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人教版)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人教版)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由用户(大海之歌)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新教材语文必修下册人教版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2020 2021 学年 新教材 语文 必修 下册 人教版 练习 模块 综合 检测 Word 解析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1 - 模块综合检测 (满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 中华传统文化立足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始终关注社会和谐与人生 幸福。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价 值追求。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 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 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 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 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中
2、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 儒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 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由此出发,便有仁者爱人 克己 复礼为仁 仁爱万物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人、社会至自 然的层层理论展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 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 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 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 谐相处。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 - 2 - 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
3、道两家虽然对社会 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 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 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 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 永恒之乐 。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 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 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 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 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
4、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 做出了重要贡献。 儒、 佛、 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 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 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 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 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 可见,我们要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而且在传承中要有 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之路。
5、- 3 - (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重要的人文转向,直接引发了儒、墨、 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 B.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追求也表现得最为鲜明突出。 C.儒、道两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 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 D.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 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解析:A 项,曲解文意,原文是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 直接的思想来源 。B 项,扩大范围,儒家文化一
6、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 主导地位错,原文说的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 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长期不等于一直 。C 项,张冠李戴,它们 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错,原文指出与儒 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 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 。 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总体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为 下文具体阐述指明论述方向。 B.文章依次介绍了儒、佛、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指出它们相融 - 4 - 互补,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 C.文章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指出继承和发
7、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意义和任务,可谓卒章显志。 D.文章旨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号召在创建幸福 和谐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 解析:颠倒顺序, 文章依次介绍了儒、 佛、 道各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态 表述有误,原文论述时,是先讲儒家,再讲道家,最后讲佛家。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那么在传承与发展 中的形式化倾向则可能得到克服。 B.如果不是孔子致力于以仁为核心的理论构建,就不会有成为中华传 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的儒家思想。 C.外来佛教融入中华文化的成功例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传 统文化的价值
8、追求及其当代意义。 D.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传承中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而且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 解析:说法绝对,原文的相关表述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 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从孔 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 。 答案: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 材料一 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 长 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 52.2%提高到 57.5%。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铁网
9、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互联网 +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 由五千多户增加到一万六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 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摘编自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部分国家国际科学论文被引次数占世界的比重 部分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世界的比重 数据来自国家创新指数(2016-2017) - 6 - 材料三 我国创新水平迈向了国际第一方阵。2017 年国家研究与 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 1.75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与国内生产总 值之比为 2.12%,其中基础研
10、究经费 920 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不 断涌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国家创新 能力排名从 2012 年的世界第 20 位升至 2017 年的第 17 位,而体现国家 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 2017 年,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 世界第二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居世界第一,每万人口发 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9.8 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 32.7 万件,同比增长 8.2%。 韩国产业日报日前报道称,中国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 加研发投资,加大研发力度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 域,中国政府也制订了发展计划,并给予中国企业相关扶持。4 29
11、8 家众 创空间、3 255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 400 多家企业加速器,以及 19 家国 家自创区和 156 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一个日趋完善的创业孵化生态链 条。 (摘编自科技部:去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 位 大数据观察专利支撑创新发展) 材料四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创新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 。我 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科 技成果呈现井喷:墨子传信 、神舟飞天、 天眼探空、北斗组 网、超算发威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 生改善。科技创新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7 - 科技兴林、科技治沙成效显著,在全
12、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 。科技创 新与社会发展的加速融合,织就保障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网。 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 7 100 万人,研发人员超 过 535 万人,跃居世界第一。重大科技任务、科研基地、重大科技基础 设施等对创新人才发挥了 筑巢引凤 的 虹吸效应 。 千人计划 万 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带动形成 1949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 归国潮,回国人才超过 110 万,是前 30 年回国人数的 3 倍。这是我 国创新的力量之源 。 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动真格,向数十年难除的积弊 下刀 。国家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院士制度、 科技奖励、科技军民融合等改
13、革也正在深入推进过程之中。党中央、 国务院出台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研发费用加以扣除 等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科技报告制 度、创新调查制度、资源开放共享等基础性制度都在加快建立,科技人 员获得感大大增强。 (摘编自陈芳、余晓洁、胡喆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 从何而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科技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B.2015 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与 2000 年相比,我国和韩国 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日本却大幅减少。 - 8
14、 - C.材料二显示,中韩日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和国际科学 论文被引用次数占世界比重呈正相关。 D.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进入黄金期,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 贡献率由 52.2%提高到 57.5%。 解析: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贡献率由 52.2%提高到 57.5%错 误,偷换概念。 材料一说的是 科技进步贡献率由 52.2%提高到 57.5% 。 答案: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人工智能广泛融入了各行各业,载人航天、深海探测、大飞机等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引领世界的潮流。 B.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
15、量均居世界 前列,标志着我国有突出的创新实力。 C.我国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资,日均新设企业增长迅速,科技创 新使得创业孵化生态链条日趋完善。 D.“筑巢引凤” “千人计划” “万人计划”的实施,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 新积极性,增强了科技人员的获得感。 解析:A 项,张冠李戴,材料一说的是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 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 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 。C 项,我 国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资,范围不当。材料三是说中国的全 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加研发投资 。 D 项,张冠李戴,材料四是说 党 中央、国务院出台
16、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研发费用加 - 9 - 以扣除等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科技报 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资源开放共享等基础性制度都在加快建立,科 技人员获得感大大增强 。 答案:B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创新水平能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的原 因。(6 分) 解析: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中国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加研发 投资,加大研发力度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中 国政府也制订了发展计划,并给予中国企业相关扶持 十八大以来,全 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 7 100 万人,研发人员超过 535 万人,跃居世 界第一 千人计划 万人计划等重
17、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带动形 成 1949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归国潮,回国人才超过 110 万,是前 30 年回国人数的 3 倍。这是我国创新的力量之源 十八大以来,中国 科技体制改革动真格,向数十年难除的积弊下刀 等概括答题 要点。 答案:(1)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增长 迅速,人才工程卓有成效,创新发展动力强劲;(2)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 量世界第一,科技人员有积极性、创造性和获得感,创新实力雄厚,成果 丰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79 题。 盛 夏 - 10 - 顾叶尘 盛夏生在一个暑气蒸腾的盛夏。盛伯老来得子,兴奋得很,涨红了
18、 一张黝黑的脸,在乡亲们面前大声宣布,这个孩子就叫盛夏。 盛家代代住在孤山脚下,说是山,其实顶多算个高大些的土坡,上 面树木葱茏茂密,一年四季都翻涌着绿浪。东南角育着上好的黄泥,盛 家祖传下的制作泥狗子的手艺,靠的就是这点神奇的黄泥。盛家人手巧, 心也巧,一摊质朴的泥,揉捏切搓便可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个个活灵 活现的泥狗子,亦可做成其他动物形状。粗糙的画笔,点上些许艳色,为 其穿戴上一件斑斓的花衣,使其成为一尊精巧的艺术品。而泥狗子的精 妙还不止于此泥狗子中空,首、腹部有孔,能吹出悠长悦耳的乐声, 而盛家人手下泥狗子的乐声最为清亮,备受老少的青睐。 盛夏还是稚儿时便由盛伯牵着教授制作手艺,小小
19、的手把弄着污 秽的泥,懵懂地凝视盛伯娴熟地摆弄,茫然又专注。一日的学习后,盛伯 便拎着盛夏在孤山上寻处石头坐下,望着通红热烈的夕阳被渐次浓深 的夜色吞没,在暮色中,吹起悠扬的泥狗哨声。 徘徊间,十多个盛夏在盛夏指间掠过,盛伯更老了,花白了鬓角,佝 偻了腰身,染上一身恶疾,手也颤巍着无法在粗糙的泥狗子上精雕细琢 了。盛夏的母亲在一次意外中去世,盛伯为了方便做工养育盛夏,将盛 夏送往了孤山镇的学校。岁月仓促间盛夏拔高了个头,坚毅了眉眼,面 庞如同年轻的盛伯一样黝黑,笑起来也是同盛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 样,一排白牙竞相展露,可村里人总隐约觉得,盛夏与盛伯很不一样。 盛伯的十指是洗不干净的,指甲里有深
20、深的泥垢,是岁月积淀的勤 - 11 - 恳辛劳。而盛夏的十指似乎总是纤尘不染,干净清爽,是一双读书人 的手盛夏成了村子里少有的读书孩子,之乎者也,加减乘除,他自 小便能讲得头头是道。村里人啧啧称奇。盛伯做了一天的苦工归来,和 乡亲们闲谈,叼起一根廉价的烟,在乡亲问到你不打算让盛夏继承你 的手艺啦时,深深喷一口浑浊的烟雾,在袅袅迷雾中牵扯两下嘴角。 前夜,他试图让盛夏练习搓泥的手艺,却见盛夏还未曾接过泥块, 便不禁将两手在裤子上偷偷摸摸地擦了一擦。 大房子 四个轮子的铁车子,不知从何时起,盛夏开始整日整 夜地叨叨这几个字眼,双目炯炯,神采飞扬。而盛伯只是沉默地坐在桌 前,摆弄着他早年自己收藏的满
21、意作品,挑出一只轻吹起来。美妙婉转 的哨声中,盛夏依旧在唾沫横飞,声音却逐渐小了下来。 逐渐繁重的课业压在盛夏单薄的肩膀上。这是一个为能拥有更进 一步学习殿堂而拼搏的盛夏,他每日都竭尽全力地复习功课,全身心地 投入书本的海洋。盛伯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却依旧坚持每晚在盛夏 床边吹泥狗子放松他紧绷的神经,在盛夏的夜里,用哨声吟诵盛夏。 盛夏进城考试那日清早,村里老少皆聚在村头送他登上大巴,唯缺 盛伯。他托人送一支泥狗子给盛夏。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风,盛伯不得不 卧病于床。医生断言,怕是他再也无法执起黄泥,生一尊巧妙的泥狗子 了。 盛夏坐在入城的大巴上,日晖正逐渐破开夜幕的深沉,挽着朝霞拥 抱大地,拥
22、抱葱茏的孤山。远方似乎传来泥狗子清亮悠长的哨声,久久 回荡,却在盛夏快要分辨出来处时陡然无声。盛夏忽然想起盛伯临别时 - 12 - 赠予他的泥狗子,举到面前端详。那是一只通体纯白的小鸟,无甚特色, 只微张的羽翼上,镌刻着两个小小的字眼: 盛夏。 (选自 2018 年第 1 期微型小说)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写盛伯“牵扯两下嘴角”这一细节,表现了他对手艺无人继承的 失落感。 B.小说用第三人称展开叙述,灵活地反映出盛家父子在不同时空中的 形象特点。 C.小说注重客观叙事,着力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氛围和人物内心情感的 矛盾冲突。 D.小
23、说通过对盛家父子的叙述,主要表现了现代社会传统艺术无人继 承的困境。 解析:这篇小说没有注重客观叙事,而是用诗一般的抒情语言侧面抒写 生病前后的盛伯对盛夏的爱,对盛夏的宽容和理解,把一种厚重的、深 刻的人生哲理通过留白的方式交给读者去想象和领会。 答案:C 8.小说多次写到盛伯,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盛伯形象特点的理解。(6 分) 解析: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 心理等描写或其他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结合 盛家人手巧,心也巧, - 13 - 一摊质朴的泥,揉捏切搓便可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 狗子,亦可做成其他动物形状 盛伯的十指是洗不干净的,指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