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专题04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2021年高考语文人民日报(金句 精评时文).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1232721
  • 上传时间:2021-04-0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1.1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专题04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2021年高考语文人民日报(金句 精评时文).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金句 精评 时文 专题04 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2021年高考语文人民日报【金句 精评 时文】 专题 04 人民日报 评论 三月 时评 精选 精读 2021 年高 语文 时文 下载 _高考作文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 1、生活,该不该有点生活,该不该有点“边界感边界感”? (周珊珊(周珊珊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1 日)日) 买东西剪头发却要被强行聊天、不分时间早晚就给你拨视频电话、不征询同意就摆弄甚至拿走你的东西、 明明不熟却百般追问你工资几何、体重多少、为啥还不结婚当你面对这些情况时,会有不适感吗?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边界感。 在物理学意义上的边界举目皆是:学校、小区常常有围墙、不同类型的车在马路上通行有车道线,排队时 也能看到一米线标注一条触手可及的界线,明确标识了各自的领域。但是,今天我们聊的所谓“边界感”, 更

    2、多是一种无形的边界。比如感官的边界,公共场合公放音乐、视频合不合适?再如个人隐私的边界,餐 厅包厢里装摄像头的做法违不违规?还有角色的边界,纵然关系亲密,父母与子女之间、伴侣之间、朋友 之间该不该有把尺子?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了边界感。 与边界感相关的类似问题,通常都能引发大量关注与讨论。好朋友失恋后天天找我哭,我累了可以糊弄 TA 吗?”“室友总是不经同意用我东西,该不该跟 TA 撕破脸?”可以说,人们越发重视边界感的现象背后,恰恰 说明了边界感的稀缺。相较于传统的熟人社会,偌大的城市、延伸的乡村,生活中越来越多陌生人的出现, 让不少人迫切需要一定程度的边界感,进而获得一丝安全感。 要看到,

    3、现代社会生活中愈加明显的边界感,本质上来自于愈加清晰的空间感。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 始重视个人空间,习惯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甚至有人类学家发展出空间关系学,并在研究中道明了 4 种 人际关系边界及其具体数值:亲密距离约为 0 至 45 厘米,个人距离为 45 厘米到 1.2 米,而社交距离分别为 1.2-3.65 米和 3.65 米以上。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小,边 界与边界的间隙却被更多地放大。当互联网让地球成为了“村”,边界感的保持反而日益成为一个问题。 事实上,所谓边界感,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特有产物。千百年来,“君子之交淡如水”“远而不疏,近而不

    4、狎” 等古语,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人际边界感的思考和探索。当然,对边界感的需求可以理解,但过度敏 感其实大可不必。有人将边界视为社交的蜜糖,也有人觉得这是感情的冰冷。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用好边界 感、建立好合理的人际边界。有研究个体心理学的专家提出了一个观点:“课题分离”。他强调每个人在社交 关系中的有限责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课题,既不能随意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随便让人 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别过度、宜自律、巧沟通,通过合作共同建立起良好的公共生活。 或许,也要从另一个方面理解边界感。从陌生到熟悉,从抗拒到接受,边界感的林立和消融,也是当今人 与人关系如何和谐融洽的一个

    5、难点。步履匆匆的你,埋头苦学的你,加班加点的你在追求个人小世界喜 怒哀乐的同时,也要留心周围大世界的稻香蛙鸣。毕竟,一个圆只能孤芳自赏,两个圆甚至更多的圆,才 会产生包含外离、相切、相交的位置关系,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的众多可能。这是数学的魅力,也是这个世 界的魅力。 这正是: 君子之交淡如水,知己深情浓似茶。 2、两会时间的他们,为何步履匆匆?两会时间的他们,为何步履匆匆? (原石原石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4 日日) 今天下午 3 时,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今年两会,将开启怎样 的时光旅程,又将在历史长河中激荡起怎样的奔腾浪

    6、花?我们不妨拉开时间的伸缩镜头,一探究竟。 “七日谈”。考虑到疫情防控的要求,今年全国两会的会期只有一周左右。但从开闭幕大会、小组会,到审议 报告及议案、参与视频大会发言,两会议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在相关代表团于会前召开的议案建议会议上, 工作人员反复强调提交的截止日期,敦促代表仔细修改、拿出高水平的议案和建议。社情民意充分汇集, 发展大计共同商议,“分秒必争”将成为未来一周代表委员的履职写照。 “一年历”。确切来说,从孟夏时节到早春三月,此次两会距上次大会仅有 9 个多月的时间。但从极不平凡的 2020 年走来,迈向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 2021 年,从脱贫攻坚的终点冲刺,到崭新

    7、征程的 发令枪响,我们有太多成绩值得记录,有太多经验亟需总结,有太多蓝图正在规划。全国两会正是在一年 又一年的接力中,走好中国自己的路,办好中国人自己的事。 五年规划。一部五年规划的历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的发展史。从“一五”时期生产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辆 “解放”牌汽车,到“十三五”时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之重器应运而生,一个个五年印刻着时代的独特记 忆,连缀成中国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今年两会,“十四五”规划无疑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凝结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局落子、 接续前行。 百年目标。立足 2021,迎接 2035

    8、,拥抱 2049,我们不断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 制定出一份份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如一位外国专家表示,中国人有制定计划的传统,他们瞄准的是未来。 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到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再到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代表委员的建议饱含着为长远 计、为子孙谋的深情。还记得两年前,记者在两会报道中写下了“奋进,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题; 今天,我们可以说“进军,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 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百年岁月对中国近代历史而言是一个叹号,但对于对复兴伟业而言还只是 一个逗号。 时间标注的刻度,从未像今天这样塑造着奋斗的轨迹;历史前行的方位,从未像今天这样影响着复兴

    9、的征 途。5000 年、180 年、100 年、70 年、40 年、8 年这些时段代表着过去,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 短期计划、中长期规划、远景目标这些蓝图编织着未来,展望着中国人民的美好前景。过去与未来交织 于此。今年的全国两会,身处在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伫立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必将对中国产生 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与时间赛跑,要靠效率。在代表团驻地,评论君随处可见步履匆匆、语速很快的人大代表,仿佛生怕耽误 了时间。与时间赛跑,还要靠奋斗。在评论君的采访中,代表委员谈起了自己的“五年规划”。浙江德清五四 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希望实现村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居民水平的目标,让农村生活更幸

    10、福;孔子研究院院 长杨朝明委员则计划写作大众儒学论语治家等著作,让传统文化更加大众化这些具体而微的“小 目标”,何尝不是国家规划的生动注脚。志士惜日短,奋斗路正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终将在每个 人分分秒秒的努力、时时刻刻的拼搏中得以创造。 全国两会的大幕已经拉起,未来几天,让我们共同期待。 这正是: 两会时间再开启, 中国发展更可期。 3、命运:命是自己的,运却和整个国家相关联命运:命是自己的,运却和整个国家相关联 (马慧娟马慧娟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10 日日) 听众朋友,你好。我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玉池村的马慧娟。不久前,电视剧山海情 在

    11、全国热播。可以说,山海情里出现的场景我们经历过,没出现的场景我们也经历过。文艺作品里呈 现的毕竟有限,真实的生活远远不是一部作品就能涵盖的。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我和大家聊聊我所亲历 的西海固之变。 在西海固的大山里有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庄叫黑眼湾。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经常骑着我们家的白驴徜 徉在黑眼湾的沟沟峁峁上,看着远处绵延不绝的群山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山外面看看。但看到的除了 山还是山,日子枯燥得连个多余的人都看不见。我拽着白驴的耳朵问它,你知道远方有什么吗?它扑棱着 耳朵甩开我的手,一脸冷漠。当我每天早晨爬过大咀山、淌过一条河、再穿过一个村庄到达学校时,那里 的人才起床,而我已经

    12、在路上走了一个半小时。 学会识字,从书里看见了山外的大千世界,心也跟着遨游九天,看书成了我看外面世界的一种方式。然而, 这也在我 16 岁的时候戛然而止。原因是家人从早忙到晚,从年初忙到年尾,也只比别人家多产几斤粮,仍 然吃不饱肚子,没有多余的钱供我上学。如同山海情中一样,一头毛驴就可以娶走一个姑娘,一年到 头吃的是洋芋,我们没有新衣服,也没有远方和未来。 看着年迈的父母,贫瘠的土地,我一次次问自己,出路在哪里?没有的,只要困在这大山里面,就没有出 路。我遵从了现实。我以为我的命运也终止在了我的父辈们生活的这座大山里。 有时候,命运的巨变就在一瞬间。乡政府通知移民搬迁。说是搬到有黄河水的地方去

    13、,再也不看天吃饭, 再也不用翻山越岭过河了。大家说了一声“走”,对黑眼湾再无半点留恋。 原先的戈壁和黄河本没有关联,但是因为扶贫的扬黄灌溉工程,黄河水逆向上扬了三百米,硬生生把戈壁 变成了绿洲,让像我一样的山里生活的人吃上了黄河水。新的地方总是需要人去建设,总是需要时间让它 变好。没有苦是不会甜的。闽宁村如此,我们的新家园也是如此。 大山里的苦一眼望不到头,而新家的苦只是一时的,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过去,这个叫红寺堡的地方跟 着国家的发展步伐,脱贫摘帽了。这里有上了国宴的滩羊肉和黄牛养殖基地,有最好的葡萄酒和有“忘忧草” 之称的黄花菜。大家的日子好了,兜里有钱了。曾以为这辈子就这样算了的父亲,

    14、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 买电动车、买手机,尝试新鲜事物,活出了他想要的样子。更重要的是,第一批大学生已经毕业,又重新 参与到红寺堡的建设中来。而其他的孩子,再也没有上不起学的情况发生。 我们经常在说命运,但我觉得,命是自己的,运却和整个国家相关联。从黑眼湾到红寺堡,20 年间,日子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因为坚持写作,去电视台演讲,出版了散文集,也从黄土地走进大会堂,成 为全国人大代表。有人说我的故事是传奇,但我知道,哪里有什么传奇,是移民搬迁让我走出大山,是时 代让我实现了梦想。在红寺堡有这样一句话:“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所有移民区群 众发自内心的感谢。 美好生活没有

    15、尽头。多年前,当红寺堡的生活逐渐安稳下来,洗完这堆衣服还有下一堆等着,做完这顿饭 还有下顿饭等着,那种黑眼湾的惶恐再次袭来。我认为:生活变富裕了,但只长庄稼的土地终究是贫瘠的。 从用手机写小说,到写散文,我在文学中打开了新世界。随着网络和交通的发展,农村女性有了更多寻梦 的出路。现在,我在村里办起了读书社,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学会看孩子的课业微信群,敢于参加歌唱朗 诵比赛。我期待文化在乡村不断落地生根,让西海固的居民能够早日脱精神之贫、解心灵之渴。 去年,我带着记录移民搬迁脱贫故事的走出黑眼湾参加全国两会;今年全国两会,我又带来了新作出 路。西海固因移民搬迁而找到出路的人,在红寺堡有 23 万,

    16、我只是其中之一。事实上,伟大时代中的每 个个体都有找到出路的无限可能。在过去,生活曾让我觉得自己如同西海固的一粒沙,没有人知道你的一 生发生了什么,甚至没有人知道你曾经存在过。当黑眼湾以所有人全部走出而宣告终结,红寺堡以千万人 的迁入而开启了新的篇章。我们把过去的村子还给自然,把自己交付给未来。我相信:历史的洪流滚起, 即便微如沙粒,也能奔腾入海,也能汇成史诗。 这正是: 苦甲天下几千年,一朝移民换新颜。 旧时贫困不复来,宽广出路在眼前。 4、士兵突击致敬戍边英雄,还记得“不抛弃,不放弃”吗?士兵突击致敬戍边英雄,还记得“不抛弃,不放弃”吗? (梁言品(梁言品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

    17、1 年年 3 月月 20 日)日) 一部文艺作品能多大程度上走进人心?走进人心的文艺作品能被人们记住多久?记得住的文艺作品能感染 人到何种地步?还是从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说起吧。 15 年前,一个叫“许三多”的荧幕人物走进千家万户。他家境不好、资质一般,在部队大熔炉里几经挫折、 几经摔打、几经锻造,成就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许三多”的成长经历,并非大多数人理想的样 子,却迸发着令大多数人热血澎湃的激情。 15 年后,“许三多”和战友们,在“2021 电视剧品质盛典”上重聚。“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当“钢七连”的连歌响起,很多人仿佛回到了追剧

    18、的日子,重 温跟着剧中人摸爬滚打的点滴。时间不会遗忘,只会让文艺经典的气息越飘越久、愈加浓香。 重聚是为了温故,更是为了致敬。重聚舞台上,请来了戍边英雄肖思远的父母,他们含泪追忆儿子。肖思 远 10 岁那年,坐在父亲身旁看士兵突击,入迷了,并对母亲说,“我以后一定要当兵!”20 岁那年, 他从河南老家参军,在边关卫国;24 岁那年,他在戍边斗争中冲锋陷阵,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天地英雄气。 肖思远烈士不仅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品质,而且超越了“许三多”,成为“攻必克,守必坚”的 真英雄。 与肖思远一样,无数青年心中都住着一个“许三多”。有人曾问,“多少人是看了士兵突击后去当兵 的?”有人也评价

    19、,“它真实、有血、有肉,认清了现实,却不回避矛盾;诉说着现实,却依旧传递着正 能量”。这就是精品的力量、经典的魅力。从文艺作品到英雄足迹,事实证明,追求并承载价值与梦想的 作品,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而且艺术越精湛、制作越精良,就越能在作品价值与人生价值的激荡 中,熔铸并丰富着时代的价值谱系。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只是在于深入人心,更在于余音绕梁。诗歌如诗经豳风七月,“嗟我 农夫”,反映了农夫的辛勤劳作;小说如创业史,“当自己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的时 候,世界上就根本没有什么艰难了”,激励一代代新生力量经历艰难打磨,挑起事业发展的大梁;散文如 可爱的中国,“到那时,到处都是

    20、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描 绘了美好中国图景,催人奋进。岁月流转、世事变迁,总是有一些经受住时间检验的经典,紧扣时代脉搏、 反映人民心声、传递主流价值,一次次回荡在人们眼前、耳畔,永留心间。 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文化精品,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产生文化精品。抗击新冠肺 炎疫情,人间大爱与众志之力,需要全方位记录;脱贫攻坚,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山海情 之外,创作所需的“极为肥沃的土壤”有待深挖;英雄卫国,冲锋的号角阵阵、胜利的战旗飘飘,“清澈 的爱,只为中国”,歌声荡漾于祖国山河;建党百年,从峥嵘岁月到鸿业远图,波澜壮阔征程就是创造经 典

    21、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时代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 就能在伟大的时代创作出属于时代的经典。 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曾写道,“我是起点站,这路没有终点。”文艺经典创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精神传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正如有人说,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 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 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不抛弃,不放弃”,就能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

    22、 梦想在点亮前方。 5、“拉面哥拉面哥”“大衣哥大衣哥”走红后走红后何妨让流量既有质量又有质感?何妨让流量既有质量又有质感? (梁言品梁言品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21 日)日) 常刷短视频的人,往往会有这种感受:每天都有热门推送,五花八门,同一话题会反复出现、多角度呈现, 信息世界俨然被“热门”攻占。 有人感慨, 这是智媒时代的互动表达; 也有人担忧, 这是大数据制造的新的“信 息茧房”。对“热门”中的主角来说,过量曝光带来成名走红的机会,也有心力交瘁的压力。 “热门”,意味着流量。有多热,就能带来多大流量。一段时间以来,从山东的“大衣哥”“拉面哥”,到江西的

    23、“小马云”,再到上海街头的“流浪大师”,人们总会在某一特定时段被网络红人占据信息通道。据此,很多人 认识了不一样的大千世界,感受到了世态万千。但是,不少当事人也经历了意外、无措、争议、沉寂的过 程,生活与精神都被彻底改变。流量袭来,无论是“流量制造者”还是“流量贩卖者”,或是“流量围观者”,该 如何坦然处之、妥善待之,是给全社会的一道全新考题。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辩证认识流量。物理学中的流量,说的是单位时间内流经通道的流体量;以此类比 到互联网,也不难理解。有人将流量视为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流量=需求=商业逻辑”的公式也广为人知。作 品有多少点击数、带货卖了多少、关键词检索频率,都是流量的具

    24、体表达。商业意义上的流量只有多少之 分,而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则有冷暖之别。流量代表了注意力密度,适度径流能带来甘泉的滋润,过载径流 可能会引致决堤的风险。 古人做事有四句话: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勉。对流量世界的人们来说,同样发人深省。 “拉面哥”走红,靠的是憨厚实诚,还是售假欺诈?“流浪大师”成名,靠的是学识见识,还是低俗无知?李子 柒走红,靠的是底蕴创意,还是剽窃抄袭?这些已经被事实确证了的答案,不言自明。网友的眼睛是雪亮 的,靠博眼球上位的走红不会长远,靠蹭流量放大热度的营销也只是留下荒诞。这也提醒那些无底线蹭热 点者,倘若缺乏价值内核、缺乏信誉真诚、缺乏品质追求,即便火了一

    25、时也只是昙花一现。 即便如此,我们仍要警惕红火背后的“乌合困境”,防止过度消费、过度狂欢带来的负面影响。之所以不能让 流量“放任自流”,就是因为流量所过之地,是公共平台、公共场域、公共空间。无底线追热度、极端化蹭流 量,很容易把隐私的曝光成公开的、使有边界的演变成无约束的,最终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妨害公共秩 序为代价。正因此,“大衣哥”家的大门被砸,“拉面哥”家门口成为“集市”,“小马云”成长一波三折,或许那 些短视频博主、那些幕后推手们有利可图,但当事人的利益、意志并没有被充分尊重。无论是监管方还是 平台方都要警醒,一旦让公共平台变成舆论卖场,就会把有意义的消解成低俗的、有趣的变成有害的,谁

    26、 都不会是赢家。 前不久,卫国戍边英雄的一系列话题接连占据“热搜榜”。我们也在英雄们的“热搜榜”,追!一文中,为 这一现象点赞。有网友留言,“不追网红不追星,只追人民子弟兵”“这才是新时代应该追的星”“这才是有质 感的热搜”。为什么英雄的“热搜榜”能引发如此共鸣?网友话中的“质感”正是答案,也代表了人们的价 值选择。那些有分量的、有质量的、有质感的人和事、情与理,才是应该被涵养、被传播的流量。 有人说,流量红利会产生流量焦虑。面对流量,应该保持基本常识、思维理性和内心坚守。如何与流量更 好共处?或许有一天,“拉面哥”重新回到熟悉的集市,为父老乡亲继续卖面时,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就是最 好答案吧!

    27、 6、三星堆三星堆“上新了上新了”,为何对象牙情有独钟?,为何对象牙情有独钟?(杨雪梅杨雪梅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22 日)日) 这两天,三星堆文化遗址正在揭开更多神秘的面纱。在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中,三号坑在除去填土层露出 的第一层器物中,就发现了 100 多根象牙,交错叠压在大型的青铜器上。距离 3 号坑不到 5 米的是长宽约 3 米的 4 号坑,20 厘米厚的灰烬层下是 30 多根长度在一米左右的象牙,看起来炭灰炭灰的,可能被焚烧过。 从何而来?因何而埋?缘何而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对关心考古的人来说,有没有似曾相识?1986 年三星堆一号坑二号坑

    28、,就曾经出土过 80 多根象牙。金沙遗 址出土的象牙更多,超过了 1000 根。这是个什么概念?是至少 500 头大象的贡献。古蜀人是如何得到如此 多的成年大象的象牙呢?为什么象牙要和青铜器、玉器甚至金器一起掩埋呢?这些象牙在掩埋前是用来做 什么的?这些争论纷纷的谜团,正在此次考古中努力寻找着答案。正如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的雷雨站长介绍 的那样,为了判断那些燎烧的象牙是在祭祀坑里烧的还是在坑外烧的,可能达到了多高的温度,火烧的第 一现场可能在哪里,“连消防专家也被请来参与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细致研究,相应的解释才能接近谜团 的核心。 古籍文献专家会提醒你,象牙存在的痕迹。蜀地人常璩所作华阳国志说

    29、,古蜀国物产丰富,宝物有美 玉、犀牛和大象。山海经中山经还说巴国有一种大蛇,可以吞下一头大象,所谓“巴蛇食象”也。但即 便如此,文字的记载也需要考古来证实。在对这些象牙遗存进行动物考古学鉴定、测量和数量统计等的无 损研究的基础上,锶同位素的测量可以告诉我们这么多的象牙是本地的,还是来自西亚、中亚与东南亚? 碳氮稳定同位素还可以用来确定其食物来源,看人类是否对于祭祀用的大象有特殊的饲养方式,等等。 文物保护专家会告诉你,象牙保存的门道。对如何妥善保护象牙器、骨器等质地脆弱的有机质文物,一直 以来都是考古界和博物馆界的难题。灰烬层吸附了大量水分,比正常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多出 40%,象牙长 期浸泡在

    30、湿润的环境里,牙釉质减少,整体质地都显得比较软。出土后,外部环境过于干燥,象牙就容易 产生开裂,进而粉化。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出土的象牙上盖一层湿毛巾。但即便做到了保湿,也要定期更 换“面膜”,防止最容易出现的霉菌、细菌。 文化人类学专家会启发你,象牙文化的涵义。三星堆的考古从来不是孤立的考古,象牙用作随葬、用作牺 牲、用作装饰,当然也不是古蜀人的专利。巫山大溪文化的墓葬中,就见到用作随葬的象牙,这是 6000 年 前的例证。距今 7000 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曾发现多件象牙制品,6000 年前的山东大汶口人则喜欢把象牙 做成筒和琮。在安阳殷墟先后发现过两座象坑,一座坑内埋有一头幼象与一个象奴,

    31、另一座坑内埋有一头 幼象和一只猪。有一种说法,商王朝权力中心所在的河南地区简称为“豫”,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就是“象 之大者”,让人浮想联翩。 环境考古的人会示意你,象牙身处的生态。商代气候比现在更为湿润,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出 2左右, 不仅成都平原能够生活大象,就连黄河流域也有大象,所以象牙、象牙制品、带大象图案的文物,在商代 发现的很多。事实上大象的第一次被迫退却,也许就在妇好(商朝军事统帅、商高宗王后)生活的时代。 妇好墓中出土的那三只象牙杯和三星堆出土的象牙也许就是前后相连的。 总的来说,三星堆考古之所以让人激动,就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充满想象。大约和商王朝的妇好同一时期, 三星堆可能存在一

    32、个与中原平行发展的文化中心。事实上,考古人的确在这里发现了与郑州商城相当的城 址,在古城的轴线上,分布着三星堆、月亮湾、真武宫等文化堆积丰富的台地。城里有密集的生活区、居 住区、手工作坊和众多的城市设施。青铜冶铸业也是重要的手工业门类,但与中原文化不同的是,这里舍 弃了青铜器中的鼎和斝,选择了尊和罍,还铸造出了青铜人像、青铜面具和青铜神树等标志性器物,把自 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都发展到了极致。 换言之,作为中国古代中原周边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三星堆填补了中华文化演进序列中的缺环。 而考古的魅力在于,每一个新发现在对一个问题给出答案时,也许又产生出新的谜团,你不得不期待着新 的研究

    33、和发现。如同三星堆一号坑二号坑的考古在 35 年后又得到如此丰厚的回响,重新拉开探索的大幕, 而这一切只是冰山的一角。 7、火腿肠的小口味,潮赶潮的大时代火腿肠的小口味,潮赶潮的大时代(张近山张近山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23 日)日)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吃火腿肠是什么时候吗?是夹在煎饼果子里还是煮在泡面里,是做炒饭的时候加了一些 还是吃麻辣烫时多拿了一两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火腿肠那些事。 把时间倒回三十年前,那时的火腿肠称得上数一数二的“网红”食物。伴随着猪肉取消统购统销,人们对肉食 的渴望得以释放。虽然掺杂了淀粉,但味道与肉量都还不错的火腿肠,自然成了新奇又实惠

    34、的选择。还记 得,洛阳春都集团引进了第一条火腿肠生产线,1991 年“会跳舞的火腿肠”广告在央视一炮而红。来自全国 各地的大货车齐刷刷地堵在洛阳肉联厂门口,带动工厂附近的商铺和产业红火起来,肉联厂前面的路也被 改为“春都路”。层出不穷的火腿肠品牌轮番登场、争奇斗艳,成为那个年代的独特景观。 如今,春都路依旧,不过当年车水马龙来拉货的盛况早已不再。实际上,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火腿肠 市场就有了变化。一方面,无序竞争、降质压价等乱象,导致火腿肠肉量明显减少,口味严重下降,影响 了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另一方面,冰箱在城乡的普及,不仅让生鲜冻肉等竞品迅速崛起,也让各类新鲜的 食材变得触手可及。出

    35、行方式的变革和外卖的逐渐普及,更是进一步压缩了火腿肠的生存空间。有网友感 慨,“多年后火腿肠只能作为一种回忆存在”,这种担心或许未必会成为现实,但火腿肠的消费者正在逐渐流 失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火腿肠的命运,只是更多商品随着时代奔涌而起伏跌宕的缩影。这里不能不提到火腿肠的好搭档、 曾经的“国民食品”方便面。春运神器、创业伴侣、泡网绝配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是萦绕在很多人 心头的青春记忆。然而从 2013 年起,我国方便面销量连续多年下滑,人们一度开始讨论“方便面会不会退 出历史舞台”。曾经习惯了泡面、火腿肠、八宝粥“绿皮车三件套”的味蕾,可能要被火速走红的螺蛳粉、自 热火锅等占领。面对日益丰

    36、富的品类、不断进步的食品工艺和健康、营养、绿色、均衡的饮食习惯,火腿 肠和方便面等方便食品该何去何从?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化危为机、转型升级。从放弃油炸到降油减盐,从大幅降低调味包的“工业味”到推 出各种新奇口味, 方便面行业大刀阔斧的创新变革逐渐改变了人们“方便食品等于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同 时主打健康、短保质期的高价位产品让方便面步入“正餐化”轨道。2020 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同 比增长 5.6%,销售额同比增长 11.5%。而在火腿肠行业,减盐火腿肠、低脂香肠等创新产品为食客带来低 脂、美味与营养的多重体验,受到消费端的青睐和追捧。从“方便地吃饱”迈向“健康地吃好”,市场

    37、依然对方 便食品敞开了怀抱。 饮食的变迁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食物中往往珍藏着人们关于时代的独特记忆。1984 年,曾被称为“中国 魔水”的健力宝见证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1987 年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散发着“第一个吃螃 蟹”的开放热气;新世纪之初必胜客自助沙拉的“九层高塔”,把基座建立在人们对西式快餐的尝鲜热情上 何止是大时代,即便对评论君来说,大学校园里的盖饭、套餐,也承载着难以忘怀的大学时光。不断在推 陈出新中为人们创造新的时代记忆,也许是包括火腿肠在内的曾经的“网红”食品与时俱进的打开方式。 这正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莫为潮流后,转型善推新。 8、对对 H&M

    38、等国际品牌,最强的回应是超越等国际品牌,最强的回应是超越 (沈慎沈慎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26 日)日) 因跟风操弄新疆议题一事,服装集团 H&M 遭到中国网民抵制,不仅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受到影响,更牵连出 耐克、阿迪达斯等一众国际品牌。到目前为止,一些国际品牌仍然没有道歉、改正的意思,试图默不作声、 蒙混过关。对于这些吃饭砸锅的企业,中国人的态度一向爱憎分明,绝不容忍一边赚中国人的钱、一边伤 害中国人感情的事情。 然而,也有一些人担心,购物车里没有了这些大品牌,会不会让穿衣打扮变得无所适从?被抵制的国际品 牌有没有可替代品?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许多网友喊出

    39、了“国产品牌当自强”的口号。这样的呼声, 既是适应当前市场洗牌和产业链调整、敦促国外品牌尊重中国市场的迫切需要,也是公众对国产品牌抓住 难得机遇、实现弯道超车的殷切期待。 事实上,中国现代服装行业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步至今,从“三来一补”为外国企业代工,到走自主品牌道 路,已经取得了不俗成绩。在休闲运动领域,一些优秀国产品牌在质量上甚至设计上,已能与这些所谓国 际“大牌”相媲美,也占据了不小市场份额。正因如此,担心这些国外品牌被替代后“无衣可穿”,大可不必。 中国市场足够庞大、我们拥有完整稳定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生产能力,中国企业的成长性足够强,这是 反击外国企业操弄新疆议题的底气所在。

    40、但不可否认,当前国产服装行业在品牌认可度上与外国企业还有一些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一些国 际品牌经过上百年的时间沉淀、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口碑和信誉,他们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给本 土品牌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国产品牌在样式设计、形象维护、影响辐射等方面下 的功夫不足、投入不够。告别低价竞争、相互抄袭、“傍名牌”等小伎俩,注重提升设计内涵、提高技术含量、 优化售后服务等大韬略,“国产品牌自强超越”才能照进现实,更好回应 90 后、00 后年轻人的期待。 由此来看,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抵制,关键要靠相关企业 下大气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

    41、题。对于服装企业而言,满足于代工只能赚点辛苦钱,努力向产业链的上下游 延伸、向产品“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力,才能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对于国产品牌而言,当务之急是要真正把产 品质量搞上去、把品牌吸引力提升起来,在设计、研发和创新上加大投入,靠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加时尚 的设计、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构筑起国产品牌的“护城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知耻而后勇,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国产品牌崛起可期。 “学渣俱乐部”VS“黄金座位带”?啥座位才是好座位 李洪兴 人民日报评论 2021-03-30 “担心在后排影响学习”“担心孩子受周边同学影响”“担心孩子距离老师太远”最近, 有媒体调查发现, 部分 家长对孩子的

    42、座位问题非常关心,怎么排座、和谁同桌、师生距离等成为关切。座位好与学习好,是否具 有正相关性,值得辨析。 应该看到,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如身高、视力、性格等,坐在靠前或靠后、中心或两边,学习效果不可避 免会有差异。为此,不少家长认为“座次影响名次”,以至于出现所谓“黄金座位”一说。只是,这种认知是把 学习问题简单化归因,关注焦点有失偏颇。理性看待座位,合理帮助学生学习,有效引导孩子成长,才是 老师与家长最应该关注的事。 立足教育角度, 座位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座椅板凳, 而承担了更多功能和价值。 比如, 传统“秧苗式”座位编排, 是有效率的摆放方式,老师往往是课堂“焦点”;又如,“小组式”摆放,有利

    43、于同学间交流研讨,容易营造轻 松的课堂环境。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这也是课堂改革探索的一部分。课堂上没 有固定不变的座位,定期左右轮换、前后调整、根据学生特殊情况进行微调等,已经是很多学校的惯常做 法。学校和老师科学合理编排座位,让家长放心、让学生舒心;家长充分信任学校和老师,帮助孩子聚焦 于学习主业,才能少关注“坐在哪”,多关注“怎么学”,促进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提高学业水平。 透过座位看教育,反映出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即如何协调好教育教学空间。对课堂布局来说,座位编排 形式、学生座位关系、师生互动方式构成了课堂空间。很多家长关心的座位问题,其实是孩子在教室里的 学习空间问

    44、题。有人认为,教室不是一个单一均匀的空间立方体,而是许多相互连接的微环境组成的。这 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根据学习内容、学习合作、教学需要来安排座位,而不是让学生一成 不变地坐着。在开放空间、以灵活方式、用多元手段,巧妙地安排课堂、完成教学,尽量让不同孩子在自 己座位上都能有收获、有进步,家长也就不必在意座位问题了。 透过家长关心座位看教育,也反映出一个新命题,即家长如何找到合理的教育参与空间。不少老师认为, 家长采用各种方式对排座位进行干预,是对孩子教育的过度参与。座位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要 从课堂整体、同学关系与孩子个体中逐渐摸索。家长认为的“黄金座位”未必适合孩子,也未

    45、必适合课堂。学 习好不好,主要取决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专注能力、自我管理、家校氛围等等。这对家长来说,与其 想办法“选座位”,不如陪伴孩子“养习惯”,求真务实地引导孩子、适度有效地参与管理、科学理性地建言献 策,才有助于孩子在适合、适宜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教育不是单方面一厢情愿地干预,而是多方面互帮互 助地合作,如此就能让学习空间更大、学习天地更广。 教育是育人的,有空间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这意味,教育教学离不开空间感,教室座位安排需要灵活多变 地调整空间布局,老师家长也要在合情合理、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参与引导,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空间、 成长空间,实现汲取知识与进步发展的共赢。只要用心、得法,无

    46、论坐在哪里,都是“黄金座位”,都能学有 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9、引人注目的引人注目的“三星堆上新三星堆上新”考古过程考古过程 (宋豪新宋豪新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03-30) 方舱、防护服、载人工作平台若在过去,很难把这些器具同考古联系在一起。在三星堆祭祀区发掘现场, 一个密封的考古发掘舱内,考古人员身穿防护服有条不紊操纵机械平台进行文物发掘。面对着 2000 平方米 的考古工作平台,不少记者现场感叹,这里不像印象中的考古工地,而像实验室一样充满科技感。 1986 年,三星堆遗址 1 号坑与 2 号坑完成抢救性发掘,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

    47、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考古工作者很快对遗址实行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如今三星堆祭祀区重启发掘 更为引人注目: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层层审批完善,各种高科技设备充实从发掘到研究环节,全国 34 家科研单位集体攻关这表明,全新技术支持下的新时代考古,不仅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考古发掘对于遗迹 现场的影响,也为进一步研究留存了更大空间。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 6 座“祭祀坑”, 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 鸟型金饰片、 精美牙雕残件等重要文物 500 余件, 在社会上掀起了新一波“考古热”“文保热”。从陆续出土的精美文物看,三星堆遗址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文明的 灿烂成就,昭告世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的属性。以全面勘探

    48、和重点发掘为带动,做好三星堆出土 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汲取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给养。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华夏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凝聚着我们奋进新征程的精 神力量。在这次被大家称作“三星堆上新”的考古过程中,人们通过网络直播与新闻报道,热烈而深入地参与 到考古互动中。 当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相遇, 人们展现出探讨历史、 关注文化的浓厚兴趣, 使得考古不再“冷 门”,文物不再“高高在上”。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中华文 明的认同与尊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

    49、人民负责。”包含三星堆遗址、金沙遗 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在内的古蜀文化遗址,很早就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据悉,三星堆保 护规划以及编写申遗文本的相关工作已经展开。展望全国,北京长城抢险加固项目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最 大限度保持长城景观原貌,西安地铁建设因文物保护需要而深挖和绕行,杭州良渚遗址文物保护核心区开 展居民搬迁、重现水美草丰风貌各地探索着各具特色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发展新模式,绘就出一幅历史文 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崭新画卷。 看历史是为了看未来,研究历史是为了开拓未来。做好新时代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一定能为强国征程 贡献更为深厚的文化自信和蓬勃动力。 10、作者作者“埋

    50、梗埋梗”、读者、读者“产粮产粮”,网络文学的新玩法你掌握了吗,网络文学的新玩法你掌握了吗?(康岩?(康岩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03-31) 粉丝通过“网文梗”嗨爆作品评论区、 为“真爱盟主”付费打 call、 在原著构架下延展填补情节2020 年的中国 网络文学,给读者制造了不少“惊喜”。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20 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 揭示了上述新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网络文学领域发生的新变化。 报告用“迭代”概括网络文学的 2020。宏观上看,从更年轻有朝气的作家读者,到更蓬勃有活力的内容 生态,再到更灵活有动力的商业模式,为网络文学带来新的增量。微观上说,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04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2021年高考语文人民日报(金句 精评时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2327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