷程度(毫米) 4长方体254 5长方体4104 6长方体6154 7/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和 2 和 3 的数据及观察的现象,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初步结论:受力面积 相同,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显著。理由:_。 (2)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 和 5 和 6 数据及观察的现象可得到结论:_,柱形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形变 效果相同。 (3)小明同学发现以上 6 次实验还不能探究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形变效果与形状有无关系,他应该选择其 他物体再次进行实验,请把该物体符合要求的各项数据填写在序号 7 中

    36、。_ (4)从上列表格中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小组同学总结归纳得出:若要比较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产生的形变 效果显著程度,可以观察比较_以及计算_所受的压力大小进行判断。 22(2019上海奉贤区中考模拟)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 h 与哪些因素 有关。某组同学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两个猜想。猜想(一)认为 h 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液有关;猜想(二)认为 h 的大小可能与正方体物块的密度 物 有关。为此,他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探究方案如下: 探究步骤(一):探究 h 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测出正方体物块的边长 H。 (2)将这个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不同液体中,测出相应

    37、的 h 值。 (3)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二):探究 h 与_的关系 (1)选用不同密度的若干正方体物块,要求它们的边长相等,测出边长 H。 (2)将不同密度的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水面上,测出相应的 h 值。 (3)设计记录数据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 实验序号物块的密度 物 (千克/立方米)水的密度液(千克/立方米)h(厘米)H(厘米) 1 2 3 (4)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三):进一步综合分析并归纳总结结论。 你认为探究步骤(一)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答:_. 请你填写完整“探究步骤(二):探究 h 与_的关系”。 该小组同学在完善方案后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其中

    38、实验步骤(二)收集到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 实验序号物块的密度 物 (千克/立方米)水的密度液(千克/立方米)h(厘米)H(厘米) 14001000610 26001000410 38001000210 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初步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块,_。 根据表二的数据可以推测:若露出水面高度为零时,物块的密度 物 与水的密度液的比值等于_. 关于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 h 与它的边长 H 的比值正确的是_. A 液 物 B 物 液 C 液物 液 D 物液 物 专题专题 16 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 母题揭秘以下内容:母题揭秘以下内容: 2

    39、、真题分析;真题分析;2、初中物理实验题如何灵活分析;、初中物理实验题如何灵活分析;3、中考模拟题巩固、中考模拟题巩固 (预览)二、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预览)二、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如称重法验证阿基米德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这一步就是放在第一步,可 行性和可操作性会强很多。 三、实验的答法三、实验的答法 1、 通用答法通用答法 (这个好比语文古文翻译中的直译直译) ; 核心思想就是控制变量法答题, 最经典就是当。 。 。 。 时, 。 。 。 。 。 (容易扣少量分值) 2、灵活答法灵活答法(这个好比语文古文翻译中的意译意译),在通用法的基础上自己改句子

    40、,在原文中寻找合适的词替换, 用理论辅助本实验答题,想要实验满分,此类答法需要一定答题经验,语文涵养与实验素养都要求较高。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1】(2020上海中考真题)上海中考真题)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圆柱体在水中下降的过程中弹簧测力 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他们使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 F1、台秤的示数 F2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h(厘米)F1(牛)F2(牛) 11.07.710.3 22.07.410.6 33.07.110.9 44.06.811.2 55.06.511.5 66.06.511.5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1、14 的数据中 F1、F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 程中,F1_, F2_ ; 表中实验序号_的数据表明, 圆柱体在相应的位置已全部浸没在水中; 表中两组数据间 F1变化量的大小为F1,相应的 F2变化量的大小为F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6 的数据,可得 出的结论是: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的过程中,F1与F2的关系是_。当圆柱体处于实验序号 6 的位置时, 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牛。 【答案】减小增大5、6 12 FF 1.5 【解析】 12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14 的数据可知,随着圆柱体下降的深度越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越来越小, 台秤的示数 F2越来越大

    42、,因此可得初步结论: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F1减小, F2增大。 3由表可以看出,在序号 5、6 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不变、台秤的示数 F2也不变,说明圆柱体 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gV 浮液排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说明物体已全部浸没在水中。 4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任意两次实验中 F1的减小量等于对应 F2的增加量,在 5、6 两次实验中 F1没有发 生改变,F2也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的过程中,F1=F2。 5取序号 3、4 两次实验,可得弹簧测力计 F1的变化量为 1 7.1N6.8N0.3NF 则可得圆柱体在这两次实验中受到浮力的

    43、变化量为 1 0.3NFF 浮 圆柱体的底面积为 S,圆柱体下降的深度变化量为 cmcm4.03.01cm0.01mh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33 1 10 kg/m10N/kg0.01m0.3NFg VgS hS 浮液液排 解得 S=0.003m2 由表格可知,当物体下降的深度为 5cm 时,物体已经完全浸没在水中,则有 VVSh 排 圆柱体所受到的浮力为 332 1 10 kg/m10N/kg0.003m0.05m1.5NFgVgSh 浮液液排 此时物体继续下降,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因此当圆柱体处于实验序号 6 的位置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1.5N。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2】(2019上

    44、海中考真题上海中考真题)某小組同学在“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柱体,测力计示数为 F0。现将圆柱体悬空放置在一个烧杯中,倒入液体 A,圆柱体的下 表面到液面的深度为 h,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以及 F0和 F 的差为F。接着,将液体 A 替换为液体 B,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一、二所示。 表一 液体 A(A1.0103千克/米 3) 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 138.51.5 2673 395.54.5 41255 表二液体 B(B0.8103千克/米 3) 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 538.51.2 6

    45、67.62.4 796.43.6 81264 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5 与 6 与 7 的数据, 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_。 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5 与 6 与 7 的数据,分析比较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_。 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5 或 2 与 6 或 3 与 7 的数据,分析比较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_牛,高度为_

    46、厘米。 【答案】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随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增大而减小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成正比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 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不变时, 液体密度越大, F 越大10.0 10.0 【解析】 【解析】 第一空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5 与 6 与 7 的数据,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 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为: 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随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增大而减小。 第二空比较序号 1 与 2 与 3 或序号 5 与 6 与 7 的数据可知,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为

    47、原来的几倍, F 也为原来的几倍。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成 正比。 第三空AB,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5 或 2 与 6 或 3 与 7 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 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不变时,液体密度越大,F 越大。 第四空测力计示数 F0即为圆柱体重力 G,圆柱体浸入液体中测力计的示数为 F,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 F0-F 即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故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 GF0=F+F1.5N+8.5N10.0N。 第五空由可知,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成

    48、正比,但序号 4 与 8 实验 不符合这个规律。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液gV排,在物体没有浸没时,F浮液gSh,受到的浮力与圆柱体的下 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成正比;在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说明序号 4 与 8 实验这两种 情况下,圆柱体已浸没在液体中了,由阿基米德原理,1、4 两次实验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A1 A 1.5N 5N gSh gSh , 即: 1 1.5N 5N h h 则圆柱体高度 h 3cm 5N 1.5N =10cm。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3】(2017上海中考真题上海中考真题)小明用六个重力 G 均为 10 牛,体积不同的球体,研究放入球体

    49、前后容器 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 的情况他分别将球体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待球体静止,得到容器底 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如表 实验序号123456 放入的球 体 ABCDEF F(牛)568101010 实验现象 (1)观察序号 1 或 2 或 3 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 和 G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放入的球体在水 中沉底时,_ 观察序号 4 或 5 或 6 中实验现象并比较F 和 G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2) 小明得出“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 当放入球体的重力相同时,球体的体积越大,F 越大”的结论由 表中实验序号_的现象,数

    50、据及相关条件可判断小明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3)分析表中序号 16 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当放入球体的重力 相同时,_体积越大,F 越大 【答案】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 小于重力 G当放入的球体在水中漂浮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增加量F 等于重力 G4、5、6物体排开液体的 【分析】 (1)观察序号 1 或 2 或 3 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 和 G 的大小关系,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底部受到水 的压力增加量F 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2)分析比较图表的数据,可判断小明得出的结论不正确;(3)根据 阿基米德原理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解答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上海中考物理经典题库汇编:专题16 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学生版+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35698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