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届高考现代文阅读指津: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道全析题+3道演练题含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1222671
  • 上传时间:2021-03-30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8.4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届高考现代文阅读指津: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道全析题+3道演练题含答案.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届高考现代文阅读指津: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道全析题+3道演练题 含答案 2021 高考 现代文 阅读 文学 文本 散文 道全析题 演练 答案 下载 _三轮冲刺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考现代文阅读指津: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高考现代文阅读指津: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 1 道全息题道全息题+3+3 道演练题(附:答案)道演练题(附:答案) 第一节第一节 明确文本特征、试题考点,构建答题思维模型明确文本特征、试题考点,构建答题思维模型 高考语文全国卷阅读题,作答的关键是把握以下三点:文本特征、试题考点、作 答思维。因为: 1.1.文本的特征决定了阅读的方法、试题的考点。文本的特征决定了阅读的方法、试题的考点。2.2.文本的特征和人才导向决定了文本的特征和人才导向决定了 试题的考点。试题的考点。3.3.文本的特征和试题的考点决定了作答的思维。文本的特征和试题的考点决定了作答的

    2、思维。 所以,作答高考全国卷语文阅读题,以下三点最为关键:1.1.彻悟文本特征。彻悟文本特征。2.2.明明 确试题考点。确试题考点。3.3.构建答题模型。构建答题模型。 化繁为简,构建模型。高考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散文阅读满分攻略如下: 一彻悟文本特征文本特征一彻悟文本特征文本特征:散文的文本特征,简而言之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其“神”指主题思想,其“形”包括人物、事件、场景、景物等等。“形散而神不散” 指的是所有材料(形)表面看来散乱无序,实则均为主题思想(神)服务。 要素分析要素分析:散文文本的要素有主题、情感、结构、形象、手法等。这五点可称为 散文的“五要素”。 二明确试题考点二明确

    3、试题考点散文阅读,其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情感、主旨、结构、形象、手 法等。也就是说,散文阅读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大都是从主题、情感、结构、形象、 手法等角度设题的。 选择题设错方向,主要有三种选择题设错方向,主要有三种:一是拘于局部语句导致的“硬性拔高”,二是没 有整体把握文意导致的“管中窥豹”,三是没有联系语境思考导致的“断章取义”。 选择题选项常见的具体错误有:无中生有,思想拔高,态度加重,张冠李戴,曲解原 意等。 简答题常见考点简答题常见考点有:理解重要词句,分析思路结构,分析表达技巧,欣赏作品形 象,品味语言艺术,探究主题意蕴。 三构建答题模型四个意识三构建答题模型四个意识:一是主题意识,即

    4、散文所有的“形”(材料)都是 为“神”(主题)服务的,散文所有的设题,都是从彰显主题的角度设题的;二是整 体意识,理解任何一个语言单位,包括词语、短语,直至句子和语段,都离不开对文 章整体的把握;三是联系意识,理解某个语言单位,离不开该语言单位所在的大语境。 四是多角意识,作答简答题,需从多个角度思考作答,呈现全方位的理解。 答题模型答题模型:阅读时,彻悟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明确散文中“形”的具 体表现,迅速把握“形”对“神”的影响。 作答时,究其一点,多点联动究其一点,多点联动,抓住散文要素中“形”对“神”的“影响”,及 “形”与“形”的“联系”,这种“影响”和“联系”,往往是答案的

    5、源头。 第二节第二节 用一道典型题演绎核心考点及所有核心题型用一道典型题演绎核心考点及所有核心题型 我们以一篇经典散文为例,详解散文阅读的所有题型及各题型作答攻略。 【经典散文】 女织 王开岭 古人的生活图景,一语概之:女织男耕。“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 得君,为君乘机杼。”田夫蚕妾、牛郎织女,乃最典型的人生单元,亦是最完美的衣 食组合与温饱设计,堪称天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华夏先 民的栖息史,五千年的村野炊烟,就这么飘飘袅袅,在“锄禾日当午”的挥汗和“唧 唧复唧唧”的织声中,走到了二十世纪。 突然,它像滴空了水的漏钟一样,停了。这个朴素的生活方程、貌似永恒的家

    6、务公式,逻辑解散了,使命结束了。城市,彻底步入男不耕女不织的“大脱产”时代; 乡村,耕虽依旧,织却消匿。这是技术飞跃和社会分工之果,无可非议。 我想说说“女织”,从人生美学的角度。对“女织”的蒸发,我略感惋惜。我 指的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她,我看重的是“织”的情感内容和性别审美。当一位 女性在为恋人、丈夫、孩子织一件毛衣,、围巾或袜子时,她用手指和棒针、用密密 麻麻的经纬和几个月聚精会神所完成的仅仅是一个物吗?当然不,这更像一场无 声的抒情。她用温婉和柔韧,用细腻和漫长,用遐想和劳累,实现了一桩女性独有的 心愿。每一针、每一环,都是一记笔划、一个字眼,她把所有心思都织了进去,融入 这件最贴身

    7、的东西里去了。这比花要美,比甜言蜜语动听,比珠宝首饰贵重。为此, 她的手可能会磨茧,但她不在乎,心里甜。 我记得年少时,中国女人的怀里都有一团毛线,须臾不离,像抱着婴儿。即便 在我青春时,这个情景仍随处可见。那会儿,机器造羊毛衫已铺天盖地,但她们仍不 放弃这事业。 那是个不嫌“慢”的时代。那是个用手工抒情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会 留下一枚标志:食指和中指的上部略显糙厚。她们是美丽聪慧的女人,多情而勤奋的 女人,懂得“织”的元素和成分,懂得“亲手”的含义,懂得用“繁琐”“辛苦”构 造一件贴身之物意味着什么。她们享受这个过程,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一梭一缕 一寸痴,丝丝编就阳春意。如果说,上天

    8、派给男性的差事是果腹,那女人的角色则是 暖身。除了生育,“织”即成了古代女子最大的事业。乃社会事业、生计事业,亦是 婚姻事业、情感事业。 织的背后,你总隐约看到那个字:情。无论春染梢头的豆蔻、贤妻良母的人妇, 还是离愁黯景的痴妾、发婚姻牢骚的怨女,手中都有一情感道具:飞梭、织机或绣针。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调梭辍寒夜,鸣机罢秋 日。良人在万里,谁与共成匹。”而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一段自白:“十三能织 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个普通少女的成 长简历和才艺档案。蚕、织、裁、缝、绣乃天下女子的技能必修课。即便家境再 优,凤娇名媛,顶

    9、多免去蚕纺之苦,纤绣之灵则不可少。 我觉得这是人生美学,乃女性的主动选择和天赋所赐,乃女性灵魂之闪光。织 的衣、纳的袜、绣的巾,可浸的是情、是意,是对生活的憧憬和幸福感。密密麻麻的 线脚、纤巧灵盈的游走,织就的是女子的美和美德。所以,以织品传情递意,作媒介 和信物,即成了女子专利,成了流传几千年的红颜技巧。直至八十年代末,我在乡下 还遇见过那种瑰丽的手绣鞋垫,按说,鞋垫这种藏匿至深、最难公开的东西,即使绣 上鸳鸯牡丹,又有何用呢?当然有用。 我一直觉得,女子一生总该织点什么,否则有遗憾。不为别的,就因她是妻子、 是母亲,一个男人、一个孩子,身上若无一件由家中女性亲手完成的衣物,至少逊了 一份温

    10、馨。对敏感的体质来说,灵魂会觉微凉罢。 过去常用一词夸赞女子:心灵手巧。现代女性心灵绰余,手却未必巧了。逢搬 家或整理橱柜,总会翻出几件旧时的毛衣,皆母亲所为。每次太太都赞叹:织得真好, 像工艺品!虽穿的机会少,可总舍不得扔。我知道,这些东西再难复制了。母亲很聪 明,儿时总变着花样给我们兄弟添毛衣,每年的流行款和图案,只要大街上有,她瞅 几眼就会了。母亲这辈子织了多少件衣物?数不清,至少上百件吧。母亲年龄大了, 眼花了,织得便少了。几年前,春节回家,母亲说,这是她最后一件线活了,留给孙 子们。第二年春节,母亲却还在织,她说再织几件。 有一个母织的故事,曾让我泪流满面。这是 2006 年一则新闻

    11、,题目是:骨癌 妈妈临终为儿子织好 25 岁前所有毛裤。吉林白山一位家境贫寒、以烙煎饼为生的母 亲,得知自己患绝症后,15 个月里与死神赛跑,终于为 9 岁儿子织完了 25 岁前需要的 所有毛裤,看着那幅照片,一个小小的孩子守着遗像,床上一排排长短不一的毛裤, 我流泪了。也许,这位母亲想的是,等儿子 25 岁时,就能穿上另一个女人织的衣物了 吧? 只是她的这个美好“织愿”能实现吗?(选自 2013 年第 7 期散文,有删改) 【考点演练】【考点演练】 请大家高度关注的是,下面所列试题中,选择题包含了散文选择题绝大部分的错 误类型,简答题涵盖了散文简答题几乎所有类型。请大家细心研读,认真领会,在

    12、作 答后面的强化练习时, 可以此题为母题作答强化练习时, 以此题思想模型为指导。 第一类:选择题第一类:选择题 (编号:A001)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从五千年的村野炊烟、“锄禾日当午”的挥汗和“唧唧复唧唧”的织声写 起,意在说明我国“女织”的历史悠久而漫长,给文章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沉重感。 B第二段突然陡转,写“女织”的蒸发,表明作者的惋惜之意,同时也表现出作 者对男耕女织社会的向往。 C作者笔下的“女织”处处充满了温馨和诗意,作者甚至把它看成是女性的一种 表达和传递情感的方式。 D第五段中“春染梢头的豆蔻”,运用了借喻的手法,实际上指含苞欲放

    13、的少女, 它是由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化用而来。 答案:答案:B B。解析:B 项中“表现出作者对男耕女织社会的向往”程度过重、硬性拔 高。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程度过重”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强行、生硬地从文中确有的内容“延 伸”出来某个结论。但这种“延伸”非文章作者之意,结论也非作者之意,完全是硬 性拔高。如上题,文章确有对“女织”蒸发的惋惜之意,但由此强行、生硬“延伸” 出来的结论“表现出作者对男耕女织社会的向往”,就是程度过重了。 (编号:A002)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说古论今,由物而人,写人写己,将写景、抒情、议

    14、论融为一体,紧扣女 性与针织的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形散而神凝。 B作者认为,一个女子在一生中如果不织些什么,是有遗憾的。原因是家人身上 没有一件家中女性织就的衣物,可能会缺少一份温馨。 C现代女性心灵手却不巧,让作者深感惋惜。对比“用手工抒情的时代”里大部 分女子的“多情而勤奋”,作者的惋惜之情更加浓郁。 D以织的毛衫、鞋垫等传达情意,这些织物就成了一种媒介和信物,女织就成了 女子的专利。 答案:答案:B B。解析:A 项“写景”无中生有。C 项“手却不巧”曲解原意,原文是“现 代女性心灵绰余, 手却未必巧了” 。 同时该项因 “大部分”缩小了范围。D 项偷换概念, 从原文内容看

    15、,“成了女子的专利”的,不是“女织”,而是“以织的毛衫、鞋垫等 传达情意”这种方式。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曲解原意”包含的情况很多,核心在于错误理解原文意思。“偷换 概念”常见的是将原文中的某个关键概念,偷偷替换成了它的近义词语或者子概念。 如上例,原文是“所以,以织品传情递意,作媒介和信物,即成了女子专利”,可见, “成了女子的专利”的,是“以织品传情递意,作媒介和信物”这种方式,而不是选 项所言的“女织”。 (编号:A003)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女织是一个女子的技能必修课, 对用繁琐和辛苦亲手织就衣物的女子, 作者给予敬意;对于家境优渥、

    16、没有受过蚕纺之苦的女子,作者提出了批评。 B作者对“女织”的蒸发非常痛心,原因是如今的城市已经男不耕女不织,乡村 里耕虽依旧,女织却已消失不见。 C第九段写到作者自己的母亲,使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对以母亲 为典型的“女织”的赞美。 D作者认为,在那个“用手工抒情的年代”,上天分别派给男性、女性的差事是 果腹和暖身,“织”是那个时代里女子最大的事业。 答案:答案:C C。解析:A 项“作者提出了批评”无中生有。B 项中“非常痛心”说法程 度过重,且作者“略感惋惜”的原因,应该是女织蒸发后“情感内容和性别审美”的 缺失。D 项关系失当,且扩大范围。第六段“如果说,上天派给男性的差事是果

    17、腹,那 女人的角色则是暖身”,表述的是假设关系,而选项中表述的却是肯定关系。且原文 第六段有“除了生育,织即成了古代女子最大的事业”,该选项丢掉了“除了生 育”四个字。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程度范围”类错误,核心就是选项在程度、范围方面违背了原文意 思。如 B 项中“非常痛心”说法程度过重。“关系失当”类错误,主要是选项的句间 关系,与原文对应的句间关系不一致。故需要在阅读文本时,即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句 间关系。 第二类:简答题第二类:简答题 简答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散文的形象、语言、思路、情感、主旨等。一形象题一形象题 (编号:A004)文章最后三段写到两位母亲,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冋答。 参考

    18、答案参考答案:对两位母亲通过“女织”表达对子女后代的深厚情感的赞叹。借 助两位母亲形象,体现了“女织”的人生美学意义,讴歌了手工抒情时代女性的闪光 灵魂。与现代女性心灵未必手巧形成对比,间接表达对现代社会“女织”逐渐消匿 的遗憾。交代本文的写作动机,由面到点,将“女织”具象化,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母亲”是文章形象。“形象”这个要素,与文章情感、主题、结构 等要素密切关联。找到并理解这种“关联”,就找到了题干中“作用”的源头文 章是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作用”,就是与其他要素的“关联”。此即究其一点, 多点联动。 二语言题二语言题(编号:A005)(一)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9、突然,它像滴空 了水的漏钟一样,停了。 对敏感的体质来说,灵魂会觉微凉罢。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运用比喻,将“女织男耕”的图景的消失比喻为漏钟停了,表现了 作者对男耕女织的朴素生活突然消匿的惋惜与留恋。善感的心灵,其深处对消失的 “女织”感觉不到温馨和幸福,只会惋惜、遗憾。 方向解析方向解析:考点中的“重要句子”,往往是对情感、主题、结构有重要影响的句 子。读懂这类句子,就会明了情感、读懂主题、明确结构。由此,命题人会以这些句 子,来考查考生是否明了情感、读懂主题、明确结构。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赏析句子,不可止于句子的表面意思,更不可止于从一个角度回答, 而应该从多个关键角度赏析。散文中赏析句子

    20、的关键角度,主要有三:手法,内容, 情感。须知命题人希望看到你对问题的“全面”理解,从这三个角度赏析句子,就能 做到赏析的“全方位”“立体化”。再有,对于含蓄的句子,关键是将含蓄的词语“还 原”出本意。如第二句,结合上下文语境,“敏感的体质”本意指“敏感的心灵”, “灵魂”指“心灵深处”,“微凉”指“感觉不到温馨,感到惋惜遗憾”。 失误警示:简答题常见的失误有三,即“方向偏”“要点少”“思路乱”。以上 两题,第一题容易“要点少”,第二题容易“方向偏”。 (编号:A006)(二)第段划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运用白描手法,粗线条勾勒女织的温馨画面;运用设问、排比

    21、修辞, 赞美女子情有独专、融情入织的美好感情。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题干所问的句子“特色”,应包含可能的手法特色、情感特色、效果 特色等。从以上几个角度赏析,就实现了对句子特色赏析的全方位、多角度。此即散 文阅读的多角意识。 (编号:A007)(三)作者在第段和第段多次引用古诗文,其作用有什么不 同?(5 分) 答案答案:第段引用古诗文,是为了说明“女织”是有历史和传统渊源的,引出下 文女织消匿的内容;第段引用古诗文,是为了说明“女织”渗透着情意,是女性的 主动选择和天赋所赐,是女性灵魂的闪光。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作用”是在与其他元素的联系中得以展现的,所以“作用”类简答 题,可从形象、语言、

    22、思路、情感、主旨等角度思考,展示与其他元素的联系,即可 全方位呈现语言的“作用”。此即散文作答的联系意识。 三思路题三思路题(编号:A008)1细读文章,请简要梳理文章的思路。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首先点出“女织男耕”的生活图景,并作简要阐发。从情感和美 学的角度,表达对“女织”的赞美,对当下“女不织”的惋惜。以两位母亲为例, 表达对“女织”灵魂的赞美,及对当下“女织”消逝的遗憾。 方向解析方向解析:散文的思路,相当于小说中的“情节”。散文的思路,即相当于将所 有材料串接、呈现的顺序和方法。如本文第一段描绘“女织男耕”的图景,结尾以两 位母亲的故事收束,就是内在思路的呈现。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梳

    23、理思路的问题,就是材料串接、呈现的顺序和方法问题。所以,将 材料概括,并找到材料间顺序的联系即可。 (编号:A009)2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勾勒出“女织男耕”美好图景,引出了下文对“女织”消逝的反思及 惋惜,表达了对“女织”的肯定和赞美,并与下文“男不耕女不织”的生活形成对比, 表达了对“女织”消逝的惋惜和遗憾。 方向解析方向解析:题干是“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很明显,思考的方向不可限于这一段, 而应该着眼“全文”。“全文”即包括“形”上的“上下文”,还有“神”上的“情 感”。“形”上的“上下文”是着眼于“思路”“结构”,“神”上的“情感”是着 眼于“主题

    24、”。所以,此类题的答题方向有三:内容、结构、主题。上述答案,即从 这三个方向着眼得出的。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分析一句话、一个语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必然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 这“多个角度”,必然是能对这句话、这段话“全方位”“解剖”的角度。如向没有 见过、 吃过西瓜的人解说西瓜, 如果要能让此人 “全方位” 地了解西瓜, 就需要从 “形” “色”“味”等角度解说。“形”“色”“味”等角度,就是解说西瓜的关键角度。 且“作用”必须在于其他元素的联系中才能得以展现,此即散文阅读的联系意识。 (编号:A010)3文章以“女织”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从内容上看,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

    25、容:女织的消匿。从思路上看, 文章围绕“女织”说古论今,阐发哲理。从情感上看,“女织”凝聚了作者的惋惜 和遗憾。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文章是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作用”,就是与其他要素的“关联”。 文章多个要素之间,究其一点,即需多点联动。此题究“题目”一点,即需将“题目” 与内容、思路、情感等多个点联动起来。此为思维之关键,也即散文作答的联系意识。 四情感题四情感题(编号:A011)文章表达了哪些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讴歌了“女织”含藏的女性的闪光灵魂;对男耕女织的朴素生活突然 消匿的惋惜与留恋。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分析散文情感,需整体分析文章内容,揣摩关键语句,用

    26、恰切的词语 表达出来。 五主旨题五主旨题(编号:A012)1“只是她的这个美好织愿能实现吗?”请探究 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对女织为载体的手工抒情的认同;对绝症母亲美好人性的赞扬;对现 代女性心灵手不巧的遗憾;暗示了绝症母亲美好愿望的落空。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很多题目,表面上没有考查对主题的理解,但是回答这类题目,却离 不开对主题的认识。毕竟,文章的所有要素,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此即散文作答的主 题意识。 (编号:A013)2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女织”都基本消失。 请针对“女织”的蒸发,发表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示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人

    27、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女织的消逝是必然的。 尽管女织里含蕴着美好的情感, 但我们应该认清时代的新潮流、 新趋势。(示例二)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以女织为代表的情感之美都不该消失。物质 越丰足,我们越需要精神的支撑。 模型归纳模型归纳:情感态度的探究题,要从文章整体出发,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某句话 的内涵,对某个部分的看法,都是“局部”,而任何“局部”都离不开文章整体。同 时,某句话的内涵、对某个部分的看法等这类探究题,其语句是在某个语言环境中的, 理解与探究之时,必不可脱离其所在语境。所以,情感与态度的探究题,一要把语句 放到文章整体中考虑整体思想;二要把语句放到所在的上下文中去思考联系 思想;三要紧

    28、密结合语句本身的意思。 第三节第三节 用用 3 3 道典型题演练答题思维模型道典型题演练答题思维模型 高考备考,效率第一。为提高效率,请大家作答下面题目时,参照以下“高效三 步走”作答策略:1.1.认真作答,验证模型认真作答,验证模型 2.2.对照答案,强化模型对照答案,强化模型 3.3.关联思考,深化模关联思考,深化模 型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第一步:认真作答,验证模型第一步:认真作答,验证模型研读上面演绎模型,理解精髓,认真作答下面 题目,自觉使用并在使用中验证答题思维模型。 因整容而毁容的故乡王开岭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且故乡的信息又是各

    29、 自独立、不可混淆的,那么,面对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我们还有使用“故乡” 一词的勇气和依据吗?我们还有抒情的心灵基础吗?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 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 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魂牵梦萦、藏有童年的 地方?如果眼前的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没有一样东西提醒自 己曾经与之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那不过是个供 地图使用、供言语消费的地址而已。 地址或许和地点重合,比如“前门大街”,但它本身不等同于地点,只象征方位

    30、、 坐标和地理路线。而地点则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 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和岁月的内容。比如你说什刹海,南锣鼓巷、鲁 迅故居,即活生生的地点,去了便会收获你想要的。 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地点则用来生活。 其实,故乡的全部定义,都将落实在地点和它养育的内容上。简而言之,故乡的 文化任务,即演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逻辑,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即追 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 若抛开此任务, 故乡将虚脱成一个空间。 当一位长辈说自己是北京人时,他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 槐花、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王

    31、致和臭豆腐等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 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是北京人时,他 指的多半是户籍,联想到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 空间的本能是变幻和扩张,它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地点的秉性是沉静和忠诚,无 形中它支持保守与稳定。二者的遭遇折射在城市的变迁中,即城区以大为能,建筑以 新为尚。而熟悉的地点和传统街区,正遭受垃圾一般的命运。其实,任何更新太快和 丧失边界的事物,都是可怕的,都有失去本位的危险,都是对地点的伤害。像今天的 北京、上海、广州,一个人再把它唤作故乡,恐怕已有启齿之羞。 一方面,大城市的欲望无边无际,使得任何人都只能消费其极小的部

    32、分,没人再 能从整体上把握和参与它,没人再能如数家珍地描述和盘点它,没人再能成为其名副 其实的“老人”和“地主”。 另一方面,由于它极不稳定,容颜时时被更新,结构任意被涂改,无相对牢固和 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是暂时、偶然的,沉淀不下故事。于是你记不住它,产 生不了信赖和深厚的感情。总之,它不再承载光阴的纪念性,不再对你的成长记忆负 责,不再有记录你身世的功能。 吹灯拔蜡式的扫荡、删除,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 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改弦更张。 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 不只是城市,中国的乡村也在沦陷,且以更惊人的速度,因为它更弱,更没有重 心和屏障,更缺乏自持力和防护力。我

    33、甚至怀疑:中国还有真正的乡村和乡村精神吗? 央视“魅力小镇”的评选,不过是一台走秀,是在给“遗墟”颁奖。那些古村名镇只 是没来得及脱下旗袍、马褂,里头早已是现代内衣或空空荡荡。在它们那里,我似乎 没觉出小镇该有的灵魂、脚步和炊烟那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美学和心灵秩 序 天下小镇,都在演出,都在伪装。真正的乡村精神那种骨子里的安详和宁 静,是装不出来的。 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再称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地急行,而身后 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消散无踪。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

    34、曲。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编号:B40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作者看来,故乡所包蕴和传递的信息应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故乡 负载着生活的记忆,为人们提供了抒情的基础。B作者阐释地址和地点的区别,旨在 强调故乡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空间,而是一个负载着生活体系和价值观的鲜活生活空 间。C文章在写法上融情于议,作者愤怒地斥责了当前形同神似且缺乏稳定性的城市 建设和乡村建设的罪恶,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D城镇化进程的大幅发展, 拆旧建新,千篇一律,让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丧失了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故乡” 渐行渐远。 (编号:B40

    35、2)2在作者看来,“故乡”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请简要说 明。(6 分) (编号:B403)3作者为什么认为故乡“因整容而毁容”?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 原因有哪些?(6 分) 第二步:对照答案,强化模型第二步:对照答案,强化模型作答完毕后,可对照答案认真反思。做错的题目, 更需反思错误原因,以此强化对答题思维模型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关联思考,深化模型第三步:关联思考,深化模型作答完毕并对照答案反思后,请将本题重点题目与 “归纳模型”中相关题目做对照,发现二者在考点、思维模型等方面的共同点或不同 点,深化解题思维模型。 演练 B401C 演绎 A001B 发现: 演练 B402 演绎 A011 发

    36、 现: 演练 B403 演绎 A011 发现: 高考备考, 效率第一。 为提高效率, 请大家作答下面题目时,参照以下“高效三步走”作答策略:1.1.认真作答,验证模型认真作答,验证模型 2.2.对照答案,强化模型对照答案,强化模型 3.3.关联思考,深化模型关联思考,深化模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第一步:认真作答,验证模型第一步:认真作答,验证模型研读上面演绎模型,理解精髓,认真作答下面 题目,自觉使用并在使用中验证答题思维模型。 四个五角粽肖复兴 母亲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每年端午节的粽子,不再亲自动手包了,都是孩子们 到外面买五芳斋的粽子吃。母亲包的粽子,可比五芳斋的要好吃得

    37、多,不仅是里面的 糯米和五花肉好吃,就是外表的五个尖尖的角翘翘的,也好看。儿子吃完了五芳斋的 粽子,常常这样对母亲说。 去年端午节前,母亲忽然兴起,让儿子按照她的要求,买来江米、五花肉和粽叶, 要亮亮手艺了。儿子明白母亲的心思,老人是特意包给唯一的孙子吃的。孙子去年暑 假去美国留学,读研究生。一年没有回家了,奶奶想孙子,平常不说,做儿子的心里 明镜似的。而且,以往孙子最喜欢吃奶奶包的肉粽。 儿子买回来东西,摊在母亲的门前,笑着说:“您给您孙子包好了粽子,得等一 个来月呢。”母亲笑眯眯说: “包好了,冻在冰箱里,等孙子回来吃,照样新鲜好吃。” 您这是想孙子心切呢!儿子心里说,没有把话说出来,只是

    38、看着母亲把五花肉煨好,把 江米泡好,把粽叶一片片挑好,用剪刀沿尖剪齐,也泡在清水里,红的红,白的白, 绿的绿,还没包,光看颜色就那样好看。 母亲要等待端午节的头一天晚上,才会上手包粽子。这是老人多年的老规矩,说 是时令的食品就得讲究时令,这时候包的粽子米才糯,肉才香,粽子才有粽子味儿。 以前,母亲在包粽子前念叨这套经时,儿子总笑。只有孙子支持奶奶,说老规矩就是 民俗,能够成为民俗的东西,就得信。 去年的端午节前夕,母亲一个人坐在灯下包粽子,不让人插手。儿子看得出来, 母亲很享受包粽子的这个过程,像一个戏迷自己在静静的角落里神情专注地唱念做打, 一丝不苟,自得其乐。而且,她是把对孙子的感情和思念

    39、,一起包进了粽子里面。只 是,母亲的身体真的不如以前,她的动作显得迟缓多了。一盆粽子包好了,她从那一 盆粽子里挑了四个粽子,放进冰箱里。母亲说,多了也吃不了,四个,图个四平八稳! 儿子看明白了,那四个五角粽,个头儿一般齐,是包得最漂亮的。 盼了一年的孙子回来了,从美国给奶奶带来了好多礼物,其中包括奶奶最爱吃的 黑巧克力。奶奶那一宿都没睡好觉,第二天早早就起来了,从冰箱里拿出那四个五角 粽,解完冻之后,坐上一锅水,把粽子熥在锅里的笼屉上,等孙子一醒就端上桌,作 为迎接孙子的第一顿早餐。 孙子一觉睡到快中午才醒,别人都上班去了,家里只有奶奶。奶奶端来粽子,孙 子笑着说:“起晚了,起晚了,我和同学都

    40、约好了,要迟到了,奶奶,我得先走了。” 奶奶端着粽子,望着孙子风风火火的背影大声说: “是你爱吃的粽子,你就回来吃吧, 别忘了。”孙子大声回答:“行,您放在那儿吧,我回来吃。” 都是大学同学,一年没有见面了,聚会一直闹腾到半夜,孙子回到家里,累得倒 头就睡,早把奶奶的粽子忘在脑后。问题是,这一天晚上忘了情有可原,却几乎是孙 子天天有聚会,不是大学同学就是中学同学,还有从美国一起回来的研究生同学从外 地到北京来玩。孙子几乎是脚不沾地,风吹着的云彩一样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一直到暑假结束,孙子回美国读书去了,那四个五角粽还放在冰箱里。儿子发现 粽子已经有些变馊,悄悄拿出来,扔进了垃圾箱。 今年的端午

    41、节又要到了,老人却已经病逝了。(选自北京晚报) (编号:B501)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起笔交代母亲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第五段再次写到母亲的 身体真的不如以前,前后呼应,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B母亲虽身体状况不佳,但仍 为在美国留学回来的孙子包他最喜欢吃的粽子,可孙子却一直没吃,老人对此非常不 满。C母亲最后一次包粽子,不让人插手且一丝不苟,自得其乐,像戏迷一样神情专 注地享受包粽子的过程,只是动作迟缓了。D孙子尽管对奶奶也非常疼爱,但因长期 在美国留学,沾染了些不良习惯,回国后不是天天睡懒觉就是与同学们聚会喝酒。 (编号:B502)2作

    42、品第三段细致描绘母亲包粽子的准备过程有何作用?请简要 分析。(6 分) (编号:B503)3作品为什么以“四个五角粽”为题?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 看法。(6 分) 第二步:对照答案,强化模型第二步:对照答案,强化模型作答完毕后,可对照答案认真反思。做错的题目, 更需反思错误原因,以此强化对答题思维模型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关联思考,深化模型第三步:关联思考,深化模型作答完毕并对照答案反思后,请将本题重点题目与 “归纳模型”中相关题目做对照,发现二者在考点、思维模型等方面的共同点或不同 点,深化解题思维模型。 演 练 B501B 演 绎 A001B 发 现 : 演 练B501D 演 绎 A0

    43、01B 发现:演练 B502 演绎 A004 发现:演练 B503 演绎 A010 发现: 高考备考,效率第一。为提高效率,请大家作答下面题目时,参照以下“高效三 步走”作答策略:1.1.认真作答,验证模型认真作答,验证模型 2.2.对照答案,强化模型对照答案,强化模型 3.3.关联思考,深化模关联思考,深化模 型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第一步:认真作答,验证模型第一步:认真作答,验证模型研读上面演绎模型,理解精髓,认真作答下面 题目,自觉使用并在使用中验证答题思维模型。 听遛鸟人谈戏汪曾祺 近年我每天早晨绕着玉渊潭遛一圈。遛完了,常找一个地方坐下听人聊天。这可 以增长知识,了

    44、解生活。还有些人不聊天。钓鱼的、练气功的,都不说话。游泳的闹 闹嚷嚷,听不见他们嚷什么。读外语的学生,读日语的、英语的、俄语的,都不说话, 专心致志把莎士比亚和屠格涅夫印进他们的大脑皮层里去。 比较爱聊天的是那些遛鸟的。他们聊的多是关于鸟的事,但常常联系到戏。遛鸟 与听戏,性质上本相接近。他们之中不少是既爱养鸟,也爱听戏,或曾经也爱听戏的。 遛鸟的起得早, 遛鸟的地方常常也是演员喊嗓子的地方, 故他们往往有当演员的朋友, 知道不少梨园掌故。有的自己就能唱两口。有一个遛鸟的,大家都叫他“老包”,他 其实不姓包,因为他把鸟笼一挂,自己就唱开了:“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就这 一句。唱完了,自己听着不好

    45、,摇摇头,接茬再唱:“包龙图打坐” 因为常听他们聊,我多少知道一点关于鸟的常识。知道画眉的眉子齐不齐,身材 胖瘦,头大头小,是不是“原毛”,有“口”没有,能叫什么玩意儿:伏天、喜鹊 大喜鹊、山喜鹊、苇咋子、猫、家雀打架、鸡下蛋知道画眉的行市,哪只鸟值 多少“张”“张”,是一张拾圆的钞票。他们的行话不说几十块钱,而说多少张。 有一个七十八岁的老头,原先本是勤行,他的一只画眉,人称鸟王。有人问他出不出 手,要多少钱,他说:“二百。”遛鸟的都说:“值!” 我有些奇怪了,忍不住问: “一只鸟值多少钱,是不是公认的?你们都瞧得出来?” 几个人同时叫起来:“那是!老头的值二百,那只生鸟值七块。梅兰芳唱戏卖

    46、两 块四,戏校的学生现在卖三毛。老包,倒找我两块钱!那能错了?”“全北京一共有 多少画眉?能统计出来么?” “横是不少!” “文化大革命那阵没有了吧?” “那会儿谁还养鸟哇!不过,这玩意禁不了。就跟那京剧里的老戏似的,四人 帮压着不让唱,压得住吗?一开了禁,你瞧,呼啦,呼啦全出来了。不管是谁, 禁不了老戏,也就禁不了养鸟。我把话说在这儿:多会儿有画眉,多会儿他就得唱老 戏!报上说京剧有什么危机,瞎掰的事!” 这位对画眉和京剧的前途都非常乐观。 一个六十多岁的退休银行职员说:“养画眉的历史大概和京剧的历史差不多长, 有四大徽班那会儿就有画眉。” 他这个考证可不大对。画眉的历史可要比京剧长得多,宋

    47、徽宗就画过画眉。 “养鸟有什么好处呢? ”我问。 “嗐,遛人!”七十八岁的老厨师说,“没有个鸟,有时早上一醒,觉得还困, 就懒得起了;有个鸟,多困也得起!” “这是个乐儿!”一个还不到五十岁的扁平脸、双眼皮很深、络腮胡子的工人 他穿着厂里的工作服,说。 “是个乐儿!钓鱼的、游泳的,都是个乐儿!”说话的是退休银行职员。 “一个画眉,不就是叫么?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一个戴白边眼镜的穿着没有领子的酱色衬衫的中等个子老头儿,他老给他的四只 画眉洗澡把鸟笼放在浅水里让画眉抖擞毛羽,说: “叫跟叫不一样!跟唱戏一样,有的嗓子宽,有的窄,有的有膛音,有的干冲! 不但要声音,还得要样,得有做派,有神气。

    48、您瞧我这只画眉,叫得多好! 像谁?” 像谁?“像马连良!” 像马连良?!我细瞧一下,还真有点像!它周身干净利索,挺拔精神,叫的时候 略偏一点身子,还微微摇动脑袋。 “潇洒!”我只得承认:潇洒!不过我立刻不免替京剧演员感到一点悲哀,原来 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对一个演员的品鉴,就跟对一只画眉一样。 “一只画眉,能叫多少年?” 勤行老师傅说:“十来年没问题!” 老包说:“也就是七八年。就跟唱京剧一样:李万春现在也只能看一招一势,高 盛麟也不似当年了。” 他说起有一年听四郎探母,甭说四郎、公主,佘太君是李多奎,那嗓子,冲! 他慨叹说:“那样的好角儿,现在没有了!现在的京剧没有人看看的人少,那是 啊,没有

    49、那么多好角儿了嘛!你再有杨小楼,再有梅兰芳,再有金少山,试试!照样 满!两块四?四块八也有人看!我就看!卖了画眉也看!” 他说出了京剧不景气的原因:老成凋谢,后继无人。这与一部分戏曲理论家的意 见不谋而合。 戴白边眼镜的中等老头儿不以为然:“不行!王师傅的鸟值二百(哦,原来老人姓 王),可是你叫个外行来听听:听不出好来!就是梅兰芳、杨小楼再活回来,你叫那边 那几个念洋话的学生来听听,他也听不出好来。不懂!现而今这年轻人不懂的事太多。 他们不懂京剧,那戏园子的座儿就能好了哇? ” 好几个人附和:“那是!那是!” 他们以为京剧的危机是不懂京剧的学生造成的。如果现在的学生都像老舍所写的 赵子曰,或者

    50、都像老包,像这些懂京剧的遛鸟的人,京剧就得救了。这跟一些戏剧理 论家的意见也很相似。 然而京剧的老观众,比如这些遛鸟的人,都已经老了,他们大部分已经退休。他 们跟我闲聊中最常问的一句话是:“退了没有? ”那么,京剧的新观众在哪里呢? 哦,在那里:就是那些念屠格涅夫、念莎士比亚的学生。 也没准儿将来改造京剧的也是他们。 谁知道呢! (选自汪曾祺散文集人间有戏,天津人民出版社) (编号:B601)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项是(3 分) ( ) A“我”平时喜欢养鸟、遛鸟,每天早晨都要到玉渊潭公园去听遛鸟人聊天,因 此懂得了许多有关养鸟的知识。 B 无论是退休的银行职员、 老厨师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现代文阅读指津: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道全析题+3道演练题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22267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