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高考作文素材合集:传承文化经典+航空科技力量+奋斗+中国力量!.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1351293
  • 上传时间:2021-05-06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50.3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高考作文素材合集:传承文化经典+航空科技力量+奋斗+中国力量!.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高考作文 素材 传承 文化 经典 航空 科技 力量 奋斗 中国 下载 _高考作文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2021 高考作文素材合集:传承文化经典+航空科技力量+奋斗 +中国力量! 4 月名校模拟 一 武汉市 2021 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质量检测 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 原题回顾 (武汉市 2021 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质量检测)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将传统文 化经典注入时代潮流,聚焦尚书论语史记等享誉申外、流传千古的典籍, 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首期节目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故事:公元 前 215 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

    2、书(后称尚书) 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藏匿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 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 满力量。 学校举办以“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邀请你作为 班级代表在会上发言。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01 时评 传承文化经典 汲取道德力量 来源:临沂文明网 作者:邢冰清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 族有希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

    3、一旦抛弃了自己的文化经典,就 会失去最重要的精神和道德支撑。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经典中汲 取道德的力量。 中国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四书、五经、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学形式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 是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而积淀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中华文化经典中 也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怀;有“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道德情操;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英雄情结;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君子情谊。真可谓句句经典润人心田, 字字珠玑沁人心脾。 寒

    4、来暑往,数以千年。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变迁日新月异,价值观念迭代 飞速前进,但新时代无论如何演绎新风尚,传统经典的道德理念依然在潜移默化影响 着每一个人。今天,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仁、孝、诚、爱的“四德” 理念,岂不是“仁义礼智信”在新时代下焕发的新生机?从三字经、千字文、 弟子规等启蒙读本,到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二十四史等鸿篇巨著,传统文化经 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构成了最基本的道德认知。这种道德力量薪火相传, 革故鼎新,并最终成为今天每一名华夏儿女的精神底色。 管子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国家富强,百姓 安居乐业,我们更加坚定文化引领,提倡“

    5、四个自信”,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自信,坚 定传统文化、传统经典的自信。通过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可以接受传统道德的滋养, 从传统道德中汲取力量。但学习传统经典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积极向上的部分, 剔除保守迂腐的残渣;学习传统经典需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关注时代发展,关注民 众需求和价值偏好,以新形式满足新需要;学习传统经典还需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在比较中汲取他人之所长,让传统经典学习不蜻蜓点水,以此获得更多的道德涵养与 力量。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传统文化正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读经诵典,传承经典,让道 德建设变得更加充满生机

    6、与活力。 02 时评 护书、读书:“典籍里的中国”,只是为了传递这些吗? 作者:青锋 来源:今日评论 辛丑年第一天,也就是牛年春节的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选择在黄金时间播出看 似一档读书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观看伊始,说实在的,青锋是为央视捏着 一把汗。但随着节目通过古代和现代穿越的设置,尤其是通过读和演巧妙的结合,让 青锋不仅瞬间荡气回肠,还让青锋从中得到不少教益,甚至不由感慨,这哪里只是讲 故事,而是在给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在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另一种形式的弘扬。 典籍里的中国以西汉经学者、儒学宗师伏生在秦始皇下令焚书之时,冒着杀 头危险,逃离咸阳城,带着尚书回山东老家,途中遭遇乱兵,其子舍

    7、身保书,而 妻子又任凭饿死而不让其拿尚书换取她的性命,最终将尚书带回老家藏于墙 壁之中。而其历经战乱几十年后再回老家,发现所藏尚书大半损毁,仅剩二十九 卷,然后以九旬之身讲书的故事,把几千年这一典籍尚书的来历,通过伏生扮演 者和其他演员的表演,展示给了人们。 不能不说,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是一大创新,而这创新首先在形式上。他一改 过去百家论坛等节目以一人讲述,而让大家听的形式,将现代的舞台表演,用穿 越的方法连接起来,通过声音、画面给我们再现了伏生以及那个时代的大禹、周文王 的历史故事,给人印象生动,深入人心,直击心灵,让人不仅了解了历史,还深深为 历史所震撼。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

    8、亦不明其义。如果仅仅通过读这些 文字,或许当下的不少年轻人恐怕还难以理解其中含义。但是,通过央视典籍里的 中国这个节目,我们完全可以明了,尚书几千年能够得以流传,西汉经学者、 儒学宗师伏生不仅功不可没,还说明他为何要拼死、拼了妻子儿子的性命也要将尚 书保护传以后世的深意。如此诠释历史典籍内涵,恐怕也是又一创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当下的不少人看到这句话,如果仅仅从有关资料上查阅, 恐怕被告知的是,这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是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 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但如果不去深究的话,或许不明白这句成语来自尚书的 五子之歌,其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即夏朝大禹之孙太康,因为热衷长期

    9、在外田猎, 招致百姓反感,后羿一呼百应,在占了其国都后,太康的母亲和五个弟弟被赶到洛河 边,在追述大禹的告诫时,太康其母和五个弟弟为表达怨恨与哀悔而作五子之歌。 用句现代话来诠释,就是太康的母亲和五个弟弟被驱除出城,在黄河边走投无路 时,深刻反思,总结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教训。也就是后人常说的水能载 舟,也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不论哪朝哪代,都要牢牢记住, 一定要敬畏民众、敬畏民众赋予的权力;要记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作世界历 史的动力。 所以,青锋认为,典籍里的中国表面上看是一个读书节目,但实则是在传承 中华文化的精髓。而首播讲述的伏生护书、读书的典故,传递的不

    10、止是要人 们读书这么浅薄。 03 时评 典籍里的中国开播 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 来源:潇湘晨报 历经磨难的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 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口头禅? 为什么有人从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的影子?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你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 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 光华? 2 月 12 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节目以影视化 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护书人”与“读书 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 第一期和观众见面的,是被称作“政

    11、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节目组之 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是因为它流传了两千多年,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 也是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 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很多人都说尚书佶屈聱牙,这部典籍究竟讲了什么? 据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介绍,尚书记载着尧舜禹、夏商周的重要历 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智慧。按照时间顺序一共分为四部分:虞书、夏书、 商书和周书,共五十八篇。“古代君王做什么事,必定有史官记载。一个史 官专门记录君王讲的话,另一个专门记君王的行动,这些材料编纂起来,就编了尚 书。” 古今对话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亮点。

    12、“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 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镜头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 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 、 传尚书。 看节目时,不少网友感动落泪:“华夏为何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这句话太戳 泪点了。”“古今对话很有戏剧冲突,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华夏文明的历 史传承要靠我们年轻人,从今天起多读书,让这些故事代代相传。” 而最让观众动容的,是节目中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用生命诠释“薪 火相传”的片段。公元前 215 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 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匿藏

    13、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 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书 中思想和智慧的鼓舞,让华夏文明在微小个体上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 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 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看来, “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 出现在尚书里。” 蒙曼说,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也 是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也是中国 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不仅靠舞台硬件的升级,更依赖于背后 详实的史料支撑。据悉,仅尚书一期

    14、节目就咨询了 65 位相关专家,查询了 68 本 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 53 个版本,将专 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据了解,典籍里的中国共有 11 期,介绍 11 部典籍,包括文学、科学、哲学、 医学等领域。在尚书开篇之后,将有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 典籍陆续与观众见面。 04 时评 观典籍里的中国 思中华人文之精神 来源:百度 作者:小王普法 稽首三拜古圣先贤,稽首三拜列祖列宗! 典籍里的中国的热播,是中华之幸,民族之幸。经典犹如大树之根,不知其 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来得多么不容易, 来得多么坎坷,又来得多么深沉

    15、。这一份厚重的礼物,让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汗颜,我 们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古圣先贤,但是古圣先贤却记得我们,记惦着他们的子孙!通 过典籍的方式对我们谆谆教诲,让大家追根溯源,回归人生的大道。 在论语述而篇中:“志于道、据于德、行于仁,游于艺”,这就是我们人生 的脉络。但我们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视了根本,只是在“游于艺”,向钱、 物而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排序出现了问题,特别是 很多家庭有了钱后,物质生活丰富了,但精神层面出现了的问题,随着社会物欲的影 响,不断地摇摆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这就需要我们重回经典,在经典中找到人生 的答案:以道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

    16、助,失道寡助!我们不需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古圣先贤们在宣传大道的 时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认可他们,他们仍然道心不改,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 己的人生方向,因为他们懂得“大道不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们学习,坚 持维护社会和谐和服务广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伤,不要让负 面的能量侵入内心,而要像阳光一样,照亮他人。 当前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具体,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树而沾沾自喜,我们 当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万物,合二为一,以他人之长处,滋润自己内心,长养 自己的德行,克己复礼,严于修身,养一身浩然正气。像古圣先贤一样,为道可以忘 我、忘躯。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华

    17、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经在古圣先贤们的身上得以体现,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让自己内心的良知越来越升发,心境会越来越开阔,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人文自信。 二 徐州扬州连云港宿迁 2021 届高三四市联考 传统与现代,彰显科技力量 原题回顾 (徐州扬州连云港宿迁 2021 届高三四市联考)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已经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的中国探索器“天问 1 号”何时着落备受关注。“天问” 一词来自屈原创作的长诗天问,作者从自然现象一直追问到神话和历史,体现出 了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探索精神。无独有偶。 中国的探月工程

    18、称作“嫦娥工程”;作为 地月通讯和数据中转站的卫星叫“鹊桥”;热词“小康社会”中的“小康”源出诗 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华为开发的操作系统命名“鸿蒙”,“鸿蒙”是 中国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地之前的远古时代你所在学校的校刊要开设“传统与现 代”专栏,请你向专栏投稿,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素材】 4 月 24 日, 在 2021 中国航天日开幕启动仪上, 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 象征着用火照耀大地, 带来光明。 首辆火星车命

    19、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 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01藏在航天梦里的浪漫 “祝融”在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 而名字一出, 就有网友说: “冠以火神 之名,这辆火星车想不火都难!” 其实,中国人把“航天梦”,早就藏在一些浪漫的 名字里,比如: 月球车叫“玉兔”、探月工程叫“嫦娥”、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 载人空间站叫“天宫” 你看,关于太空探索,中国一直在砥砺前行,因为这是大 国之器、中国力量,更关乎人类最原始的渴望。早在 2300 多年前,屈原就用一首长 诗天问,发出了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而“天问一号”的命名,不也是 将远古的浪漫诗

    20、句、神奇的想象与当今严谨的科学联系起来,意蕴无穷,意义重大。 中国航天器的命名,总是浪漫与智慧并存。既要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革命精神, 还要和航天器有相关性;不但要接地气,还要有雅气和大气。 因为,这很中国! 考场范本 中国航天神器的名字,真的很浪漫!您瞧,“神舟”“北斗”“嫦娥”“玉 兔”“天问”这些名字尽显中式浪漫,航天人不仅有星辰和大海,还有诗和远方。 而说到“火种”,51 年前,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种下了中 国航天的第一颗希望的“火种”。51 年过去了,我国已经成功实施了 300 多次发射, 探月工程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服务全球。几代航天

    21、 人接续奋斗,终于把“火种”变成了“烈焰”,那种感觉就是一个字“燃”!就让我 们带着这份浓烈和炽热,一起扬帆起航,逐梦九天!(来源:央视新闻) 02中国航天日:逐梦向前 60 多年来,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极为不平凡的道路。1956 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 立,中国航天事业从这里起步。1960 年,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发射升空。1970 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2003 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我 国第一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2007 年,我国首颗月球探索卫星嫦娥一号,让中华民族 千年奔月的梦想成为现实。2020 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航天人迎难而砥砺前 行 航天是让民族

    22、挺起脊梁的战略性产业,是让生活更美好的伟大事业,这是一条自力更 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 航天发展道路,建立了航天科研生产体系和系统工程管理体制,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 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文化。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 统建成并开通,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 捕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在飞天揽月、遨游太空,过去一年, 中国航天事业再次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航天发展备受关注。 随着每一年中国航天日 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国航天梦想的种子不断播撒。中国航天日不仅成为航天人的节日, 更

    23、是社会公众每年一次与航天近距离接触、互动式交流的嘉年华。 考场范本 仰望苍穹,逐梦星空。回首 2020 年,中国航天奋发图强、砥砺奋进,不断刷新 高度,助力国家发展,北斗导航星耀全球、“天问一号”启程探测火星、嫦娥五号采 样返回。展望 2021 年,火星探测将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空间站核心舱计划近期发射, 重大航天计划等稳步推进。“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航天正扬帆起航,开启求索寰 宇的新篇章。(来源:人民日报) 03一封信,一份航天梦 前段时间,一封“火箭发射失利后初中生写给科研人员的信”刷屏网络! 小小少年对航天梦的追逐,让网友们纷纷感慨“少年未来可期”,鼓励他继续保持热 爱,奔赴下一个征程。

    24、 从信中严谨的逻辑、独到的见解中不难看出,少年的坚持与执着已经逐渐开花结 果。对航天事业的热爱、面对困难的勇气、对未来的信心,化作少年追梦的翅膀,助 推少年成长,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行至远方。 而在“长征七号甲研制队伍”的回信中,我们看到了航天人对于少年的希冀。 考场范本 古人常云“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这位写信少年从小便在心中种下了航天 梦的种子,而且一直在为此努力,可谓“有志不在年高”。梦想为人指引着前进的方 向,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州少年立志,不分昼夜向梦想进发,不断在中国航 天史上写下“人类首次”字样。没有梦想的生命,犹如没有罗盘的航行,“无志空长 百岁”。从少年的经历来看,有梦

    25、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所以我们要树立明确的目标、 明确前进的方向,一往无前,避免岁月蹉跎。但在心中怀梦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 梦想之花从来不会轻易开放。(来源:东湖评论) “北斗”指路 北斗七星,在上古时期就被古人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到现在都是北 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 古人用北斗来指引漫漫长路上前进的方向,只要在天空中看到北斗七星,就能找 到永远处于正北方向上的北极星。用“北斗”命名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定位导航,真是 名副其实。 “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中国古代诗人对北斗七星有着无限遐思。中 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北斗”来命名,正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北斗”寓意 着光明

    26、与方向。 “天问”探索 “天问”出自屈原长诗天问,这是一首四字长诗,屈原在诗中一共提出了一 百七十多个问题。 其中,许多问题关乎宇宙,屈原对太阳月亮升起落下,到日月星辰形态位置,都 发出了追问。 两千多年前,遥远的古人对天地自然发出追问,两千多年后,火星探测器升空, 它叫“天问”,带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自然的探索升空,太浪漫了吧! “天问”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 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 技创新永无止境。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 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

    27、Cooperation)、深空探测进入太空的 能力(C3)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神舟”谐音 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作为货真价实的“中国第一船”,出道即巅峰,所以有一个好名 字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它包含着两层寓意。首先“神舟”字面上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这一点就非常符 合它的“船设”,这艘船,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其次呢,这个名字是“神州”的谐音,赤县神州大家都知道吧,类似于华夏,是中国 的一个别称。 神舟飞船意为代表着中国探索宇宙,喻意超好有没有?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这个故事从小到大我都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这个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最早 被记录在淮南子等书中。

    28、 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爱情故事,在字里行间还埋藏着古人对于星辰 的崇拜和向往。 现在我们有能力了,先人们想奔的月,我们来完成! 2004 年 1 月 23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绕月探测工程。这项工程的名字,就叫作“嫦 娥工程”。 广寒宫今后不再寂寞了,嫦娥应该不会后悔当年偷灵药的事了吧? “玉兔”跟班 既然都有了“嫦娥”,那必然少不了她的可爱小跟班玉兔。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玉兔原本就是居住在月球上的神兽,主要负责月宫中捣药,因此, 在为我国首台月球探测车征名时,“玉兔”以压倒性的 65 万票取得第一。 在神话中,“玉兔”是古人们对嫦娥的同情进而添补的温暖情节,如今,“玉兔”是 我

    29、们追求和平的象征。 “墨子”通信 墨子号是我国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它的发射升空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 首个实现卫星与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 用古代科学家“墨子”的名字给它命名,是因为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证实了光 的直线传播,并且他还提出过某种意义上的粒子论,为现在的量子通讯发展夯实了基 础。 墨子号量子卫星模型 “鸿雁”传书 用“鸿雁”代指信差,源自史记。汉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 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 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 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

    30、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 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自此,“鸿雁传书”便用来指代书信传递。 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有“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的句子,“望飞鸿”就 是盼望书信的意思。航天人用“鸿雁”命名通信系统,承载了航天人对人们的美好祝 福,愿我们不必苦等“雁字回时”,和在乎的人,永不失联。 “小康社会” “小康”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qi,文言副词,庶 几,差不多)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在历朝历代的文献中,对其有不少的 描述,含意也多有变迁,但可以确定的是,“小康”一词自诞生时起就反映了长期处 于贫困状态的中国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

    31、鸿蒙”系统 鸿蒙,是中国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一个时代。传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 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亦作“ 鸿濛 ”。因此把那个时代称作鸿 蒙时代,后来此一词也常被用来泛指称远古时代。 “鸿蒙”既寓意了宇宙初生的征兆,又有浩然宽广的意境。这个名字被华为用的 恰到好处,现在的操作系统正是鸿蒙之态! 目前,“鸿蒙”被发现最早的详细记载出自庄子外篇在宥:云将东游,过扶 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华为把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最先进的科技结合,让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所积淀 下来的厚重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新的生机。 鸿蒙一开天地宽,中华当有为! “嫦娥”“神舟”“天宫”“天问”等,名字,从来

    32、不只是名字。它是历史、 是传承、是梦想,是向上仰望。 当这些上天入地的大国重器与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名字相结合时,更能体现 中国式的智慧和追求。 三 江苏新高考基地学校高三二联 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 原题回顾 (新高考基地学校 2021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作文)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刘秀祥出生在贵州一个边远贫困山村。四岁时父亲不幸病故,母亲患上间歇性精 神病,生活无法自理。他从小就挑起家庭重担,并没有放弃学业,相反更加努力,同 时在别人的资助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上高中时,他租下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废 弃的猪圈、与母亲一起生活。考上大学

    33、后,他又千里背疯娘上大学,通过打工完成 学业。大学毕业,他放弃外面优厚的工作待遇,段然回到家乡,做一名教师,并资助 了山区数千名贫困学生,其中有 47 人已考上大学。班级计划举行学习刘秀祥事 迹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 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素材】 人物小档案 刘秀祥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勇于承担、发奋进取、乐于助人 (注:刘秀祥,男,汉族,1988 年 3 月生,贵州望谟人,中共党员,2012 年毕 业于临沂大学历史学专业,现任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

    34、党总支副书记、副校 长 。刘秀祥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曾两次入选中国好人榜。2020 年 4 月 28 日,刘秀祥获颁第 24 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9 月 10 日,中宣部、教育部授 予刘秀祥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2020 年, 该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先后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 最美教师”称号。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为何能频频获得荣誉? 带着母亲边打工边上学 第一次高考因病落榜 刘秀祥 4 岁时,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伤心过度,患上间歇性精神失常,生活不能 自理。哥哥姐姐们先后离家出走,曾经的六口之家,在刘秀祥 10 岁那年,只剩下他 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为了维持基本的

    35、生活和给母亲买药,年幼的刘秀祥开始捡废品、打零工,跟着大 人上山采药。生活艰难,刘秀祥始终没有放弃读书上学。没钱交学费的时候,老师为 他垫付了学费,老师一句“你来读书就好”,刘秀祥至今记在心里。 小学毕业,刘秀祥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进县城里的中学。 他带着母亲去县城读书,因为没钱租房,就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 屋前空地上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初中三年,刘秀祥放学后就去捡废品,周 末则四处打零工,每周能挣 20 多元,勉强维持他和母亲的生活。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入安龙县第一中学,为了赚取学费,那年暑假他跟老乡到 贵州遵义的水电站打工。 烈日下,抬钢筋不仅磨破了刘秀祥的肩膀,因

    36、为不分白天黑夜干活,睡眠严重不 足,刘秀祥还从 100 多米高的架子上栽下来过。 打工挣的钱交完学费后没有什么富余,在人生地不熟的安龙县,刘秀祥租不到一 个像样的安身之所。他租了一间闲置的猪舍,简单处理之后,和母亲住了进去。“以 前特别害怕过年,不能给妈妈买衣服,不能给她做好吃的。”高中三年,刘秀祥一边 学习,一边利用课余时间赚钱维持生计,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高考前一周,他病倒 了,最终以 6 分之差落榜。刘秀祥一直企盼的黎明,没有到来。 “你抱怨自己没有鞋 而别人却没有脚” 绝望的时候,刘秀祥想过离开这个世界。他翻开以前的日记,回望自己的过去。 过往的窘迫和辛酸一幕幕重现,随时都要把刘秀祥逼

    37、入绝境。 2002 年 5 月 19 日日记里的一句话,抓住了刘秀祥的眼睛。 “当你抱怨没有鞋穿的时候,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这句话让刘 秀祥一下子就释然了。 刘秀祥拿着变卖所有家当换来的 86 元钱,带着母亲离开安龙,到黔西南州的州 府兴义市,从头开始。经朋友介绍,他在一家洗浴中心找到了工作。 人间有温情 众人帮助下他再战高考 在洗浴中心给客人擦背,刘秀祥可以拿到每位客人五块钱的报酬,这样的日子, 刘秀祥过了将近 50 天。 “从客人的言语中,我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那种生活只能通过读书获得。” 就这样,刘秀祥决定复读,他开始在兴义市寻找能够接收他的学校,但连续联系了五 六所高中,

    38、都被拒绝了。有一位校长,他甚至去拜访了四次。“我第五次去拜访他, 我给他跪下了。” 这一次,校长接受了刘秀祥。 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刘秀祥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校长的接纳,意义不仅是 接纳本身,如果他当时没有接纳我,可能我就带着仇恨离开了,觉得世界很冰冷,人 间没有温情,而事实上,人间确实有温情”。 学校是全封闭管理,因为照顾母亲,刘秀祥选择住在校外。班主任了解到刘秀祥 的情况,开始发动全校师生捐款,刘秀祥得以专心致志学习。 2008 年,刘秀祥第二次参加高考,考取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因为自尊心 买下几百份报道他的报纸 考上大学开心的那股劲儿还没过去,刘秀祥就到铁矿厂打工,筹集上学的路费。

    39、2008 年 9 月,刘秀祥带着母亲千里北上,到大学报到。也是在这期间,他的故事被 媒体发现,孝子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事迹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他说:“我花 了几百块,买下了学校报刊亭所有登我故事的报纸,自尊心强,不希望别人知道。” 刘秀祥:一个人活着,不应该让人同情、可怜,应该让人可亲、可佩、可敬。 大学四年,刘秀祥利用课余时间做着各种兼职,发传单、摆地摊、做家教、当服 务生等等。他将打工所得的收入一部分用于母亲的住院治疗,一部分寄回贵州,资助 初中捡废品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在校期间,刘秀祥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诸多荣誉。 回乡教书给孩子们精神动力 “教育就

    40、是人与人的情感” 一路走来,刘秀祥经历了很多坎坷,也感受到了很多温暖。 大学毕业后,一些单位主动向他发来邀请。其中北京一家公司,给出了年薪 55 万的待遇。刘秀祥本可以拿着高薪和母亲在城市生活,不再回到那个充斥着苦难记忆 的老家。 但这时候,他捡废品时认识并一直资助的一个妹妹打来电话。电话里,妹妹告诉 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了。放下电话,刘秀祥开始为回家作准备。 刘秀祥:我想回去,给他们精神动力。 于是,刘秀祥带着母亲回到家乡,在农村义务教育基层教师招考中,刘秀祥以全 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特岗教师,成为望谟县打易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后又被调入 望谟县民族中学高中部任教,最多时担任五个班的历史老师和

    41、三个班的班主任。 贵州省中考满分 700 分,而刘秀祥面对的,是最高 300 分出头、最低不足 100 分的学生,他们抽烟、喝酒、赌博、谈恋爱、玩手机如何影响这些对未来迷茫的 孩子? 刘秀祥开始策划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周末邀请学生到家里聚餐,他甚至和学生 讲了自己的故事。要知道,即使在自己处境最艰难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向别人提起这 些。 刘秀祥:教育其实就是生活的细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8 年骑坏 8 辆摩托车 为资助学生变得“像乞丐” 3 年后,刘秀祥作为特岗教师的任期结束,他可以双向选择,自行决定去留。 刘秀祥选择继续留下。 望谟地区 95%以上的土地是山谷丘陵, 深山区的老百姓对教育

    42、也不够重视, 当时, 10 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46%。刘秀祥想影响更多的人。 他骑着摩托车去学生家劝学家访,车上绑着音响,播放着自己的故事。 8 年里,刘秀祥几乎跑遍了望谟县每个乡镇,骑坏了 8 辆摩托车。 刘秀祥自掏腰包,资助学生,但他的经济能力毕竟有限。他开始四处筹钱,但借 的速度跟不上还的速度,久而久之,就落下了“刘老师像乞丐到处乞讨”的名声。 刘秀祥:其实人在困难的时候你帮他多少并不重要,你安慰他一句,拉他一把, 就是给他希望。 被唤醒的人们 “觉得读书有用” 向外,刘秀祥发动自己的大学同学,向内,充分利用自己的演讲能力。2018 年 8 月,刘秀祥调任望谟

    43、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的职能之 一,是对更大范围内的教师进行德育培训。他以相信奋斗的力量为主题,在全国 各地巡回演讲 1000 多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2012 年至今,刘秀祥自己资助或对接资助的学生有 1900 多人。 截止到 2020 年 9 月,他为 101 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对接了资助,资助金额共 计 290 多万元。 另一组数据,更让刘秀祥激动。2020 年高考,望谟县本科上线率 63.44%,在全 州 9 个县市中排名第三,而 5 年前,望谟县高考本科上线率仅为 12.26%,排名倒数 第二。 谈到变化的原因,刘秀祥说,这里的人们被唤醒了。 刘秀祥:学

    44、生还是那样的基础,教师还是那拨教师,结局却变了。家长被唤醒了, 相信学校,学生被唤醒了,觉得读书有用。 虽然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望谟县至今没有脱贫摘帽,但这座倾全县之力斥资 1.6 亿元建造的能容纳 3000 多名学生的望谟县实验高中,让人们看到了当地政府通过教 育摆脱贫困的决心。 【时评角度 运用示例】 01.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有责任和担当刘秀祥发声: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成 为人上人,不是为了更有成就感和优越感,而是为了更有责任和担当,顾炎武说“天 下兴亡, 匹夫有责”, 有时会让人推脱责任, 鄙人理解应该是“天下兴亡, 我的责任”, 每个独立的个体都能将这份担子扛在肩上,人生才更有意义,国家才

    45、会变得更加美 好。 02.失去恰是寻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报恩反哺,时代楷模。从小贫苦的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 学,好不容易学成毕业,却放弃了北京 55 万年薪的诱人待遇,选择回到了大山,回 到贵州望谟那个曾经带给自己无数阻隔的起点,只因为,他想带更多孩子走出大 山,奔向光明的未来。他用自己当初的足迹激励年幼的孩子们,告诉他们山的那一边 有希望、有未来;他用自己精彩的课堂教授求知的孩子们,贫穷和眼界都可以一一打 破在这个言必谈利的时代,刘秀祥这样的人无疑是少数,但恰恰是这样的人,他 们的生命才更加精彩! 刘秀祥失去的是看似光鲜亮丽的“钱”途,寻回的是一个又一个像当初的自己一 样的孩子的未来,他

    46、舍弃物质的享受和满足,换回了精神的充实与丰盈,他以另一种 方式向世人昭告了,什么样的选择才是真正伟大的人生! 雄鹰失去高枝的安逸,才能于云霄碧空寻回翱翔九天的强者之姿;猛虎放弃岩穴 的舒适,才能于丛林山间展现百兽臣服的王者之气。人生总不免选择,选择就要面临 失去,问题往往不在要不要选,而在应该如何选。我们总会失去什么,重要的是,你 能否在失去的同时,以另一种方式寻回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让生命绽放更多的光彩 03.梦想的力量 写满付出与奉献的人生,总能给人带来深深的感动,给人以接力前行的力量。像 刘秀祥一样,将热血和青春致力于播撒梦想、守护梦想的教师大有人在。放弃高薪工 作,扎进大山支教 11 年

    47、的杭州小伙杨明,“在孩子们小时候种下一颗种子,去滋养 它,时间久一点,它就能发芽开花”;乌蒙山区里梁俊,用歌声教会孩子们“苔花如 米小,也学牡丹开”他们不仅是扎根于贫瘠的大山,更是在深耕教育的沃土,让更 多孩子成就梦想。“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这是他们对山区孩子孜孜 以求的心愿,也是全社会齐心协力的目标。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正是有刘秀祥们 这样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园丁,浇灌与呵护着山区孩童们的梦想,慰藉和重塑大山 里孩子们的人生,才让这片久困于穷的土地升腾起无限希望。 04.超越个人主义的成功与价值 似乎在大多数人来看, 改变命运最好的出路就是

    48、让自己飞黄腾达; 再具体些来说, 在体面的生活基础之上,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工作地位如何、年薪多少 万、拥有多大的名气等等,仿佛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主流”的成功评判标准。于是 在这种价值体系下,在对于个人主义的成功追求之下,很多人只关注于个体利益的得 失,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成为了很多人内心所信奉的真谛。 但刘秀祥并没有按照这种价值观念去做抉择,他的选择让我们备受感动的同时也 看到了,在个人主义的“主流”成功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判断成功与价值的维度。这 种超越个人主义的价值维度,并不以物质为唯一体系,而是以一个人的品质与利益他 人的格局为重。 从未向他人张口的刘秀祥,为了山区里的孩子可以

    49、上学,一次次地张口向他人寻 求帮助;他举办演讲从不收费,只需要主办方资助两位学生既可至今,他已直接 或间接资助近 2000 名学生。钱在他的眼里,是多少个孩子的学费与未来。到底 什么才是成功,什么才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超越了个人主义与物质标准的成功与价 值评价体系,无疑是对人们心灵的一种净化。 03 时评 用榜样精神涵养担当品格 来源:贵州日报 时代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 现年 33 岁的共产党员刘秀祥同志是中国孝心大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贵州 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好教师,是一个敢于担 当时代责任的先进典型。 刘秀祥的担当品格,体现在他坚持不懈用奋斗改变

    50、命运的成长经历里。奋斗是青春 最亮丽的底色,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刘秀祥出生在一个边远贫困山村。他 4 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患重度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随后哥哥姐姐又相继离家 出走。面对苦难,刘秀祥没有退缩,为了上学读书,为了照顾母亲,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的 活他都做,不管生活有多艰难,不管命运有多么不公,始终没有放弃求学读书的念头,最终 考上了大学,成功用读书改变了命运,用奋斗成就了自己。他的成长经历激励我们,要想 改变自己苦难的命运,让梦想成真,让人生出彩,必须敢于为自己担当,牢固树立自强不息 的进取精神,坚持不懈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刘秀祥的担当品格,体现在他始终如一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高考作文素材合集:传承文化经典+航空科技力量+奋斗+中国力量!.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351293.html
    春光无限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