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精品资料)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docx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335177
  • 上传时间:2021-05-03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160.7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精品资料)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精品资料 高中 精品 资料 高中历史 国别 专题 下载 _各科综合_高中
    资源描述:

    1、国别史专题 一:英国 革命前的英国(15-16 世纪) 1、13 世纪中期出现议会(都铎王朝)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 3、文艺复兴: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用戏剧深刻而生动地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他的历史剧反映了 实行资产阶级开明君主的专制制度、巩固国家和平和统一的观点;他的喜剧赞美现实生活,主张男女平等和自由恋爱; 他的悲剧揭示出人文主义思想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雷特、奥 赛罗)。英国科学家培根提倡唯物主义的科研方法,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 4、宗教改革:英国国教、清教徒运动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资本主义发

    2、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背景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 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4、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推动 发起者国王亨利八世 时间1532 年开始,1534 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动机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统治 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实质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1、1534 年,颁布至尊法案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内容 2、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 力 3、保留天主教的教

    3、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1、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 特点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 2、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1、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 影响 2、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 主 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 5、资本主义兴起:制呢业、采煤、炼铁、造船

    4、 6、圈地运动:农村出现农业工人和资本主义农场主 7 启蒙运动: 霍布斯(代表上层利益,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 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如主张社会契约又赞成君主 专制,世上无神但宗教有用;代表作利维坦)。 洛克(代表中下层利益,按社会契约保护私有财产,赞成君主立宪,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分属 议会和君主)。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英 国君主立宪的建立 1、背景 1)、议会制度 起源:中世纪基本形成:13 世纪 (当时还是封建性的) 完善:14 世纪上半期 国王、上院(贵族院)、下院(平民院) 1 2)、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爆发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严重阻碍资本

    5、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和王权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生产力生产关系)(具体见书本 P104) 经过: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 年“光荣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君主立宪制 的建立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1)、确立:1689 年权利法案 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 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作用: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利,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发展 (1)责任内阁制(18 世纪前期开始形成) 产生方式: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 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 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

    6、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 义务: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 “责任内阁政府” 权力: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最为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首相 的权利主要表现为 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的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 (2)1832 年议会改革 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壮大 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 作用:工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 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3、影响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议会斗争代

    7、替暴力冲突) 4、特点 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 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在这一模式下,真 正掌握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 国王作为国家的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国王是国家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作 为英 联邦首脑,国王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作用。 争霸斗争(17-18 世纪) 英西战争:1588 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英属东印度公司。 英荷战争: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改名为 纽

    8、约。17 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英法战争: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其中通过七年战争夺得法国在北 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 的殖民地。18 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工业革命 1、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 纪上半期 2、前提: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英 国的确立 3、条件: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资源 4、标志和高潮: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 1765) 、蒸汽机(瓦特 1785) 5、过程:棉纺织业采煤业冶金业交通运输业 6、后果:提高了生产力,加快了城市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期的英国

    9、 1、承认美国独立:1783 年 2、干涉法国革命:参加反法同盟 3、马克思主义诞生:1825 年在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包含英 国宪 章运动(争取普选权)。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包含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含英国欧文)。1864 年,第一国际在英国伦敦成立。 2 4、克里米亚战争:1853 年1856 年 5、侵略扩张:印度、新加坡、缅甸、阿富汗、中国等,同时据澳大利亚、新西兰、埃及 向帝国主义过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1、经济发展缓慢:殖民地广、资本投入外国以及设备陈旧 2、对外扩

    10、张:控制阿富汗,兼并缅甸,入侵土耳其、伊朗南部、中国,对拉美资本输出,侵占埃及、苏丹等,制定 2C 计划即入侵苏伊士运河 3、反英斗争:19051908 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提拉克;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埃及人民反英斗争(苏伊士运河;阿阿拉比)。苏丹人民反英大起义(马赫迪“圣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战前: 英国从传统的外交政策(大陆均势)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力量均衡,既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 势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围绕世界市场和殖民地,英德矛盾成为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随着 1904 年英法 协约和 1907 年英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战中:英法比军

    11、队在西线同德军对抗,西线主要陆上战 役为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后, 英国仍牢牢控制着制海权。 战后:经济衰退,操纵巴黎和会和国联 17 世纪至 20 世纪初自然科学 17 世纪:牛顿提出微积分学,也提出了机械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 标志,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吉尔伯特研究了天然磁石的性质。波义耳把严密的 实验方法引入化学,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19 世纪: 法 拉第用实验方法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麦克斯韦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

    12、存在。道尔 顿原 子论的创立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时期的开始。达尔文确立了进化论,提出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原理。 牛顿 作出科学贡献的社会条件: 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中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 自然科学:出现伽利略等近代自然科学家 成就: 天文学:反射望远镜,研究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物理学:经典力学理论 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光学:日光原理、微粒说;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 数学:二项式定理、微积分计算 牛顿的优秀品质: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勤奋好学求知态度;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正确科学研究方法;勤奋探索科学 精神;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评价:牛顿是英国

    13、物理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经典力学建立者。是近代科学 之父。 他创建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光学、数学、天文学研究方面也做出划时代发明和发现, 牛顿是 17C 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战前:在二战前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英法美推行“不干涉”、“中立”政策(实质 是纵 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英国首相张伯伦参与策划“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战中:德军空袭波兰后,英法 宣而不战,进行“静坐战”。敦刻尔克大撤退使英法军队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1940 年 710 月,德军对英国发动空袭和

    14、潜艇战(不列颠之战),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粉碎了希特勒企 图迫 使英国屈服的阴谋。1941 年 8 月美英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发表后,美英开始对苏联提供援助。 1942 年,英国 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942 年 10,英军在阿拉曼打败德意军队,使北非战 场发生 转折。英国参与了二战后期四大国际会议。1944 年 6 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战 后:英国参与了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区占领。英国加入了美国为首的北约。英国也是欧共体和欧盟的成员国。 (一)经济概况 1415 世纪: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兴起。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

    15、大西洋航运中心,海外贸易、海外掠夺、圈地运动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3 18C60Y19C 前期: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C 中期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 最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 1825 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先后被美、德超过,丧失了世界工业垄断 地位。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经济霸权地位开始衰落。一战使英国成为债务国,英镑地 位发生动摇。 二战后靠美国援助恢复了经济,经过稳定发展时期后陷入“滞胀”阶段。 经济发展特点 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是世界上最早发生

    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 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从 17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 国。 从 20 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直保持下降 趋势。 (二)英国的政治概况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代表莫尔、 莎士比亚、培根 16 世纪宗教改革,成立英国国教,后又出现清教徒运动。 16401688 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1689 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1946 年丘吉尔“铁幕”演说,1949 年加入北约,1986 年加入欧共体 (三)英国殖民地统治兴衰 1、 开始建立海上霸权的标志:1588 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2、

    17、1607 年,在北美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18 世纪中期在北美拥有 13 块殖民地; 3、18 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4、工业革命后积极对外扩张,19 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割占香港、据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入侵埃及; 5、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将其殖民地扩大到最大范围; (四)英国的对外政策 1、一贯奉行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霸权政策; 2、在欧洲奉行“势力均衡”政策和“光荣孤立”政策 3、对外结盟:反法联盟、三国协约、英日同盟、反法西斯同盟、北大西洋公约、欧洲联盟; 4、奉行反苏反共政策、干涉苏俄、对苏冷战; 5、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政策。 (五)英国的对外关系 16-20 世纪坚持

    18、殖民扩张政策 对欧陆推行大陆势均政策 17 世纪加入殖民扩张行 列 18 世纪中期成为殖 民帝国 18 世纪末干涉法国革命(参加反法同盟) 20 世纪初争夺世界霸权,成为协约国核心 一战后反 苏,推行绥靖政策 二战中参加反法西斯阵营 二战 后拥护美国冷战政策,加入北约组织反苏反共 特点: 议会制度比较完善。长时间推行两党政治。 殖民帝国对外政策:一贯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霸权欧洲奉行势力均衡 对外结盟奉行反共 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欧洲均势政策。如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打破拿破仑称 霸欧洲的局面;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沙俄,遏制沙俄在欧洲扩张;与

    19、法俄结成协约国,打败了对其在欧洲 大陆和全世界利益有巨大威胁的德国;一战后又扶德抑法,拒绝与法结盟;纵容德国侵略扩张,极力将祸水东引苏联。 由此可见,英国均势政策的目的是反对大国谋求欧洲大陆霸权,巩固欧洲大陆沿岸阵地,保持自己海上霸权。其政策 4 实质是使欧洲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国操纵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和海外的利益。 另外在外交政策上,自拿破仑以后,英国长期实行所谓光荣孤立政策,即英国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以 便 英国随时按照本身需要,变换对外关系,弹性地调整和维持均势,让英国挟其优势在经济上巧取豪夺,保持霸权。但 是进入到 19 世纪末,英国一方面丧失了世界工厂的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20、,作为这一外交政策的经济基础已不复存 在; 另一方面又面对俄国在东方和德国在西方咄咄逼人的严峻挑战,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先是在东方与日本订立 英 日同盟对付俄国,英日同盟标志着英国外交政策的大转变。英国继英日同盟后,于 1904 年和法国调整了关 系,缔结 了英法协约。日俄战争结束后,远东均势有了新的改变,俄国战败,力量削弱,已不再成为英国在远东的 威胁,加之 这时英德矛盾又已超过了英俄矛盾;这样英国又于 1907 年与俄国缔结协约。这样在西方形成了以英 国为首的三国协约 集团,同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集团对立,并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英国“势力均衡”政策 含义:英国在欧洲奉行的是传统的“势力

    21、均衡”政策, “光荣孤立”正是这种外交政策的表现。所谓“势力均衡”政策, 是 指英国通过各种手段,使欧洲大陆各国实力均衡、相互牵制,而不是指英国保持同欧洲大陆某个国家实力相当。 目的:确保英国的霸主地位。 表现:19 世纪中期以前组织反法同盟19 世纪末联法、俄抗德一战后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二:法国 14-17 世纪的法国 1、资本主义萌芽:14、15 世纪在法国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2、文艺复兴: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鼓励人们成为“全知全能”的人,去战胜黑暗和愚昧。 启蒙运动(17-18 世纪) 1、内容:反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 2、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22、、狄德罗 3、意义: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掀起了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 制,希望通过“开明”君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他还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 袖。 孟德斯鸠: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原则(核心是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对反对封建专制制 度有重 大的进步意义)。 卢梭:坚决否定封建王权,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但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只要求进行比较平均 的分配;他既是伟大的思想家,又是杰出的文学家。 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百科全书派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启

    23、蒙运动意 义理解:描绘资本社会,准备法国革命,传播世界各地。 法国大革命 1、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等级制度森严,启蒙思想准备 2、导火线和标志:三级议会的召开、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1789/7/14) 3、三个阶段: 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 年 7 月1792 年 8 月):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利益。所采取的政策、颁 布的人 权宣言、1791 年宪法。 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 年 8 月-1793 年 6 月):所实行的政策、军事上的瓦儿密大捷、废除君主制、成立 法兰西第 一共和国、1792 年处死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统治时期(1793 年 6 月-1794 年 7

    24、月):颁布的土地法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经济上的限价政 策;政治 上的恐怖政策(如何评价) 4、特点:启蒙思想的总动员;外国武装的干涉(反法同盟);出现违反资本主义原则的现象(最高限价法令) 督政府和执政府时期 1、督政府时期:1795-1799热月党人 2、1799 年拿破仑雾月政变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3、执政府:1799-1804拿破仑 4、1804 年拿破仑以帝国取代共和国 即第一帝国时期 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5 背景:督政府统治的软弱: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不能抗拒反法同盟的干涉;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 维护他们的统治;拿破仑的个人才能。 雾月政变(1799 年)-

    25、拿破 仑上台 帝国的建立 时间:1804 年 12 月 法兰西第一帝国 内外政策 内: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经济上,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法律 上,颁布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教育文化上,建立公里的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 教育。 外:早期,抗击欧洲的反法同盟,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革命思想和精神,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 治;后期: 侵略欧洲一些国家,带有奴役性、侵略性。 帝国的衰落:1814 年。波旁王朝复辟。 评价拿破仑:是一位卓越的 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甚至世界历史都产 生过重大影

    26、响的历史人物,其活动既有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一面,也有侵略掠夺其他国家人民的消极一面。尽管拿破 仑帝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纵观一生的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应是主要的。(积极、消极两方面评价) 法国的共和政体 1)、政治前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波旁王朝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 2)、确立标志:1875 年国民会议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构成 a、总统行政权 地位: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产生方 式:有参议院和众议院*会议选出 权力: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而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b、议会立法权 组成:参议院(间

    27、接选出)任期 9 年 众议院(普选选出、选民 有有财产资格和居住时期的限制) 任期 4 年 权利: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4)、影响 确立了共和制度,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内容: 1、行政权:总统和内阁(总统的权力很大,除行使行政权外,还享有官吏的任免、军事、大赦等权力。由国会选出, 任期 7 年,可连选连任。) 2、立法权:议院(议院分参议院和众议院,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内阁) 意义: 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9 世纪中期的法国 里昂工人起义:1831、1834具有明显政治性 克里米亚

    28、战争(1853-1856)英法打败俄国 殖民扩张:占阿尔及利亚,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占印度支那 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 1、普法战争:1870 年,色当战役战败,割地赔款 2、9.4 革命:1870 年推翻第一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 3、3.18 革命:1871 年,攻占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 4、巴黎公社:1871/3/18-5/28,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6 向帝国主义过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1、经济发展缓慢:农业落后,国内市场狭小, 小企业大量存在限制了发展,资本大量投向海外影响发展 2、特征:高利贷帝国主义 3、殖民扩张:侵占越南、老挝、柬埔寨,瓜分中国,瓜分非洲、投资拉丁美洲

    2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战前:法德矛盾、法俄同盟(1892)、英法协约((1904) 战中:西线抗德,参加几大战役 战后:操纵巴黎和会、国际联盟,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17 世纪至 20 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17 世纪法国学者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实现了几何和代数的结合,把形与数统一起来。 18 世纪拉瓦锡指出燃烧是物质的一种氧化过程,他还是通过化学反应提出质量守衡定律的第一人。 19 世纪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进化观点,认为动物器官的构造和功能由于环境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1、战前:遭经济危机打击,调整政策,30 年代推行绥靖政策 2、战中:奇怪战争、敦刻尔克大撤退;1

    30、940/6 溃败,北部被德国占领,南部建立维希政权;1944 年,巴黎 人民解放 巴黎 3、战后:参加联合国,分区占领德国,参加审判,接受美国援助,参加北约,入侵越南,组织欧共体,经济发展经 过 “黄金时代”和“滞胀”时期 (一)经济概况及特点 14、15 世纪,法国南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8 世纪,农业在法国占统治地位,工商业发达程度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大革命有利于经济发展。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 世纪中期基本完成。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工业国家,居世界第二位。 普法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19 世纪末,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落在美德之后,居世界

    31、第四位。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国内外信贷领域,被称为 “高利贷帝国主义”。 30 年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战后法国经济经历恢复、高速发展和滞涨几个时期;(1967 年参加成立“欧共体”,经济稳定发展) 经济发展特点 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影响巨大,影响了国内市场和工 业生产的发展。 是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 19 世纪中期以前是世界经济强 国之一。 19 世纪中期以前领先,之后相对缓慢 高利贷对国家影响大。 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影响巨大。 是较早向美国经济霸权挑战的 国家之一。 (二)法国的政治概况及特点 (1)政权的更替 波旁王朝君主立宪制(1789.7-1792.8)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

    32、792-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波 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维 希政权 (1940-1945)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2)法国的革命运动 法国大革命(17891794)三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 里昂工人起义(1831、1834) 巴黎 9.4 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巴黎公社(1871)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2)特点 革命运动发生最多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局不稳、政权更替频繁。 共和制与君主制经过长期斗争, 最终确立共和 制。 (三)法国的对外扩张 7 17 世纪开始

    33、在印度和北美进行殖民扩张; 18 世纪以来长期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权; 普法战争以来力图复 仇、与俄英结盟、参加一战 一战后极力削弱德国,与欧洲国家结 盟,30 年代推行绥靖政策; 二战后响应美国冷战政策,加入北 约,并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 (四)英法关系 1、英法争霸(17-18 世纪) 2、法国援助美国独立战争对抗英国 3、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4、英法联合与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5、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6、英法结成协约对抗德国 7、一战中,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 8、巴黎和会上英法联合反对美国 9、对德问题上英法产生分歧 10、战后英法共同操纵国际联

    34、 盟 11、30 年代共同推行绥 靖政策 12、二战中,联合反 法西斯 13、二战后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共同接受援助,共同占领德国,加入北约,加入欧共体 对英法关系的认识 英法两国同为欧洲大国,双方之间时而争夺,时而联合,取决于自身利益 双方之间的矛盾主要是争夺欧洲的霸权和殖民利益;双方之间的联合多是来自于需要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国 工业革命前,双方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进行了长期的多次战争,敌对关系居主导地位 工业革命后,双方的联合居主导地位。曾联合对俄联合对华。虽在殖民地问题上有矛盾和冲突,但为共同对付德国, 二者仍结为军事同盟 一战后至二战期间,双方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有分歧,但仍以合作

    35、为主,共同主宰国际联盟,共同反苏,共同纵容 法西斯侵略。二战后,两国的大国地位都有下降,步调趋于一致,都实行追随美国的战略 三:德国 四分五裂的德国(14、15 世纪19 世纪 70 年代) 经济: 1、14、15 世纪出现资本主 义萌芽 2、17 世纪普鲁士工商业发展 3、19 世纪早期开始工业革命 政治: 1、18 世纪中期,普鲁士跃居欧洲强国行列 2、干涉法国大革命:1792 年普奥联军,参加反法同盟 文化: 1、15 世纪后期人文主义思潮扩展。代表:伊拉斯谟 自然科学出现代表:开普勒愚人颂 2、宗教改革发端 1、根本原因:1516 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原因2、主要原因:罗马

    36、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主要原 因 3、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 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 券 目的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时间1517 年开始 经过 1、开始:“九十五条论纲” 时间:1517 年 8 意义:揭开了宗教改革开始的序幕,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 2、1520 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提出其改革主张 主张评价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2、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3、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 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内容4、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主 反映了新兴

    37、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 张神甫可以娶妻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5、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6、建立本民族教会 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 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 统一的政治要求 影响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 力 2、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 3、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完成统一,社会转型(19 世纪 70 年代) 1、条件 工业革命发展要求结束分裂(根 本原因) 普鲁士具有统一优势(实力强、民族纯、 政策硬、外交活)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2、经过:三次王朝

    38、战争 1864 年,普奥联合对丹麦1866 年,普奥战争1870 1871 年,普法战争 3、影响: 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 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 性的国家 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1918) 德意志不完善不彻底的君主 立宪 1)、前提(统一的完成) 原因: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邦国林 立,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俾斯麦方式:实行“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 标志:1871 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 2)、确定:法律依据: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联邦制的君 主国家 3)、内容: 皇帝:地位:国家元首 权力:拥有宣战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的帝国议会的权力

    39、,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 宰相:产生方式:由皇帝任命 义务:只对皇帝负责权力: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地位:内阁首脑 议会(立法机构)组成:(联邦议会、帝国议会) 联邦议会:地位:帝国最高权力机构 议长:帝国宰相议员:均来自保守贵族和大资产阶级 权力:未经联邦会议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 帝国议会:地位:立法机构局限: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 4)、评价: 局限: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没有 受到 根本触动,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积极: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

    40、主 立宪制度的确立,德国终于迈入资本主义门槛。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 9 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经济发展:统一开辟了市场,割地赔款,补充了资源、资金,采用新技术、设备 2、工人运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建立 3、争霸活动:英德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组织三国同 盟 4、一战中:在西线和东线两面作战,参加几次大会战与苏俄签订条约 5、覆亡:1918 年 11 月 11 日投降 向帝国主义过渡(19 世纪 70 年 代19 世纪末) 经济: 发展迅速,20 世纪初居世界第二位。(市场、资本、资源、科技) 政治特征: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容 克原为普鲁士的贵族地主,

    41、19 世纪成为半封建性的贵族地主,是德意志帝国右 翼势力的支柱) 对外:侵略 非洲亚洲:中国(三、义、辛) 目的:重新瓜分世界,导致英德矛盾尖锐。 结盟:三国同盟 1879 德奥 1882 德奥意 魏玛共和国(1919 1933)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1时间:1919 年 6 月 28 日。 2内容: 重划德国的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由国际联盟代管 15 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 河 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东岸 50 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不得同它合 并;承认 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以

    42、“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其中的非洲和中东部分归英法等国,太平洋上的岛屿大 多被日本占有。 在军备上,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 德国需对协约国支付大量的赔款。 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 1945) 背景 1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对德意法西斯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 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 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西方大国未 予反击。 1938 年春,德国吞并奥地利;接着英法意炮制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侵占苏台德区,随后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 克。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1939 年 8 月,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样,德国就为发动战争时免于两 线 作战,解除

    43、了后顾 冒险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年 9 月 1 日,纳粹德国突然袭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被打败 二战后,长期分裂,最终统一 德国及首都柏林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纽伦堡审判柏林危机东、西德分道扬镳 联邦德国:政治:1949 年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54 年结束被占领,加入北约。 经济:经历恢复“黄金”“滞胀”“低速增长”时期,60 年代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 民主德国:1949 年成立,1955 年加入华沙,照搬苏联经济模式,改革成效不大,80 年代后期政局动 荡。 德国统一:1990 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火车头。 崛起的原因:战后,联邦德国

    44、 实行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同时,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原有的 劳动力素质和工业布局的基 础良好,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前提下,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挥了市 场经济的作用,促进了经 济的起飞。 (一)经济概况及特点 19 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在德国开始,普鲁士的莱茵地区尤为突出;但其分裂状态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1871 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 备, 20 世纪初工业生产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 30 年代受到经济冲击尤其严重,法西斯上台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10 二战后,依靠美国的援助,联邦德国

    45、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发挥了市场经济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起飞。60 年代初,德国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居世界第二。 1967 年做为发起国之一加入“欧共体”,在经济上与美国展开竞争。 经济发展特 点 德国统一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 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 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制造了条件,如二战 后积极利用美援和外资。 抓住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跳跃式发展。 (二)德国的政治概况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 反法联盟; 19 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运动,建立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帝国,是欧

    46、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容克地主阶级一直起着重要作用,1882 年以德国为核心,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919 年德国在巴黎和会上被迫同协约国签定凡尔赛和约; 1933 年建立法西斯专政; 二战后被四国分区占领,后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1989 年东欧剧变,1990 年 10 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两德统一。 特点 较长时期处在分裂状态; 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有较大影响,富有侵略扩张性; 对外战争较多,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 政治上,德法 两国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双方之间的战争比较多。 德国的政权更替:神圣罗马帝国莱茵同盟德意志联邦 北德意

    47、志同盟 (9621806)(1806 1815) ( 18151866) (18661871) 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帝国(德意志第三帝 国)四国分区占领时期 (18711918) ( 19191933) (19331945)(1945 1949) 东德和西德对峙统一后的联邦德国 (1949 1990)(1990现在) (三)德国的对外扩张 1、1864 年对丹麦的 战争 2、1870- 1871 年对法战争 3、1914 年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4、1933 年,希特勒上台扩军备战,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5、30 年代干涉西班牙内战,组织三国轴心 6、1938 年吞并奥地利 7、1939 年吞

    48、并捷克斯洛伐克 8、1939 年 9 月 1 日,突袭波兰,发动世界大战 (四)德法关系演变 1、普奥联军(1792)干涉法国大革命,并多次参加反 法同盟 2、普法战争(1870)法国割地赔款 3、法德矛盾成为 三大基本矛盾之一 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对抗 5、一战中法国西线作战击败德国 6、巴黎和会上,德国遭到严厉制裁体现了法国的意图(称霸欧洲) 7、30 年代法国对德推行绥靖政策 8、自食恶果 1940/6 法国被德国灭亡,北部被占领 9、二战后,法国参加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10、联邦德国建立后,法和西德同为北约成员,后又同为欧共体的成员国 11 对德法关系的认识 法德两国出自同一祖先,都由

    49、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 法德两国关系长期处于一种敌对状态,因双方都想称霸欧 洲,故矛盾重重,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其中普法战争对 双方的关系有重大的影响,埋下互相仇恨的祸根 本世纪中期以来,法国同西德的关系有所改善,由于双方的国际地 位都有所下降,故同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 (五)英德关系演变 1、英普奥组织反法同盟,共同对付法国 2、 19 世纪末德国扩张对英国威胁最大,英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3、一战前,英德分别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国形成对抗 4、一战中对抗并击败德国 5、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委任统治) 6、三十年代对德推行绥靖政策 7、二战中对抗德国侵略 8、二战后参加

    50、对德的分区占领 马克思 1、革命理论 1)马恩合写神圣家族,是一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著作; 2)马恩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3)1848 年马恩合作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4)1871 年马写了法兰西内战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这个被认为马克思 所 写的最辉煌的文件 5)晚年编写的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2、实践(革命)活动 1)1846 年马恩在比利时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 2)1847 年参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精品资料)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33517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