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物理经典题库汇编:专题16 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学生版+解析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上海中考物理经典题库汇编:专题16 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学生版+解析版).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中考物理经典题库汇编:专题16 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学生版+解析版 上海 中考 物理 经典 题库 汇编 专题 16 压强 浮力 实验 综合 学生 解析 下载 _真题分类汇编_中考专区_物理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专题专题 16 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压强与浮力实验综合篇 母题揭秘以下内容:母题揭秘以下内容: 1、真题分析;真题分析;2、初中物理实验题如何灵活分析;、初中物理实验题如何灵活分析;3、中考模拟题巩固、中考模拟题巩固 (预览)二、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预览)二、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如称重法验证阿基米德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这一步就是放在第一步,可 行性和可操作性会强很多。 三、实验的答法三、实验的答法 1、 通用答法通用答法 (这个好比语文古文翻译中的直译直译) ; 核心思想就是控制变量法答题, 最经典就是当。 。 。 。 时, 。 。 。 。 。 (容易
2、扣少量分值) 2、灵活答法灵活答法(这个好比语文古文翻译中的意译意译),在通用法的基础上自己改句子,在原文中寻找合适的词替换, 用理论辅助本实验答题,想要实验满分,此类答法需要一定答题经验,语文涵养与实验素养都要求较高。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1】(2020上海中考真题)上海中考真题)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圆柱体在水中下降的过程中弹簧测力 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他们使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 F1、台秤的示数 F2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h(厘米)F1(牛)F2(牛) 11.07.710.3 22.07.410.6 33.07.11
3、0.9 44.06.811.2 55.06.511.5 66.06.511.5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4 的数据中 F1、F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 程中,F1_, F2_ ; 表中实验序号_的数据表明, 圆柱体在相应的位置已全部浸没在水中; 表中两组数据间 F1变化量的大小为F1,相应的 F2变化量的大小为F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6 的数据,可得 出的结论是: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的过程中,F1与F2的关系是_。当圆柱体处于实验序号 6 的位置时, 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牛。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2】(2019上海中考真题上海中考真题)某小組同学在“探究物体
4、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柱体,测力计示数为 F0。现将圆柱体悬空放置在一个烧杯中,倒入液体 A,圆柱体的下 表面到液面的深度为 h,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以及 F0和 F 的差为F。接着,将液体 A 替换为液体 B,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一、二所示。 表一 液体 A(A1.0103千克/米 3) 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 138.51.5 2673 395.54.5 41255 表二液体 B(B0.8103千克/米 3) 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 538.51.2 667.62.4 796.43.6 81264
5、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5 与 6 与 7 的数据, 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_。 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5 与 6 与 7 的数据,分析比较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_。 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5 或 2 与 6 或 3 与 7 的数据,分析比较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_牛,高度为_厘米。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3】(2017上
6、海中考真题上海中考真题)小明用六个重力 G 均为 10 牛,体积不同的球体,研究放入球体前后容器 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 的情况他分别将球体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待球体静止,得到容器底 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如表 实验序号123456 放入的球 体 ABCDEF F(牛)568101010 实验现象 (1)观察序号 1 或 2 或 3 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F 和 G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放入的球体在水 中沉底时,_ 观察序号 4 或 5 或 6 中实验现象并比较F 和 G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2) 小明得出“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
7、, 当放入球体的重力相同时,球体的体积越大,F 越大”的结论由 表中实验序号_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判断小明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3)分析表中序号 16 的现象,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在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当放入球体的重力 相同时,_体积越大,F 越大 【母题来源【母题来源 4】(2018上海中考真题)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 需要验证_和_相等, 并选择_ (选填“同一”或“不同”)物体多次实验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一、物理实验一般包括:一、物理实验一般包括: 1、实验目的(一般就是题干中的实验名称,经常出现在第一句话); 2、实验原理(物理公式)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
8、(边操作边记录,或者多名实验者分工明确) 5、实验结论 6、实验分析 二、二、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如称重法验证阿基米德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这一步就是放在第一步,可 行性和可操作性会强很多。 三、三、实验的答法实验的答法 1、通用答法通用答法 (这个好比语文古文翻译中的直译直译) ; 核心思想就是控制变量法答题, 最经典就是当。 。 。 。 时, 。 。 。 。 。 (容易扣少量分值) 2、灵活答法灵活答法(这个好比语文古文翻译中的意译意译),在通用法的基础上自己改句子,在原文中寻找合适的词替换, 用理论辅助本实验答题,想要实验满分,此
9、类答法需要一定答题经验,语文涵养与实验素养都要求较高。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2021上海市廊下中学九年级期末)在“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用电子天平测出小石 块的质量为32克, 测量石块体积过程如图所示, 该石块的密度为_千克/米 3; 如图 (a) 所示的装置叫做_, 如图(b)、(c)和(d)是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的关系。 2(2020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九年级月考)如图所示,a 为 _ 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装 置是 _ ;b 图的实验器材叫 _ ;测量大气压强大小的装置是 _ 。选填 a、b、c、d 3(2020上海市奉贤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图所
10、示几个物理现象,各属于哪方面的物理问题?(可选填 “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浮力”、“大气压”、“密度”) (1)如图(a)所示是 2008 年奥运“祥云”火炬,火炬外壳高品质铝合金材料制造,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显得轻盈 高贵,这属于 _ 问题; (2)如图(b)所示是某拦河大堤的一个横截面,通常拦河大坝都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这属于 _ 问题; (3)如图(c)所示是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它具有宽大的脚掌,即使在松软的沙地上行走,也不会陷下去, 这属于 _ 问题; (4)如图(d)所示,小试管不下落反而上升,这属于 _ 问题。 4(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
11、的应用。如图(a)(b)(c)所示,其中主要应 用液体压强知识的是图_,应用密度知识的是图_,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图_。 5(2021上海徐汇区九年级一模)如图(a)为始于宋、辽时期的倒装壶,它没壶盖,某小组同学对它的仿制 品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向壶内注水时,需将它倒置过来,将水从如图(b)所示的壶底小孔处灌入到壶腹内, 此时尽管注入较多的水,水也不会从壶嘴漏出。将水倒出时,与平时的茶壶一样,此时水不会从壶底小孔漏出。 根据倒装壶的使用特点,他们绘制了倒装壶的结构图,如图(c)(d)所示,请判断,倒装壶的结构图应该 为_图(选填“c”或“d”)。若倒装壶中盛有大约半壶的水量,请在你选定的结构图
12、中,用虚线示意出水在壶 中的情况_(包括正放时和倒放时)。 倒装壶正放时,由于注水管高于壶底,水不会从壶底小孔泄出,又因为壶嘴与壶身构成了_,所以水可 以从壶嘴倒出。 6(2021上海普陀区九年级一模)如图(a)是风雨天经常会出现的一幕,小敏从雨伞容易被“吹翻”想到可能 与流体的压强有关,为此他找来一根两端粗细不同的玻璃管与两个 U 形管连接,用吹风机从玻璃管的一端吹气, 两个 U 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如图(b)所示。 在图(b)中,若气体流经细管和粗管的速度分别用 v1和 v2表示,则 v1_v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根据图(b)所示的实验现象,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流体速度小,
13、_; 下列对雨伞容易被“吹翻”的解释正确的是_。 A雨伞上方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B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7 (2020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九年级期中)分析大气压强的变化可以判断大气环流的方向,预报相关气象情况。 气象站用气压计采集某区域同一时刻近地面不同地点的大气压,并将气压相等的各点连起来,绘成“等气压线”, 如图所示。 等气压线的特征一般天气特征 等气压线闭合,四周气压低于中心气压晴朗 等气压线闭合,四周气压高于中心气压阴雨 你认为采集数据时,应使近地面不同地点_,理由是_。 根据 A 处风的方向,可判断 A 处气压_B 处气压;结合上表,可判断该区域一般天气特
14、征为_。 8 (2018上海长宁区)根据连通器原理,利用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低可以比较液面上方的压强大小如图(a) 、 (b)和(c)所示的 U 形管中装有同种液体,U 形管右边管子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为 0 p,左边管子与密闭容 器相通,密闭容器内装有压强大小不同的气体( 0123 pppp)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现象,完成下列 问题 (1)根据图(a)(b)(c)中的实验现象可知:装有同种液体的 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 h 是否相同,取决于_ (2)分析比较图(a)与(b)与(c)中的 U 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h与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差 pV 的大小之间的 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3)
15、小华利用上述知识,在 U 形管内注入水,自制了一台“简易血压计”,如图所示是他在测量收缩压(血压)时 的情景,若人正常的收缩压相当于 0.090.14 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 13.6 10 水银 千克/米 3),则他的 收缩压(不考虑大气压)_正常范围(选填“超过”“属于”或“低于”) 二、实验题二、实验题 9 (2020上海徐汇区九年级一模)图所示的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其中 步骤 D 测量的是:桶和_ 的重力;为实现实验目的,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示数值 F1、F2、F3、F4应满足关系式是_。 10(2021上海黄浦区九年级一模)某小组同学用图所示装置,研究圆柱体在水中下降
16、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 数 F 和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 F 水的变化情况。他们使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将水面到圆柱下表面的距离 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经计算得到的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 F 水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12345 h(米)0.100.200.300.400.50 F(牛)6.85.64.43.22.6 F 水(牛) 1.2 2.43.64.85.4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 与 4 数据中 F 和 h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 程中,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 与 4 数据中F 水水和 h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
17、体在浸入 水的过程中,_。 实验中圆柱体重力为_牛,高度为_米。 11(2020上海虹口区九年级一模)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受到 液体压力的增加量F液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猜想:F液与放入物体的重力 G物有关,于是选用重力不同而体积相同的物体和水进行实验。他们将物体 先后放入同一盛有水的容器中,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加量F水。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一; 实验序号123 实验 示意图 G物(牛)2.02.42.8 F 水(牛) 1.01.01.0 分析比较表一中F水和相关条件,可得:F水与 G物_(选填“有关”或“无关”); 他们提出新的猜想:F水与
18、放入物体的体积 V物有关,于是选择不同物体先后放入盛有相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 中,待物体静止,测得 F 水;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二; 表二 实验序号45678 现象 V物(10 4 米 3) 00.91.21.41.41.4 F 水(牛) 00.91.21.41.21.0 他们首先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 4 与 5 与 6,得到:F水与 V物有关,且_;接着,他们全面分析后,比较了 实验序号_,发现: F 水与 V物无关;他们交流讨论后,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 6 与 7 与 8,得到:影响F 水的因素可能是_;继续研究,还应选用_完成实验。 12(2020上海静安区)物理研究通常会用建立模型的方法
19、来解释或解决问题。在研究浮力知识时,就可以将 一定形状的物体作为模型,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和方向的知识,来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并以此推导阿基米 德原理。现有浸没在液体中的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可供选择作为模型,如图(a)(b)(c)和(d)所示。 (1)请判断,图中的_不适合作为模型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填写图序) (2)若液体的密度为,请从图中选择一个作为模型,要求: 将所选的模型填入_;(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在图中添注所需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运用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推导阿基米德原理_。 13(2020上海普陀区九年级一模)小李同学选用弹簧测力计、和系细绳的金属块各一个,及
20、三种密度不 同液体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设计的实验表格如下。 小李同学将测得数据及根据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部 分未显示)。 实验 序号 (103千克/米 3) V1(10 3 米 3) V2(10 3米 3) F1(牛) F2(牛) F1 F2 (牛) g(V2V1) (牛) 11.24.02.81.2 21.04.03.01.0 30.84.03.20.8 填写_所对应的器材,该金属块所受重力为_; 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2 中和 F2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对浸没在液体中的同一金属块而言, 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 中和
21、F1F2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对浸没在液体中的同一金属块而言, _ ; 根据小李同学所设计的表格和实验步骤,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应该是_(填写选项序号); A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B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C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体积的关系 D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所受浮力 为使实验结论更有普遍性,请提出补充设计建议_。 14 (2020上海奉贤区九年级一模)为了探究物体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 与物体体积 V 和质量 m 等的关系,某小组同学使用甲和乙两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进行实验。他们先在甲、乙容器中放入适量的水,接着 在容器中放入不同的正方形物体进行实验,物体均能漂浮在水面上
22、,测出放入物体后p 的值,并记录在表一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 或 6、7 与 8 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漂浮在同一容器内的水面 上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 与物体体积 V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4 与 5 或 8、9 与 10 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漂浮在同一容器内的水面 上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 与物体质量 m 成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 与 8 或 4 与 9 或 5 与 10 的数据,可知水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 不相同, 其原因是:_。 (4)现有 A、B 与 C 三个正方
23、体,其相关物理量如表二所示。为了能使它们放入容器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 加量p 为 400 帕,可以选择正方体_(选填字母),且放入_容器中。 表一: 容器实验序号V(厘米 3) m(克)p(帕)容器实验序号V(厘米 3) m(克)p(帕) 甲 120010050 乙 620010025 230010050730010025 350010050850010025 4500200100950020050 550040020010500400100 表二: 物体V(厘米 3) m(克) A500300 B500400 C800500 15(2020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小张研究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的
24、水中时,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规律。 他在一个足够高的柱形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按如图 10 所示将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逐渐浸入液体中。他 读出测力计示数 F,并用传感器测得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容,把数据记录在表一中。他又用二个重力不同的 物体重复上述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物体重 G物=8N表二物体重 G物=9N表三物体重 G物=10N 实验 序号 F/牛p容/帕 实验 序号 F/牛p容/帕 实验序 号 F/牛p容/帕 162000572000982000 2422506522501072125 3225007325001142500 4027508226251222
25、750 分析比较表一、 或表二、 或表三中 p容随 F 的变化情况可初步得出: 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的水中时, G物相等, 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 与 11、或 3 与 8 与 12、或 5 与 10 中 p容随 G物的变化情况可初步得出: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物体浸入同一柱形容器的水中时,G物与 F 的差值相等 时,p容相等。 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推理得出:若把重为 7 牛的物体浸入该容器中,当 F 为 6 牛时,p 容为_帕。 16(2020上海九年级专题练习)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测力计悬挂着体积均为 200 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