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测试第五、六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新教材湘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测试第五、六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教材 湘教版 新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专题 测试 第五 地球 植被 土壤 自然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五、六章第五、六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自然环境的整自然环境的整 体性与差异性体性与差异性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部分植物个体特征或生长土壤要素图(箭头所指方向为增大方向),完成第 12题。 1.图中数码所示植物依次表示骆驼刺、莲、茶树三种植物的是( ) A. B. C. D. 2.图中数码代表的植物可能分布在中亚地区的是( ) A. B. C. D. 地表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的下渗。图甲为地表单位面积上厚度相同的 四类均质土壤(砂土、砂壤土、壤
2、土、黏土)的累积入渗量曲线图,图乙为地表单位面积上的四类均质 植被覆盖区(耕地、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的累积下渗量曲线图。据此完成第 34 题。 3.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T乙 B.T甲1 500 1 097.3 (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4 分) (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分析湖南省 1 500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4分) (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4分) 第五、六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2.1.B 2.B 第 1题,骆驼刺适宜生长在干
3、旱的环境,根系发达;莲生长在湿润的环境,叶 片较大;茶树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中。故选 B。第 2题,中亚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适宜骆驼刺的生长。故选 B。 34.3.D 4.D 第 3题,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2 m)硅酸铝盐颗粒组成,是含沙粒很少、 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壤土是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 与砂土和砂壤土相比,黏土的透水性较差,下渗量最小,壤土次之。壤土和黏土分别对应 图甲中的,故 D正确。第 4 题,与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相比,耕地由 于长期耕作,下渗量最小,图乙中下渗量最小,故 D正确。 56.5.D 6.A 第 5题,
4、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主要原因 是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养分被淋失;南方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速度 快,土壤有机质被大量分解,导致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 故选 D。第 6题,从红壤到棕壤,再到暗棕壤的地带性变化,是从纬度较低的南方低山丘 陵到山东半岛再到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体现出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 A。 79.7.A 8.B 9.D 第 7题,读图 a可知,10 等温线在山体内部分布高度较两侧高。 根据图 b,甲、乙两处海拔相同,所处位置不同,结合图 a可知,甲处位于山体内部气温较 高,乙处位于山体外部气温较低。
5、第 8 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处气温高于乙处,甲处离 山体近地面较近,而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甲处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第 9 题,读图可知,自西向东气温呈波状变化,所以林线并非呈升高趋势,A错。山脉西侧为迎 风坡,降水多,雪线较低,而东侧同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雪线较低,B错。一般来说,大型山 体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先增加后减少,C 错。山坡地带降水较多,有利于生物多样 性增加。 1012.10.A 11.C 12.B 第 10题,从大连到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 逐渐减少,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其自然带的变化符合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水
6、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第 11题,图示山峰的自然带分布基本上 符合垂直分异规律,山麓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基带为温带荒漠带;随着海拔的升高, 水分条件略有好转,b为山地草原带;Q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阴坡,即北坡,地处 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c为山地针叶林带;按照垂直分异规律 可知,d为高山草甸带。第 12 题,该山脉位于北半球,P、Q两坡纬度大致相同;P 坡自然带 分布位置较高,因此 P 坡是阳坡;一般来说,缓坡处雪容易积存,积雪量大,雪线低,坡度对雪 线高度影响小,但 Q坡的雪线却明显低于 P 坡,说明其影响因素不是坡度;Q 坡自然带分 布位置较低,应为阴坡即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22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