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高中 通史 历史)第九单元 第23讲.docx

  •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 文档编号:1293101
  • 上传时间:2021-04-1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6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高中 通史 历史)第九单元 第23讲.docx》由用户(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高中 通史 历史 【2020高中 通史 历史】第九单元 第23讲 2020 高中 历史 第九 单元 23 下载 _其他资料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第 23 讲讲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4意义:经过 3 年努力,到 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 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教材补缺 19491952 年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

    2、了条件。 (2)在城市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 双重性质。 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 1953 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 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 年) 1“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 年) (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2)目的: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3、工业基础十分 薄弱。)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条件)。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 成投产。 (5)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6)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 年) (1)基本内容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

    4、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基本途径和方式 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小 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意义: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 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图示明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三、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内容 (1)主要矛盾

    5、: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 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四、探索失误(三面红旗) 1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运动 (1)过程 “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农业开始。全国掀起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随后又 不断提高和修改粮食生产计划指标,引发了各级干部的浮夸风。 1958 年 8 月后,“大跃进”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

    6、出现全民炼钢运动,1960 年结束。 (2)评价 在 3 年“大跃进”期间,由于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和技术方面,动员了空前 规模的人力、物力,建成了一批重要项目。如大庆油田的开发,原子尖端技术的突破,都是 在这个时期取得的成绩。 但是方法上采取大搞政治运动,无视客观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其直接后果 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3)失败原因 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是不切实际的。 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坏了经济的稳步与协调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特

    7、点 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强调“一大二公”。 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 (2)实质: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但这只 是一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空想,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五、政策调整 11960 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调整”的含义: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即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 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

    8、2)“调整”的直接作用,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也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 调问题。 21962 年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带头 做自我批评。 31971 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41975 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教材补缺 三线建设 从 1964 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国防、 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 模可与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

    9、点一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新民主主义社会 从 1949 年 10 月到 1956 年, 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 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 2新民主主义经济 进入社会主义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 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过渡性经济。 3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2 年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

    10、主义社会。 4国家资本主义与赎买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 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赎买” 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5统购统销 指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 应,农民的口粮和种子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凭粮本供应粮食,国家严格禁 止粮食自由买卖,是国家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它严重牺牲了农民利益,为工业建 设提供原始积累。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

    11、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 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针对练 1 (2018 邢台月考)“一五”计划是在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情况下开始的, 它以苏联 帮助我国设计的 156 个建设单位为中心。到 1957 年底,156 个项目中有 135 个已施工建设, 有 68 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材料旨在说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 A

    12、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完全依赖于苏联经济技术援助 C得益于苏联的援助和国内环境 D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得到了苏联的援助而非照搬苏联建设经验, 故 A 项 错误;材料中苏联对“一五”计划协助力量较大但并非完全依赖苏联的援助,还离不开中国 人自己的奋斗,故 B 项错误;材料表明国内环境相对稳定和苏联的援助推动“一五”计划的 顺利实施,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一五”计划完成的作用,故 D 项错误。 2“一五”计划的特点、实质及问题 (1)特点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13、统筹兼顾。 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问题 工业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步伐;1956 年出 现全局性冒进,基础投资总额过大,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社会主义改造:盲目追求改造速度,滋生了“左”倾冒进情绪;改造中的不良举措一定程 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

    14、的利益;无视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需要,改造模式集中、单一。 家国情怀中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 实现了民族独立, 摆脱了被列强奴役剥削的命运。 在中共的领导下实施了“一 五”计划,迅速壮大了中国的工业化力量,为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考点二 探索与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1“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反映了我国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 高速度,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属于生产力领域。其结果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 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我国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

    15、力 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属于生产关系领域。其结果严重挫伤了人民群 众生产的积极性。 2八字方针 (1)含义:调整是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 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 (2)关系:调整是“八字”方针的核心,调整的目的是巩固、充实和提高。 针对练 2 下图为中国(19522008 年)城市化率曲线图,其中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的 主要原因是( ) A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大量减少 B国民经济调整精简城镇人口 C城市知识青年大量上山下乡 D“左”倾错误导致工业生产缩减 答案 B 解析 观

    16、察图片可知,城市化率出现最大幅度下降是在 1962 年前后。1960 年中央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大跃进”时期农轻重比例进行调整,发展轻工业和农 业,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随着重工业比重的下降,城镇人 口比重也下降,故 B 项正确。 19561976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核心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失误的原因 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

    17、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 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 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3)经验教训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 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

    18、起来。 材料 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 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 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 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 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 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 步改善人民生活。摘

    19、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 要求: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独特之处。 信息:_ 答案 借鉴苏联模式并得到苏联资金、技术援助;以高速发展为首要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 用重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资金积累;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改变原有工 业的畸形布局;逐步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 材料 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广大农村普遍开展起来后,加之城乡差别逐渐显现和自然灾害的出 现,农村一些人员开始向城市流动。1957 年前后,农民入城风气达到高潮。当时正值农业集 体化运动的关键时期,阻止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全国上下非常重要的工作。1957 年年底,中共 中央、国务院联合发

    20、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 ,严厉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来 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1958 年,国家就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 ,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 迁往城市。 发现问题: 新中国 50 年代的户籍制度与当时的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息息相关, 教材并未涉及。 思考:1958 年国家出台户口登记条例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怎样 的实质? 试答:_ 答案 原因:农村劳动力流失,阻碍农业集体化进程;优先发展重工业,依靠农业提供原始 积累;新兴的工业城市容纳力有限。 实质:新中国 50 年代的户籍制度是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实施的具体体现。 史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 中央有关部门先

    21、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 棉、钢产量在 1962 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方案一(1955 年夏) 4 600 亿斤 4 300 万石 1 100 万吨 方案二(1956 年 1 月) 6 400 亿斤 7 000 万石 1 500 万吨 方案三(1956 年 8 月) 5 000 亿斤 4 800 万石 1 050 万1 200 万吨 史料二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摘自 1959 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表 史料三 摘

    22、自 1958 年人民日报刊载的大跃进运动的相关图片 图一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图二 居民将家中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辨析史料:上面的三则史料为十年探索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相关史料。材料一 为中央有关部门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的三个方案,为第一手史料。材料二为某部门根 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表,也是第一手史料。材料三中人民日报为主流媒体,相 关报道反映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同样为第一手史料。三则材料都是第一手史料,但是,在使 用或解读时要注意辨别其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真实状况。 应用:(1)对以上史料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A史料一反映了八大召开时的中国一直是采取稳步

    23、前进的指导思想 B史料二表明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 12 倍,数据真实有效 C史料三图一表明当时生产力快速发展,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 D史料三图二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全民炼钢的热潮 答案 D (2)上述三则史料均为第一手史料,我们在借鉴与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三则材料反映了当 时经济建设的趋势是什么? _ 答案 问题:上述三则史料均为第一手史料,能够反映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可信度较高。 但是,还要注意甄别其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状况。 趋势:史料一中方案二反映追求高速度的倾向,表明当时“左”倾思想已经在潜滋暗长;史 料二中 1958 年的数据存在浮夸的成分, “左”倾冒进的思想盛行

    24、; 史料三中主流媒体的报道 表明了官方的价值肯定,“左”倾思想官方化。三则史料反映出经济建设领域在“左”倾思 潮的影响下曲折发展。 全国卷考题统计 年份 考题 2018 年 卷,3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资源勘探 卷,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女性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2017 年 卷,41(2) “一五”计划时期的矿业政策 2016 年 卷,31 “一五”计划时期的投资重点 2015 年 卷,31 “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成就 2014 年 卷,31 “一五”计划时期的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卷,31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1(2018 课标全国,31)下图是 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

    25、手持 “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 D 解析 D 对:材料反映了 1953 年资源勘探队进深山开采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A 错:1957 年“一 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与题干时间不符。B 错:“开始”说法不 符合史实。C 错: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 1965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2.(2018 课标全国,31)如图为 1956 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

    26、中字:“奶奶的尺量 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答案 B 解析 B 对: 漫画以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为焦点, 体现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A 错:说法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中“量布做新衣”的信息不符。C 错: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于 1958 年,与漫画中“1956 年”的时间信息不符。D 错:不是漫画的主旨且与史实不符。 3(2016 课标全国,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 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

    27、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重工业,努力为工业建设提供条件, 于是出现住宅建设投资减少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的现象,故 A 项正确;B 项表述不 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史实,排除;C 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解读,不能反映其实质,故 C 项错误;“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故 D 项错误。 4(2015 课标全国,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 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

    28、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 A 解析 图表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中国的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英、 美两国, 实际反映了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急需改变落后工业面貌的愿望,也是“一五”计划优先 发展重工业特点的体现,故 A 项正确。 5(2014 课标全国,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 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 B 解析

    29、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 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粮食供应不涉及工商业改造,排除 A 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 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排除 C 项;国民经济恢复在 1952 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 D 项。 1(2019 章丘模拟)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是中国现 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有学者把 1949 年前的中国称为现代化早期,而将 1949 年之 后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大规模工业化时期,主要理由是 1949 年后的中国能够( ) A组织一切力量实行国家工业化 B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 C继续发挥战争

    30、中形成的动员能力 D实现独立自主不再受外国的干涉 答案 A 解析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前提,故 A 项正确; 充分激发起全民族的建设热情,不仅指工业化,故 B 项错误;继续发挥战争中形成的动员能 力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不再受外国的干涉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 2(2018 滨州市模拟)1953 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统购价格由中 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这一政策 的制定( ) A是基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 B是基于解决人民温饱的需要 C是基于国家经济困难的应对 D是基于国家

    31、全面建设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1953 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是基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 故 A 项正确。 3 (2018 洛阳模拟)据统计, 1949 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 84.5%,1952 年为 74.7%,1957 年为 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 A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 B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 C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减少,是因为“一五”计划时 期工业化不断发展,工业比重不断增加,因而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故 C 项正确。 4(201

    32、8 临沂模拟)新中国成立后至 1978 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 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 0.139 元/斤,二十多年价格几乎没变。 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实行大力发展民生的经济政策 B采用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C有利于扩大消费搞活市场经济 D市场上大米等商品粮供应充足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至 1978 年前我国物价几乎未变, 这与大力发展民生无关, 故 A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至 1978 年前我国物价几乎未变,是因为实行国家计划定价,采取以计 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故 B 项正确;材料中物价二十多年不变,体现了计划经济

    33、特点,非 市场经济,故 C 项错误;联系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至 1978 年我国农业发展困难,粮食供 应并不充足,故 D 项错误。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 上饶模拟)1953 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 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陈云 的这一认识( ) A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B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 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 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

    34、化更需要合作化”可知,陈云的这一认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 三改”提供了政策依据,较为合理地阐述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故 A 项正确。 2(2019 威海高考模拟,31)下表为 19521957 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领域的计划目标。这主 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领域 增长目标 年均增长率 工农业总产值 51.1% 8.6% 工业总产值 98.3% 14.7% 农业及副业总产值 23.3% 4.3% A.国家工业基础薄弱 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C出现经济冒进思想 D忽视农业基础地位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19521957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的目标远远高于农业及副业总 产值的

    35、增长目标,说明国家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反映了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故 A 项正确。 3(2018 衡水四月大联考,31)下表是 1953 年 2 月国家预算报告表,其中国民经济建设支出 增长情况如下: 国民经济建设支出领域 比上一年增长 重工业和机械工业 47.31% 燃料工业 84.56% 地质勘测 611.46% 建筑工程 204.14% 铁路 88.93% 农业 61.44% 林业 128.38% 总支出 68%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占总支出最少 B是顺利进行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 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后果 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 答案 D 解析 据材

    36、料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表,只能得出重工业和机械工业支出增长情况,故 A 项 错误; 依所学, 1953 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并举, 故 B 项错误; 依所学, “一五” 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妥善处理好轻、重、农之间的关系,故 C 项错误;国家财政支 出增长结合时间 1953 年可知,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故 D 项正确。 4(2018 福州模拟)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 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 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 1.1%,这主要是因为( ) 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 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D三大改造成就初现 答案 A 解

    37、析 据材料“经济以平均每年 11.3%的高速度增长,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 1.1%”结合所学可知,国家采取统购统销的政策,对物价进行了合理的调整,故 A 项正确。 5 (2018 莆田模拟)1954 年, 陈云指出: “对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 要加以管理和控制 要防止产量超过需要要防止组织起来的工人排挤未组织起来的工人。”这一说法( ) A针对的是农业集体化中要求过急的倾向 B表明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目的是使手工业生产更加稳妥有序发展 D有利于工商业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答案 C 解析 “手工业合作社生产”对象为手工业, 故 A 项错误; “1954 年”对手工业的

    38、改造正在 进行中,故 B 项错误;题干突出强调的是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进行管理和控制,其目的是为 了让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稳定有序,故 C 项正确;“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要加以管 理和控制”不涉及商业及商业发展问题,故 D 项错误。 6(2019 昆明模拟)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 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 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 1960 年提

    39、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为了解决经济困难, 故 A 项错误;这一时期经济困难是“左”倾错误造成的,故 B 项正确;材料是要减缓工业发展速 度,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故 D 项错误。 7(2018 永州模拟)1962 年 9 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 草案) ,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 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 一条例( ) 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彻底否定 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C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不利

    40、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答案 C 解析 农业合作化是 19531956 年,故 A 项错误;人民公社是 1983 年以后废除,故 B 项错 误;材料反映的是 1960 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故 C 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是有利 于工业建设的,故 D 项错误。 8下表为 19531965 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19531957 年 8 017.80 933.21 11.60 19581962 年 6 983.20 833.32 11.90 19631965 年 5 004.50 374.02 7.5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41、 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国民经济比例问题由凸显到缓解 B工业化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 C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农业发展 D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开始松动 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可知,工业化建设初期的资金来源于农业,故 B 项错误;据表格可知完成三大 改造后的 19581965 年农业的产量下降,故 C 项错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涉及粮食的消费, 材料体现农业的积累而不是消费,故 D 项错误。 9(2018 济南二模,31)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 1956 年,随着 1957 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 止。19591961 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 年 8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 世纪

    42、 70 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 A八字方针的制定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C改革开放的实施 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 答案 B 解析 面对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实行了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制定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 A 项错误;包产到户从兴起到批判再到肯定,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故 B 项正确;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对包产到户 否定反映了“左”倾错误的干扰,但这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 D 项错误。 10.(2018 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六,31)如图为漫画光有钱买不了东西 ,导致漫画所示状况 出现的主

    43、要因素是我国( ) A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 B工业经济发展缓慢 C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答案 A 解析 通过漫画所显示的时间20 世纪 60 年代,可知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生 产关系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故 A 项正确。 11(2018 淄博部分学校模拟)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某地工农业总产值表。据此可知,该地 ( ) 年份 工农业 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轻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总产值 实际 所占百分比 实际 所占百分比 实际 所占百分比 1949 12 763 11 536 90.4 630 4.9 597 4.7 1952 17 807 15 359 86.3 1

    44、286 7.2 1 162 6.5 1959 87 053 21 849 25.1 17 784 20.4 47 420 54.5 1966 148 863 26 497 17.8 20 225 13.6 102 141 68.6 A.重工业比重一直占优势 B国民经济比例渐趋合理 C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 C 解析 由表中可知重工业比重开始并不占优势,故 A 项错误;后期重工业比重明显过高,故 B 项错误;“一五”计划和“大跃进”运动都是在追求工业化,故 C 项正确;工业化进程在 推进,故城市化也在发展,故 D 项错误。 121961 年 3 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

    45、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 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 85.4%。这项政策( ) A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 答案 A 解析 “1961 年 3 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可知 由于 1958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家经济困难,为了摆脱困境,国家进行了 初步反思,从而在农村进行纠“左”,缩小公有制的规模,故 A 项正确;农村所有制成分没 有发生根本变化, 故 B 项错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推行的政策, 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农

    46、村中的纠“左”就是适当缩小公有制的水平,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 1953 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 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为此,中共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 建设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二 1952、1957 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 年 1957 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 600 13 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 092 19 505 19 材

    47、料三 在这岁月更新的时候,回顾过去一年的巨大成就,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越发增 强了。我们的事业永远是前进的。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时会遇到某些曲折,这也 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伟大的艰巨的 新事业。人民日报社论(1957 年元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前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采取的经济发 展战略的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 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人民日报社论体现出的心态。结合 1956 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简析 其形

    48、成的主要因素。 答案 (1)前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作用:“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 础。 (2)状况: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原因: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新中国建设经验的欠缺。 (3)心态:乐观自信。 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中共八大的召开。 14(2019 莱芜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 19501980 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中国总人口 (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 (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 总人口的比重(%) 世界城镇人口占世 界总人口的比重(%) 195

    49、0 55 196 6 169 11.2 28.8 1960 66 207 13 073 19.7 33.9 1970 82 992 14 424 17.4 37.5 1980 98 705 19 140 19.4 38.2 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上表反映了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答案 示例 1 趋势: 19501980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呈增长态势, 19601970 年曾发生逆转。 理由:增长的因素:对实现工业化的国策的执行;计划经济的执行;工业化进程加快;“三 线”建设的促进。逆转的因素:经济上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严重冲击; 国际环境的影响;20 世纪 60 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 示例 2 趋势:19501980 年世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理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早 已实现工业化;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高中 通史 历史)第九单元 第23讲.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293101.html
    四川三人行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