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新-(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七课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ppt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TECH
  • 文档编号:1319178
  • 上传时间:2021-04-28
  • 格式:PPTX
  • 页数:31
  • 大小:304.0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新-(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七课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ppt课件.pptx》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新_(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七课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ppt课件 2019 (部编)统编 选修 政治 第七 第一 归纳推理 及其 方法 ppt 课件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1-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2-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学业质量要求 核心要点提炼 1.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 2.对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 纳推理作出全面比较。 3.掌握归纳推理的具体方法,尤 其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具体方 法。 1.一个核心概念:归纳推理的含 义。 2.一个基本区分:完全归纳推理 与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区分。 3.一个深入理解:深入理解不完 全归纳推理的原因。 4.一个重点把握:重点把握不完 全归纳推理的具体方法。 -3-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归纳推理的含义 1.定义 以个别性或特

    2、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形式叫作 归纳推理。 2.分类 (1)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只涉及认识的部分对象。这种推理 的前提与结论之间不具有保真关系,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 理。 (2)完全归纳推理: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这种推理的前 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必然推理。 -4-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3.重点认识不完全归纳推理 (1)含义: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 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2)必要性:有的认识对象太复杂,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

    3、 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我 们也没有必要对认识对象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 (3)可能性:凭借思维的能动性,人们不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 一进行考察,只考察其中的部分情况,往往也能得出一般性结论。 (4)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 -5-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思考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是否就可以得出一般性结论? 提示:只根据一两件事实材料就简单地得出一般性结论,还认为结 论一定可靠,这样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犯有“轻率概括”的错误。 -6-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

    4、究 课前篇自主预习 二、归纳推理的方法 1.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 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 一个都不能遗漏。 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 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1)何为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 系。一种现象的产生或消失,必定有它的原因。因果联系是事物本 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 (2)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 -7-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5、 随堂训练 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与不完全归纳推理 情境导引 一个农夫在野外抓到一只火鸡,带回家喂食饲养。火鸡畏畏缩缩地 想:“这个人为什么会给我好吃的,嗯,肯定有阴谋。”一个月过去了, 农夫每天一日三餐准时给它送饭。火鸡也放下戒心,它想:“日久见 人心,这是个好人!”几个月过去了,圣诞节前一天,农夫将火鸡放进 微波炉烤了。 运用归纳推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这只火鸡错在哪里。 -8-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提示:这只可怜的火鸡是归纳推理的牺牲品。归纳推理可以用一个 数学公式解释。比如1、2、3、

    6、4、( ),让你猜括号里的数字是 什么。我们都会猜是5,因为根据前面1234的排列规律,所以推出的 答案自然是5。这个5就是归纳推理的结果。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 事情的结果是没有办法根据前面规律推出来的。就像例子中的火 鸡,用归纳推理,它应该是每天享受着免费的三餐安养晚年,现实却 被做成了圣诞大餐。所以说,火鸡是归纳推理的牺牲品。 -9-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关键能力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区 别 考察对象 的范围 考察的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对象 考察

    7、的则是某类事 物的部分对象 结论与前 提的关系 没有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 超出了前提断定的 范围 结论的可 靠性 只要前提为真,推理形式 正确,完全归纳推理的前 提必然推出真的结论,是 必然性推理 是或然性推理,即便 前提都为真,结论也 未必真 -10-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项目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联系 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 的一般性程度较大 结论 只有明确了解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联系与 不同,才能在科学研究、说明问题或论证思想时正确运 用它们;而且,在适

    8、当的时候采取不同的归纳推理形式,取 长补短,互相辅助,也更有助于人们认识客观事物 -11-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题1下列结论能否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1)天下乌鸦一般黑。 (2)大于6小于330 000 000的偶数等于两个素数之和。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推理的类型,考查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答案:(1)“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结论不能由完全归纳推理推出。 (2)“大于6小于330 000 000的偶数等于两个素数之和”的结论可以 由完全归纳推理推出。 -12-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

    9、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思路解读: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特殊的归纳推理,在前提中它考察 的是一类事物的全部个体对象。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真 实可靠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 都应该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由于 完全归纳推理要求被讨论的某类事物的对象必须一一列举出来,加 以断定,从而其对象的数量必须是有限的,因此完全归纳推理的应 用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数量较多,或遇到某类事物对象无限 时,就不能使用完全归纳推理了。如第(1)题“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 结论就不能由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第

    10、(2)题大于6小于330 000 000 的偶数等于两个素数之和可以由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13-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方法技巧 关系 归纳推理 概括 区 别 含 义 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 提,推断出一般性结论的推 理形式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概括是在 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 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 从思维科学上讲,概括就是把 个别的和特殊的事例总结、推 广成普遍的和一般的结论。它 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类 型 可分为不完全归纳推理和完 全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前 提不涉及认识对象全部范围 而只

    11、涉及其部分范围,叫作 不完全归纳推理。如果其前 提遍及认识对象的全部范 围,通常称为完全归纳推理 可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 初级概括是在感知觉和表象水 平上的概括,高级概括是根据 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 行的概括 -14-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关系 归纳推理 概括 联系 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和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断出一般 性结论的推理形式。这种推理的结论必须进行概括 -15-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归纳推理的方法归

    12、纳推理的方法 情境导引 我们从一个袋子里摸出来的第一个是红玻璃球,第二个是红玻璃球, 甚至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都是红玻璃球的时候,我们会立刻出 现一种猜想:“是不是这个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红玻璃球?”但是, 当我们有一次摸出一个白玻璃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失败了。这时, 我们会出现另一种猜想:“是不是袋子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玻璃球?” 但是,当有一次摸出来的是一个木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又失败了。 这时,我们又会出现第三个猜想:“是不是袋子里的东西都是球?”这 个猜想对不对,还必须继续加以检验,要把袋子里的东西全部摸出 来,才能见个分晓。 -16-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

    13、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上述的三个猜想是什么类型的推理?它的结论有什么特点?如何才 能提高其可靠性? 提示:(1)上述三个猜想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 (2)题中的三个猜想,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一个对象情况都进行考察, 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因此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既可能真,也可能假。 (3)要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前提 中考察的对象要尽可能多些;第二,前提中考察的对象的范围要尽 可能面广些,特别要注意一些最容易出现相反情况的事例;第三,尽 可能分析出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

    14、7-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关键能力 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方法 理解 举例 求 同 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 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 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 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 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 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有人通过实验发现:用不同材料 做成的形状不同的摆,如果它们 的长度相同,它们的摆动周期也 相同。由于在摆动周期相同的 许多具体场合中,摆的长度都相 同,此人得出结论:摆的长度与摆 的摆动周期有因果联系 -18-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

    15、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方法 理解 举例 求 异 法 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 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 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 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 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 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 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 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 有因果联系 有人把一定数量的白薯种分 为两部分,一部分先用温水浸 过,另一部分则不经过这道程 序。结果用温水浸种的那块 白薯地的产量比未经过浸种 的产量要高。由于其他条件 都相同,此人由此得出结论:用 温水浸薯种是白薯增产的原 因 -19-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16、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方法 理解 举例 求 同 求 异 并 用 法 如果在被考察现象a出 现的一组场合(正面场 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 因素A;在这个现象a不 出现的另一组场合(反 面场合)中,都没有因素 A,那么,因素A与被考察 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人们很早就知道,种植豌豆、蚕 豆、大豆等豆类植物,不仅不需 要给土壤施氮肥,而且还可以使 土壤增加氮,而种植其他植物没 有这种现象。研究发现,豆类植 物的根部有称为根瘤的突起物, 其他植物却没有。由此,人们得 出结论:豆类植物的根瘤能使土 壤增加氮 -20-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17、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方法 理解 举例 共 变 法 如果被考察现象a有某些 变化,另一现象A也随之发 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个 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 象a有因果联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 着温度不断升高,物体的体积 会不断膨胀。由此,人们得出 结论:物体受热与物体体积膨 胀有因果联系 -21-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方法 理解 举例 剩 余 法 如果有一个复合现象(a、b、 c),已知它的原因是在某个特 定范围(A、B、C)之内,又知 此范围的因素B只能说明复 合现象的一部分b,因素C只 能说

    18、明复合现象的另一部分 C,那么,此范围内的另一因素 A与复合现象的其余部分a有 因果联系 居里夫人发现,沥青铀矿石 的放射性强度是该矿石含 铀量放射性强度的许多倍。 她推测:在沥青铀矿石中还 有未知的放射性元素。她 从沥青铀矿石中提炼沉淀 物,从沉淀物中发现了两种 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钋和镭 -22-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题2“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 此推理方法是( ) A.完全归纳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演绎推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推理的规

    19、则,考查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答案:B 思路解读:题干考查了一部分金属的性质,然后得出“所以一切金属 都导电”的结论,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分为 不完全归纳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 -23-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方法技巧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关系 关系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区 别 思维过程 从一般性认识推出 个别性认识 从个别性认识推出一般性认 识 结论所 断定的 知识范围 推出了新的判断, 但没有超出前提所 包含的知识范围 把分散的、个别的知识加以 概括所推出的一般性认识的 新判断,超出了前

    20、提所包含 的知识范围 前提与 结论的 联系程度 前提与结论之间具 有必然的联系,只 要前提真实,形式 正确,就必然推出 真实结论 前提与结论之间,除完全归 纳推理之外,一般来说,都只 具有或然的联系,也就是根 据某些个别性认识,推出的 一般性结论未必是真实的 -24-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关系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联系 演绎推理大前提的一般性知识,必须借助归纳推理,由 个别性知识经过概括才能得到 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在归纳推理过程中,所 获得的个别性前提需要一定的理论、原则作指导,并且, 归纳推理所

    21、得到的结论,往往需要演绎推理加以论证 -25-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6-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1.以下对归纳推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 归纳推理是按推理中个别与一般的认识关系划分的 归纳推 理是必然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是或然推理 A. B. C. D. 答案:C 解析: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是或然推理,故说法不对, 正确,应选C项。 -27-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22、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2.以下对因果联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一种原因必定会引起一定的结果 C.先行后续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D.一种现象的产生或消失,必定有它的原因 答案:C 解析:因果联系是先行后续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故C项错误。 -28-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3.我国科学家发现,当太阳上的黑子大量出现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 多;当太阳上黑子出现不那么多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不那么多;当 太阳上黑子出现很少时,长

    23、江流域的雨量也就少。这里运用的是探 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答案:C 解析:题目中大量多、不那么多不那么多、很少少,体现了 一现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很 显然是共变法。故本题选C项。 -29-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4.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表示二者相联系的 方面是( )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虽是两种不同的推理,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 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 演绎推理需要一般性的判断作为前提, 而一般性的判断,是靠归

    24、纳推理来提供的 演绎推理要依赖归纳 推理,归纳推理也要依赖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 演绎推理的结论具有必然性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关系。均表达了演绎 推理与归纳推理的联系,而表达的是二者之间的区别。本题选A 项。 -30-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5.100多年前,一艘远洋帆船载着五个中国人和几个外国人由中国 开往欧洲。途中,除五个中国人外,这些外国人全病得奄奄一息。 经诊断,他们都患有坏血病。同坐一只船,同样是人,一样的风餐露 宿、受苦挨饿、漂洋过

    25、海,为什么中国人同外国人却判若异类呢? 原来,船上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喝水方面有所不同,这五位中国人 都有喝茶的嗜好(后来的研究证明:茶叶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 抗坏血病的功效),而那几个外国人都没有喝茶的嗜好。由此看来, 喝茶是此船上的五位中国人不患坏血病的原因。 分析上述材料运用了哪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31-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议题探究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答案:该材料运用了求异法探求事物的因果联系。五个中国人和外 国人在当时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情况是五个中国人都 有喝茶的嗜好,而外国人却无喝茶的嗜好。结果五个中国人都不患 坏血病,而外国人都患坏血病,可见,喝茶是不患坏血病的原因。 解析:在被研究现象出现与不出现的两个场合,只有一种情况相对 应出现或不出现,而其他情况则在各个场合都出现,这个相对应出 现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这就是求异法。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新-(部编)统编版高中政治选修三第七课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ppt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319178.html
    TECH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