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新-(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五课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ppt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TECH
  • 文档编号:1319321
  • 上传时间:2021-04-28
  • 格式:PPTX
  • 页数:57
  • 大小:490.2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新-(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五课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ppt课件.pptx》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新_(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五课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ppt课件 2019 (部编)统编 选修 政治 第五 第二 正确 运用 简单 判断 ppt 课件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1-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2-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学业质量要求 核心要点提炼 1.识记性质判断的含义,理解性 质判断的组成和种类,把握如何 准确运用性质判断。 2.识记关系判断的含义,理解性 质判断的组成。 3.进行性质判断、关系判断的 意义。 1.两个含义:性质判断的含义,关 系判断的含义。 2.两个组成:性质判断的组成,关 系判断的组成。 3.六种形式:全称肯定判断、全 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 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 称否定判断。 4.一个意义:认识事物的意义。 -3-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2、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含义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组成 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表示判断对象的 叫作主项。表示判断对象性质的叫作谓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 的叫作量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作用的叫作联项。 -4-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辨一辨谓项就是谓语吗? 提示:二者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谓项是逻辑学学科的术语, 是主项(被视作句子成分的主语)的具体描述的承载,位置通常处于 主项之后,由联项(被视作谓语)联结,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

    3、 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是“怎么样”。谓语动词的位置 一般在主语之后,经常用动词和形容词搭配。 -5-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3.种类 (1)依据判断的质,即以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划分, 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2)依据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划分,性质判断分 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3)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全称 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 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6-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

    4、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连一连把六种基本判断形式与相应例句连起来。 提示:B;D;F;A;C;E。 -7-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4.如何准确运用性质判断 (1)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2)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 造成误解。 (3)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与“量”都准确无误。 思一思假言判断、选言判断以外的判断都叫直言判断吗? 提示:不是。直言判断就是直接地、无条件地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 的判断,和假言判断、选言判断并列提出。但是并非假言判断、选 言判断以外的判断都叫直

    5、言判断。直言判断通常仅指性质判断。 -8-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2.组成 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表示关系 承担者的叫作关系者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 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 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表示关系者之间关 系的叫作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 -9-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举一举举例说明关系判断的逻辑结构。 提

    6、示:下面是关系判断“有的被告反控某些原告”的逻辑结构图示: 有的 被告 反控 某些 原告 量项 第一关 第二关 系者项 关系项 量项 系者项 -10-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3.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 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清自己的社 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 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情境导引 材料一 小华在作文中写道:“中

    7、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 们要珍惜这段美好时光。” 材料二 小明告诉爷爷:“公园里有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 也不是植物,样子很特别。” 材料三 一位读者致函某报社批评该报:“有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是 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 请纠正上述材料中的不当之处。 -12-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提示:材料一的不当之处在于“中学生”与“重要阶段”是判断的主项, 与谓项关系搭配不当,应该说:中学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 材料二的不当之处在于“仙人掌”“也不是植物”,这是把概念的种属 关系误认为全异关系,可以改为

    8、“也不是树木”。 材料三的不当之处在于量项“有些”的误用,应该改为“所有”。 -13-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关键能力 性质判断的含义及构成 一、性质判断的含义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所以也 叫直言判断。性质判断是简单判断的一种,具有简单判断的性质, 即判断中不包括其他判断。比如: 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的。 凡是领导说的话都是对的。 有的老师不是教授。 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 -14-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

    9、脉络 随堂训练 上述四个判断中,都是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都 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其中,断定“孩子”具有“天 真”的性质;断定“领导说的话”具有“对”的性质;断定“有的老师” 不具有“教授”的性质;断定“任何事物”不具有“静止”的性质。这 四个判断都是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这些性质的,而且除此以 外这些判断都不包含其他判断,所以它们都是直言判断。 -15-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二、性质判断的构成 性质判断是由逻辑变项(即主项和谓项)和逻辑常项(即联项和量项) 组成的。 (一)主项 在前

    10、面所举的四个判断中,“孩子”“领导说的话”“老师”“事物”都是 主项。由此可知,主项就是判断中被断定的对象,或者说是反映思 维对象的那个概念。比如: 小王是个电视迷。 这个网站不是英文网站。 上述两个性质判断中,“小王”和“这个网站”都是主项。 -16-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一般来讲,任何性质判断都是有主项的。不过有时候,尤其是在一 定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的提示,主项也可省略。比如: “听说来了远客,是哪位啊?” “黛玉。” 这组对话中,因为有上下文的提示,所以在回答时就省略了主项“远 客”,完整的表达应

    11、该是“远客是黛玉”。 -17-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二)谓项 在前面所举的四个判断中,“天真的”“对的”“教授”和“静止的”都是 谓项。由此可知,谓项就是指判断中被断定的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 种性质的概念,或者说是反映思维对象属性的那个概念。仍以上面 两个判断为例: 小王是个电视迷。 这个网站不是英文网站。 在这两个性质判断中,“电视迷”和“英语网站”都是反映被断定的对 象属性的概念,所以都是谓项。 同主项一样,谓项有时候也可省略。比如: “小兵张嘎是个小英雄,还有谁是小英雄?” “雨来。” 这组对话中,

    12、在回答时省略了谓项“小英雄”,完整的表达应该是“雨 来也是小英雄。” -18-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三)联项 在前面所举的四个判断中,“是”和“不是”都是联项。由此可知,联项 就是联结主项和谓项的那个概念,或者说联项是表示被断定的对象 和其性质间关系的那个概念。一般来讲,联项只包括“是”和“不是” 两个。其中,“是”是肯定联项,它表示思维对象具有某种性质;“不是” 是否定联项,它表示思维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 在判断或表达时,有时也可以省略联项。在“主项”和“谓项”中所举 的两组对话中,答语(即“黛玉”和

    13、“雨来”)实际上都省略了联项“是”。 再比如: -19-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 林黛玉才貌双全,多愁善感。 上面这两个性质判断都省略了联项“是”,完整的表达应该是: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 林黛玉是才貌双全、多愁善感的人。 -20-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四)量项 在前面所举的四个判断中,“所有的”“凡是”“有的”和“任何”都是量 项。由此可知,量项是表示主项(或被断定对象)的数量或范围的概 念

    14、。量项一般置于主项之前。从语言学角度上讲,量项对主项起修 饰限定的作用。在前面所举的四个判断中,“所有的”“凡是”“有的” 和“任何”这四个量项都在主项前。不过,量项也可放在主项之后、 联项之前。比如在前面四个判断中,联项前都用了“都”字,这 实际上就是量项。量项一般可分为三种: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和单 称量项。 -21-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全称量项是指在判断中,对主项的全部外延作断定的量项。常用的 全称量项有“所有”“全部”“任何”“一切”“都”“凡是”“每个”“个个”等。 比如: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5、。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 特称量项是指在判断中,对主项的部分外延作断定的量项。常用的 特称量项有“有的”“有些”“并非所有”等。比如: 有的同学是我的邻居。 有些书不是我的。 -22-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需要说明的是,特称量项在表示“有的”或“有些”主项具有某种性质 时,只是对主项的这一部分外延作断定,这并不代表主项的另一部 分外延完全不具有这种性质。反之,特称量项在表示“有的”或“有 些”主项不具有某种性质时,也只是对主项的这一部分外延作断定, 也并不代表主项的另一部分外延完全具有这种性质。 单称量

    16、项是指在判断中,当主项为单独概念时用来断定主项的量项。 比如: 这个人是英国人。 这道题是错的。 这两个性质判断中,“这个”“这道”都是单称量项。 -23-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在全称量项、特称量项和单称量项中,特称量项是不能省略的。比 如: 有的同学是我的邻居。 同学是我的邻居。 显然,省略特称量项“有的”后,主项的外延便不再受限制,该判断也 成为一个新的判断了。 不过,有时候,全称量项和单称量项是可以省略的。比如: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和“孩子是父母的宝。” 张鹏是班里最高的孩子。 -24- 第

    17、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判断中,省略全称量项“每个”和“都”后,并不改变主项的外延,因 此可以省去;判断中,“张鹏”是一个单独概念,所以也可以不要单 称量项。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全称量项一般都可省去,但单称 量项有些是不能省的,一旦省去,就改变了主项的外延。比如:“这个 人是英国人”中的单称量项一旦省去就变成了“人是英国人”,这显 然是不行的。 -25-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题1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就

    18、他的小说镀金时代答记 者问时说道:“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白痴。”此言见报后,舆论大 哗。议员们都十分愤慨,纷纷谴责马克 吐温的无礼,并强烈要求他 道歉,否则就将诉诸法律。几天后,马克 吐温在纽约时报上发 表了“道歉声明”,把那句话改为“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白 痴。” 在这则故事中,有两个直言判断: 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白痴。 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白痴。 运用逻辑知识分析,马克 吐温的“道歉声明”为何能起到对议员的 讽刺作用。 -26-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一则趣事考查对性质判断

    19、的理解,考查科学精神 这一核心素养。 答案:显然,这两个判断中都使用了特称量项“有些”,不同的是,判断 是断定主项“议员”具有某种性质,是肯定判断;判断是断定主项 “议员”不具有某种性质,是否定判断。但是“肯定此”并不意味着 “否定彼”,“否定彼”也并不意味着“肯定此”。所以,马克 吐温断定 “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白痴”并不是说其他议员就一定不是“白 痴”,反之亦然。马克 吐温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表达他对那些议员 的嘲笑的。 思路解读: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马克 吐温的两句判断分别是特称肯 定判断和特称否定判断。因为是特称,所以不能肯定或否定全部群 体,这就达到了嘲讽那些议员的效果。 -27- 第

    20、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方法技巧 使用性质判断如何避免逻辑错误 (一)关于量项 1.在表达中要注意自己是要对主项的全部外延作出断定,还是只需 要对其部分外延作出断定,不能错用了全称量项和特称量项。下面 的例子就是用错了量项: 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科学家。 细菌对人是有害的。 -28-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运用特称判断要注意准确性 特称量项的一般语言形式是“有些”。但是,“有些”这个词语所指的 数量界限是

    21、不确定的。比如,全班有50个同学,可是,不论是有40个 同学在教室里,还是有20个、10个,甚至只有1个同学在教室里,我们 都可以说“有些同学在教室里。”很明显,如果在上述的各种情况下 我们都用“有些同学在教室里”这个判断来表达,那么我们作出的判 断就是很不准确的。因此,在运用特称判断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 情况用“大多数”“多数”“少数”“个别”等词语来代替“有些”这个词。 -29-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二)关于联项 1.肯定和否定要恰当 肯定和否定使用不当常见于使用多重否定的场合。例如,现在我们 常常

    22、听到电视剧中的人物和一些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把“他非要我 做不可”这样的句式,说成是“他非要我”。 又如下面的例子: 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难免不犯错误。 到了今天,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地球不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 -30-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要正确地对联项进行限制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断定“S是(不是)P”,就可以表明对象S和属性P之 间的联系。但是,在许多场合,这种说法却不能准确地表现出对象S 和属性P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这些场合,如果我们仍然 只是用“是”和“不是”来联结S和P,那么,作出的判

    23、断就会是不恰当的。 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在使用性质判断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联 项做出限定,这样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 -31-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对性质判断的联项进行限制,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对作出判断的时间、地点、条件进行限制。例如: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在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不是革命的对象。 在大气压强下,当温度在零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时,水是液体。 另一种情况是对断定的程度进行限制。例如: 他的回答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3

    24、2-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三)关于主项和谓项 1.主项和谓项要明确 主项和谓项不明确的主要表现: 第一,主项或谓项残缺。例如: 从他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记日记。 为了培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我校要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等一系列工作。 例是主项残缺。作者的意思可能是认为主项是“他”。但是,句中 的“他”被放在“从(时候)起”这样一个介词结构中,成了一个表 示时间的介词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作时间 状语,而不是主语。因此,原判断是没有主语的。应该把“他”移到前 面去。 -33- 第

    25、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在例中,“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动宾结构,似乎不缺谓语, 但是,它的后面却加上了“等一系列工作”,这样一来,“建立和健全必 要的规章制度”成了“等一系列工作”的同位语,整个句子就没有谓 语了。 -34-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第二,主项和谓项错乱。例如: 小说吕梁英雄传的作者是马烽、西戎合写的。 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草河车、连翘配 制而成的。 经审议,区人民法院判决罪犯死刑,

    26、是罪有所得,完全 正确的,本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第三,有歧义。例如: 小王批评小张的做法是不对的。 我看见办公室的桌子一方坐着一个人。 我们八个科技小组的成员都参加了昨天的会议。 -35-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主项和谓项要相称 主项和谓项不相称的表现: 第一,主项反映的对象不具有谓项所反映的属性。例如: 旧制度像乌鸦一般黑。 第二,在以“是”为联项的判断中,主项的外延不能被谓项的外延所包 含。例如: 在世界教育史上,中国的文字和学校是最早出现的国家。 连老天爷也懂得人的心情,开庆祝会那天是个风和日

    27、丽的好天气。 第三,主项从两个方面提出问题,谓项却只从一个方面作出断定;或 者相反。例如: 中国队和韩国队正在紧张地进行争夺冠亚军的比赛。 应该把是否遵守纪律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一个重要条件。 -36-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主项和谓项不要自相矛盾 性质判断中出现的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 是主项同谓项相矛盾,另外一种情况是谓项自身相矛盾。 第一,主项提出的问题同谓项作出的断定相矛盾的例子: 写退稿信应该说明用或不用的理由。 上星期已经干旱了一个月零三天。 第二,谓项作出的断定自相矛盾的

    28、例子: 今年我校招收了本、专科学员将近一千多人。 大家在会上相互作了自我批评。 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37-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四)在实际运用中,性质判断有灵活多样的语言形式 1.判断的联项常常被省略或被用别的词语代替。如: 成熟的葡萄晶莹透明。(等于:成熟的葡萄是晶莹透明的。)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等于: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 鲁迅,浙江人。(等于:鲁迅是浙江人。) 2.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句、无主句和独词句也可以表示判断。 例如: “谁是班长?” “张红英。”(省略句) “许多人会

    29、使用电脑,也有许多人不会。”(省略句) “下雨了。”(无主句) “2005年12月。成都。”(独词句) -38-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情境导引 国王听说阿凡提很聪明,心中很不高兴,便想故意为难他一下。 他派人把阿凡提叫来,盛气凌人地说:“阿凡提,听说你很聪明。那么, 你能猜出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吗?如果你能猜出来,那就说明你是真 聪明;如果猜不出来,就说明你是个骗子。” 阿凡提知道国王是在刁难他,如果他猜自己明天死,国王现在就会 杀了他;如果他猜自己今天死,国王就会故意不在今

    30、天杀他。不管 怎么猜,都难逃一死。于是他就说道:“国王陛下,曾经有位先知告诉 我,说我会比您早死三天,我想应该是这样吧。” 国王一听,就不敢对阿凡提怎么样了,因为他唯恐杀了阿凡提后,自 己三天后也会死。 -39-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阿凡提的哪句话让国王不敢为难他?分析这句话的逻辑结构。 提示:“曾经有位先知告诉我,说我会比您早死三天,我想应该是这样 吧。”这句话让国王不敢为难他。这句话中,有一个关系判断, 即:“阿凡提的死会早于国王的死。”在这个判断中,两个关系者项是 “阿凡提的死”和“国王的死”,关系

    31、项是“早于”。 -40-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关键能力 关系判断的结构及种类 一、结构 先看下面几个关系判断: (1)梁山伯和祝英台是恋人。 (2)张明比其他同学高。 (3)所有的梁山好汉与宋江是兄弟。 (4)华歆和管宁是好朋友。 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所谓关系者项就是关系判断所断定的对象,或者说是反映思维对象 的那些概念。 -41-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所谓关系项就是反映被断定的各对象间(或

    32、关系者项之间)具有某 种关系的那个概念。 所谓量项就是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概念。常用量项有“所有的”“全 部”“有些”“有的”等。 以上面所举的几个关系判断为例,其中: 关系者项有:梁山伯和祝英台、张明和其他同学、梁山好汉和宋江、 华歆和管宁。 关系项有:恋人、高、兄弟、朋友。 量项有:所有的。 -42-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二、种类 关系判断可以分为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两种。其中,从是否具 有对称性看,对称性关系可分为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 系;从是否具有传递性看,传递性关系可分为传递关系、反传

    33、递关 系和非传递关系。 -43-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一)对称性关系 1.对称关系 对称关系是指当这一对象与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时,另一对象与 这一对象也具有这种关系。比如: 1小时等于60分钟。 Lily和Lucy是双胞胎。 判断中,“1小时”与“60分钟”具有“等于”的关系,“60分钟”与“1小 时”也具有“等于”的关系;判断中,“Lily”与“Lucy”具有“双胞胎”的 关系,“Lucy”与“Lily”也具有双胞胎的关系。 现代汉语中,表对称的常用关系项还有“朋友”“同学”“交叉”“矛 盾”“对立

    34、”等。 -44-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反对称关系 反对称关系是指当这一对象与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时,另一对象 与这一对象必不具有这种关系。比如前例中:张明比其他同学高。 现代汉语中,表反对称的常用关系项还有“大于”“小于”“晚于”“多 于”“少于”“高于”“低于”“重于”“轻于”“统治”“剥削”等。 -45-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非对称关系 非对称关系是指当这一对象与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时,另一对象 与这一对

    35、象的关系不确定,它们可能具有这种关系,也可能不具有 这种关系。比如: 晴雯喜欢贾宝玉。 蓝队支持红队。 判断中,“晴雯”喜欢“贾宝玉”,“贾宝玉”是否喜欢“晴雯”并不确定; 判断中,“蓝队”支持“红队”,但“红队”可能支持“蓝队”,也可能不支 持。 现代汉语中,表非对称的常用关系项还有“尊重”“爱戴”“帮助”“佩 服”“重视”等。 -46-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二)传递性关系 1.传递关系 传递关系是指如果A对象与B对象具有某种关系且B对象与C对象 也具有这种关系时,A对象与C对象也必具有这种关系。比如

    36、: 直线a与直线b平行,直线b与直线c平行,所以直线a与直线c平行。 甲写的字好于乙写的字,乙写的字好于丙写的字,所以甲写的字 好于丙写的字。 判断中的“平行”和判断中的“好于”就是表传递的关系项。由 此可知,当aRb成立时且bRc成立时,aRc也成立。因此,这两个关系 判断都具有传递关系。 现代汉语中,表传递的常用关系项还有“大于”“小于”“等于”“高 于”“包含”“重于”“在后”等。 -47-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反传递关系 反传递关系是指如果A对象与B对象具有某种关系且B对象与C对 象也具有这种

    37、关系时,A对象与C对象必不具有这种关系。比如: 直线a垂直于直线b,直线b垂直于直线c,则直线a必不垂直于直线c。 甲是乙的儿子,乙是丙的儿子,则甲必不是丙的儿子。 判断中的“垂直于”与判断中的“儿子”都是表反传递的关系项。 由此可知,当aRb成立时且bRc成立时,aRc必不成立。因此,这两个 关系判断都是反传递的。 现代汉语中,表反传递的常用关系项还有“重斤”“大 岁”“是父亲”等。 -48-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非传递关系 非传递关系是指如果A对象与B对象具有某种关系且B对象与C对 象也具有这种关

    38、系时,A对象与C对象可能具有这种关系,也可能不 具有这种关系。比如: 小明认识小光,小光认识小红,则小明不一定认识小红。 蓝队支持红队,红队支持黄队,则蓝队不一定支持黄队。 判断中的“认识”和判断中的“支持”都是表非传递的关系项。 因此,这两个关系判断都是非传递的。 现代汉语中,表非传递的常用关系项还有“尊重”“喜欢”“交叉”“帮助” 等。 -49-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题2从对称性方面对下列关系判断进行分析。 (1)东汉在西汉之后。 (2)王晓明和李海同岁。 (3)张三欺骗李四。 命题立意本

    39、题考查对关系判断的认识,考查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答案:(1)反对称关系。 (2)对称关系。 (3)非对称关系。 思路解读:(1)东汉在西汉后,但西汉并不在东汉后,所以二者是反对 称关系。(2)王晓明和李海同岁,反过来,李海与王晓明也是同岁,所 以二者是对称关系。(3)张三欺骗李四,李四未必欺骗张三,所以二 者是非对称关系。 -50-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方法技巧 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的不同 第一,二者研究的对象不同。性质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是否具有某 种性质的判断,关系判断是断定思维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第

    40、二,二者研究对象的数量不同。性质判断主要是对一个或一类对 象作判断,关系判断则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作判断。 第三,二者的构成要素不同。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 四部分组成,关系判断则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组成。 逻辑学中的关系判断是对各种事物或对象之间的关系作判断的,而 且这种判断形式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这无疑对其他各学科的研究 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准确理解关系判断,这也是以后进 行关系推理的基础。 -51-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52-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

    41、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1.在性质判断划分中,不需要量项的是( ) A.全称判断 B.特称判断 C.肯定判断 D.单称判断 答案:D 解析:只有单称判断不需要量项,D项正确。 -53-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以下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 ) 高二四班有些学生不是团员 张三比李四大四岁,李四比王五 大五岁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A. B. C. D. 答案:D 解析:属于性质判断(直言判断);属于关系判断。本题选D 项。 -54- 第二框

    4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对“有些中学生是共青团员”这个判断表述正确的是( ) “有些”是量项 “中学生”是主项 “是”是谓项 “是”是 联项 “共青团员”是谓项 “共青团员”是主项 A. B. C. D. 答案:A 解析:明显是错误的,这里的“是”是联项,“共青团员”是谓项。 -55-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4.“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是( ) 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A. B. C. D. 答案:A

    43、 解析:题干中的句子从质上看属于肯定判断,从量上看属于特称判 断,故选,选A项。 -56-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5.月亮绕着地球转,月亮与地球之间相距三十八万公里,这是( ) A.一个性质判断 B.一个关系判断 C.两个性质判断 D.两个关系判断 答案:D 解析:月亮绕着地球转,是关系判断。月亮与地球之间相距三十八 万公里,也是关系判断。故本题选D项。 -57-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6.试指出下列逻辑判断是否含有逻辑错误。 (1)甲队胜乙队,乙队胜丙队,则甲队胜丙队。 (2)甲地距乙地很近,但乙地距甲地很远。 答案:(1)这组判断有逻辑错误。其错误在于把“胜”这种非 传递关系当成了传递关系。(2)在这对关系判断中,关系词“ 距很近”是一个表示对称关系的词项,所以,由“甲地距乙地很近” 可知“乙地距甲地也很近”。而题中却说“乙地距甲地很远”,这里包 含前后矛盾、逻辑关系混乱的逻辑错误。 解析:运用判断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把握关系判断的具 体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新-(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五课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ppt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319321.html
    TECH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