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大海之歌)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 房山区 2020 2021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1 / 16 北京市房山区 2020-2021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共 13 页, 15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而不 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 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
2、,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 解和喜爱。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已早早发现自己对优美诗歌的爱好,也有人更爱好历史和乡士传说;有的人也许喜 欢民歌,还有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并给予高度理性解释的作品,更加富有魅力和令人欣喜。 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阅读却引不起兴趣的 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所以也不要过 分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是的,甚 至厌恶读书本身。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首诗
3、,或者一则报道、一篇论文,以 此为出发点,然后再扩而大之。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 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 切努力全都白费。 读得太多可能有害, 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 但尽管如此, 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 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 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 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4、。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取材于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强迫自己去阅读不能引起共鸣的作品,是很难建立与世界文学的联系的。 B没必要坚持阅读引不起自己兴趣的,让自己反感的,无法读进去的作品。 C应该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但这样的作品必须是杰作。 D在丰富的世界文学殿堂里,没有必要大量阅读,因为读得太多一定有害。 2根据文意,将“阅读之路有千万条”一句插入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3 分) A B C D 2 / 16 材料二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
5、,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 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 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 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 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 不把读书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 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 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
6、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 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 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 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 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取材于朱光潜的谈读书,有删改)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
7、围绕如何与世界文学建立生动联系这一话题,阐述读书的路径。 B材料二就阅读兴趣和阅读数量展开分析,阐述了做学问者的读书方法。 C材料一认为读书应该从兴趣爱好出发,而材料二完全否定了这一观点。 D对于阅读数量的多少,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作者所持观点是基本相同的。 材料三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 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 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 字典有许多“部首”, 每得一条新知
8、识, 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 汇归到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 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 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 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 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 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 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
9、学的办法,它不但 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 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工夫。 (取材于朱光潜的谈读书,有删改) 3 / 16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依物以类聚的原则将新知识汇入性质相近的系统里。 B零星片断的知识,既使能与旧有知识联络贯串起来,也易忘且无用,没有必要归聚入系统。 C人的记忆力有限,若读过的书不能储存在大脑里,过目即忘,最好另建书房全部储存起来。 D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记笔记也应如此,且每个人都应训练这种能力。 5请综合
10、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述作者提倡的读书方法。(4 分)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5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 题。(共 20 分) 赤壁赋(节选) 苏轼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 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 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 终。
11、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 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 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 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 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后赤壁赋(节选) 苏轼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 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 【1】之 幽宫。盖二客
12、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丹,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 寂寥。适 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 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1】冯夷:水神。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缪:通“潦”,缭绕 B侣 鱼虾而友麋鹿 侣:伴侣 4 / 16 C履巉
13、岩,披 蒙茸 披:分开 D时夜将半,四顾 寂寥 顾:看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的一项是(3 分) A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 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 有孤鹤 C而 未尝往也 小学而 大遗 D耳得之 而为声 俯冯夷之 幽宫 8对赤壁赋(节选)的理解与欣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正襟危坐”一词描述了容色改变的苏轼整理衣服并且坐得很端正的样子。 B“渔樵于江渚之上”意思是在江边捕鱼砍柴,这是对苏轼与客生活的实写。 C“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运用了对比手法,表明人生也可以永恒。 D苏轼从水和月常常变化的视角,表达“物与我皆无尽”这样超达的人生观。 9对后赤壁赋
14、(节选)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蕴含了作者对眼前景象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的感慨。 B“披”“踞”“登”“攀”“俯”等动词和“履”这一名词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独自一人登山的过程。 C“虎豹”和“虬龙”分别指像虎豹的石头和像虬龙的树木,这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景物的特征。 D后赤壁赋(节选)以时间为序,具体而真切地记述了“我”与“二客”“复游”赤壁的经过。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 分) 译文:_ (2)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2 分) 译文:_ 11 后赤壁赋 (节选)描绘了初冬时节游
15、赤壁所见“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山”的景象;而赤 壁赋 则描绘了初秋游赤壁所见景象。 其中描绘江水景象的句子有“_, _”“_, _”。两篇赋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有区别:赤壁赋在绘江水秋月图与洞箫和歌图的基础上。叙苏 子与客的问答, 以入梦收尾,表现作者_的情怀; 后赤壁赋 在绘赤壁冬景的基础上,叙_ 的经历,以梦醒结篇,表现作者超尘绝俗的情怀。(4 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2 题。(共 5 分) 12阅读下面论语 为政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16、祭之以礼。” 5 / 1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 【1】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2】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1】色,脸色,此处指和悦的脸色。 【2】先生:指长者。 (1)对以上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按照礼节对待父母去世后的祭葬,是孔子认可的孝。 B不让父母为自己的不良品行担忧,是孔子认可的孝。 C能让父母吃饱穿暖却不敬重他们,非孔子认可的孝。 D有为难的脸色,但能为父母做事,是孔子认可的孝。 (2)对于上面材料中关于“孝”的观点,你认为哪一种是
17、当今时代依然值得传承的?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这一观点, 并结合对论语中相关材料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3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2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 1316 题。(共 12 分)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 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 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3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18、分) A虞美人中“又东风”的“又”字表明作者非常期盼“东风”的出现,蕴含了词人无法排遣的愁绪。 B虞美人“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达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朱颜改”指人已变得憔悴。 C从江城子中“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可知,词中的“杨柳”靠近水边,此处曾经发生送别之事。 D江城子“碧野朱桥”是“当日事”发生的地点,“人不见”中的“人”指当时和作者相伴的人。 14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李词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的对比融为一体,抒发悲愁悔恨的情感。 6 / 16 B秦词下片“飞絮落花”呼应上片“杨柳弄春柔”“春江”则呼应“水” C“西城杨柳弄春柔”一句运用比喻手法,
19、形象地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 D两首词的作者都用了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以表达愁情。 15李煜的虞美人与秦观的江城子结尾均借江水抒写愁情,其中触发愁情的因素分别有哪些?请结合内容 简要分析。(6 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 10 分) (1)劝学中表达荀子通过学习可以发生改变的句子是“_,_。” (2)坚守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曾引用秦观鹊桥仙中的两句诗“_,又岂在朝朝暮暮。”宽慰家中 的爱人。 (3)古代诗人常常以花写人。比如,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曾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用 桃花衬托女子美丽的容颜。温庭筠在菩萨蛮中的“_,花面交相映”。也用了类似的写法。 (
20、4)古诗中塑造了美丽多情的女子,比如琵琶行中“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的琵琶女。再如静 女中“_”一句刻画的故意藏起来不让所等者找到的女子。 (5)一位在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年龄较大的选手在发表感言时,引用师说中的“_, _”表达还要进一步将自己擅长的专业做专做精的意思。 (6)涉江采芙蓉中“长路漫浩浩”带来的结果是“_”,这一结果又是“忧伤以终老”的原因。 (7) 郑燮在 题画 中通过描述画竹的历程, 提出了“_”这一不只适用于绘画的“定则”, 即先构思成熟, 然后下笔;这一定则也适用于写作。 (8)一位登泰山的游客在看到日出前天边的云很快变得五彩缤纷时,不禁吟诵起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的
21、 “_”一句。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记忆与印象 史铁生 对我而言,开端 ,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四合院。我站在炕上,扶着窗台,透过玻璃看它。屋里有些昏暗,窗外阳 光明媚。近处是一排绿油油的榆树矮墙,越过榆树矮墙,远处有两棵大枣树,枣树枯黑的枝条镶嵌进蓝天,枣树下 是四周静静的窗廊。与世界最初的相见就是这样,简单,但印象深刻。复杂的世界尚在远方,或者,它就蹲在那安 恬的时间四周,看一个幼稚的生命慢慢睁开眼睛。 奶奶和母亲都说过:你就出生在那儿。 其实是出生在离那儿不远的一家医院。生我的时候天降大雪。一天一宿罕见的大雪,路都埋了,奶奶抱着为我 准
22、备的铺盖蹚着雪走到医院,走到产房的窗檐下,在那儿站了半宿,天快亮时才听见我轻轻地来了。母亲稍后才看 7 / 16 见我来了。奶奶说,母亲为生了那么个丑东西伤心了好久,那时候母亲年轻又漂亮。这件事母亲后来闭口不谈,只 说我来的时候“一层黑皮包着骨头”,她这样说的时候已经流露着欣慰,看我渐渐长得像回事了。但这一切都是真的 吗? 我蹒跚 地走出屋门,走进院子,一个真实的世界才开始提供凭证。太阳晒热的花草的气味,太阳晒热的砖石的 气味,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青砖铺成的十字甬道连接起四面的房屋,把院子隔成四块均等的土地,两块上面各 有一棵枣树,另两块种满了西番莲。西番莲顾自开着硕大的花朵,蜜蜂在层叠的花
23、瓣中间钻进钻出,嗡嗡地开采。 蝴蝶悠闲飘逸,飞来飞去,悄无声息仿佛幻影。枣树下落满移动的树影,落满细碎的枣花。青黄的枣花像一层粉, 覆盖着地上的青苔,很滑,踩上去要小心。天上,或者是云彩里,有些声音,有些缥缈不知所在的声音风声? 铃声?还是歌声?说不清,很久我都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声音,但我一走到那块蓝天下面就听见了他,甚至在襁褓 中就已经听见他了。那声音清朗,欢欣,悠悠扬扬,不紧不慢,仿佛是生命固有的召唤,执意要你去注意他,去寻 找他、看望他,甚或去投奔他。 我迈过高高的门槛,艰难地走出院门,眼前是一条安静的小街,细长、规整,两三个陌生的身影走过,走向东 边的朝阳,走进西边的落日。东边和西边都
24、不知通向哪里,都不知连接着什么,唯那美妙的声音不惊不懈,如风如 流 我永远都看见那条小街,看见一个孩子站在门前的台阶上眺望。朝阳或是落日弄花了他的眼睛,浮起一群黑色 的斑点,他闭上眼睛,有点儿怕,不知所措,很久,再睁开眼睛,啊!好了,世界又是一片光明几只蜻蜓平稳 地盘桓,翅膀上闪动着光芒鸽哨声时隐时现,平缓,悠长,渐渐地近了,扑噜噜飞过头顶,又渐渐远了,在天 边像一团飞舞的纸屑这是件奇怪的事,我既看见我的眺望,又看见我在眺望。 那些情景如今都到哪儿去了?那时刻,那孩子,那样的心情,惊奇和痴迷的目光,一切往日情景,都到哪儿去 了?它们飘进了宇宙,是呀,飘去五十年了。但这是不是说,它们只不过飘离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