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精品资料)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及性质..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精品资料)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及性质..pdf》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精品资料 高中 精品 资料 高中化学 常见 物质 性质 下载 _处室资料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硫酸 硫酸是化学六大无机强酸(硫酸、硝酸、盐酸(氢氯酸) 、氢溴酸、氢碘酸、高 氯酸)之一。 物理性质 硫酸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 酸入水,沿器壁,慢 慢倒,不断搅。”若将浓硫酸中继续通入三氧化硫,则会产生 发烟 现象,这样含有 S O 3的硫酸称为 发烟硫酸 。 1 0 0 % 的硫酸熔沸点: 熔点 1 0 沸点 2 9 0 但是 1 0 0 % 的硫酸并不是最稳定的, 沸腾时会分解一部分, 变为 9 8 . 3 % 的浓硫酸, 成为 3 3 8 (硫酸水溶液的) 恒沸物。加热浓缩硫酸也只能最高达到 9 8 . 3 % 的 浓度。 化学性质 1 . 脱水性 就硫酸而
2、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 且脱水性很强。 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 应时,浓硫酸按水分 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 1 )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 和氧原子。 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 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浓硫酸的腐蚀性了黑色的炭(炭化) 。 浓硫酸 如 C 1 2 H 2 2 O 1 1 = = = 1 2 C+1 1 H 2 O ( 4 ) 黑面包反应 在 2 0 0 mL 烧杯中放入 2 0 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 后再加入 1 5 mL 质量分
3、数为 9 8 % 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可以 看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2 强氧化性 跟金属反应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 本身一般被还原成 S O 2 C u +2 H 2 S O 4 ( 浓) = = ( 加热) = = C u S O 4+S O 2 +2 H 2 O 2 F e +6 H 2 S O 4 ( 浓) = = = =F e 2 ( S O 4 ) 3+3 S O 2 +6 H 2 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跟非金属反应 热的浓硫
4、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 身被还原为 S O 2 。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2 H 2 S O 4 ( 浓) = = ( 加热) = = C O 2 +2 S O 2 +2 H 2 O S+2 H 2 S O 4 ( 浓) = = = =3 S O 2 +2 H 2 O 2 P+5 H 2 S O 4 ( 浓) = = = = 2 H 3 P O 4+5 S O 2 +2 H 2 O 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实验室制取 H 2 S 、 H B r 、 H I 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 2 S+H 2 S O 4
5、 ( 浓) = = = =S +S O 2 +2 H 2 O 2 H B r +H 2 S O 4 ( 浓) = = = =B r 2 +S O 2 +2 H 2 O 2 H I +H 2 S O 4 ( 浓) = = = = I 2 +S O 2 +2 H 2 O 3 难挥发性(高沸点) 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如,用固体氯化钠与 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 N a C l (固)+ H 2 S O 4 (浓)= = = = N a H S O 4 + H C l ( 常温) 2 N a C l (固)+ H 2 S O 4 (浓)= = = = N a 2 S O
6、 4 + 2 H C l (加热) N a 2 S O 3 + H 2 S O 4 = = = = N a 2 S O 4 + H 2 O + S O 2 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体。 5酸性:制化肥,如氮肥、磷肥等 2 N H 3 + H 2 S O 4 = = = = ( N H 4 ) 2 S O 4 C a 3 ( P O 4 ) 2 + 2 H 2 S O 4 = = = = 2 C a S O 4 + C a ( H 2 P O 4 ) 2 6 . 稳定性:浓硫酸与亚硫酸盐反应 N a 2 S O 3 + H 2 S O 4 = = = = N a 2 S O 4 +
7、 H 2 O + S O 2 盐酸 盐酸,学名氢氯酸,是氯化氢(化学式:H C l )的水溶液,是一元酸。盐酸是一 种强酸,浓盐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盛有浓盐酸的容器打开后能在上方看见 酸雾,那是氯化氢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的盐酸小液滴。盐酸是一种 常见的化学品,在一般情况下,浓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在 3 7 % 左右。同时, 胃酸的主要成分也是盐酸。 2 0 时 1 0 1 . 3k P a 下的数据主要成分:H C l 含量: 工业级 3 6 。 外观与性 状: 无色或微黄色易挥发性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一般实验室使用的盐酸 为0 . 1 mo l / L p H = 1 一般
8、使用的盐酸p H在2 3 左右(呈强酸性) 熔点( ) : - 1 1 4 . 8 ( 纯 H C l ) 沸点( ) :1 0 8 . 6 ( 2 0 % 恒沸溶液) 相对密度( 水= 1 ) :1 . 2 0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1 ) : 1 . 2 6 饱和蒸气压( k P a ) : 3 0 . 6 6 ( 2 1 ) 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禁配物: 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其酸能与酸碱指试剂反应,紫色石蕊 ( C 7 H 7 O 4 N ) n 试剂与 P H试纸变红色,无 色酚酞 C 2 0 H 1 4 O 4 不变色。 强酸性,和碱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水
9、H C l +N a O H=N a C l +H 2 O 能与大部分碳酸盐和碳酸氢盐(H C O 3 -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 K 2 C O 3+2 H C l =2 K C l +C O 2 +H 2 O 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 生成氢气 F e +2 H C l = F e C l 2 +H 2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生成盐和水 Mg O + 2 H C l = Mg C l 2 + H 2 O 实验室常用盐酸于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C a C O 3 + 2 H C l = C a C l 2 + H 2 O + C O 2 能用来制取弱酸 C H 3 C O O N a + H
10、C l = C H 3 C O O H + N a C l 另外,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氯化银不能溶于水, 产生沉淀。 H C l + A g N O 3 = = = H N O 3 + A g C l 电离方程式为:H C l = = = H + + C l - 其他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C l 2+H 2 O= = C l - +H +H C l O C l 2+2 O H - = = C l - +C l O - +H 2 O C l 2+2 O H - = = C l - +C l O - +H 2 O C l 2+2 I - = = 2 C l - +I 2
11、C l 2+H 2 S O 3+H 2 O= = 2 C l - +S O 4 2 - +4 H + C l 2+H 2 S= = 2 C l - +2 H +S C l 2+2 F e 2 += = 2 F e 3 +2 C l - (向 F e B r 2溶液中通入少量 C l 2 ) 3 C l 2+2 F e 2 +4 B r - = = 2 F e 3 +2 B r 2+6 C l - (足量 C l 2 ) 2 C l 2+2 F e 2 +2 B r - = = 2 F e 3 +B r 2+4 C l - (当 n ( F e B r 2 ) / n ( C l 2 ) = 1
12、: 1时) 8 C l 2+6 F e 2 +1 0 B r - = =6 F e 3 +5 B r 2+1 6 C l - (当 n ( F e B r 2 ) / n ( C l 2 ) = 3:4时) C l 2+2 I - = = 2 C l - +I 2 C l 2+2 I - = = I 2+2 C l - (向 F e I 2溶液中通入少量 C l 2 ) 3 C l 2+2 F e 2 +4 I - = =2 F e 3 +2 I 2+6 C l - (足量 C l 2 ) 4 C l 2+2 F e 2 +6 I - = =2 F e 3 +3 I 2+8 C l - (当
13、n ( F e I 2 ) / n ( C l 2 ) = 3:4时) 2 C l - +4 H +Mn O 2 = = Mn 2 +C l 2 +2 H 2 O C l - +A g += = A g C l C l O - +H += =H C l O ( 有漂白性) 2 H C I O = = (光照)2 H C I + O 2 C l O - +S O 2+ H 2 O= = 2 H +C l - +S O 4 2 - C l O - +H 2 OH C l O+O H - 3 C l O - = = = 2 C l - +C l O 3 - ( 加热时的 C l O - 的歧化反应)
14、 硝酸 硝酸(球棍模型)硝酸(n i t r i c a c i d )分子式 H N O ,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 性的无机酸,酸酐为五氧化二氮。硝酸的酸性较硫酸和盐酸小(P K a = - 1 . 3 ) ,易 溶于水,在水中完全电离,常温下其稀溶液无色透明,浓溶液显棕色。硝酸不稳 定,易见光分解,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严禁与还原剂接触。硝酸在 工业上主要以氨氧化法生产,用以制造化肥、炸药、硝酸盐等,在有机化学中, 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 存在与制备 自然界 自然界中的硝酸主要由雷雨天生成的一氧化氮形成。硝酸性质不稳定,因而 无法在自然界长期存在,但硝酸的形成是
15、氮循环的一环。自然界中硝酸的形成按 如下步骤硝酸一氧化氮的生成 N (g )+O (g ) 2 N O (g ) 二氧 化氮的生成 N (g ) +2 O (g ) 2 N O (g ) 2 N O (g )+O (g ) 2 N O (g ) 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水中生成硝酸 3 N O (g )+H 2 O (l ) 2 H N O (a q )+N O (g ) 工业合成 氨氧化法 硝酸工业与合成氨工业密接相关,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 硝浓硝酸酸的主要途径,其主要流程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氧:氮 2 :1 )通 入灼热(7 6 0 8 4 0 )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
16、一氧化 氮(N O ) 。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反应后残余的氧气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随后将 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取硝酸。稀硝酸、浓硝酸、发烟硝酸的制取在工艺上各不相 同。 4 4 N H (g )+5 O (g ) P t - R h 4 N O (g )+6 H 2 O (g ) 2 N O (g ) +O (g ) 2 N O (g ) 3 N O (g )+H 2 O (l ) 2 H N O (a q )+N O (g ) 其它 工业上也曾使用浓硫酸和硝石制硝酸,但该法耗酸量大,设备 腐蚀严重,现基本停止使用 N a N O (s )+H 2 S O (l ) N a H S O (s )+
17、 H N O (g ) 化学性质 酯化反应(e s t e r i f i c a t i o n ) 硝酸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对应的硝酸酯,在机理上,硝酸参与的酯化反应 过去被认为生成了碳正离子中间体, 但现在许多文献将机理描述为费歇尔酯化硝 酸反应(F i s c h e r e s t e r i f i c a t i o n ) ,即“ 酸脱羟基醇脱氢” 与羧酸的酯化机理相同。 硝酸的酯化反应被用来生产硝化纤维,方程式见下 3 n H N O + C 6 H 7 O 2 ( O H ) 3 n C 6 H 7 O 2 ( O - N O 2 ) 3 n +3 n H 2 O 硝化
18、反应(n i t r a t i o n ) 浓硝酸或发烟硝酸与脱水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混合可作为硝化试剂对一些 化合物引发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属于亲电取代反应(e l e c t r o p h i l i c s u b s t i t u t i o n ) , 反应中的亲电试剂为硝鎓离子,脱水剂有利于硝鎓离子的产生。 最为常见的硝化反应是苯的硝化: P h - H+H O - N O P h - N O +H 2 O 氧化还原反应(r e d u c t i o n - o x i d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n ) 硝酸分子中氮元素为最高价态(+ 5 )因此
19、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因硝 酸浓度的不同而有变化,从总体上说,硝酸浓度越高,平均每分子硝酸得到的电 子数越少,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主要为二氧化氮,稀硝酸主要为一氧化氮,更稀的 硝酸可以被还原为一氧化二氮、 氮气、 硝酸铵等, 需要指出, 上述只是优势产物, 实际上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逐渐降低,所有还原产物都可能出现。 硝酸有关电势图见下(标况 E / V ) H N O 0 . 7 9 8 . 9 N O 1 . 0 8 H N O 1 . 0 4 N O 1 . 5 8 2 N 2 O 1 . 7 7 N 0 . 2 7 N H + H N O 0 . 9 7 N O H N O 1
20、. 2 5 N 2 O H N O 0 . 8 8 N 以下提供一些典型反应 浓硝酸: C u (s )+4 H N O (a q ) C u ( N O 3 ) (a q )+2 N O (g )+2 H 2 O (l ) P (s )+5 H N O (a q ) H 3 P O (a q )+5 N O (g )+H 2 O (l ) 环己酮 +浓硝酸 1 , 6 - 己二酸 (6 0 % ) 稀硝酸: 3 C u (s )+8 H N O (a q ) 3 C u ( N O 3 ) (a q )+2 N O (g )+4 H 2 O (l ) F e (s )+4 H N O (a
21、q ) F e ( N O 3 ) (a q )+N O (g )+2 H 2 O (l ) 3 Z n (s )+8 H N O (a q ) 3 Z n ( N O 3 ) (a q )+ 硝酸 2 N O (g )+4 H 2 O (l ) 4 Z n (s )+1 0 H N O (a q ) 4 Z n ( N O 3 ) (a q )+N 2 O (g )+5 H 2 O (l ) 4 Z n (s )+1 0 H N O (a q ) 4 Z n ( N O 3 ) (a q )+N H 4 N O (a q )+3 H 2 O (l ) 6 K I (a q )+8 H N O
22、 (a q ) 6 K N O (a q )+3 I (s )+2 N O (g )+4 H 2 O(l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N a O H )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因另一名称 c a u s t i cs o d a 而在香 港称为哥士的, 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 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药品 之一。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涤液。 制作少量氢氧化钠 可以寻找一些碳酸氢钠( 小苏打) (如果有碳酸钠更好),再找一些氧化钙(生 石灰) (一般的食品包装袋中用来做吸水剂的小袋子中有) 。 把生石灰放于水中, 反应后取
23、上层清液倒入空的干净的杯子中,把碳酸氢钠加热一会儿倒入杯中,待 其反应一会儿直到杯中不再产生白色沉淀, 滤去沉淀, 剩下的清液就是氢氧化钠。 如果需要纯一点可以加热一会儿,蒸发一部分水,这样可以得到比较纯的氢氧化 钠。 C a O + H O = = = = C a ( O H ) N a H C O +C a ( O H ) = = = =C a C O +N a O H +H O (碳酸氢钠) C a ( O H ) + N a C O = = = = C a C O + 2 N a O H (碳酸钠) N a O H的化学性质 1 、N a O H是强碱,具有碱的一切通性。氢氧化钠标准滴
24、定 (1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大量的 O H : N a O H = N a + O H (2 )能和酸反应,N a O H + H C l = N a C l + H O (3 )能和一些酸性氧化物反应, 2 N a O H +S O ( 不足) = = = =N a S O +H O N a O H +S O ( 过量) = = = =N a H S O ( 生成的 N a S O 和水与过量的 S O 反 应 生成了 N a H S O ) 2 N a O H +S O = = = =N a S O +H O 2 N a O H + 3 N O = = = = 2 N a N O + N
25、O + H O (4 )氢氧化钠溶液和铝反应, 2 A l +2 N a O H + 2 H O= = = =2 N a A l O + 3 H ( 而且,在 N a O H不足量时 发生 的反应为 2 A l + 6 H O = = = ( N a O H ) = = =2 A l ( O H ) +3 H ) (5 )能强碱制取弱碱,N a O H +N H C l = = = =N a C l +N H H O (6 )能和某些盐反应,2 N a O H +C u S O = = = =C u ( O H ) +N a S O (7 )N a O H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8 )N a 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