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届人民版(老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讲义:专题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优化提升.doc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223237
  • 上传时间:2021-03-3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63.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人民版(老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讲义:专题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优化提升.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届人民版老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讲义:专题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优化提升 2022 人民 高考 一轮 复习 历史 讲义 专题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优化 提升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专题优化提升专题优化提升 一、近代列强侵华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1.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列强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 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市场的愿望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 成的特点。 2.中日甲午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列强主要是以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 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以及列强瓜分 世界的要求。 3.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日本成为侵华主力。 二、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对救国之路的探索 1.农民阶级 (1)实践:先后掀起两次大规模的革

    2、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2)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和“扶清灭洋”。 (3)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农民 阶级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革命斗争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2.地主阶级 (1)实践: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洋务运动。 (2)主张: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 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3)特点:“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资产阶级 (1)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 (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传播三民主

    3、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3)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 软弱性,这决定了其改革 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 4.无产阶级 (1)实践: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全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主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3)特点: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 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全面抗日战争);从 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的曲折历程。 三、鸦

    4、片战争前夕(19 世纪上半期)中英两国国情对比 中国 英国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外交政策 闭关自守 殖民扩张 中英贸易 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正当贸易,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综合国力 日趋衰落 世界强国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君主立宪制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历史阐释 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判断 内涵阐释 1.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 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华民族产生民族

    5、自信心和自豪感。 2.家国情怀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了解并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 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家国情怀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 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典题例证 (2019 课标)1919 年 11 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 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 地,知合群自救为万

    6、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从全国各界联合会发表的宣言来看,国内群众参与爱国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 明白了团结自救的重要性,这说明当时各界团体的爱国觉悟得到提高,故 B 项正确。材料信息并不 能证明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趋于一致,故 A 项错误。 材料并未涉及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故 C 项错误。当时只有极少数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故 D 项错误。 素养分析在历史知识中,有许多家国情怀的素材,如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爱国主义是家 国情怀的重要内

    7、涵之一。本题没有直接考查五四运动,但间接考查了五四运动对国民思想的影响, 即五四运动推动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使民众的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方法点拨 1.明确高考考查家国情怀的基本要求 (1)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作出的主观评 判。 (2)学会分辨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 (3)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 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2.从家到国,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1)“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在近两个世纪驱逐外侮、建构现 代民族国家的

    8、过程中,它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今天,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 “家国情怀”也有了新的发展。 (2)中国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维和生活方式“家国情怀”, 包括“舍己为家”和“保家卫国”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这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的儒家信念。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 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 3.家国情怀为造就实现中国梦强大文化力量增强感染力与说服力 (1)爱岗敬业是 “家国情怀” :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要把对理想执着的追求,落实在爱岗敬业、 争创一流业绩上。要讲道德,知荣

    9、辱,讲诚信,重责任,有作为。 (2)奉献牺牲是“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付出、拼搏和牺牲,创造出辉 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3)恪守道德是“家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持正义,追求真理, 磊落坦荡。 正因为个体能够超越个人私利而关注国家、 社会和民生,才能逐渐形成强大无比的文化 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发展进步,中华民族就是在每个中华儿女的付出和奉献中,不断进步, 坚定地走向繁荣富强的未来的。 4.家国情怀与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 (1)目前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而在德育教育中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家国情怀教 育,这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让学生在

    10、面对大是大非的事情的时候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能 够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志向的青年。 (2)在 “家国情怀” 的浸润之下,当每一个公民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给予他的福祉,感受到自己 和国家息息相关之后,“我的传奇”才可能成为这个国家的传奇,“我”才可能和这个国家共同成 长。 5.家国情怀与正确的历史观相一致 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学习历史重 要的是通过历史上的事件来促进自己情感的提升。 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虑,才能够对当 时的人和事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和理解。 6.追寻主流价值观、剖析家国情怀 (1)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千

    11、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我 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着祖国的领土、主权 和国家统一。 (2)追求公平正义、捍卫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之一。公 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倡导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它是构成一个民族、 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 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 度。 史料 1 对日战争的失败,彻底暴露了清政府的“洋务新政”并不能

    12、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 强。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条约规定准许外 国在华投资设厂,这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 局势。 帝国主义列强除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外,竞相加强对中国的投资。 他们贷款给清政府, 并进一步在中国开设银行他们开办工厂,建筑铁路,开采矿产,形成对中国财政经济的垄断和 控制。 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夺取“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拓展解读 史料说明了马关条约签订的后果:甲午

    13、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列强掀起 瓜分中国的狂潮;侵华方式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开设银行、开办工厂、建筑铁路、开采矿产和 夺取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史料 2 1936 年 7 月,斯诺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进入共区。 此前他曾把中国的共产主义描述 成一种“农村共产主义”,但在他访问了延安并与毛泽东交谈后,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生气勃勃的 马克思主义革命家。 斯诺批驳了所谓中共不过是从属莫斯科之傀儡的看法,断言中国人已发展了一 种独一无二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他的西行漫记是一部经典性的新闻体著作,它曾对美国 大众关于红色中国的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

    14、史 拓展解读 史料通过斯诺对延安的访问及得出的结论,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开辟的 “工农武装割 据”道路的正确性,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蓬勃发展。 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鸦片战争后,中方代表联名向英方代表发出了一份提议: “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 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中方让出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协定关税 D.传教士传教权 答案 A 领事裁判权指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有违法或犯罪行为成为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按照本国 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故 A 项正

    15、确。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陷的消息传到上海时,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延及上海,主动派员与 英、法等国驻上海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仍照常贸易。”咸丰帝 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常通商”。这说明当时 ( ) A.中央集权削弱 B.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 C.地方自主性增强 D.清政府缺乏现代国家观念 答案 D 材料“广州城陷”“两江总督宣布”“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仍照常贸易”“咸丰 帝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常通商”,说明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缺乏现代国家 观念,故 D 项正确。 3.(2019 河北唐山一模)关于太平天国失败的主

    16、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 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这种不同 ( ) A.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立场 B.由评价者所处时代决定 C.可用唯物史观加以整合 D.有待更多史料验证对错 答案 C 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分别从主观、客观角度分析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这种不同可以用 唯物史观加以整合,故 C 项正确。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不能反映政治立场 的不同,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的认识与评价者所处时代没有必然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的两种观 点都属于对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正确认识,并不涉及验证观点对错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4.(2020 甘肃酒泉高

    17、三调研)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的官僚士绅普遍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 盛之中,称日本为“蕞尔三岛”。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士绅阶层逐渐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 态,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据此可得出( ) A.社会心态变化取决于清朝士绅阶层心态变化 B.中日甲午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彻底觉醒 C.中日甲午战争使部分中国人对国情有了新认识 D.中日甲午战争推动清政府实行彻底的变法改革 答案 C 士绅阶层从“沉浸在同光中兴的虚假兴盛中”到“抛却了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 力主远效越吴,近师普法”,说明中日甲午战争使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对国情 有了新认识,故 C 项正确。 5.(2

    18、017 课标)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 生共计 1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答案 A 本题以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的区域分布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1904 年,长 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及直隶的留日学生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85%以上,而山西、 陕西等其 他十几个

    19、省区占比较小,这从本质上说明了近代中国长江流域、 东南沿海地区以及直隶遭受西方列 强侵略较早,客观上促使这些地区的开放程度与经济文化水平较高,而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 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较低,故选 A 项。 6.(2019河北唐山二模)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 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 这一变化反映出 ( ) A.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C.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D.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辛亥革命前,

    20、一般人认为,提倡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并且人们对能否实 施民主也争论不休;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了中 国从君主到民主的社会转型,也反映出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故选 C 项。辛亥革命后, 我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政治,故 A 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显示 “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 , 但无法体现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故 B 项错误;D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7.(2020 安徽黄山高三模拟)陈独秀加入国民党后,以国民党员的身份,批评孙中山与奉系、 皖系军 阀建立反直“三角联盟”的传统做法,期望他走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上来。陈独秀这样做主要是 为

    21、了 ( ) A.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B.推动国民革命的正确开展 C.巩固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 D.避免国共两党合作的失败 答案 B 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开始实行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主要是为了推 动国民革命的正确开展,故 B 项正确。 此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意识到要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故 A 项错误。北伐战争是在孙中山去世后才开始的,故 C 项错误。D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不符合 史实,排除。 8.(2020 江西宜春高三模拟)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下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 命力量变化趋势的描绘,较为准确的是 ( ) 答案 B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22、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力量持续增强,至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 开始削弱,1927 年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力量开始回升,1934 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力 量又削弱,1936年长征结束后革命力量持续上升,除了1941年皖南事变有短暂削弱外,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革命力量持续增强,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因此 B 项符合题意。 9.(2020 湖北宜昌二模)下图是 1943 年毛泽东在延安为电影纪录片南泥湾所写的题词,它进一 步推动了大生产运动。这 ( ) A.有利于民族战争的胜利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发展 C.动摇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D.开创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答案 A 延安为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所

    23、在地,这一题词鼓励了抗日根据地的民众积极开 展生产,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支持,有利于战争的胜利,故选 A 项;土地革命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开展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 项;封建经济的基础是建立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之上的小农经济,而 材料中的题词并未触及土地所有制,因此无法体现动摇了封建经济的基础,排除 C 项;D 项“开创” 一词无从体现,排除。 10.(2020 广东汕头高考三轮冲刺试题四)1945 年 8 月中下旬,蒋介石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前往 重庆“共定大计”;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及驻华美军指挥官魏德迈也向毛泽东发出了邀请,中共中 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24、。中共此举 ( ) A.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建 B.受到来自美国方面的军事压力 C.利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 D.受到国民党内各派的普遍欢迎 答案 C 根据材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目的是尽量争取和平建国,同时揭露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 战的阴谋,使更多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平、 民主建国的主张,争取全国民众及中间派的支持,故选 C 项。 11.某影视作品中,国民党指挥官杜聿明制订作战计划时说: “一旦抓住共军一部,即迅速猛攻,将其 包围消灭。我们可以阻击华野(华东解放军)于微山湖以东,配合黄维先击破刘伯承部。

    25、”这一 场景应出现于 ( ) A.战略反攻时期 B.渡江战役时期 C.平津战役时期 D.淮海战役时期 答案 D 据“华东解放军”“微山湖以东”“配合黄维先击破刘伯承部”可以判断出该战役是以 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故 D 项正确。 12.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 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下列对图中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答案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

    26、势力;国民革命基本推 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三者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的特征,D 项正确。国民革命虽然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没有建立统一的民主革 命政权,A 项错误;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B 项错误;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没有建立广泛的统一 战线,C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37 分) 13.(2020 甘肃兰州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 金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乾隆帝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 孔子,重用李光地等儒

    27、臣。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 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 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 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 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 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 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孙中山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 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28、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 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 的新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 举措的背景。(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 简析其历史意义。(13 分) 答案 (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 认同。 背景:巩固统

    29、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交融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 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 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 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14.(2019 湖北沙市中学高三冲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恩来总理担任总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 ,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 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这部 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

    30、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 全剧有 35 首歌曲。部分歌曲名单见下: 02.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05.工农兵联合起来 13.遵义城头霞光闪 17.会师歌 21.到敌人后方去 22.游击队歌 25.保卫黄河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从上面歌曲名单中选取一首,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 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歌曲名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 须准确全面)(12 分) 答案 示例一 歌曲名: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概述和评价:俄国十月革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指明了新的出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 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

    31、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他们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 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示例二 歌曲名:工兵农联合起来 历史现象: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概述和评价:1924 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在国共两党的努力下,国民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 起来。1926 年开始了北伐战争,工农运动也出现高潮。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 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与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重要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人民版(老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讲义:专题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优化提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223237.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