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2021年高考语文人民日报(金句 精评时文).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专题04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2021年高考语文人民日报(金句 精评时文).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句 精评 时文 专题04 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2021年高考语文人民日报【金句 精评 时文】 专题 04 人民日报 评论 三月 时评 精选 精读 2021 年高 语文 时文 下载 _高考作文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人民日报评论三月时评精选精读 1、生活,该不该有点生活,该不该有点“边界感边界感”? (周珊珊(周珊珊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1 日)日) 买东西剪头发却要被强行聊天、不分时间早晚就给你拨视频电话、不征询同意就摆弄甚至拿走你的东西、 明明不熟却百般追问你工资几何、体重多少、为啥还不结婚当你面对这些情况时,会有不适感吗?今天, 我们就来聊聊边界感。 在物理学意义上的边界举目皆是:学校、小区常常有围墙、不同类型的车在马路上通行有车道线,排队时 也能看到一米线标注一条触手可及的界线,明确标识了各自的领域。但是,今天我们聊的所谓“边界感”, 更
2、多是一种无形的边界。比如感官的边界,公共场合公放音乐、视频合不合适?再如个人隐私的边界,餐 厅包厢里装摄像头的做法违不违规?还有角色的边界,纵然关系亲密,父母与子女之间、伴侣之间、朋友 之间该不该有把尺子?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了边界感。 与边界感相关的类似问题,通常都能引发大量关注与讨论。好朋友失恋后天天找我哭,我累了可以糊弄 TA 吗?”“室友总是不经同意用我东西,该不该跟 TA 撕破脸?”可以说,人们越发重视边界感的现象背后,恰恰 说明了边界感的稀缺。相较于传统的熟人社会,偌大的城市、延伸的乡村,生活中越来越多陌生人的出现, 让不少人迫切需要一定程度的边界感,进而获得一丝安全感。 要看到,
3、现代社会生活中愈加明显的边界感,本质上来自于愈加清晰的空间感。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 始重视个人空间,习惯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甚至有人类学家发展出空间关系学,并在研究中道明了 4 种 人际关系边界及其具体数值:亲密距离约为 0 至 45 厘米,个人距离为 45 厘米到 1.2 米,而社交距离分别为 1.2-3.65 米和 3.65 米以上。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小,边 界与边界的间隙却被更多地放大。当互联网让地球成为了“村”,边界感的保持反而日益成为一个问题。 事实上,所谓边界感,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特有产物。千百年来,“君子之交淡如水”“远而不疏,近而不
4、狎” 等古语,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人际边界感的思考和探索。当然,对边界感的需求可以理解,但过度敏 感其实大可不必。有人将边界视为社交的蜜糖,也有人觉得这是感情的冰冷。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用好边界 感、建立好合理的人际边界。有研究个体心理学的专家提出了一个观点:“课题分离”。他强调每个人在社交 关系中的有限责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课题,既不能随意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随便让人 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别过度、宜自律、巧沟通,通过合作共同建立起良好的公共生活。 或许,也要从另一个方面理解边界感。从陌生到熟悉,从抗拒到接受,边界感的林立和消融,也是当今人 与人关系如何和谐融洽的一个
5、难点。步履匆匆的你,埋头苦学的你,加班加点的你在追求个人小世界喜 怒哀乐的同时,也要留心周围大世界的稻香蛙鸣。毕竟,一个圆只能孤芳自赏,两个圆甚至更多的圆,才 会产生包含外离、相切、相交的位置关系,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的众多可能。这是数学的魅力,也是这个世 界的魅力。 这正是: 君子之交淡如水,知己深情浓似茶。 2、两会时间的他们,为何步履匆匆?两会时间的他们,为何步履匆匆? (原石原石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4 日日) 今天下午 3 时,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今年两会,将开启怎样 的时光旅程,又将在历史长河中激荡起怎样的奔腾浪
6、花?我们不妨拉开时间的伸缩镜头,一探究竟。 “七日谈”。考虑到疫情防控的要求,今年全国两会的会期只有一周左右。但从开闭幕大会、小组会,到审议 报告及议案、参与视频大会发言,两会议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在相关代表团于会前召开的议案建议会议上, 工作人员反复强调提交的截止日期,敦促代表仔细修改、拿出高水平的议案和建议。社情民意充分汇集, 发展大计共同商议,“分秒必争”将成为未来一周代表委员的履职写照。 “一年历”。确切来说,从孟夏时节到早春三月,此次两会距上次大会仅有 9 个多月的时间。但从极不平凡的 2020 年走来,迈向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 2021 年,从脱贫攻坚的终点冲刺,到崭新
7、征程的 发令枪响,我们有太多成绩值得记录,有太多经验亟需总结,有太多蓝图正在规划。全国两会正是在一年 又一年的接力中,走好中国自己的路,办好中国人自己的事。 五年规划。一部五年规划的历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的发展史。从“一五”时期生产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辆 “解放”牌汽车,到“十三五”时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之重器应运而生,一个个五年印刻着时代的独特记 忆,连缀成中国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今年两会,“十四五”规划无疑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凝结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局落子、 接续前行。 百年目标。立足 2021,迎接 2035
8、,拥抱 2049,我们不断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 制定出一份份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如一位外国专家表示,中国人有制定计划的传统,他们瞄准的是未来。 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到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再到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代表委员的建议饱含着为长远 计、为子孙谋的深情。还记得两年前,记者在两会报道中写下了“奋进,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题; 今天,我们可以说“进军,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 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百年岁月对中国近代历史而言是一个叹号,但对于对复兴伟业而言还只是 一个逗号。 时间标注的刻度,从未像今天这样塑造着奋斗的轨迹;历史前行的方位,从未像今天这样影响着复兴
9、的征 途。5000 年、180 年、100 年、70 年、40 年、8 年这些时段代表着过去,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 短期计划、中长期规划、远景目标这些蓝图编织着未来,展望着中国人民的美好前景。过去与未来交织 于此。今年的全国两会,身处在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伫立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必将对中国产生 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与时间赛跑,要靠效率。在代表团驻地,评论君随处可见步履匆匆、语速很快的人大代表,仿佛生怕耽误 了时间。与时间赛跑,还要靠奋斗。在评论君的采访中,代表委员谈起了自己的“五年规划”。浙江德清五四 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希望实现村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居民水平的目标,让农村生活更幸
10、福;孔子研究院院 长杨朝明委员则计划写作大众儒学论语治家等著作,让传统文化更加大众化这些具体而微的“小 目标”,何尝不是国家规划的生动注脚。志士惜日短,奋斗路正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终将在每个 人分分秒秒的努力、时时刻刻的拼搏中得以创造。 全国两会的大幕已经拉起,未来几天,让我们共同期待。 这正是: 两会时间再开启, 中国发展更可期。 3、命运:命是自己的,运却和整个国家相关联命运:命是自己的,运却和整个国家相关联 (马慧娟马慧娟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10 日日) 听众朋友,你好。我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玉池村的马慧娟。不久前,电视剧山海情 在
11、全国热播。可以说,山海情里出现的场景我们经历过,没出现的场景我们也经历过。文艺作品里呈 现的毕竟有限,真实的生活远远不是一部作品就能涵盖的。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我和大家聊聊我所亲历 的西海固之变。 在西海固的大山里有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庄叫黑眼湾。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经常骑着我们家的白驴徜 徉在黑眼湾的沟沟峁峁上,看着远处绵延不绝的群山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山外面看看。但看到的除了 山还是山,日子枯燥得连个多余的人都看不见。我拽着白驴的耳朵问它,你知道远方有什么吗?它扑棱着 耳朵甩开我的手,一脸冷漠。当我每天早晨爬过大咀山、淌过一条河、再穿过一个村庄到达学校时,那里 的人才起床,而我已经
12、在路上走了一个半小时。 学会识字,从书里看见了山外的大千世界,心也跟着遨游九天,看书成了我看外面世界的一种方式。然而, 这也在我 16 岁的时候戛然而止。原因是家人从早忙到晚,从年初忙到年尾,也只比别人家多产几斤粮,仍 然吃不饱肚子,没有多余的钱供我上学。如同山海情中一样,一头毛驴就可以娶走一个姑娘,一年到 头吃的是洋芋,我们没有新衣服,也没有远方和未来。 看着年迈的父母,贫瘠的土地,我一次次问自己,出路在哪里?没有的,只要困在这大山里面,就没有出 路。我遵从了现实。我以为我的命运也终止在了我的父辈们生活的这座大山里。 有时候,命运的巨变就在一瞬间。乡政府通知移民搬迁。说是搬到有黄河水的地方去
13、,再也不看天吃饭, 再也不用翻山越岭过河了。大家说了一声“走”,对黑眼湾再无半点留恋。 原先的戈壁和黄河本没有关联,但是因为扶贫的扬黄灌溉工程,黄河水逆向上扬了三百米,硬生生把戈壁 变成了绿洲,让像我一样的山里生活的人吃上了黄河水。新的地方总是需要人去建设,总是需要时间让它 变好。没有苦是不会甜的。闽宁村如此,我们的新家园也是如此。 大山里的苦一眼望不到头,而新家的苦只是一时的,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过去,这个叫红寺堡的地方跟 着国家的发展步伐,脱贫摘帽了。这里有上了国宴的滩羊肉和黄牛养殖基地,有最好的葡萄酒和有“忘忧草” 之称的黄花菜。大家的日子好了,兜里有钱了。曾以为这辈子就这样算了的父亲,
14、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 买电动车、买手机,尝试新鲜事物,活出了他想要的样子。更重要的是,第一批大学生已经毕业,又重新 参与到红寺堡的建设中来。而其他的孩子,再也没有上不起学的情况发生。 我们经常在说命运,但我觉得,命是自己的,运却和整个国家相关联。从黑眼湾到红寺堡,20 年间,日子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因为坚持写作,去电视台演讲,出版了散文集,也从黄土地走进大会堂,成 为全国人大代表。有人说我的故事是传奇,但我知道,哪里有什么传奇,是移民搬迁让我走出大山,是时 代让我实现了梦想。在红寺堡有这样一句话:“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所有移民区群 众发自内心的感谢。 美好生活没有
15、尽头。多年前,当红寺堡的生活逐渐安稳下来,洗完这堆衣服还有下一堆等着,做完这顿饭 还有下顿饭等着,那种黑眼湾的惶恐再次袭来。我认为:生活变富裕了,但只长庄稼的土地终究是贫瘠的。 从用手机写小说,到写散文,我在文学中打开了新世界。随着网络和交通的发展,农村女性有了更多寻梦 的出路。现在,我在村里办起了读书社,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学会看孩子的课业微信群,敢于参加歌唱朗 诵比赛。我期待文化在乡村不断落地生根,让西海固的居民能够早日脱精神之贫、解心灵之渴。 去年,我带着记录移民搬迁脱贫故事的走出黑眼湾参加全国两会;今年全国两会,我又带来了新作出 路。西海固因移民搬迁而找到出路的人,在红寺堡有 23 万,
16、我只是其中之一。事实上,伟大时代中的每 个个体都有找到出路的无限可能。在过去,生活曾让我觉得自己如同西海固的一粒沙,没有人知道你的一 生发生了什么,甚至没有人知道你曾经存在过。当黑眼湾以所有人全部走出而宣告终结,红寺堡以千万人 的迁入而开启了新的篇章。我们把过去的村子还给自然,把自己交付给未来。我相信:历史的洪流滚起, 即便微如沙粒,也能奔腾入海,也能汇成史诗。 这正是: 苦甲天下几千年,一朝移民换新颜。 旧时贫困不复来,宽广出路在眼前。 4、士兵突击致敬戍边英雄,还记得“不抛弃,不放弃”吗?士兵突击致敬戍边英雄,还记得“不抛弃,不放弃”吗? (梁言品(梁言品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
17、1 年年 3 月月 20 日)日) 一部文艺作品能多大程度上走进人心?走进人心的文艺作品能被人们记住多久?记得住的文艺作品能感染 人到何种地步?还是从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说起吧。 15 年前,一个叫“许三多”的荧幕人物走进千家万户。他家境不好、资质一般,在部队大熔炉里几经挫折、 几经摔打、几经锻造,成就了一个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许三多”的成长经历,并非大多数人理想的样 子,却迸发着令大多数人热血澎湃的激情。 15 年后,“许三多”和战友们,在“2021 电视剧品质盛典”上重聚。“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当“钢七连”的连歌响起,很多人仿佛回到了追剧
18、的日子,重 温跟着剧中人摸爬滚打的点滴。时间不会遗忘,只会让文艺经典的气息越飘越久、愈加浓香。 重聚是为了温故,更是为了致敬。重聚舞台上,请来了戍边英雄肖思远的父母,他们含泪追忆儿子。肖思 远 10 岁那年,坐在父亲身旁看士兵突击,入迷了,并对母亲说,“我以后一定要当兵!”20 岁那年, 他从河南老家参军,在边关卫国;24 岁那年,他在戍边斗争中冲锋陷阵,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天地英雄气。 肖思远烈士不仅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品质,而且超越了“许三多”,成为“攻必克,守必坚”的 真英雄。 与肖思远一样,无数青年心中都住着一个“许三多”。有人曾问,“多少人是看了士兵突击后去当兵 的?”有人也评价
19、,“它真实、有血、有肉,认清了现实,却不回避矛盾;诉说着现实,却依旧传递着正 能量”。这就是精品的力量、经典的魅力。从文艺作品到英雄足迹,事实证明,追求并承载价值与梦想的 作品,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而且艺术越精湛、制作越精良,就越能在作品价值与人生价值的激荡 中,熔铸并丰富着时代的价值谱系。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只是在于深入人心,更在于余音绕梁。诗歌如诗经豳风七月,“嗟我 农夫”,反映了农夫的辛勤劳作;小说如创业史,“当自己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的时 候,世界上就根本没有什么艰难了”,激励一代代新生力量经历艰难打磨,挑起事业发展的大梁;散文如 可爱的中国,“到那时,到处都是
20、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描 绘了美好中国图景,催人奋进。岁月流转、世事变迁,总是有一些经受住时间检验的经典,紧扣时代脉搏、 反映人民心声、传递主流价值,一次次回荡在人们眼前、耳畔,永留心间。 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文化精品,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产生文化精品。抗击新冠肺 炎疫情,人间大爱与众志之力,需要全方位记录;脱贫攻坚,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山海情 之外,创作所需的“极为肥沃的土壤”有待深挖;英雄卫国,冲锋的号角阵阵、胜利的战旗飘飘,“清澈 的爱,只为中国”,歌声荡漾于祖国山河;建党百年,从峥嵘岁月到鸿业远图,波澜壮阔征程就是创造经 典
21、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时代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 就能在伟大的时代创作出属于时代的经典。 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曾写道,“我是起点站,这路没有终点。”文艺经典创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精神传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正如有人说,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 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 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不抛弃,不放弃”,就能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
22、 梦想在点亮前方。 5、“拉面哥拉面哥”“大衣哥大衣哥”走红后走红后何妨让流量既有质量又有质感?何妨让流量既有质量又有质感? (梁言品梁言品 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年 3 月月 21 日)日) 常刷短视频的人,往往会有这种感受:每天都有热门推送,五花八门,同一话题会反复出现、多角度呈现, 信息世界俨然被“热门”攻占。 有人感慨, 这是智媒时代的互动表达; 也有人担忧, 这是大数据制造的新的“信 息茧房”。对“热门”中的主角来说,过量曝光带来成名走红的机会,也有心力交瘁的压力。 “热门”,意味着流量。有多热,就能带来多大流量。一段时间以来,从山东的“大衣哥”“拉面哥”,到江西的
23、“小马云”,再到上海街头的“流浪大师”,人们总会在某一特定时段被网络红人占据信息通道。据此,很多人 认识了不一样的大千世界,感受到了世态万千。但是,不少当事人也经历了意外、无措、争议、沉寂的过 程,生活与精神都被彻底改变。流量袭来,无论是“流量制造者”还是“流量贩卖者”,或是“流量围观者”,该 如何坦然处之、妥善待之,是给全社会的一道全新考题。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辩证认识流量。物理学中的流量,说的是单位时间内流经通道的流体量;以此类比 到互联网,也不难理解。有人将流量视为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流量=需求=商业逻辑”的公式也广为人知。作 品有多少点击数、带货卖了多少、关键词检索频率,都是流量的具
24、体表达。商业意义上的流量只有多少之 分,而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则有冷暖之别。流量代表了注意力密度,适度径流能带来甘泉的滋润,过载径流 可能会引致决堤的风险。 古人做事有四句话: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勉。对流量世界的人们来说,同样发人深省。 “拉面哥”走红,靠的是憨厚实诚,还是售假欺诈?“流浪大师”成名,靠的是学识见识,还是低俗无知?李子 柒走红,靠的是底蕴创意,还是剽窃抄袭?这些已经被事实确证了的答案,不言自明。网友的眼睛是雪亮 的,靠博眼球上位的走红不会长远,靠蹭流量放大热度的营销也只是留下荒诞。这也提醒那些无底线蹭热 点者,倘若缺乏价值内核、缺乏信誉真诚、缺乏品质追求,即便火了一
25、时也只是昙花一现。 即便如此,我们仍要警惕红火背后的“乌合困境”,防止过度消费、过度狂欢带来的负面影响。之所以不能让 流量“放任自流”,就是因为流量所过之地,是公共平台、公共场域、公共空间。无底线追热度、极端化蹭流 量,很容易把隐私的曝光成公开的、使有边界的演变成无约束的,最终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妨害公共秩 序为代价。正因此,“大衣哥”家的大门被砸,“拉面哥”家门口成为“集市”,“小马云”成长一波三折,或许那 些短视频博主、那些幕后推手们有利可图,但当事人的利益、意志并没有被充分尊重。无论是监管方还是 平台方都要警醒,一旦让公共平台变成舆论卖场,就会把有意义的消解成低俗的、有趣的变成有害的,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