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教案5 孔乙己(WORD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2021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教案5 孔乙己(WORD版).doc》由用户(永遠守護你)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ORD版 2020-2021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教案5 孔乙己【WORD版】 2020 2021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下册 部编版 同步 教案 孔乙己 WORD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中心,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它们题材多样,人物形象 鲜明,意蕴丰富,构思精巧,写法多变,语言生动。其中, 孔乙己通过小小的咸亨酒 店,在简练的描写和对话中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在看客对孔乙己的揶揄中展现当时社 会的世态炎凉,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变色龙用夸张的情节和精妙的细节 描写,刻画了沙皇专制统治下警察的虚伪嘴脸,以及小市民麻木、愚昧的形象,讽刺了当 时警察制度的不合理。 溜索通过写奇险高山深涧中的一次溜索经历,表达了对马帮汉 子的赞美。 蒲柳人家 (节选)展示了 20 世纪 30 年代京东地区大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 俗、
2、世态人情,热情赞扬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应在快速梳理情节的基础上,把人物形象分析作为教学重点。 孔 乙己应侧重从“看”与“被看”的关系分析人物形象,结合人物关系、环境描写、叙述 人称等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变色龙应侧重分析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 塑造的作用,以及夸张、对比、讽刺手法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溜索应侧重分析如何通 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深层思考作品主题。蒲柳人家(节 选)应侧重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感受浓厚的乡土气息。写作训练“审题立意”应引导学 生写作时先审清题目,再确立中心思想,做到不跑题、不偏题、立意恰当。综合性学习“岁
3、 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要引导学生培养合作意识,锻炼口语交际、写作表达的能力。 分类分类内容内容课时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要点 阅读阅读 5.孔乙己3 1. 通过快速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文章脉 络,理解选材与标题、中心的关系, 结合情节、 环境和人物描写方法分析 人物形象。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 系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体悟作者的情 6.变色龙2 7.溜索1 8.蒲柳人家(节选)1 写作写作审题立意1 感态度,丰富情感体验。 3. 体会小说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 叙事的特点。 4. 分析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 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的语言。 5. 学习并运用侧面烘托、夸张、对比的
4、写作手法。 6.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学会在审清题 目的基础上确立中心思想。 7. 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创作 文稿、编辑加工的能力,帮助学生反 思初中生活,认识自我,促进学生成 长。 综合性综合性 学习学习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 生活 1 5 5 孔乙己孔乙己 1.把握小说主要情节,了解小说的结构。 2.通过分析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 3.理解文章主旨,解析小说独特的叙事视角。 4.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深意。 3 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 5 课课前预习卡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1.初读小说,了解小说的结构层次。 2.研读描写人物
5、的语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 一、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教材 P19 的插图,画面中的人物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谁?(预设: 中间那个倚着柜台喝酒的人)那就是“孔乙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小说孔 乙己 ,看看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从课文中的插图入手,直观地感受孔乙己的形象,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扫清字词障碍。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件上本课的重点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荤 菜(hn)阔绰 (chu)侍 候(sh)舀 (yo) 羼 水(chn)绽 (zhn
6、)哄 笑(hn)笔砚 (yn) 间 或(jin)颓 唐(tu)附和 (h)蘸 (zhn) 惋 惜(wn)打折 (sh)门槛 (kn)不屑 置辩(xi) 2.初读感知人物。 自主读课文,思考: (1)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预设预设人物: “我”伙计、掌柜、孔乙己、短衣帮顾客、邻居小孩。 主人公:孔乙己。 (2)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 预设预设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3)孔乙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预设穷酸迂腐、好喝懒做、心地善良、要面子。 (言之有理即可) 3.划分层次结构。 为本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预设预设第一层(第 13 段)
7、 :小说的序幕。通过叙述者“我”的描述,交代了故事发 生的具体环境和时代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 第二层(第 412 段):小说的主体部分。 以“我”的口吻,描述了孔乙己的遭遇。 第三层(第 13 段) :小说的尾声。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整体感知文本,让学生对小说人物有一个初步印象,为后文分析人物形象做好准 备。 三、跳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三、跳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1.分析酒客形象。 酒店里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预设预设 短衣帮长衫客 短穿着长 站喝酒方式坐 外喝酒地点里 (对比: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人物
8、形象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 活。本环节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2.分析孔乙己形象。 (1)跳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师: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读完后,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语言、神态的语句,并 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做简要分析。 运用“我眼中的孔乙己是一个_的人,从文中_可以看出”的句式, 分析孔乙己的形象。 预设预设孔乙己是一个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 、不甘心居于下层的人。从文中第 4 段第一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可以看出。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生活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他“穿 长衫”是因为他自视清高,自以
9、为有地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是一个好喝懒做、好逸恶劳,饱受欺凌和摧残的人。从文中第 4 段“他身材 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可以看出。 “身材很高大”说明孔乙己原本具有劳动能力; “青白脸色”说明他营养不良, 生活 贫困; “皱纹” “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是他年事已高、处境潦倒的表现;“时常夹些伤痕” 表明他常遭人欺凌;穿“长衫” ,说明他“读书人高人一等”的思想根深蒂固;长衫“又 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反映了他的穷苦潦倒、四体不勤。一个好逸恶 劳、穷困潦倒、饱受欺凌
10、和摧残的悲剧人物形象逐渐显露了出来。 孔乙己是一个迂腐可笑、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的人。从文中第 4 段“他对人说话,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教人半懂不懂”“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 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可以看出。 “教人半懂不懂” ,写出了他的迂腐可笑。不说“冤枉好人” ,而说“污人清白” ,这 是孔乙己独有的文雅语言,显示出他的迂腐。他把文言词语“窃”与白话词语“偷” ,把 读书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借此为自己开脱,这反映了他虽不争气却尚知羞耻,而遮羞又 显得十分荒谬可笑。这种歪解诡辩、强词夺理,更显其
11、自命清高、迂腐穷酸、自欺欺人的 特点。 孔乙己是一个热心的人。从文中第 7 段“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 不能 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 ” “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 惋惜的样子”可以看出。 从孔乙己热心教“我”茴字写法看出他也有热心的一面,对于“我”的不屑又感到深 深遗憾,这里既表现了他的热心、善良,又体现出他有与人交流、融入社会的渴望。 孔乙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从文中第 8 段“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可以看 出。 孔乙己身上保留着封建腐儒的迂腐之气,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就只有为数不多的 茴香豆,却愿意将它们分给孩子,而孩子们再次把“眼睛都望着碟子” ,
12、他不是谩骂,不 是恐吓,竟也“着了慌” ,哼起了论语里的调子直哀求。这里的语言描写,使一个善 良的老头形象跃然纸上。 (2)赏析动词运用的艺术。 师:孔乙己的外貌、语言、神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对他的动作描写也很 生动准确,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关于孔乙己动作描写的词语并分析其妙处。 预设预设第 4 段“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表现了孔乙己拮据而穷酸的本相。 他要向酒店表明自己是规矩人,分文不少,并向短衣帮炫耀。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 分地显示出他虚荣的心理。 第 8 段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 “伸” “罩”二字写出孔乙己因茴香豆不够 分而慌张的情态,既表现出他的贫困,又表
13、现出他的善良。 第 11 段“摸出四文大钱” 。这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的付钱动作,一个“摸”字, 表明孔乙己穷困潦倒到了极点,从“排”到“摸”的动作变化,说明孔乙己已经贫困不堪, 也再无显摆之力。 (3)概括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师:我们结合文章对孔乙己的描写分析了他的形象,现在根据刚才的分析,请用一句 话对孔乙己的形象进行总结概括。 预设预设孔乙己是一个自命清高、自欺欺人、好喝懒做、热情善良的封建社会下层知识 分子。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用固定句式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写孔乙己的外貌、语言、神态等的句 子,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点。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选择你身边一位有特点的
14、人,从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角度描写他(她) ,刻画 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不少于 300 字。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课后写作文的方式,让学生把描写方法运用到作文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1.探究造成孔乙己悲剧结局的原因。 2.理解文章主旨。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检查作业。 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师生共评。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那么,他最终有怎样的命运?他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结局呢?让我们继续探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检查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描写方法的掌握情况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直 接
15、导入本节课内容,开启课堂学习。 二、再读课文,探究悲剧原因二、再读课文,探究悲剧原因 1.分析孔乙己的结局。 (1)通读全文,找出揭示孔乙己结局的句子。 预设预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追问:既然是“大约” ,为什么又说“的确”?在这里矛盾吗? 预设预设“大约”与“的确”在这里并不矛盾。 “大约”表估计、推测,因为没有人说 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 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中,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 表示猜测的结论。这句话也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的同情。 (2)孔乙己最后到底有没有死呢?从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预设预
16、设孔乙己最后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时, “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这说明他身体已经很 不好,可能不久就会死去。当时的天气“一天凉比一天” , “将近初冬” ,而孔乙己还穿 着破夹袄,说明他很贫困,没有钱买衣服保暖,加上身体不好,很难熬过寒冷的冬天。 文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暗示他已经死了。 2.探究造成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原因。 思考:孔乙己为什么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 预设预设(1)直接原因偷窃挨打,困顿而死。 (2)制度原因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3)社会原因民众麻木、冷漠,缺乏同情心。 (4)个人原因好喝懒做、偷窃。
17、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在上节课了解孔乙己的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孔乙己的结局以及造成这种结局的 原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联系背景,理解文章主旨三、联系背景,理解文章主旨 师:孔乙己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了解文章的写作背 景,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 1918 年冬天,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当时新文化运动虽已揭开序幕,但封建复古逆流仍很猖獗,教育体系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孔 孟之道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封建教育仍以各种方式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还 未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仍旧愚
18、昧和麻木。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鲁迅刻画了“孔乙己” 这样一个饱受科举制度摧残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形象,目的是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的教育状 况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师:请同学们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讨论本文的主旨。 (生自由讨论,师总结) 预设预设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叙述,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当时读 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 凉以及人们精神的麻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使学生能深刻了解那个时代的悲剧,从而把握文章主 旨。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请发挥你的想象,从下面几个“假如”中任选一个,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