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教材 人教版 新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课件 第六 第一节 自然环境 整体性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 一 部 分 自 然 地 理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地地 理理 2022 内 容 索 引 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素养导读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核心素养 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要素组成及特点。(地理实践力) 2.结合资料,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综合思维) 3.实地考察,了解地方性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原因。(地理实践力) 4.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启示作用。(人地协调 观) 知识构建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自主诊断 一、
2、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 及地貌。 2.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整体性的 (1)实现途径:水循环、 循环和 物质循环等。 (2)结果:自然环境要素形成一个相互 、相互制约和相互 的整 体。 岩石 基础 生物 岩石圈 渗透 联系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1.生产功能 (1)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 的功能。 (2)过程:植物提供 ,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 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通过 ,生产出有机物。 (3)特点:自然环境要素的组合不同,生产功能的 有明显差异。 有机物 叶绿素 光合作用 强弱 2.稳定功能 (
3、1)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 够 、保持性质 的功能。 (2)特征:各自然环境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 能。 3.意义 (1)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 。 (2)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 的 。 自我调节 稳定 发展 差异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1.特点 变化性 自然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自然环境的演化,是要 素间物质迁移的结果 统一性 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 的演化,各个 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 2.意义 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 ,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 合。 各个要素 协调 四
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响应原理 某一自然环境 要素受到外部 干扰发生变化 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 素间的 和 交换 其他要素 发生连锁 变化 整个自然 环境发生 改变 2.特点: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 的,各要素变化也 。 3.现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 ,环境变化加快,不利于人类 的 。 物质迁移 能量 快速 不同步 增强 适应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整合突破 考向一 考向二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一考向一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 自然环境由气候、水文、地貌、土壤、
5、生物等要素组成,各要素间相互渗 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自然界中各要素间的物质迁移 和能量交换主要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过程完成。 (1)水循环过程中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该物质循环过程以水文要素为中心,水文条件以河流因素为主,对地形、土 壤、气候、生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考向一 考向二 自然环境要素 河流多 河流少 地形 多流水侵蚀、沉积地貌 少流水侵蚀、沉积地貌 土壤 土壤水分含量大 土壤水分含量小 气候 空气湿润 空气干燥 生物 植被覆盖好 植被覆盖差 考向一 考向二 (2)生物循环过程中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该物质循环过程以生物要素为中心,其中的植被
6、状况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 大,对地形、土壤、气候、水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环境要素 植被覆盖好 植被覆盖差 地形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土壤 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好 有机质含量低,肥力差 气候 空气湿润 空气干燥 水文 含沙量低,径流量稳定 含沙量大,径流量变化大 考向一 考向二 (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该物质循环过程以地壳运动为中心,其中地形条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形 条件会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和水能资源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气温、 降水及气候类型方面。 考向一 考向二 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自然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下,拥有了整体功能, 如生
7、产功能、稳定功能等。如下表所示。 整体 功能 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 概念 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 的功能 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 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 持性质稳定的功能 考向一 考向二 整体 功能 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 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 体功能,而非单个自然环境 要素的功能 自然环境拥有的各个自然环境要素本 身不具备的功能 形成 过程 光合作用通过物质迁移和 能量交换,将生物、大气、 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 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 出有机物 二氧化碳的稳定:在海洋生物作用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 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氧气的稳定:植物光合作用释
8、放氧气, 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考向一 考向二 整体 功能 生产功能 稳定功能 举例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 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大气中氧气的 稳定、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1】 (2017全国卷,79)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 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 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 平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考向一 考向二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
9、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考向一 考向二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考向一 考向二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试题以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图和相关材 料作为主要信息载体,推断夏季该海域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 以及冬季该海域浮游植物的总数量、空间分布。考查了地理事物的分布 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知识,体现了对
10、学生区域认知和综 合思维的考查。 考向一 考向二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题号 分 析 第(1) 题 结合图例分析图中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可以明显看出夏季该 海域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D正确 第(2) 题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递增。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挟带泥沙能力 ,所以流水挟带 了大量泥沙致使含沙量增大。西部海域接近河口,含沙量 ,海水透明度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差,不利于浮游植物 的生长、繁殖和呼吸作用,C正确 递增 强 大 考向一 考向二 题号 分 析 第(3) 题 与夏季相比,冬季河流径流量小,水温较 ,光照较 ,故浮 游植物总数量 ;径流量减少
11、,河流挟沙能力减弱,使营 养盐类丰富区位置 ,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 方 向移动,A正确 低 少 减少 偏西 陆地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D (2)C (3)A 考向一 考向二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2020浙江1月选考,34)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 完成第12题。 1.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 C.成土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成土母质 2.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土壤的主要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