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知识点整理.doc

  • 上传人(卖家):luzy369
  • 文档编号:1205349
  • 上传时间:2021-03-24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4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知识点整理.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初中历史 部编版八 年级 下册 第二 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 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 知识点 整理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1 八年八年级级历史历史下册下册第第二二单元单元知点整理知点整理 大事年表大事年表 文化大革命 时间时间 事件事件 19531956 年 三大改造 19531957 年 一五计划 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5 年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1956 年 中共八大召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957 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8 年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1961 年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19611965 年 国民经济调整 19661976 年 文化大革命 易错易混点归纳提示易错易混点归纳提示 1.“一五”计划期间修建的是武汉长江大桥,不是南

    2、京长江大桥。 2.“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要实现国家 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不是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4.“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实质不同。“一五”计划(19531957 年)反映的是生产力的 变革;三大改造(19531956 年)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是为“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服务的。 5.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不同。农业合作社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它的作用 是非常大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制

    3、度在农村建立的标志;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 大、公有制程度高,实际上追求平均主义,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失误。 6.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的私有性质没有改变。农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公有制。 知识点知识点 第第 4 4 课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

    4、弱,门类不全。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时间:从 1953 年开始执行,到 1957 年超额完成。 4.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 5.主要成就: (1)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30 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 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意义:

    5、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背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2.召开: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 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 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

    6、理。 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第 5 5 课课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 一、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 (1) 原因: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 经营。 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2)开始时间:1953 年。 (3)合作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 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7、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4)发展过程: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1955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合作化: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发展:1956 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2)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不法手段,严重扰乱 经济秩序。 2.目的: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

    8、义公有制经济。 3.时间:1954 年。 4.方式: (1)公私合营:从 1954 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 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5.结果:1956 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3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时间: 到 1956 年底, 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 (1)积极影响:三大改

    9、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2)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第第 6 6 课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的召开 (1)时间:1956 年。 (2)地点:北京。 (3)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 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影响:中共八大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

    10、.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时间:1958 年。 (2)内容: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影响: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 结果: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话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 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 年至 1961 年, 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1959 年至 1961 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方式:中共中央为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时间:19611965 年

    11、。 (4)结果: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二、二、“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 1.背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他强调“以 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时间:19661976 年。 3.人物: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 际指挥部。 4.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制受 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

    12、陷于混乱。 5.最大的冤案:刘少奇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 迫害)。 6.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 7.“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976 年 10 月,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8.“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 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9.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 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

    13、中走 4 了弯路。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三、三、建设成就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 (1)工业方面: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立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 1965 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 到有地发展起来。 (2)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3)科学技术方面: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国 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2.经济体系: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 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英雄模范: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4.“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取得的科技成就 (1)1967 年 6 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2)1970 年 4 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1973 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知识点整理.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205349.html
    luzy369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