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教案+课件(校赛课一等奖).zip
三上间隔排列教案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78-79 页的内容。在学习这节课之 前,学生并未对找规律进行一定系统的学习,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 比较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这些学习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学习了本节课后,学生就能对间隔排列物体间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并逐步掌握通过分组找规律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找规律做铺垫,并逐 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分组找规律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规律。 2、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 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3、让学生学会运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 力。 5、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两种不同情况,体会 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一个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的情况。 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会方法,因此我将充分发挥 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仔细观察,认 真思考,探索发现,在此基础之外,我将安排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 作,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结合我的教学流程来简单说说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考。 (一)情境引入,渗透规律 1、两个卡通人物,一个米老鼠一个唐老鸭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排列规律? 指出:这里每组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探 究的两种物体的间隔排列。 2、师: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间隔排列现象,一起看图发现间隔排列。最 后一起去小兔子家的院子里去找一找。 (二)自主探究,体验规律 1、出示主题图: 要求:请同学们再来认真观察一下,小兔和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木桩 和篱笆、手帕和夹子呢? 2、指出:这里每组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 探究的两种物体的间隔排列。 师:在这样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先来数一数每种 物体的数量。请小朋友们拿出作业纸,同桌合作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讨论每排两 种物体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生作品展示,核对数量,交流想法。 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 1 等等。 (三)实践操作,验证规律 1、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 1? 2、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很棒,现在老师要帮小兔子找搭档, 我们来分一分,圈一圈,(一个兔子一个蘑菇为一组)看看出现了啥情况? (最后一只兔子没有找到朋友) 在找搭档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最后一只小兔没找到搭档,所以小兔比蘑菇多 1 个 师:其他两组排列里也是这种现象吗?咱们来看一看。 出示木桩篱笆图。如果把一根木桩和一块篱笆看成一组,也像这样圈起来 后,结果会怎样?把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一组一组圈起来后又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动手在课本上圈一圈,发现木桩和夹子多 1 个。 思考:每组排列中多 1 个的那种物体两端有没有? 教师引导:两端相同,排在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多一个。 3、出示:若果有 20 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 有多少个蘑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若果小兔子要把 20 块手帕像那样夹在绳子上晒一晒,一共需要多少个 夹子?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最后再次设疑:是不是这样的间隔排列都是两端比中间多 1,中间比两端 少 1 (四)应用思想,拓展规律 1、同学们,坐到现在有点累了吧,接下来我们大家动起来玩一个排队游戏。 请 5 个女生上前面来,要上来( )个男生,才能形成间隔排列。 (1)两端都是男生(2)两端都是女生(3)一端男生,一端女生 2、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男女生人数相等的情况? 汇报并总结:两端物体相同,数量相差 1;两端物体不相同,一一对应刚 好没有多余的,因此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3、谈话:请拿出准备好的草稿纸,如果把圆和正方形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 行,如果正方形有 10 个,圆形可能有几个?(学生合作操作,动手画,教师巡 视指导) 4、有序交流学生的结果,看看每种摆法的正方形和圆形各有几个,并让学 生说说理由。 提问:为什么会圆形和正方形个数相等,也是 10 个这个结果呢? (两端不同,一一对应正好都能对上,没有多余的) (五)延伸拓展 研究围成一圈的情况 1、师:老师想做一个花环,你能按要求涂涂吗? 选你喜欢的两种颜色,一个隔一个涂一涂。其中一种颜色有( )朵, 另一种颜色有( )朵。 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两种颜色的数量相同? 是间隔排列嘛? 与我们今天所学的有关嘛? 你能把它们变成我们今天所学的嘛?(剪开、拉直-两端不同) 小结:这种排列,我们称之为围成一圈,围成一圈的这种间隔排列,两种 物体数量相等。 反问:围成一圈,两种物体数量都相等吗? 2、进一步验证: 选你喜欢的两种颜色,一个隔一个涂一涂,制作一串手链,其中一种颜色 有( )颗,另一种颜色有( )颗。 集体交流展示,得出结论。 (六)全课总结,体会收获 谈谈自己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 一 认识几分之 一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一半。份,每份是它的一半。 2 1 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 用斜用斜 线线涂上颜色。涂上颜色。 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 用用 斜线斜线涂上颜色。涂上颜色。 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哪些哪些能用能用 表示?表示? 在在 里打里打 。 ( ) ( ) ( )( ) 没有平均分!没有平均分! ( ) 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下面图里的涂色部分下面图里的涂色部分该用什么该用什么分数分数 表示,请写出来。表示,请写出来。 ( )( ) ( ) 1 1 4 4 ( ) 1 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数。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数。 1 1 2 2 3 34 5
收藏
编号:130592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4-21
5
文币
- 资源描述:
-
三上间隔排列教案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78-79 页的内容。在学习这节课之 前,学生并未对找规律进行一定系统的学习,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 比较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这些学习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学习了本节课后,学生就能对间隔排列物体间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并逐步掌握通过分组找规律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找规律做铺垫,并逐 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分组找规律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规律。 2、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 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3、让学生学会运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 力。 5、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两种不同情况,体会 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一个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的情况。 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会方法,因此我将充分发挥 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仔细观察,认 真思考,探索发现,在此基础之外,我将安排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 作,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结合我的教学流程来简单说说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考。 (一)情境引入,渗透规律 1、两个卡通人物,一个米老鼠一个唐老鸭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排列规律? 指出:这里每组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探 究的两种物体的间隔排列。 2、师: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间隔排列现象,一起看图发现间隔排列。最 后一起去小兔子家的院子里去找一找。 (二)自主探究,体验规律 1、出示主题图: 要求:请同学们再来认真观察一下,小兔和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木桩 和篱笆、手帕和夹子呢? 2、指出:这里每组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 探究的两种物体的间隔排列。 师:在这样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先来数一数每种 物体的数量。请小朋友们拿出作业纸,同桌合作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讨论每排两 种物体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生作品展示,核对数量,交流想法。 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 1 等等。 (三)实践操作,验证规律 1、思考并讨论: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 1? 2、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很棒,现在老师要帮小兔子找搭档, 我们来分一分,圈一圈,(一个兔子一个蘑菇为一组)看看出现了啥情况? (最后一只兔子没有找到朋友) 在找搭档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最后一只小兔没找到搭档,所以小兔比蘑菇多 1 个 师:其他两组排列里也是这种现象吗?咱们来看一看。 出示木桩篱笆图。如果把一根木桩和一块篱笆看成一组,也像这样圈起来 后,结果会怎样?把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一组一组圈起来后又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动手在课本上圈一圈,发现木桩和夹子多 1 个。 思考:每组排列中多 1 个的那种物体两端有没有? 教师引导:两端相同,排在两端的物体就比中间多一个。 3、出示:若果有 20 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 有多少个蘑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若果小兔子要把 20 块手帕像那样夹在绳子上晒一晒,一共需要多少个 夹子?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最后再次设疑:是不是这样的间隔排列都是两端比中间多 1,中间比两端 少 1 (四)应用思想,拓展规律 1、同学们,坐到现在有点累了吧,接下来我们大家动起来玩一个排队游戏。 请 5 个女生上前面来,要上来( )个男生,才能形成间隔排列。 (1)两端都是男生(2)两端都是女生(3)一端男生,一端女生 2、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男女生人数相等的情况? 汇报并总结:两端物体相同,数量相差 1;两端物体不相同,一一对应刚 好没有多余的,因此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3、谈话:请拿出准备好的草稿纸,如果把圆和正方形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 行,如果正方形有 10 个,圆形可能有几个?(学生合作操作,动手画,教师巡 视指导) 4、有序交流学生的结果,看看每种摆法的正方形和圆形各有几个,并让学 生说说理由。 提问:为什么会圆形和正方形个数相等,也是 10 个这个结果呢? (两端不同,一一对应正好都能对上,没有多余的) (五)延伸拓展 研究围成一圈的情况 1、师:老师想做一个花环,你能按要求涂涂吗? 选你喜欢的两种颜色,一个隔一个涂一涂。其中一种颜色有( )朵, 另一种颜色有( )朵。 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两种颜色的数量相同? 是间隔排列嘛? 与我们今天所学的有关嘛? 你能把它们变成我们今天所学的嘛?(剪开、拉直-两端不同) 小结:这种排列,我们称之为围成一圈,围成一圈的这种间隔排列,两种 物体数量相等。 反问:围成一圈,两种物体数量都相等吗? 2、进一步验证: 选你喜欢的两种颜色,一个隔一个涂一涂,制作一串手链,其中一种颜色 有( )颗,另一种颜色有( )颗。 集体交流展示,得出结论。 (六)全课总结,体会收获 谈谈自己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 一 认识几分之 一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一半。份,每份是它的一半。 2 1 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 用斜用斜 线线涂上颜色。涂上颜色。 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 用用 斜线斜线涂上颜色。涂上颜色。 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哪些哪些能用能用 表示?表示? 在在 里打里打 。 ( ) ( ) ( )( ) 没有平均分!没有平均分! ( ) 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下面图里的涂色部分下面图里的涂色部分该用什么该用什么分数分数 表示,请写出来。表示,请写出来。 ( )( ) ( ) 1 1 4 4 ( ) 1 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数。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数。 1 1 2 2 3 34 5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连云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教案+课件(校赛课一等奖).zip》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间隔排列
连云港
苏教版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间隔
排列
教案
课件
校赛课
一等奖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