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届人民版(老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讲义:专题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223092
  • 上传时间:2021-03-30
  • 格式:PPTX
  • 页数:65
  • 大小:1.2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人民版(老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讲义:专题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届人民版老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讲义:专题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3讲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022 人民 高考 一轮 复习 历史 讲义 专题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维护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专题二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近代西方国家对华侵略:18401900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鸦片战争等一 系列侵华战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世纪上半期日本由局 部侵华发展为全面侵华。 (2)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既有政府组织的抵 抗,也有人民群众自发的抵抗。近代后期,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 争,最终打败了日本法西斯。 (3)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 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最 终打败了国内外反动势力,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 真题 设题情境 学科素养 2020课标,30 以中共中央指示考查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所做的准备和努力 家国情怀 2020课标,29 以中国共产党的告全党党员书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方针 史料实证 2020课标,30 以陕甘宁边区民主普选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的占比考查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史料实证、家国 情怀 2020课标,29 以孙中山与袁世凯关于清帝退位后共和政府组建方面的分歧设置情境,对二 人产生分歧的实质作出合理解释 历史解释 2019课标,42 通过论证钱穆先生的观点,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弘扬民族精神 和爱国主义情操 家国情怀 2019课标,29 以全国各

    3、界联合会发表的宣言为背景材料,培育和涵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2019课标,30 以中共中央的政策举措考查工作重心的转移 历史解释 2018课标,28 通过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 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 历史解释 2018课标,30 以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情况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 历史解释 2018课标,28 通过19世纪70年代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中国使臣的反应,探究近代外交 观念对中国的影响 史料实证 2018课标,29 以孙中山分析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为背景材料解释其改组国民党的原因 历史解释 20

    4、18课标,30 以美国记者的记述实证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战热情 史料实证 2018课标,41( 2) 通过史学著作分析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形成对国家统一的强烈认 同 家国情怀 第第3 3讲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西方发动的侵华战 争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及义 和团运动。 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2)国 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3)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4)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一知

    5、识点一 近代中国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必备知识微点补遗 一、一、18401900年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年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 (1)开始: 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以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为借口 发动了侵华战争。 1840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结果: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 ,其主要内容有:割 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 商定。 (3)美、法等国趁火打劫,在中国取得了 、片面最惠国待 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

    6、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 (4)影响:中国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 香港岛 上海 领事裁判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开始:1856年, 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结果:英法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860年,战争以 清政府失败而结束。 (3)俄国趁火打劫:乘机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英法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链接新教材链接新教材 “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的走私船,在香港的注册已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 师在黄埔逮捕了船上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

    7、。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 英国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包令指使下,硬指此船为英国所有,并且捏造船上悬 挂的英国国旗曾被中国兵勇侮辱,要求中国送回被捕者并公开道歉。两广总 督叶名琛据实驳斥,将人犯送到英国领事馆,但巴夏礼拒绝接受。所谓“亚罗 号”事件,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中日甲午战争 (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制定“大陆政策”;清政府腐败无 能,避战求和。 (2)开始: 年,日本为了实现其侵略朝鲜、占领中国的对外扩张政 策,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3)结果:1895年,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 。其主要内容有: 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

    8、)、 及所有附属各岛 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 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894 马关条约 台湾全岛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链接新教材链接新教材 宗藩关系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间形成一种称 为宗藩关系的国家关系体系。一些周边国家向明清朝廷“纳贡称臣”,接受 明清皇帝的册封,使用明清皇帝年号。宗主国不干涉藩属国内政。这种关系 不是通过武力形成的。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国都与中国形成了这样 的关系。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这种宗藩关系逐渐解

    9、体。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开始: 1900年,英、德等八国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联合发动侵华战 争。 (2)结果:1901年,英、德等八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其主 要内容有: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 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毁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 沿线要地。 (3)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教材补遗教材补遗 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是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一种司法特权,依照这种特权,凡在中国享有

    10、此种特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不论其发生何种违背 中国法律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领事或由其 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法律裁判,故“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 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二、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二、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1841年,三元里人民自发抵抗英军侵略。 2.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于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1881年,中俄 签订了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3.黄海海战:1894年,以 等为代表的北洋舰队将士在黄海海战中 英勇抗击日军,迫使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11、4.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895年,台湾各族人民在 、徐骧领导下 组成义军,与 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邓世昌 邱逢甲 刘永福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5.义和团运动 (1)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对列强 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人民挺身而出,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2)概况: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英勇抗击八国联军,最终被中外反 动势力联合剿杀。 (3)意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思维启迪思维启迪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根

    12、据材料概括英国人在中国取得了什 么特权,并指出其侵略的本质意图。 提示提示 特权:协定关税。 本质意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教材补遗教材补遗 “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是在义和团反帝运动进入高潮、列强组成联军进行武装干涉的形 势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与东南督抚出于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一种谅解和 承诺。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宣 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 、四川总督奎俊等和参战国达成协议,不向列强开战。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 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这一互保章程虽未正式签字,但却

    13、在实际中得到 了执行。史称“东南互保”。该协议解除了列强的后顾之忧,使之可全力镇压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北方的义和团;同时它又具有约束、限制外国兵轮、水手、商人等肆意侵扰东 南各省的作用。在北方陷入空前危机的情况下,使南方各省减少受义和团与八 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保持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使地方督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清 政府的威信严重下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探究点探究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史料实证 史料史料1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史料2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 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

    14、正,则领事裁判权永 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摘编自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 史料史料3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 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 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 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摘编自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读史引领 史料1 图片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经济形势的对比。从图片反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 ,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 革命,急于开拓海外

    15、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表明英国要打开封闭的中国市场 史料2 关键信息“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反映出我国希望通过法律途 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史料3 “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体现了鸦片战争对中国文明转型的影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造成近代中 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提示 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 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主要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史料2中的“领事裁判权”是列强在

    16、什么时间取得的?对中国产生了什么 影响? 提示提示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使中国逐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3.据史料3,指出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最大改变。其评价的视角是什么? 提示提示 改变:鸦片战争促进中国文明转型,客观上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视角: 现代化史观。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论归纳 一、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一、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 1.社会性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 发生了变化,中国步入近代历史。 2.社会政治: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 3.社会经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7、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 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5.社会思想: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 新思想萌芽,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6.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 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7.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 生活的近代化。 4.阶级关系: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 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产生。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二、唯物史观二、唯物

    18、史观辩证看待鸦片战争的影响辩证看待鸦片战争的影响 1.破坏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 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建设性:鸦片战争在客观上有利于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的传播,使新思潮 萌发,从而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018天津文综,5,4分)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 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 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 帖服。”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

    19、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真题感悟模拟演练 A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不再夹带鸦片并且被发现夹带鸦 片甘愿接受处理,体现出政府的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各 国政府对禁烟政策的态度,也不能说明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B、C两项错 误;当时列强还未获得在华治外法权,D项错误。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已考角度 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角度考查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热考角度 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角度考查两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社会在各方面的剧变 高考风向标 近几年高考课标卷很少考查,属高考微冷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1.(2020山东滨州高

    20、三6月模拟)据广东军务记载:“十一日,(三元里)乡民 仍鸣锣传递,捐资出力,备器械不谋而合者,遥遥百有余里逆夷狐凭 鼠伏,匿两炮台中,不敢出。”这反映了( ) A.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B.民众抗英斗争的自发性 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侵略战争失败的必然性 B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据材料“(三元里)乡民仍鸣锣传递,捐资出力不谋而合者,遥 遥百有余里”可知,三元里人民“不谋而合”进行抗英斗争,说明当时民众抗 英斗争的自发性,故选B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2020湖南永州二模)据统计,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共派出从军记者114名,还 有15名画师、摄影师报道战争的进展状况、战斗

    21、经过、双方死伤人数、俘 获战利品、俘虏处置及战地情形等,战争爆发后仅一个月,17名西方记者即获 得了随日军采访的许可。而清政府则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拒绝外国武官 随军观战。这一差异突出反映了( ) A.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 B.中日近代化程度存在差距 C.日本借机宣扬军国主义 D.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甲午战争中,日本允许进行战争报道,而中国则拒绝媒体报道,能够 反映出两国对媒体作用的认识不同,体现了两国近代化程度存在差距,故选B 项;发动战争蓄谋已久,是通过对战争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体现的,与材料信息 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记者宣传的内容,无法看出其是

    22、否借机宣传军国 主义,排除C项;战争进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舆论宣传并不能左右战 争进程,排除D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知识点二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 必备知识微点补遗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不断扩大侵华: 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年7月7 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开始。 2.屠杀中国人民:如 大屠杀等。 3.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如日本七三一部队用活人进行试验。 4.实行殖民统治:经济上掠夺资源,以战养战;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 华”;思想上推行奴化教育。 1931 1937 南京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二、二、19311937年的抗

    23、日救亡运动年的抗日救亡运动 1.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中共领导的 成为 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2.国民党爱国将领自发抵抗,如国民党爱国将领 联合共产党员 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3.爱国民众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 制日货,拒收日钞;北平学生发起 运动。 抗日联军 冯玉祥 一二 九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 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教材补遗教材补遗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创建最早、坚持

    24、抗日时间最长、条件 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其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 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他们在非常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坚持游击战争14年 之久,牵制数十万日伪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1935年,中共 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八一三事变后,根据 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 后,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3.19

    25、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 宣 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瓦窑堡 国共合作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概念辨析概念辨析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 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 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之间进行合作。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四、国共两党的抗战四、国共两党的抗战 1.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1)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徐州会战中 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

    26、最大胜利。 (3)太原会战中,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一一五师在 伏击 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4)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 攻,在抗战的防御阶段是主战场。 李宗仁 平型关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1)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制定 路线。 (2)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 ,沉重地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3)194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 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7、。 全面抗战 百团大战 毛泽东思想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教材补遗教材补遗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废约外交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对德、意、日宣战,并宣布取消与之相关的不平等条 约,废约行动正式开启。美国出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日士气以及对日政治斗 争的需要,开始考虑提前废约,并与英国进行磋商,英国随即也表示同意放弃 在华特权。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新约签署。新约规定废除的英美在华 特权有: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 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 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五、

    28、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胜利: 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2.意义 (1)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 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5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思维启迪思维启迪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八百壮士反映的是 抗日战争中的哪一场重大会战?如何认识这场会战? 提示

    29、提示 淞沪会战。认识:(1)淞沪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是中日民 族矛盾激化的产物。(2)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一个缩影,打破 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教材补遗教材补遗 “14年抗战”概念 “8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5年8 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的抗战。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 变算起,则为14年。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14年 抗战”的概念,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近年来史学界的主流观 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探究点探究点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 史料实证

    30、 史料史料1 红军任务在于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 日寇力争山西全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民众实现全 面抗战之新局面。 毛泽东关于华北红军的任务与扩军方法的指示 (1937年11月13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史料2 1937年8月,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以“持久消 耗战”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与广大国土,采 取持久消耗战,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伺机转移攻势,击破敌人,争取最 后胜利”。 摘编自国共两党关系史 史料史料3 中国军民在14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 量兵力,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盟国

    31、抗击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阵线作出了重要贡 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读史引领 1.史料1中“发动民众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 面抗战路线,要通过人民战争来击败日本侵略者。 2.史料2中“持久消耗战”说明国民政府准备通过持久战实现战场形势的改 变。 3.史料3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有 效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料运用 1.结合史料1,简述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抗战主张。 提示提示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游击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实行 全面抗战路线。 2.结合史料2,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制定的战略方

    32、针及原因。 提示提示 战略方针:持久消耗战。原因:国民政府客观分析了中日双方敌强我弱 的特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3.根据史料3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 要组成部分。 提示提示 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深陷中国战场,有效地配合了 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作战;中国远征军两次出击,配合了东南亚抗日和英 美盟军作战;中国抗战从事实上阻止了德日法西斯会师中东的战略配合,是反 法西斯统一战线“先欧后亚”策略胜利的重要条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史论归纳 一、抗日战争的特点一、抗日战争的特点 1.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

    33、是民族解放斗争。 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4.以弱胜强。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 得了完全胜利。 5.最具持久性。中国的抗日战场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持续时 间最长的战场。 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二、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区别与联系二、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 别 依靠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根据地 路线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34、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 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这一阶 段抗战的主战场 全面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逐步成为抗战 的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 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被割裂与对立起来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真题感悟模拟演练 1.(2020课标,30,4分)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 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 工

    35、人 贫农 中农 富农 商人 知识分子 地主 4 65 25 1 1 2 2 上表反映出当时边区( )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D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从材料信息看,1 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的民主普选中,延长等4县当选县参议员的阶层中,贫 农、中农占绝大多数,但也包括地主、富农等过去被排斥在外的群体,说明陕 甘宁边区政权具有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落实, 故选D项。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36、,排 除A项。“根本”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从材料看,在当选参议员中, 贫农、中农所占比例较大,说明陕甘宁边区政权本质上仍然属于工农民主政 权,而非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排除C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2018课标,30,4分)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 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 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 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 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

    37、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A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抗日根据地的农民因为获得了政治权利而成为 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说明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 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并未废除封建剥 削的土地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是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记述,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农民抗日积极性的提高,并未涉及国民党的影响,故D项错误。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已考角度 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角度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贡献及国共合作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热考角度 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角度考查抗战史实,如土地政策、

    38、政权建设、统一战线及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等 高考风向标 本知识点属于高频考点,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国共两党为抗战所做的各种努力、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1.(2021广东惠州高三调研一)1932年共产国际向中共明确指示只有推翻国民 党政府,才能真正进行民族战争。但在1935年又要求中共同包括国民党在内 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争取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一 转变 ( ) A.有利于中共开展土地革命 B.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形成 C.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D.壮大反抗国民党的力量 B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据材料“采取联合行动”“建立

    39、民族统一战线”可知,这一 转变有利于联合国内各派势力共同抗日,形成联合抗日局面,故选B项;土地革 命指的是中共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 削,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国民革命1927年已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据材料“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可知,这一转变是联合 国民党而非反抗国民党,排除D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2020湖南永州三模)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土地已经 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 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农 则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

    40、,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这一规定 ( ) A.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缩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 C.表明根据地建设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D.反映了中共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D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解析 依据时间“1941年”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 策明显体现了对当时国情的正确认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 故选D项;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排除A项; 纲领中的规定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阵营的扩大,排除B项;题干中对土地 政策的调整,主要是为了服务抗日战争的大局,根据地建设与题干主旨无关, 排除C项。 记知识纲要记知识纲要 背史论术语背史论术语 1.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鸦 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侵略规模扩大,侵略区域从沿 海深入到内地,攫取了中国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表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洋务运动的失败;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进入了以资本输出为主的 新阶段。 4.八国联军侵华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下的一次集体侵略,辛丑条约的签 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列强统 治中国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人民版(老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讲义:专题2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22309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