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由用户(大海之歌)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寿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 寿县 第二 中学 2020 2021 学年 下学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卷 Word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1 -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 时间:时间:15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50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 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 陈凌陈凌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 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 牛。 ”在 2021 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
2、子 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 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 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藏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 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精现。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千百年来,牛都是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因。画家李可染便曾 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 ,他这样解
3、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 “牛也,力大无穷,俯 首孺子而不逞强。 ”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 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 ,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 牛, 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 而这种劲头, 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 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 过时。 古语有言: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 有艰苦奋斗、 吃苦耐劳的品质。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 “耕砚牛” 的绰号, 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
4、耕耘。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他能最终收获“画虾 数十年始得其神”的成绩,正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 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 - 2 -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 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 造新的历史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 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 ,就要使出“牛力” 。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 精神,每个人都“牛劲十足” ,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 。 (摘自人民日报 ,2021
5、 年 2 月 11 日,有删改) 材料二: 人类驯养牛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是家牛最早驯化地之一,东北、华 中、华南等地区均有相关考古发现。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牛的特殊地位和 精神价值愈发凸显,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我国先民对牛的崇拜早在史前就已存在。传说中华文明始祖之一的神农氏就是“人身 牛首”的形象;蚩尤“人身牛蹄,头有角” ;大禹每治好一处水,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 以镇水患。这些神话传说中明显带有牛崇拜的文化信息。 在传统社会中,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常作役力之用,也被民间视为财富的象征, 用作交换媒介。在汉字中,与驯养动物、农业耕作相关的不少字都属“
6、牛”部,如“牵” “牧” “特” “物” “犁”等,由此可见牛在我国先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 期,牛与铁犁的结合成就了农业社会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社会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推 动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奠定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基础。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牛有着极高的象征意义。 周易中有“坤为牛”的记载,将牛 视为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的象征物。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牛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人 们以牛明志,以牛喻事,以牛喻人,创作出大量文艺作品,从诗词歌赋到绘画雕塑、音乐 舞蹈、戏剧等,无所不包,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体现了先民非凡的创造力 和想象力。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牛也从生存发
7、展的工具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对人们的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人与牛形成了亲密的共生关系,人们将任劳任怨、奉献、勤恳、 敦厚等优秀品质赋予牛,形成了大量有关牛的隐喻表达,通过文艺作品不断强化和广泛传 播。如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 ,歌颂牛 低头耕耘、不计回报的精神。臧克家笔下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歌颂 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鲁迅笔下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 牛” ,则歌颂埋头干、不计得失、为人民服务的人,这些特质构成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核, 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8、 (摘编自孙佳牛年漫话牛文化 ,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爱牛、敬牛、颂牛,所以牛成了任劳任怨、无私奉 献等精神的象征。 B. 文中所引臧克家的诗句生动形象,赞美了牛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完整阐 释了牛文化的精神内涵。 - 3 - C. 传统社会中,牛价值巨大,既是作为役力的重要生产资料,又能在日常生活中被 当作财富进行物质交换。 D.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牛的精神不仅不会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会被赋 予新的内涵而发扬光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中引
9、用“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意在表明牛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 质,因而成为人们赞美的对象。 B. 牛与铁犁的结合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社会的首次技术变革,使生产力产生了质的 飞跃,从而为中华农耕文明奠定了基础。 C. 唐代柳宗元的牛赋中“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牛虽有功,于已何益” ,和画 家李可染对牛精神的解说是大体一致的。 D.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和周易中“坤为牛”的描述,分别表明牛具有勇于 开拓和厚德载物的精神。 3. 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 A. 古人云此水,一歃(sh,饮,微吸)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吴隐 之酌贪泉 ) B. 朝
10、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王安石耕牛 ) C.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 求法的人。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D. 毛相林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 7 年铺就一条 8 公 里的“绝壁天路”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四则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谣言从原来的人际点对点传播演 变成了点对面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也更加恶劣。 肆无忌惮地传播谣言,不但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
11、正确认知,消解难得的社会信任,甚 至还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危害国家的安定团结。 当虚假信息和谣言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谁能为它们的飞速传播踩下刹车呢? 动物园的大象丢了!这个怎么听都像魔幻电影情节的网络谣言,就发生在五天前。据 北京警方发布的通报:本月 10 日,一网民在网上发布的“海淀区动物园丢失一头大象” 的警情通报引发了关注。经核实,这个消息是谣言,造谣人员毛某某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 - 4 - 拘留三日的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打击虚假信息和谣言,尤其是网络时 代下的虚假信息与谣言,需要多个体系一齐发力才行。一是完善的法律体系。目前,无论 是刑事法律还是民事法
12、律,都有相应的规定,只是需要进一步细化。二是加快诚信建设, 诚信不单纯是自律,比如网民自律、企业自律,更多的是能够把诚信通过量化的方式表现 出来。 (摘编自“央广网” 打击网络谣言需要社会合力踩下刹车 ) 材料二: 材料三: 近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主办的“医疗健康信誉管理专题论坛”在山东济南召 开。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陈啸宏强调,诚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医 疗健康行业信用体系的构建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全民健康至关重要。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疗信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毛振华指出, 信用医疗具有深厚 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特别是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具有广泛的现
13、实意义。 医疗健康行业的信用管理,涵盖主体机构和个人行为,对于机构而言,信用管理有利于强 化诚信在内涵建设中的基石作用,提升主体机构的社会品牌价值及行业影响力,提升个体 公共道德观。 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 “以公共道德为标准,运用市场手段,使失信者接受社会的 惩戒” ,不失为我国医疗健康信用体系建设的前置措施,将有利于受戒者的教育与回归。 独立的第三方信用管理专业机构及其开展的医疗信用评价认证工作具有独特作用, 对加强 社会监督,增强医疗健康机构与患者的信息透明与互动,客观公正地展示行业诚信情况有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新华网” 以信用医疗为基石,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 材料四:
14、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于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 “子 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的“信”就是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 容。教育学生“主忠信”(论语学而),即以诚信教育为主。 舒中高二统考语文 第 4 页 (共 10 页) - 5 - 古人的诚信教育首先是在家庭里从蒙学开始,从婴幼儿抓起,以胎教、父范母仪、生 活日用及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实现诚信教化。 婴幼儿善模仿,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中国 古代的父范母仪特别强调家长对儿童的示范教育。 父母长辈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儿童进行 诚信教育。中国古代的诚信故事俯拾即是,如商鞅立木、季札赠剑、管鲍之谊、范式守信 等;也有
15、不少因不守信用而败德坏身甚至亡国的故事,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颇具警戒作 用。 传统社会重视学校系统的诚信教育,不论是私塾、官学,还是书院,皆行“明人伦”, “成德为事” 。明清之际书院风起、私塾涌现,为进行系统的诚信道德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和基础。传统学校诚信教育注重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反对空言说教,注重生活细节、表 里如一。 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虽在道德教育上分歧很大,但都重视生活实践,强调对道德规 范的认知和信服必须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做人做事不可脱节,朱子的“格致工夫”与王阳明 的“事上磨”在一定程度上互通。 (摘自沈永福、邹柔桑论中国传统诚信的运行机制)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16、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互联网的兴起对谣言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能使相关法律体系变得 更加完善,就能有效控制网络谣言。 B. 微信朋友圈里的谣言类型可分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等七类。据统计,民众对失 实报道的关注度高于对安全报道的关注度。 C.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构建医疗健康行业信用体系尤其重要,以“公共道德为标准, 应用市场手段,惩戒失信者”是其前置措施。 D. 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诚信教育与道德教育,这一传统促进了明清书院、私塾的 发展,力行“明人伦” 、 “成德为事” 。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独立的第三方信用管
17、理专业机构的成立,对个人对机构,都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管 作用,客观公正地展示行业诚信情况。 B.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中国当前的诚信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 法,强调法理在诚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C. 据材料二推断,不实报道被大量转发,可能会严重混淆视听、扰乱社会秩序,因 此民众对相关媒体的报道需采取审慎态度。 D. 根据材料四可知,孔子有四项基本的教学内容“文、行、忠、信” ,诚信教育 是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历来如此。 6. 、三、四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
18、成 79 题。 二月兰二月兰 季羡林季羡林 (1)一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 (2)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 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出,每 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 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宅旁、篱下、林中、山头、 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 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3)东坡的词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
19、古难全。 ”但是花们好像是 没有什么悲欢离合。 应该开时, 它们就开; 该消失时, 它们就消失。 它们是 “纵浪大化中” , 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4)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 (5)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 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 晃动, 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莱馄钝的清香。 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 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 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
20、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 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6)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 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 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 无边的寂寥与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 望而不可即了。 (7)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 花。今年又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在校园里,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
21、兰在。宅旁、篱 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 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8)这一切都告诉我,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 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她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 劫”中,我被抄家,被打成了“反革命” 。正是在二月兰开花的时候,我被管制劳动改造。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 方去“批斗” ,坐“喷气式” ,还要挨上一顿揍,打得鼻青脸肿。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 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
22、嘲笑我。 (9)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 ,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 同我打个招呼。我虽处人世,实为异类。 (10)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婉如她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钱生活 - 7 - 费的情况下, 殚思竭虑, 弄一点好吃的东西, 希望能给我增加点营养; 更重要的恐怕还是, 希望能给我增添点生趣。我的小猫憨态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她们不懂哲学,分不清两 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视我为异类,她们视我为好友,从来没有表态,要同我划清界限, 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窗外尽管千里冰封,室内却是暖 气融融,我觉得,在世态炎凉中,还有不炎凉者在。这一点
23、暖气支撑着我,走过了人生最 艰难的一段路,没有堕入深涧,一直到今天。 (1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12) 到了今天, 天运转动, 否极泰来, 不知怎么一来, 我一下子成为 “极可接触者” 。 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里,我的老祖到哪 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还有我的虎子和咪咪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 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13)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14)我年届耄耊,前面的路有限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 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是我成为“不可接触者”时悲呢?还是成 为
24、“极可接触者”时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 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 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 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形散而神不散”是本文的突出特色。“形散”体现在文章漫谈身边琐事,泛论人情世 间,“神不散”体现在选材统一在相同的主题之下。 B. 文中第(11)段说“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这里的“悲”是因为作者遭受迫害, “欢”是因为作者在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