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九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95PPT.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九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95PPT.ppt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九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95PPT 2021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课件 专题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95 PPT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与题九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 知识架构知识架构 主题1 西方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后,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占领了中国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主题概览主题概览 主题2 中国人民的抗争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的反抗,如农民阶 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后来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如五四运动是城市工人、市民、小资产 阶级的联合斗争;最后
2、是抗日战争,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全民族抗战。 主题3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 党成立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参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探索出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伟大胜利。 考点知识排查考点知识排查 考向命题研析考向命题研析 解题技能提升解题技能提升 内 容 索 引 内 容 索 引 01 02 03 考点知识排查 考点一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年)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
3、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商 品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虽然拥 有政府并是独立国家,但通过不平等条约,使大量主权沦丧。“半封建” 是指虽然形式上仍然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但社会已逐渐近代化,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不断发展。 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年) (1)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年) (1)原因: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2)结果
4、:签订了马关条约,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 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年) (1)原因:根本原因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国 家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3)影响: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境地。 1.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1)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手段,以商品输 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
5、“以华治华”; 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 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妄图独霸中国。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到一国独霸中国;侵华 主要国家是日、美;侵华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 后由日本、 美国分别独霸中国。 重点深化重点深化 2.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1)面临任务: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 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 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 富裕。 (2)基本内涵:从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任务看,要改
6、变民族压迫 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解决 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 任务来看,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和文化落后的状况,就要充分发展以近 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3)两者关系: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 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 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近代列强侵华,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被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 进行了全方位的冲击,客观上推动了
7、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近代列强侵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易错角度1 针对练1 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 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 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 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 B.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 C.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 D.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解析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才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排除A项; 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崇洋媚外心理严重,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突出传统朝贡外交造成天朝上国的观念的信息,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外交事
8、务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运作流程均初步向国 际惯例看齐,这一过程体现的是外交的近代化,故选D项。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但列强对华 资本输出并非始于马关条约的签订。 鸦片战争后, 列强在中国通 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这是西方对华资本输出的开端,这一时期列强 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 华方式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近代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幵非始于马关条约的签订 易错角度2 针对练2 据统计,18401894年西方列强在华企业共计88个,资本总额 近2 800万元;而在18951913年间,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共计 136家,
9、资本总额10 315.3万元。其中规模较大的英国开平煤矿,1911年 资本已达1 159.4万元,1913年更增至2 063万元。这表明 A.列强进一步加大资本输出力度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英国的资本总额超过其他列强 D.列强投资方向主要在矿产领域 解析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在中国投资企业数量逐年上升,可见列 强进一步加大资本输出力度,A项正确; B项主要是针对国内民族企业,排除; C项在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列强投资方向主要在矿产领域,排除D项。 1.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1)起因 主要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 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洪秀全创立
10、拜上帝教。 (2)重要文件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是对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宗法等级制 度和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礼教思想的否定,强调绝对平均主义,带有明显 的革命性和落后性。 后期: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考点二 太平天国运动不辛亥革命 (3)评价:是历代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失败。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1)条件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多次起义。
11、(2)经过 武昌起义: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成立共和国:1912年1月1日,成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 颁布宪法:1912年3月,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革命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最终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 帝反封建的任务。 (3)辛亥革命的功绩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重点深化重点深化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 (1)促进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12、,减轻了中 国近代化的阻碍因素。 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 展均有影响。 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阻碍作用 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 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近代化 进程。 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 太平天国的统治者最初实行反儒、反孔的文教政策,对以儒家思想为代 表的传统文化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但其后来逐渐意识到
13、仅凭拜上帝教 难以维护统治,所以对传统文化重新加以利用。在其刊行的书目中, 除 宣扬拜上帝教之外,还带有明显的儒家思想。 太平天国幵非完全排斥儒家思想 易错角度3 针对练3 (拜上帝教)“在很大程度上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 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人文精神。”这旨在强调拜上帝教 A.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先驱 B.强调发展对象的民间性 C.中西文化畸形结合产物 D.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 解析 拜上帝教“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人文精神”,这就说明了拜上帝教是中西文化畸形结合的产物,故 选C项。 清末新政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但
14、其编练的新军后来成为辛亥革命 的主要力量;很多被派遣出国的留学生回国后宣扬革命思想;奖励实 业的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向近代社 会转型。 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易错角度4 针对练4 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 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省会城市开放。另外,一些市 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 招徕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这一做法 A.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 B.推动了近代城市 化进程 C.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 D.旨在推动内地经 济发展 解析 清政府“自开商埠”与抵制了日趋
15、高涨的革命运动无关,故A项 错误; “自开商埠”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故B项正确; 材料并不能体现这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开端,故C项错误; “自开商埠”的主要目的不是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独裁,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因人设法,损害了法律的庄严性。孙中山等人在规划权力结构时, 未能妥善处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后来的“府院之争”就是这 种体制缺陷造成的后果。这显示了革命党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解 较为肤浅。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着因人设法和权力失衡的弊端 易错角度5 针对练5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 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
16、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 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解析 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 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 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 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 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 错误; 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考点三 从五四运动到国共十年对峙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1
17、)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3)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1927年年) (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高潮:1926年,国民政府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年) (1)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 开始。 (2)
18、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3)1927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展开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5)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开始,1935年遵义会议使革命转危为 安,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战略转移完成。 (6)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重点深化重点深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革命探索与自身建设 (1)革命道路探索 中共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但在革命道路上照搬了苏俄以城市为 中心的道路模式。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
19、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经受住土地革命战争、抗 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考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党的自身建设 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国民革命运动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 错误。 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 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逐步走向成熟。 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 化的科学理论做指导。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内部在革命道路上存在分歧。“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在当时并不被中共中央认同,由城市到农村
20、的路线 在党内占主导地位。遵义会议后,这种分歧才最终结束。 “农村包围城市”最初幵未被党中央认可 易错角度6 针对练6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指出:“没有工人阶级的 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 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所以组织政治罢工,扩 大到总同盟罢工,加紧工人武装的组织与训练,以树立武装暴动的中心 力量。”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认为农民战争影响了城市工人罢工 D.开始反思“乡村包围城市”的观念 解析 材料认为“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 种极错误的观念”,也就
21、是否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而是坚持 工人阶级罢工、工人武装暴动夺取政权,这说明当时的中共中央坚持以 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B项正确。 考点四 抗日战争不人民解放战争 1.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年) (1)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 (2)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奋斗目标。 (4)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 2.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年) (1)1945年,争取和平与民主的重庆谈判和1946年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
22、 (2)1946年6月,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 进攻。 (3)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4)1948年秋至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战略总决战胜利完成。 (5)1949年4月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重点深化重点深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 (1)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 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 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 (3)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
23、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 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 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 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西柏坡精神: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执政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高效,加 强党的集中统一。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不断加剧,民族矛盾不断上升。面对严重的民 族危机,蒋介石并非无所作为,他着手加强国防战备,如在长城布防、
24、将部分涉及国防的企业迁往西南地区、加强抗日宣传等。 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幵非一味妥协退让 易错角度7 针对练7 在1937年的淞沪战场上,除了地方军队外,蒋介石也将所有 德式训练之中央军精锐全部投入战斗,却仍遭惨败,与此同时,英美等 国舆论认为其“虽训练犹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 周之阵地,竟能抵抗十周”。这说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英美政府同情中国抗战 C.军备状况是战争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D.蒋介石抗战决心坚定 解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1937年9月,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 年8月,故A项错误; 材料中英美舆论对中国抗战表示赞赏而非同情,故B项错误;
25、 军备状况并不是战争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故C项错误; 材料说明蒋介石动用中央军精锐之师抵抗淞沪会战,虽然是以失败结束, 但是中国在失败前仍然坚持了三个月,这体现出了蒋介石抗战的决心, 故D项正确。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对日作战以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会战为主,但后 来也开展敌后游击战;而共产党对日作战则是以敌后的游击战为主,但 也参加了一些正面的会战,如平型关大捷就是太原会战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国民党丌仅组织了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会战,也组织了敌后的游击战 易错角度8 针对练8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据统计 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达到鼎盛时期,人数达100万人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