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两会”高考作文素材:专题6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195379
  • 上传时间:2021-03-2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35.4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两会”高考作文素材:专题6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两会 高考 语文 作文 素材 10 专题 下载 _热门考点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专题专题 5 以以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 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习近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习近平 【话题诠释】【话题诠释】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十三五”以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 功发射,嫦娥五号首次完成我国月表

    2、采样返回 科技成果应用加快:移动通信、新药创制加速应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加速发展,关键元器件、 基础软件研发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量子计算原型系统“九章”成功研制,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完成万米 深潜,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建成放电 一项项成就,彰显我国科技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2021 年两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抓紧布局战略 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要下好改革创新先手棋、打好转型升级主动仗,着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 工作。关于科技创新这类话题很有可能出现在 2021 年高考作文的命题中。 【两会聚焦】【两会聚焦】 政府工作报告

    3、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 去年大力促进科技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1 1 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相关举措。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5 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五年,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 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十四五”目标任务“十四

    4、五”目标任务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 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 战略科技力量,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 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

    5、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高质量发展是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也是创新成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 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 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 【认识提升【认识提升】 角度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角度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创新是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要 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6、、动力变 革,以创新引领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创新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我们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大 力度引进各类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想方设法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特别是抓住全球 人才流动新机遇,实施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以求贤若渴、广纳英才的胸怀引进人才,以 “店小二”“保姆式”的服务打动人才,为各类人才来赣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齐心协力描绘好新 时代改革发展新画卷。 角度二:科技创新要自立自强角度二:科技创新要自立自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

    7、立自强作为 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 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及“促进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令人振奋。 以中国航天发展为例。 我国航天事业自 1956 年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 60 多年的风雨历程,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自 主创新,冲破国际封锁,实现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了专业齐全、功能配套、设 施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航天人始终将技术创新放在创 新工作首位,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全面亮相。长征系列火箭 已完成

    8、 360 余次发射,同时助力火星探测、探月工程三期、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圆满完 成。实践证明,中国航天事业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支撑,唯有自主创新 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关键产品,才能赢得创新发展的主动权。 “十四五”时期,中国航天要进一步坚持以国为重、富国强军的理念,高质量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加快基础研究发展,摸清航天运输系统内在科学规律,补足在运载火箭综合指标、设计手段、容差错 能力等方面的技术短板;推动全方位创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抢占领域高地;坚持自力更生、自主 创新, 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 以改革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9、。 “十四五”时期,中国航天要加快技术创新及应用,支撑重大航天工程的高质量实施;要聚焦量 子科技、人工智能、先进动力等颠覆性新技术新应用,突破垂直起降重复使用、吸气式火箭组合动力、 故障诊断和容错重构设计、发射加注无人值守等关键技术,实现运载火箭更智能、更安全、更便捷、 更高效、更经济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快速响应能力、空间往返能力和轨道转移能 力,为人类自由进出空间奠定坚实基础。 角度三:角度三: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 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要实现这样的远

    10、景目标,必须重视基础科学 研究。 从 21 世纪逐步开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处于重大突破的前夜,基础研究必将是未来革命性突破的 源头。尽管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进展,但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原创贡献仍然 较少,带来的严峻后果就是缺乏领先的核心技术。中国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有所作为,必须进一步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就我从事的地球科学而言,亟待在国家需求引导下聚焦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变革 性技术的基础理论问题;强化对前瞻性科学问题的把握,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基础研究投入高、回报慢且难以量化,但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科学与技术原始创新的能力。更值得 提倡的是我国科技人员应增强自信心,勇于

    11、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提出原创理论,在颠覆性技术创新 上下功夫,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新方向。 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中国科大加强系统谋划和顶 层设计,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通过大装置推动关键领域基础性科学问题的突破。中国科大正在 积极推进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多个“大国重器”立项建设,着力突破领 域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核心技术。像芯片和航空发动机等“卡脖子”技术是多学科集成的系统工程, 中国科大承担了国家新增交叉学科论证工作任务。 角度四:关键领域:打破亦步亦趋的路径依赖角度四:关键领域:打破亦

    12、步亦趋的路径依赖 近年来,我国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全面实施, 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让科技界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显了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核心技术并非高不可攀。”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强大制度优势,只要我们继续发扬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 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就一定能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角度五:角度五:前沿领域:加快产业重构的“换道超车”前沿领域:加快产业重构的“换道超车” 近年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在很多领域已跨入世界前列,在纳米、化学、材料、

    13、量子等领域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论文数、被引用数、专利申请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核心技术短缺情况尚未根本改 变。 “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链不完整。”科技创新链一般包括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品开 发等。基础研究的科研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是高校科研院所的事情,产品开发是产业企业的事情, “相 比而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很薄弱,很多基础研究成果无法转化落地”。 要实现前沿领域的产业升级重构,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要促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产品与实体 经济深度融合,鼓励其在不同产业和应用场景的先行先试,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委员建议,可以从政策层面鼓励企

    14、业直接投入前 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利用企业较灵活的资助方式,激发创新活力。建议制定相关各方在成果 转让、股权分配等多种形式下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充分利用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快科技成果 转化。 角度六角度六:传承科学精神传承科学精神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注定会载入史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证明,人类 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就越强,发展动力也就越 强。 党的十九大报告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路径,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 战略安排。科技创新能筑牢强国之基,助力强国之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的需要和呼唤,

    15、 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 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提升了我 国的国际地位。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一流大学要因时因势,精准施策,培育 前沿科学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谋划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促进 经济发展。 梦想在前,重任在肩。国家进一步营造促进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在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 给予更多关注和更大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子要坚定报国之志,不断弘扬“两弹一星” 精神,在创新征程中接续奋斗,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中。 【代表声音【代

    16、表声音】 坚持科技创新是我们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 李书福 相对科学原发国家而言,我们的积累还不够。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委员 “以我所从事的通信行业为例,5G 是关系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技术,打牢基 础元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至关重要。” 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委员 “要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科研启动支持力度,健全完善青年人才科研资助体系,加快提升科技 创新领军人才的战略视野、 把握科学前沿和领导重大创新活动的能力, 加快培养造就下一代科学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教授王立峰代表 “基础前沿研究是讲明天、将来的事,离不开创新主体的参

    17、与。” “参与基础研究,更要保持耐心和定力,以更加包容的态度看待基础研究的发展。” 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委员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委员: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当下,我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并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但也存 在与实体经济结合不紧密、不充分等问题。当前,用户需求日益增长,新应用、新服务形成周期不断 拉长,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已不足以支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数字化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方 向,并推动数字经济加速进入“下半场”。工业互联网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和产

    18、业 生态基础,建议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方面持续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市场环境,支持工业互联网企 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运营服务商,打造一批可复 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和典型应用场景。 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黄东兵代表: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黄东兵代表: 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抢新机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抢新机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现代化的重心是乡村产业现代化。因此,在乡村振兴上开 新局,可以将数字经济的新空间拓展到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要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构筑美好数字生活 新图景。要立足实际情况,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借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

    19、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乡村产业经济的改造转型、提高乡村产业组织的管理水平、加速乡村产业产品的 品牌升级、强化乡村产业服务的体系建立。期待数字经济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乡村产业里抢 新机、出新绩、走新路。 【素材拓展】【素材拓展】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名句: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名句: 1.科技科技 (1)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 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2)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3)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4)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

    20、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 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5)工程造福人类,科技创造未来。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于生活需要,又归于 生活之中。 (6)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 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7)工程科技是人类实现梦想的翅膀,承载着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让明天充满希望、让未 来更加辉煌。 2.创新创新 (1)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 略,常抓不懈。 (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21、 (3)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4)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 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5)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 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7) 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用创新培育新兴产业, 用创新发掘增长动力, 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8)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2、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创新创造中前进的。 (10)中国人自古就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11)机会需要创造,创新才有机会,正所谓“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领袖说领袖说:50 年前,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在陕北梁家河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当年, 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 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 胜一切艰难险阻,

    23、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 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适用话题:爱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中国梦适用话题:爱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中国梦 优质时评优质时评: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再创航天辉煌成就再创航天辉煌成就 4 月 23 日,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孙家栋、王希季等老科学家回信中指出,新时代 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 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中国历史从不忘记功勋之人。这些科技专家在

    24、艰苦的环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国铸就 了“两弹一星”这一航天历史辉煌,更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们用实际行动 创造了“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核心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 力协同、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是集体主义,激励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赴后继,为祖国的航天事 业鞠躬尽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换来国家航天事业蒸蒸日上。 回顾中国航天事业,可谓从无到有,大步向前。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97 年 5 月 1

    25、2 日,“东方红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它装载了 24 台 C 频段转发器,采用了许多当时的 前沿技术,使中国通信卫星水平一下跨越了 20 年;如今,我国载人航天、北斗、探月等重大工程相继 实施,截至 2019 年,我国共发射各类航天器 500 多个,在轨运行的超过 300 个,航天事业已处于全面 发展阶段。 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到如今取得的成就,可见其中的过程有多艰辛。中国人从不惧怕任何困 难,因为中国人有智慧,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有勇攀高峰的信心,有传承至今的“两弹一星”精 神,才让中国航天事业在几十年内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荣耀,需要我们传承而去激励行动,

    26、也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 去守护这份荣耀。航天事业发展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无论遭遇如 何艰难险阻,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上,共克时艰,取得的航天成就必定更加辉煌。 航天精神航天精神 领袖说:领袖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 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 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适用话题:创新、奋斗、奉献适用话题:创新、奋斗、奉献 优质时评:弘扬航天精神,决胜脱贫攻坚优质时评:弘扬航天精神,决胜脱贫攻坚 5 月 5 日,长

    27、征五号 B 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 务的序幕。从“两弹一星”的伟大创举,到“天宫”揽胜、“嫦娥”奔月,再到“北斗”指路、“长 五”飞天.中国航天人在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里,用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筑成“敢于战胜一切 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航天精神”,世世代代给人以教育和启迪。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驶入全面建成小康的 “快车道” , 必须拿出干事创业的 “加速度” , “动真碰硬”摘掉贫困帽子,“推波助澜”实现乡村振兴。在这个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要继承和发 扬“航天精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一诺既出,万山无阻”的决心,“敢

    28、教日月换新 天”的魄力,攻克最后堡垒,奋力夺取全面胜利。 要甘于奉献深耕,争当埋头苦干的“实干家”。要甘于奉献深耕,争当埋头苦干的“实干家”。回顾我国航天事业起步初期,缺少技术和人才, 老一辈中国航天人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物质条件,回国投身戈壁荒漠,潜心研究、不计功名、艰苦创业, 为祖国航天事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脱贫攻坚是当务之急,稳定小康是长远之功,顾大局、讲 奉献,要最终落实在“实干”两个字上,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需要、人民的期盼紧密联系在一起, 设身处地为群众改善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福祉笃行实干、顽强奋斗。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 只做“开花早、结果快”的显功,还得多修“功不必在我

    29、”的潜功,多积尺寸之功、多办利民小事, 通过一系列“小事”,解决贫困户心头“大事”,把扶贫工作真正“扶”到群众心坎上,争当扶贫的 “实干家”。 要敢于动真碰硬, 争当攻城拔寨的 “急先锋” 。要敢于动真碰硬, 争当攻城拔寨的 “急先锋” 。 无所畏惧、 直面困难的奋斗之姿充盈 “航天精神” , 是中国航天人锐意进取的“马达”,也是“航天精神”亘古绵长的滋养“泉源”。眼下,脱贫攻坚进 入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加之疫情因素叠加,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我们绝 不能有歇一歇、等一等的思想,更不能因为特殊困难,而畏难怯阵,幻想退路和弹性。要敢于向困难 亮剑,站稳人民立场,深入调查研究,

    30、找准问题症结,拿出行之有效的破题之法。要淬炼钢铁之志, 聚焦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以“钉钉子”精神,一村一策,查漏项,补短板,锲而不舍地攻克一 个又一个困难,不到攻下敌营、夺取关隘之时决不收兵,争当扶贫的“急先锋”。 要善于守正创新, 争当化危为机的 “多面手” 。要善于守正创新, 争当化危为机的 “多面手” 。 扎根实际、 勇攀高峰的创新灵魂贯穿 “航天精神” , 是中国航天人不断突破进取的精神底色,也是“航天精神”的时代内涵。“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 克服了危即是机。”由于境外疫情的加速蔓延,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对于脱贫攻坚而 言,农产品滞销、劳动力转移岗位减少、乡村旅游节奏放缓等问题,对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效提 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两会”高考作文素材:专题6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9537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