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内文言文.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内文言文.ppt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课内文言文 2021 中考 语文 复习 专题 文言文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专题 课内文言文 论语十二章 文章纲要文章纲要 一、论语 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独立思考独立思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兴趣培养兴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结合学思结合) 个人修养个人修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贤哉,回也贤
2、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安贫乐道安贫乐道)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贵,于我如浮云。( 坚守仁义坚守仁义)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坚守志向坚守志向)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学志坚、好博学志坚、好 问善思问善思) 文章纲要文章纲要 一、论语 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及 个人修养 学而
3、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按时温习、修身养性)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自我反省) 学习方法及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感叹时光 流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珍惜时间) 文章中心文章中心: 全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等方面给人全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等方面给人 以启发。以启发。 名句赏析名句赏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章讲个人修养。这是
4、孔子的自我表白,他将不义之财比喻为浮云,表明在这章讲个人修养。这是孔子的自我表白,他将不义之财比喻为浮云,表明在“富富 贵贵”和和“义义”发生矛盾时,自己宁愿贫贱而坚守发生矛盾时,自己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义”,同时也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同时也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 段地追求富贵。段地追求富贵。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 一、标注字音一、标注字音 不亦说(不亦说(yuyu)乎)乎 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ynyn) 吾(吾(ww)日三省()日三省(xngxng)吾身)吾身传(传(chunchun)不习乎)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wngwng)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didi) 一箪(一箪(
5、dndn)食)食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不如好(hoho)之者)之者 曲肱(曲肱(gnggng)而枕之)而枕之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ff) 博学而笃(博学而笃(dd)志)志 yn chun di ho f xng yu w wng dn gng d 二、重点实词解释二、重点实词解释 1. 1. 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按时按时 2. 2. 不亦说乎不亦说乎同同“悦悦”,愉快,愉快 3. 3. 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生气,恼怒 4. 4. 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每天每天 5. 5.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而不忠乎竭尽自己的心力竭尽自己的心力 6. 6.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6、诚信 7.7.传不习乎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8. 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同“又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9. 9. 四十而不惑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迷惑,疑惑 10. 10.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越过越过矩:矩:法度法度 11. 11. 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按时按时 同同“悦悦”,愉快,愉快 生气,恼怒生气,恼怒 每天每天 竭尽自己的心力竭尽自己的心力 诚信诚信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同同“又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
7、间,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迷惑,疑惑迷惑,疑惑 越过越过法度法度 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2. 12. 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疑惑 13. 13. 人不堪其忧人不堪其忧能忍受能忍受 14. 1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以为快乐为快乐 15. 15. 饭疏食,饮水饭疏食,饮水吃吃 16. 16. 三军可夺帅也三军可夺帅也改变改变 17. 17. 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18. 18. 博学而笃志博学而笃志坚定坚定 19. 19. 切问而近思切问而近思恳切恳切 疑惑疑惑 能忍受
8、能忍受 以以为快乐为快乐 吃吃 改变改变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坚定坚定 恳切恳切 三、一词多义三、一词多义 1. 1. 为为 2. 2. 饮饮 一箪食,一瓢饮一箪食,一瓢饮水水 饭疏食,饮水饭疏食,饮水喝喝 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当、做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而不忠乎替替 当、做当、做 替替 水水 喝喝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择善而从 四、成语积累。下面句子中隐含一个成语,请提炼出来。四、成语积累。下面句子中隐含一个成语,请提炼出来。 1. 1. 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温故知新) 2. 2.
9、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从择善而从) 不亦乐乎三省吾身三十而立箪食瓢饮不亦乐乎三省吾身三十而立箪食瓢饮 乐在其中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博学笃志乐在其中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博学笃志 五、重点句子翻译五、重点句子翻译 1.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 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家不了
10、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 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不能改变。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不能改变。 五、理解与赏析五、理解与赏析 1. 1.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赏析
11、有误的一项是 ( C C ) A. A. 曾子曾子“三省吾身三省吾身”这一章从三个方面指出自我修德、自我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这一章从三个方面指出自我修德、自我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B. B. 子曰: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此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 重要性。重要性。 C C.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谈论的是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谈论的是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 D D.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体现了虚心好体现了虚心好
12、学的思想。学的思想。 C C 析错:析错:C C 项句子谈论的是学习方法,不涉及个人修养。项句子谈论的是学习方法,不涉及个人修养。 2. 2.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D ) A A. .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 B. .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含义深远,给人以启发。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含义深远,给人以启发。 C C. . 论语大多用论语大多用“某某曰某某曰”开头,组织成章,给人一种真实感、亲切感和节开头,组织成章,给人一种真实感、亲切感和节 奏美感。奏美感。 D. D. 有很多成
13、语源自论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舍生取义等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舍生取义等。 D D 析错:析错:D D 项错误。项错误。“舍生取义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出自孟子。 答案示例:我选答案示例:我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章。启示:学习知识需要复习这一章。启示:学习知识需要复习 与巩固,这样才能牢固地掌握已学知识,并通过复习得出新的学习感悟。与巩固,这样才能牢固地掌握已学知识,并通过复习得出新的学习感悟。 七、素养提升七、素养提升 课内探究课内探究 论语十二章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论语十二章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
14、个人修养等方面的言行。请从文中任选一章,谈谈其带给你的启示。个人修养等方面的言行。请从文中任选一章,谈谈其带给你的启示。 陋室铭 文章纲要文章纲要: 二、陋室铭 文章中心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 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名句赏析名句赏析: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以以类比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
15、室埋下 了伏笔。了伏笔。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文章的主旨句。运用是文章的主旨句。运用托物言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 乐道的情趣。乐道的情趣。 3.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突出了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突出了“陋室陋室”主人超尘脱俗的独特志趣。主人超尘脱俗的独特志趣。 4. 4.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 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一方面暗含作者以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一方面暗含作者以“君子
16、君子”自居的意思,另自居的意思,另 一方面巧妙地照应了一方面巧妙地照应了“惟吾德馨惟吾德馨”一句一句陋室不陋的关键在于陋室不陋的关键在于“惟吾德馨惟吾德馨”。 名句赏析名句赏析: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以以类比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 了伏笔。了伏笔。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文章的主旨句。运用是文章的主旨句。运用托物言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
17、的情操和安贫 乐道的情趣。乐道的情趣。 3.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突出了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突出了“陋室陋室”主人超尘脱俗的独特志趣。主人超尘脱俗的独特志趣。 4. 4.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 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一方面暗含作者以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一方面暗含作者以“君子君子”自居的意思,另自居的意思,另 一方面巧妙地照应了一方面巧妙地照应了“惟吾德馨惟吾德馨”一句一句陋室不陋的关键在于陋室不陋的关键在于“惟吾德馨惟吾德馨”。 三、一词多义三、一词多义 名名 有仙则名
18、有仙则名出名,有名出名,有名 名之者谁名之者谁命名命名替替 出名,有名出名,有名 命名命名 案牍劳形案牍劳形 四、成语积累。下面句子中隐含一个成语,请提炼出来。四、成语积累。下面句子中隐含一个成语,请提炼出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劳形案牍劳形) 五、重点句子翻译五、重点句子翻译 1.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3.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 5
19、.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 6. 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 异。异。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
20、往往的没有平民。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有什么简陋的呢?有什么简陋的呢? 六、理解与赏析六、理解与赏析 1. 1.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A ) A A.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对比,引出运用对比,引出“斯是陋室斯是陋室”, 而立意于而立意于“惟吾德馨惟吾德馨”。 B B.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室内生活情趣之高写出了室内生活情趣之高 雅。雅。 C C.
2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D. 文末用文末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类比“陋室陋室”,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 的居室比美的居室比美。 A A 析错:析错:A A 项错误。项错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的是运用的是“类比类比 手法手法”。 2.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B ) A. A. 本文在描写本文在描写“陋室陋室”时,重点突出了时,重点突出了“陋室陋室”
22、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生活情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生活情 趣之高雅。趣之高雅。 B. B. 文末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文末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陋室”就不就不 陋。陋。 C C.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作者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是全文的主旨句。作者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 之实。之实。 D. D. 本文骈散句相结合,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本文骈散句相结合,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B B 析错:析错:B B 项错误。项错误。“陋室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
23、高尚。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七、素养提升七、素养提升 1 1. . 课内探究课内探究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 作者所说的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惟吾德馨”? 答案示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注重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答案示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注重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 建设,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层次的人生趣味,如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建设,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层次的人生趣味,如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多阅读 一些健康有益的书籍等,以开阔自身视野、陶冶情操。一些健康有益的书籍等,
24、以开阔自身视野、陶冶情操。 2 2. . 课内外对比课内外对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陋室铭,略。【甲】陋室铭,略。 【乙】【乙】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王啸咏良 久,直指竹曰: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何可一日无此君?” ” (选自世说新语)(选自世说新语) 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屋宇都很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屋宇都很 简陋简陋 , 但所居之人但所居之人 品性高洁品性高洁 ,故而陋室不陋,空房不空,因
25、所住之人而显得幽静雅致。,故而陋室不陋,空房不空,因所住之人而显得幽静雅致。 简陋简陋 品性高洁品性高洁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王子猷曾经暂时寄居在别人的空房子里,随即叫家人种竹子。王子猷曾经暂时寄居在别人的空房子里,随即叫家人种竹子。 有人问他:有人问他:“你只是暂时住在这里,何苦还要麻烦种竹子?你只是暂时住在这里,何苦还要麻烦种竹子?”王子猷吹着口王子猷吹着口 哨并吟唱了好长时间,才指着竹子说:哨并吟唱了好长时间,才指着竹子说:“哪能一日没有这位竹先生呢?哪能一日没有这位竹先生呢?” 爱莲说 文章纲要文章纲要: 三、爱莲说 文章中心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