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189275
  • 上传时间:2021-03-20
  • 格式:PPTX
  • 页数:64
  • 大小:2.7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新教材 新高 政治 一轮 复习 课件 第三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 发展 中国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思想政治思想政治 2022 必修一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内 容 索 引 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落实素养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 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学习清单学习清单 1.描述与分类: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 的主题。 2.解析与论证: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 3.预测与选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四大理论”和“四个自信”。 4.辨析与评价: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改革开放是党的重大决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2.科学精神:改革开放的意义。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容和关系。 3.法治意识:修改宪法及时把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4.公共参与: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改革开放40多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

    3、大变 化。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考点一 考点二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 考点一考点一 伟大的改革开放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开启改革开放 (1)决策: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点一 考点二 (2)历程 改 革 农村 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得以推行,乡

    4、镇企业迅速发展 企业 改革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开 放 关键 步伐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 迈出关键步伐 格局 形成 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 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 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考点一 考点二 2.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标志: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内容 开放

    5、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 水平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 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考点一 考点二 改革 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部署,以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 开 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进行了部署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 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 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考点一 考点二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6、 (1)四个面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 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 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考点一 考点二 (3)一个姿态: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4)一个法宝: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5)一个道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6)两个绝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考点一 考点二 2

    7、.坚持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 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考点一 考点二 易混易错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时代。 提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 2.国企改革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提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3.当前改革任务完成后,改革事业即将结束。 提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考点一

    8、考点二 博闻广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 1.改革开放中的“十个结合” 第一个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是既不丢“老祖宗”,又发展 “老祖宗”;既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 第二个结合,中国社会主义能在新时期显示蓬勃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是实 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 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第三个结合,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既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尊重基层 人民群众特别是地方的改革首创精神。 考点一 考点二 第四个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为前无古人的创举,同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是紧密相连的。 第五个结

    9、合,我们既重视经济体制改革,又重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在的 上层建筑变革;而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又把扩大民主同健全法制结合起 来。 第六个结合,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 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第七个结合,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适时地把促进发展、提高 效率同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 考点一 考点二 第八个结合,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起来,既离不开 参与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 第九个结合,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注意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同社会可承 受程度的关系,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这三者

    10、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十个结合,我们党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同主观世界的改造结合起来,为改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考点一 考点二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差异 项目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实质 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 源的经济形式。简单地 说,市场就是商品或劳务 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 市场可以是有形的,也可 以是无形的 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一 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 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 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 划决定 特点 自主性、平等性、竞

    11、争 性、开放性、有序性 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的结合;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在计 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比较注重宏观调控, 综合平衡 考点一 考点二 特别提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变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1956年: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 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的经济。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

    12、向集 约式经营转变。 考点一 考点二 3.改革开放的意义 (1)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 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 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2)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3)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 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 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考点一 考点二

    13、(4)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 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考点一 考点二 4.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 (1)必须坚持

    14、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4)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 优势; 考点一 考点二 (6)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7)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9)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的关系。

    15、 考点一 考点二 5.思维聚焦 考点一 考点二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 命题点一 改革开放的进程 【例题】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 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 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 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C 解析 由不向国内外借债到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贷款,体现了对外开 放的选择,C项符合题意;单边外交指的是一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单

    16、独行事、 不与他国合作的理念和做法,与新中国外交政策不符,A项错误;依赖外援的 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与史实不 符,D项错误。 解题指导 【易错点】“单边外交”“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等表述,均是 对我国政策的错误解读。 考点一 考点二 对点金题1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 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 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 ) 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发展市场经济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D 解析 改

    17、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是在1984年,故A项错误;推行农业生产责 任制是在1978年后,故B项错误;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前, 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新思路”是指发展市场经济,故选D项。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点二 改革开放的意义 【例题】 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 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 是因为二者都( ) A.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C.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C 解析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促

    18、进生产力发展,C项符合题意;A 项错在“根本性”;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恢复发展”这一基础,排除B项;材料没 有涉及“国际经济发展潮流”,排除D项。 解题指导 【素养点】通过分析两次改革措施的效果,提升科学精神与政 治认同。 考点一 考点二 对点金题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 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 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 A.进出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无关,A项错误;材料 中

    19、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主要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B项正确;根据 材料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不能推断出公务出境人数的减少,C项错误;D项 不符合题意。 考点一 考点二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 考点二考点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邓小平理论 (1)提出主题: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 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2)坚持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 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20、, 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一 考点二 (3)形成理论 创立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 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考点一 考点二 主要内容 重心 转移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决策 揭示 本质 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 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 列基本问题 制定 战略 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

    21、展战略 深刻意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一 考点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过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 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 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深刻意义: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 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 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

    22、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推向21世纪。 考点一 考点二 3.科学发展观 (1)形成过程: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 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 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 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2)主要内容: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 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23、 (3)深刻意义: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一 考点二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形成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 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 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主要内容: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 新战略。 (3)深刻意义:推动党

    24、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考点一 考点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中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 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一 考点二 2.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 基础 立足基本国情 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 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 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考点一 考点二 内容 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 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 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

    26、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 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考点一 考点二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 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 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 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 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

    27、、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 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 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考点一 考点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 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 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28、科学的大 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3.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 (1)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坚定自信: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考点一 考点二 易混易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示。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

    29、国特色社会主义。 3.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示。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 义。 考点一 考点二 博闻广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 1.党的指导思想 (1)党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 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 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础。 (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 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考点一 考点二 2.“四个自信”的内容

    30、(1)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 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 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 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2)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党执 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 考点一 考点二 (3)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 坚

    31、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 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 产权利。 (4)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 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 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考点一 考点二 3.“四个自信”的关系 (1)“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它来源于中 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来源于中华 民族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应有的精神状态。 考点一 考点二 (2)文化自信是基础

    32、和源泉。体现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 民族的主体自信。文化是民族精神之根、之血脉,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之 源,“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它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浸润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理论自信是灵魂。体现真理自信、价值自信、逻辑自信。它是道路自 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滋养力量。制度自信是根本。实质和核心 是客体自信,体现实践自信、创新自信、审美自信。道路自信是表征。 实质和核心是过程自信、手段自信,体现方向自信。道路自信来源于文化 自信,根植于理论自信,从属并直接服务于制度(目标或目的)自信,也是理论 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3、的现实表征。 考点一 考点二 4.思维聚焦 考点一 考点二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 命题点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例题】 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 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 ) A.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B.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 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D.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A 解析 不管是邓小平理论还是毛泽东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 表现,都是基于国情所提出的,A项符合题意;主观现象不是立论前提,排除B 项;毛泽东思想不是改革开放时期形

    34、成的,排除C项;党的指导思想不仅取决 于伟人的特殊经历,排除D项。 解题指导 【素养点】通过分析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前提,提 升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 考点一 考点二 对点金题1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平理论所 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的思想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 A 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条思想路线贯穿于邓 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 平所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 考点一 考点二 命题点二 中国

    35、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例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 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历史情感,指向的 都是文化的自信,是中国人共同拥有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应 该( ) 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 作,繁荣世界文化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C 解析 增强文化自信,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与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正确;繁荣世界文化并不能增强我国文化自 信,

    36、错误;逻辑错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 力,为此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解题指导 【素养点】通过分析增强文化自信的措施和要求,提升政治认 同和公共参与能力。 考点一 考点二 对点金题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 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以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为基础和前提 是符合中国国情且应长期坚 持的政治制度 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 保障了少数 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A. B. C. D.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B 解析 题干强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自治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人

    37、民生 活水平提高,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 化事业蓬勃发展,故符合题意;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 为基础和前提;错误,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少数民族在国家 政治生活中并没有特殊地位。 热点引路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知能训练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 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 续时间最长的奇迹。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 改革开放之初是第十一名;2005年超过法国,居第 五;2006年超过英国,居第四;2007年超过德国, 居第三;2010年超过日本,居第二。2010年,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

    38、美国,居世 界第一。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 了世界发展的奇迹。 思维解码思维解码 (1)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党全 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2)具体原因: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了市场取向的改革,推 进融入全球的开放,着力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制定和 实施了一系列发展规划等。 备考猜练备考猜练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 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 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 靠改

    39、革开放。关于改革开放理解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只有完成时,没有进行时 B.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C.改革开放以经济高速发展为落脚点 D.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答案 D 解析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 时,A项错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 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进全面小 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题文重点强调的是对改革开放重要性 的认识,B项与题意不符;我国坚持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项 错误;D项符合题意。 2.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如电力工业部、 煤炭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等都被撤销,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 进步。改革最鲜明的特征是( ) A.推进机构精简,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B.优化市场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加快产业升级,顺应科技革命浪潮 D.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体制转轨 答案 D 解析 精简机构,有利于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增加市场调节作用,推动向市 场经济体制转轨,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89275.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8.1法治国家(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8.1法治国家(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
  •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学案-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学案-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
  • 8.3法治社会(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8.3法治社会(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
  •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rar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rar
  •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rar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rar
  •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rar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rar
  • 8.3法治社会(配套练习)-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政治与法治》.rar8.3法治社会(配套练习)-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政治与法治》.rar
  •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学案-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rar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学案-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rar
  •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学案-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rar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学案-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rar
  • 8.3法治社会(配套练习)-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8.3法治社会(配套练习)-2024-2025学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
  • 高三政治国庆作业1-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rar高三政治国庆作业1-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rar
  • 第四课和平与发展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rar第四课和平与发展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rar
  • 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rar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选择题专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rar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