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高考历史“两会”热点:专题01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195383
  • 上传时间:2021-03-2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740.4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考历史“两会”热点:专题01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解析版).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年高考历史“两会”热点:专题01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解析版 2021 年高 历史 两会 热点 专题 01 十四 规划 2035 远景 目标 纲要 解析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专题专题 01 “十四五十四五”规划和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年远景目标纲要要 【热点链接】【热点链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5 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 起好步。 根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纲要草案

    2、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 全文提交大会审查,这里概述几个方面。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李克强说,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完成 “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

    3、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一、新中国经济现代化之路: 1新中国的工业化运动和“一五”计划建设 (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有计划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改造。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 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结果:到 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4)意义: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

    4、急于求成, 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 没有经济建设经验;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 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1978 年后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建设 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3) 对外开放 20 世纪 80 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 年中央政府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5、。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92 年“南方谈话”奠基: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 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到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知识拓展】2020 年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的第 40 周年。创 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世界政治经 济形势发展的新趋势, 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步骤,

    6、也为我国改革开放打开了一个窗口。 在我国特 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经济特区的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目前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 考察频率较高,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 1政治上 (1)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了国 家政治民主化、法律化。 (2)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 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经济上 (1)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2)经济体制从计划经

    7、济为主向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3)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外交上 (1)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2)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思想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5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

    8、是计算机、载人航天事业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 水平;教育全面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 (1)工业化之路 政策:1925 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 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局限: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政策:1927 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 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状况:1937 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影响: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

    9、颁布。 2.特征 (1)经济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 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3)思想文化方面: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3.影响 (1)经济 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 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3) 思想文化: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 压制。 4.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

    10、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 命令管理经济。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 高度集权。 【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1 (2021 四川广安、眉山、遂宁、雅安、资阳、乐山、广元、自贡、内江九市一模 31) 表 2“一五”时期新建、扩建城市数量统计表(单位:个) 类别 京广铁路以西 京广铁路以东 东北地区 新建城市 5 l 0 大规模扩建城市 11 2 7 一般扩建城市 37 20 17 据表 2 可知,当时( ) A 铁路交通决定城市的区域分布 B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日渐衰退 C 中西部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D 工业化推动城市布局发生变化 【答案】D

    11、 【解析】 表 2 信息表明“一五”时期, 中西部地区的新建和扩建城市最多, 结合所学知识, 工业化推动城市布局发生变化,故选 D 项;表格中新建和扩建的城市位于京广铁路以 西和京广铁路以东地区,而非京广铁路沿线区域,无法说明铁路交通决定城市的区域 分布,排除 A 项;“一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蓬勃发展,排除 B 项;现今,中西部 仍落后于东部,中西部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与事实不符,排除 C 项。 2 (2021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31)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所 发生的巨大变化。由此可以推知,新时期的中国( ) A 城乡经济差距逐渐加大 B 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C

    12、 市场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 D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答案】B 【解析】据上图可知,1978 年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和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对外 贸易扩大,开放程度加深,故选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城乡经济差距,排除 A 项;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21 世纪初,排除 C 项;材料说的是对外开放,并不 是改革,排除 D 项。 3 (2021 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30)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关于经济建设的宣传 画。据此可知当时在经济建设中( ) A 各项领域正在全面快速发展 B 比例关系潜伏着较大失调风险 C 重点发展钢铁工业,脱离中国国情 D 确立了各个领域协调发展的方针 【

    13、答案】B 【解析】据以上宣传画可知,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以重工业为主,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 发展,故选 B 项;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倒退现象,排除 A 项;重点发展重工业并没有 脱离中国国情,排除 C 项;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确立各个领域协调发展的方针,排除 D 项。 4 (2021 湖南株洲一模 15)1929 年 4 月,苏联真理报指出:“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使工 业尽快适应军事需要必须周密地拟制五年计划,以保证军用和民用工业之间最大 限度的合作。”这说明苏联( ) A 注重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 B 盲目扩大工业生产的规模 C 突出工业计划为国防服务 D 优先借鉴西方的工业技术 【答案】C 【解析】依据材

    14、料,1929 年 4 月,苏联真理报指出,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使工业尽 快适应军事需要,需要详细拟定五年计划,保证军用和民用之间最大限度的合作,由 此可以看出苏联的工业化计划是为了适应军事需要,故选 C 项;苏联的工业化是优先 发展重工业,而非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保证军用和民用之 间最大限度的合作,适应军事方面的需要,与工业生产规模无关,排除 B 项; 真理 报强调的重点是尽快发展工业使其适应军事需要,为涉及对西方工业技术的借鉴, 排除 D 项。 5 (2021 河北张家口高三上学期期末 14)表 2 1928 年 1932 年 1937 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15、 工业总产值 5 3 2 5 3 机器制造业 4 2 1 4 2 电力 10 7 4 10 7 煤 6 4 3 6 4 钢 5 5 4 5 5 表 2 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在世界和欧洲的位次统计。这说明当时( ) A 计划经济模式具有一定优越性 B 苏联经济建设存在浮夸现象 C 苏联在欧洲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D 苏联形成了健全的工业体系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281937 年间,苏联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快速发展,位居世界 前列,据所学,苏联在此期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说明计划经济模 式对于工业发展具有一定优越性,故选 A 项;材料中的数据是相对客观真实地

    16、经济数 据,未体现浮夸现象,排除 B 项;据材料,苏联工业发展在欧洲排位可观,霸主地位 靠综合实力衡量,而非仅工业产值,排除 C 项;据所学,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 结构发展不平衡,农业、轻工业落后,工业体系不完善,排除 D 项。 6 (2021 云南玉溪一模 34)图 5 是美国漫画家摩尔丁描绘苏联经济发展的作品。图中抱 着孩子的农妇一面拉着犁一面抱怨生活的痛苦,而她的丈夫一手扶犁,一手指着坦克 车队说:“可是我们能制造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呀”该作品( ) 图 5 A 表达了对美苏“冷战”的担忧 B 揭示了苏联妇女地位的低微 C 肯定了苏联军事工业的成就 D 嘲讽了苏联经济的畸形发展 【答案】

    17、D 【解析】据材料可知苏联农业生产力低下,军工产业发展强劲,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极度 不平衡,故选 D 项;据材料农妇的抱怨是对生活的担忧而非国际关系,排除 A 项;材 料中图示男女均在参与家庭生产劳动且在进行日常交流,未能体现妇女地位低下,排 除 B 项;材料中男人的说法确实肯定了苏联的军事工业成就,但以偏概全,未能体现 材料中男女说法对比的目的,排除 C 项。 7 (2021 河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尖子生第二次考试 21)表 2 1929 年 1930 年 1931 年 1932 年 集体农庄(千) 570 859 2111 2115 集体农庄内农户 (百万) 10 60 130 149 农户

    18、集体化(%) 39 236 527 615 由表 2 可知,当时苏联( ) A 农业集体化运动蓬勃开展 B 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 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 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答案】A 【解析】依据图表显示,从 19291932 年,苏联集体农庄数量,集体农庄内农户和农 户集体化比例逐渐提升,这表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迅速,故选 A 项;材料反映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数据,未涉及工业发展数据,无法反映工农业的比例,排除 B 项;从 1928-1932 年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未进行经济改革,排除 C 项;苏联农业 集体化运动的迅速发展可以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较为充足的资源,有利于促进工业

    19、化发 展,排除 D 项。 8 (2021 四川南充一模 35)观察下表,指出居民年均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近三年我国居民年均收入情况表 年份 项目 2017 2018 2019 人均可支 配 收 入 (元) 比上一年 实际增长 人均可支 配 收 入 (元) 比上一年 实际增长 人均可支 配 收 入 (元) 比上一年 实际增长 农村居民 13432 73% 14617 66% 16021 62% 城镇居民 36396 65% 39251 56% 42359 50% 全国居民 25974 73% 28228 65% 30733 58% A 我国已成为现代化的创新型国家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的实行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表格内容呈现了近三年我国居民年均收入情况,由图表可以看出从 2017 到 2019 年,我国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升, 而推动居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故选 D 项; 现代化创新型国家指的是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但其无法直接提高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排除 A 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1978 年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图表时间信息不符,排 除 B 项;城市经

    21、济体制改革是在 1984 年全面展开,无法影响近三年城乡居民收入, 排除 C 项。 9 (2021 云南红河州一模 31)下图是 1960 发行的 5 元纸币。纸币正面炼钢工人表情果敢 坚毅,重心前倾,钢钎所指之处配以放射状底纹,沉稳里透出勃勃生机,堪称世间杰 作,曾被作为国际纸币协会(IBN)评选为“年度最佳纸币”。纸币正面的炼钢工人图 ( ) A 反映了大炼钢铁发展生产的景象 B 改变工业落后局面的时代缩影 C 继承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D 注重表现创作者的艺术想象力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60 发行”“纸币正面炼钢工人表情果敢坚毅,重心前倾,钢钎所指之 处配以放射状底纹,沉稳

    22、里透出勃勃生机”,可知该版五元纸币受到 1958 年开始的大 跃进运动的影响,故选 A 项;1960 年代并没有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排除 B 项;该画 并不是文人画,排除 C 项;该画注重写实,并不是艺术想象力,排除 D 项。 10 (2021 四川达州一模 35)1978 年 9 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了一系列谈话, 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人民的物 质文化生活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史称“北方谈话”;1992 年初,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 深圳、上海等地,深刻地阐发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史称“南方谈 话”。这两次谈话表明邓小平( )

    23、 A 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 B 十分关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C 对社会主义本原的认识逐渐成熟 D 意在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北方谈话”“南方谈话”,可知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 的重要性等,解决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表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 本质的认识逐渐成熟,故选 C 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是一个长期开放的过 程,至今并未结束,排除 A 项;材料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人民物 质生活,排除 B 项;材料“南方谈话”“深刻地阐发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 问题”,并非意在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 D

    24、项。 11 (2021 河南开封一模 31)在一次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强调了综合平衡在调整全 局中的重要性,提出要对重工业、基本建设指标“伤筋动骨”。周恩来将陈云讲话的思 路总结成一副对联:“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综合平衡”。该会议召开的背景应为 ( ) A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B 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下施行“一化三改” C 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七千人大会后对“左”倾错误的纠正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提出要对重工业、基础建设指标“伤 筋动骨”,周恩来总结成了一幅对联:“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综合平衡”,由此可 以看出这次会议召

    25、开的背景是“大跃进”导致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中央对经济政策 的调整,故选 D 项;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是抗战时期一场军队屯田和鼓励 生产的群众运动,而材料反映建国后对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排除 A 项;过渡时期指 19491956 年, 而材料信息是针对 1958 年“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而进 行的调整, 排除 B 项; 八大二次会议之后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而材料调整的是国民经济的比例,排除 C 项。 12 (2021 清华大学 11 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31)新中国成立前,文教、 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 200 万人左右, 到

    26、1957 年, 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 数量就达 254 万人, 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 763 2 万人, 其中扫除文盲 78 4 万人。这表明新中国( ) A 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 B 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C 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 D 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A 【解析】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7 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数量大幅增加,并扫除了大 量文盲,说明新中国重视文化教育,注意增强文化软实力,故选 A 项;题干重在强调 文盲率的下降,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无直接联系,排除 B 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意识 形态教育的内容,排除 C 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7、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不是发展文化教育,排除 D 项。 13 (2021“皖赣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 22)苏联“一五计划”期间,通过外贸手段直 接从西方市场上购买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技术,1929 年,仅美国向苏联出售机器设备 的商号就有一千多家。1931 年,苏联购买机器设备的数量,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 量的 30%,到 1932 年,约占 50%。这说明苏联( ) A 完全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得到全面改善 C 抓住国际机遇加快工业化建设

    28、 D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1929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希望通过 出口摆脱经济危机, 借此机遇, 苏联大量购买西方机器设备和技术以加快工业化建设, 故选 C 项;1928 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排除 A 项;材料提及美苏间的 外贸情况,不能得出美苏敌对关系全面改善,排除 B 项;材料主旨是苏联进口机器的 增加,无对比,没有体现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排除 D 项。 14 (2021 河南九师联盟高三 11 月质量检测 19)苏联“一五”计划时期,库兹涅茨克钢铁基 地建设总工程师巴尔金曾记载:“大家都关心明天的建设,不仅

    29、是由于他们知道土方工 作完结之后,他们将成为石工、水泥工、装置工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在建设足以 生产千百万吨钢和铁的工厂,而这些钢和铁正是在鼓舞他们进行斗争”。据此可知,苏 联( ) A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得以体现 B 工业化建设存在急躁冒进的倾向 C 极力抵制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 工业成就得益于人们的奋斗精神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大家都关心明天的建设,不仅是由于他们知道土方工作完结之后,他 们将成为石工、水泥工、装置工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在建设足以生产千百万吨钢 和铁的工厂,而这些钢和铁正是在鼓舞他们进行斗争”可知,以库兹涅茨克钢铁基地建 设为代表的工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对于苏联“一

    30、五”计划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故 选 D 项;题干反映的是苏联工人们的奋斗和创业精神,计划经济体制优势得以体现属 于片面解读,排除 A 项;材料记载的是客观真实的苏联工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能说 明工业化进程存在急躁冒进的倾向, 排除 B 项; 苏联不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十分有限,排除 C项。 15 (2021 江西吉安“重点中学五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 31)2020 年年初,新任武汉 市委书记在“抗疫战争”取得一定成果时公开提出要对武汉人民进行“感恩教育”,感恩 党中央和政府。消息一出,全国哗然,在一片抨击声中,最后他不得不暗自撤回这“感 恩令”。这主要是因

    31、为“感恩令”现象( ) A 背离了“主权在民”原则 B 破坏了中央集权原则 C 违背了“社会契约”精神 D 践踏了自由平等权利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新任武汉市委书记在抗疫战争取得一定成果时公开提出要对武汉人 民进行感恩教育,感恩党中央和政府。消息一出,全国哗然,在一片抨击声中,最 后他不得不暗自撤回这感恩令”,武汉市委书记感谢党中央和政府,对武汉人民进行 “感恩教育”,实际上违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人民是国家权力的来源,政府的一切 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故选 A 项;材料主要强调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与中央集权关系 不大,排除 B 项;“社会契约”主要体现在宪法层面,排除 C 项;自由平等

    32、强调人民的 权利,而材料强调的是权力来源,排除 D 项。 16 (2021 安徽芜湖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高三上学期期末 31)1964 年,国家计委提 出“三五计划”初步设想:第一,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第二, 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第三,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 基础工业。该设想( ) A 延续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策略 B 是否定十多年经济建设经验的结果 C 推动了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 D 是党积极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的成果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64 年,国家计委提出三五计划初步设想:第一,大力发展农业, 基本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第二,适当加强国

    33、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第三, 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可知三五计划试图协调农业同以国防 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是党积极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的成果,故选 D 项;60 年代国民经济进行经济调整,注重协调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排 除 A 项;60 年代经济调整是巩固经济建设的成果而不是否定,排除 B 项;60 年代经 济体制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 C 项。 17 (2021 安徽阜阳高三教学质量统测 31)下表所示是 20 世纪 50 年代沈阳飞机制造厂 的创建及发展情况(部分)这反映出当时( ) 1951年6月29日 担负飞机修理任务的 112 厂在抗美

    34、援朝的烽火中诞生。 1953年5月15日 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 156 项重点建设的 协议, 其中包括 112 厂从 1953 年开始扩建, 1956 年建成年 产 1000 架喷气式歼击机的项目。 1954年1月13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将12厂扩建为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 的总体设计任务书。 1956 年 9 月 9 日 喷气式飞机制造成功。 A 国家重视发展重工业 B 主要靠引进技术发展工业 C 计划经济体制已建立 D 西方国家仍在敌视新中国 【答案】A 【解析】材料“20 世纪 50 年代沈阳飞机制造厂的创建及发展情况”,从 1951 年建厂到 1956 年飞机制造成功,说

    35、明国家重视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 A 项;沈阳飞机制造厂的 创建除了引进苏联技术外,主要离不开国家的重视与支持,排除 B 项;1956 年底,三 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沈阳飞机制造厂 的创建情况,而未涉及到西方国家敌视,排除 D 项。 18 (2021 安徽蚌埠二模 31)1985 年,国家在粮食方面实行合同收购制,合同以外部分 随行就市。结果,新的国家合同粮价比上年下降 10%,集市粮价则只及 60 年代中期 的水平(而同期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差不多上升了 2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政府压低粮价保证市场供应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36、 C 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管理失序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新的国家合同粮价比上年下降 10%, 集市粮价则只及 60 年代中期的水 平(而同期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差不多上升了 20%)”可知农村经济发展良好,故选 B 项;据材料“国家在粮食方面实行合同收购制,合同以外部分随行就市”可知实行合同 收购,不存在压低粮价,排除 A 项;据材料“国家在粮食方面实行合同收购制,合同 以外部分随行就市”可知市场管理有秩序,排除 C 项;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 面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19 (2021 全国卷“超级全能生”高三 2 月联考 31)十一届

    37、三中全会后,国家对原有 256 项统配物资除最重要的燃料、原料、机电产品外,其他部分敞开供应和凭票供应,同 时鼓励开办生产资料市场和交易商场。 到 1985 年, 计划分配物资的品种数量和范围进 一步缩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全方位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 B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除最重要的燃料、原料、机电产品外的 其他部分物资敞开供应和凭票供应,鼓励开办生产资料市场和交易市场,到 1985 年, 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进一步减少,这说明国家对经济的计划性分配越来越少,经济体 制改

    38、革不断深入,故选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内改革而非对外开放,排除 A 项;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在 1984 年,排除 C 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排除 D 项。 20 (2021 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35)2003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 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旨在( ) A 推进机构精简提高工作效率 B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C 推动计划管理体制机制发展 D 加快产业升级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答案】B 【解析】据材料“2003 年,国务院机

    39、构改革中,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并结合所学知识,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可知 机构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故选 B 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机构的 取缔和人员的减少,无法说明机构精简,排除 A 项;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已经建立,排除 C 项;材料中“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未指明具体 经济政策,排除 D 项。 21 (2021 江西上饶一模 31)图 1、图 2 分别是 19491957 年和 19821989 年中国的畅 销书种数比例图,中国的畅销书种数变化( ) 图 1 图 2 A 有利于科研与国际前沿的

    40、接轨 B 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C 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 为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大量人才 【答案】B 【解析】 对比图 2 与图 1 的变化可发现, 政治理论类畅销书减少, 文化教育类占比最多, 科学技术类占比增加, 且经济法律类、 日常生活类成为畅销书, 结合所学, 19821989 年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等教育发展, 因此畅销书种数变化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 B 项;科学技术类畅销书 占比增加,促进和适应了科技发展的需要,但这种畅销书种类变化本身不会促进科研 与国际前沿的接轨,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科教兴国战略于 1995

    41、 年才提出,与题干 时间不符,排除 C 项;文化教育类畅销书占比增多,促进和适应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但并不能直接为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人才,排除 D 项。 22 (2021 广西玉林、柳州二模 31)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粮食的计划收 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 ,规定“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必须由中央统一规定或经中央 批准”。国家在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以后,1955 年对生猪实行派购,1959 年以后又扩 大到棉、油、烤烟、茶叶、蚕茧、羊毛、牛皮等物品。统购统销制度( ) A 使城乡的经济联动更加紧密 B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C 是渡过三年困难的应急措施 D 改善了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

    42、 【答案】B 【解析】1953 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 两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适应了工业化建 设对资金和原料的需求,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故选 B 项;材料只是阐明了 统购统销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没有涉及城乡之间的经济联动,排除 A 项;三年困难时 期是指 19591961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将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 进行对比,因此无法得出是否改善,排除 D 项。 23(2021 山东滨州高三上学期期末 23) 下表描述的是 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的社会现象。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现象

    43、一 1930 年,许多苏联农民屠宰自己的牲畜,提出的口号是:“杀吧,这 些不再是我们的了。 ”仅 23 月间, 全国就有 1400 万头大牲畜被杀。 现象二 1933 年,美国一些农场主和农民屠宰、活埋了大量牲畜,并把牛奶 倒进了密西西比河。 A 应对经济危机的相似做法 B 国家干预经济的反映 C 对本国发展道路的合理探索 D 美苏两国畜牧业发达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现象一是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把农户个人的财物变为集体农庄所 有,实行计划经济,现象二是美国在经济危机期间实行新政,国家实行减耕减产的农 业政策,提高农产品价格,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故二则现象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反 映,

    44、故选 B 项;材料现象一中 1930 年苏联没有出现经济危机,排除 A 项;材料现象 一中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但斯大林模式有很多弊端,不是符合苏联生产力水平的合 理发展道路, 排除 C 项; 材料现象一中苏联正在实行斯大林模式, 还没有实现工业化, 畜牧业不够发达,排除 D 项。 24 (2021 安徽淮北一模 22)苏联在 19341935 年的机器进口只相当于 1931 年的 1/10, 从 1937 年起就不再从国外进口锅炉、发电机、化工设备等。这说明( ) A 经济危机阻碍了苏联对外贸易 B 斯大林模式弊端逐渐暴露 C 西方国家对苏联封锁逐渐加强 D 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 【答案】D

    45、 【解析】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实现了工业化,故进口设备明显减少, 故选 D 项;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期间苏联大量进口外国设备,排除 A 项;文中体 现的是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是“弊端”,排除 B 项;西方国家为了摆脱危机加大对苏 出口,排除 C 项。 25 (2021 辽宁营口高三上学期期末 14)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 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 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据此可 知,苏联( ) A 工业化建设要满足国防的需要 B 抓住国际机遇加快工业化

    46、C 极力抵制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D 工业成就得益于人们奋斗精神 【答案】A 【解析】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 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满足国防的需要与材料“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 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相符,故选 A 项;国际机遇,与材 料中“资本主义包围面前”不符,排除 B 项;“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 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材 料强调的是抵制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侵略而非经济危机, 排除 C 项; 材料“如果将用来 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

    47、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 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是强调工业化的资金来源,排除 D 项。 26 (2021 湖北武昌区高三 1 月质量检测 18)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 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 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 56 项。 在工业布局上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 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 城、以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为中心的机械加工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 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东北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

    48、赵传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材料二 19802004 年东北与全国及沿海新兴工业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示意图 1978 年以来, 东北地区因为生产结构单一, 随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产品滞销,企业亏损, 失业严重,面临着经济振兴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王胜今、吴昊中国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工业建设的特点,并简述其意 义。 (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振兴东北经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6 分) 【答案】 (1)特点:国家“一五”计划的

    49、重点;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布局上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 (3分) 意义: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为我国的工业 化建设提供设备和经验;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国家安全。 (5分) (2)深化改革开放;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加强对外贸 易交流,开拓内外市场;注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 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1953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156个重点建 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56项”可知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由材料一“在工业布局上形 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

    50、核心的长春汽车城、以富拉尔 基重型机械厂为中心的机械加工城, 还有鞍山钢都、 沈阳飞机城等”可知以重工业为主, 工业布局上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第二小问意义,从材料一“通过一五计划的成 功实施, 东北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实行计划经济,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可知形成 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由材料一“为我国的工业化 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可知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设备和经验; 结合建 国后工业的发展可推出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国家安全。 (2)据改革开放的所学可知需深化改革开放;由材料二“东北地区因为生产结构单一,随着 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世界性钢铁过剩、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高考历史“两会”热点:专题01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95383.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