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9讲 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189247
  • 上传时间:2021-03-20
  • 格式:PPTX
  • 页数:69
  • 大小:3.6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9讲 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新教材 新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件 两次 鸦片战争 列强 侵略 加剧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一板块 必修部分 第9讲 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历历 史史 2022 内 容 索 引 知识排查 教材深化 主题探究 能力提升 纵联横合 思维升华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鸦片战争到清帝退位(18401912年),既是西方列强侵华不断加深、中国 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不断高 涨,中国逐渐走向近代化的过程。 1.西方列强侵华的不断加深: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 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大量 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鸦片战争后,随着

    2、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救 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 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冲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统治秩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中国的近代化 曲折前行。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特点的新思潮不断涌现,开眼看世界、维 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先后登场,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课程标准 热词聚焦 认识列强侵 华对中国社 会的影响 (1)两次鸦片战争:全球视野下的19世纪中期;两次鸦片战争 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3、(2)世纪之交民族危机的加深: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及 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 条约 知识排查知识排查 教材深化教材深化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19世纪中期的世界 (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确立。 (2)经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 地位。 (3)对外关系:争夺殖民地,在全球范围内侵略扩张。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 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 中国。 2.19世纪中期的中国 (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4、(3)军事:科技落后,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远远落后于英 国的热兵器。 (4)阶级: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二、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妄图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经过 1840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和士兵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 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 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

    5、口通商等。 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 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 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 传教权等。 (4)影响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列强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了列强的修约要求。 借口:“亚罗号”事件。 (2)经过 1856年,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大沽战后,为了报复中国,英法联军率军舰百

    6、余艘,陆军近三万人,于1860 年8月占领天津。 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 北京条约。 (3)结果 中国战败,英法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 内河航运权等大量权益。 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签订的 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 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 造根据。 (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 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边疆危机、甲午

    7、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 1.边疆危机 1864年 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 1864年 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1875年 左宗棠发兵新疆平乱 1878年 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1884年 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危机 2.中法战争 背景 1883年,法国控制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 过程 1883年年底爆发,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1885年3月,清军在冯 子材的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中法停战 结果 1885年6月,中法签订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3.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日本对中国台湾及藩属国朝鲜、琉球等觊觎已久; 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

    8、兵镇压农民起义; 日本趁机出兵朝鲜。 (2)过程 1894年8月,日本在牙山口外丰岛偷袭清朝运兵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 1894年9月,清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本舰队; 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给日本; 赔款2亿两白银;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4)影响: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甲午中日 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5)台湾人民抗日斗

    9、争:1895年5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 黑旗军一起,展开了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 本的坚强意志。 4.瓜分中国的狂潮 (1)拉开序幕“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 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 000万两白银“赎辽费”。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 序幕。 (2)主要方式 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 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 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四、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其在华的侵略权益。 2.借口:出兵镇压义和团。 3.爆发:1900年6月,西摩

    10、尔率第一批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遭阻击 后退回天津。 4.经过: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俄国趁机侵占中国东北。慈 禧太后在出逃途中派代表与列强议和。 5.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1)内容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 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等。 (2)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

    11、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 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思维点拨 近代前期,清政府“争所不当争,弃所不当弃” 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淡薄,且对世界发展潮流不甚了解,所以在与列强就条 约问题进行外交谈判时,其对于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且不涉及国家主权的问 题一直耿耿于怀,如五口通商、公使进京等;对于列强涉及国家主权问题的 要求,却轻易答应,如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 情境体验 鸦片战争前,清朝部分官员认为只要断绝与

    12、英国的贸易,英国就 会因失去财源而亡国,且英军只擅长海战不会陆战,预料英国“万不敢以侵 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种认识的根源是什么? 提示 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国策。 概念阐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逐 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 场;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半封建”是指 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拓展提升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清政府为应对“变局”,其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立总税务司,由洋人把持,管

    13、理全部海关税务。 (2)“变局论”在思想界流行,一部分官绅开始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 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思维点拨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英、俄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图, 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思维点拨 中法战争“中国胜而不胜” 中国是战胜者,但基本上接受了法国的侵略要求,而法国作为战争的失败者, 却基本实现了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而且打 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概念阐释 (1)势力范围:是指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 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领土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

    14、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2)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租 借土地的主权不转移,租借只在约定的期限内有效,在租借期内租方取得对 领土的使用权。 思维点拨 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开辟通商口岸的规定,但这一条 约使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特别 是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规定,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概念阐释 “东南互保” 1901年6月,东南各巡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制定东 南互保章程。“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 强合作抵制义

    15、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 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主题探究主题探究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一主题一 “天朝上国”的暮年悲歌“天朝上国”的暮年悲歌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探究1时空观念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 材料 鸦片战争前中英经济的比较 探究根据材料,分析指出中英两国经济发展有何重要差异。概括指出中西 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主题一 主题二 提示 经济发展差异: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 速发展,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客观上表明英国要打开封闭的

    16、 中国市场。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还处于落 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2唯物史观全面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 材料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 触。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 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摘编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 什么。 提示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主题一 主题二 【认知深化】鸦片战争后的社会转型 政治上 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

    17、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 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 代史的开端 经济上 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西方资 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思想 文化上 传统封建思想受到冲击,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刺激 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主题一 主题二 对外 关系上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国门被迫开放 社会 生活上 外国的生活方式、习惯、衣着、饮食等首先传入中国,西方的社会 习俗也不断传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

    18、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 进了中国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主题一 主题二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历史价值观鸦片战争中民族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人的思想意识也 开始发生改变。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 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二主题二 中华民族觉醒的转折点中华民族觉醒的转折点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探究1史料实证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 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 即使欧美列强也放缓了侵略脚步。但清政府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 度,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

    19、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 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 照的老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 不能避免一战。 摘编自袁村平觉醒的国殇:甲午战争120年祭 主题一 主题二 提示 落后的封建制度(未变革政治制度);政治腐败;军备松弛;缺乏战略预 见,准备不足;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提高,准备充分。 探究根据材料,分析概括晚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主要原因。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2唯物史观甲午中日战争的深远影响 材料 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 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

    20、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 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 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 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摘编自丁名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探究根据材料,综合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和东北亚政治格局的重 要影响。 主题一 主题二 提示 对近代中国: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的 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积极向西方学习。对东北亚政治格局:日本成为亚洲军 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国力被大大 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主题一 主题二 【认知深化】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

    21、和近代中国的分水岭 角度 表 现 列强侵 华特征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以资本输出为特征 的侵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社会主 要矛盾 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经济结 构变动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 阶级关 系变动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 存运动高涨 向西方 学习 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 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主题一 主题二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历史价值观近代列

    22、强侵华对我们的启示 从鸦片战争开始,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清政府在“古今大变局”中 被迫一次次的妥协,开始了痛苦的转型。这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 危,积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纵联横合纵联横合 思维升华思维升华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异同 相 同 点 (1)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2)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 抢掠,都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出逃 (3)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 (4)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 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不 同 点 (1)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

    23、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向帝国主 义过渡时期 (2)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以镇压义和 团运动为借口,维护在华侵略利益 (3)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 1.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 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管理五处通商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 具有外交性质的职务。这里反映出中国近代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说明清 政府的“夷夏”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建立 政治外交关系。 2.1861年,咸丰帝

    24、迫于英、法的压力,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 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后来随着通商口岸的扩展,又 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通商口岸的涉外通商事务。总理 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 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夷夏”观视人 的外交态度,而且这些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 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3.1901年外务部的设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它取消了 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 章,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等。这些改革使得清末外交

    25、人员的素质大为提 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 高了工作效率。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华加深的表现 1.侵华列强增多:甲午中日战争前,侵华的国家的主要有英、法、美、俄四 个国家,而甲午中日战争后,德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也加 入侵华的行列。 2.侵华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前,西方列强主要是通过获取特权、抢占市 场来获取殖民利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西方列强开始控制中国的 腐朽政府来维护殖民统治,实行分而治之的统治模式,中国存在殖民化的趋 势。 3.赔款数额增大: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清政府赔款2亿两 白银;辛丑条约本息合计赔

    26、款9.8亿两。这是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赔款 无法比拟的。 4.列强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甲午中日战争前,英国在侵华方面处于绝对的 优势地位,甲午中日战争后,英国、俄国、德国、美国、法国、日本等都加 大了侵华力度,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有勾结,也有竞争,尤其以英俄为最烈。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模拟演练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1.(2018全国卷,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 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 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27、.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外交变化。材料反映了日本阻止琉球向中 国进贡,并没有反映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故A项错误;从题干来 看,琉球等地依然向中国进贡,这表明传统的朝贡体系并没有完全解体,故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地方督抚维护琉球向中国进贡的传统朝贡体系, 并没有干预朝廷的外交事务,故C项错误;从材料来看,地方督抚提出要邀请 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来评说日本行为的曲直,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外交受到了 西方近代外交观念的影响,故D项正确。 2.(2018全国卷,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 分别“

    28、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 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 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外交。材料对比了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和日本的舆 论宣传,在日本刻意“包装”,误导欧美舆论的情况下,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 说明清朝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外交的功能,故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 取决于战争双方,欧美舆论无法左右,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利

    29、用 舆论进行包装是为了掩盖其侵华罪行,不是为了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故B 项错误;材料主旨之一是强调西方媒体认可日本的宣传,支持日本侵华,并 非鼓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 素养立意 3.(2020浙江选考,9)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 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 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 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 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 答案 D 解析 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治外法权

    30、条款是权宜之策,既能显示中国的宽宏 大量,又能减轻官员管辖外国人的负担,并未意识到这一条款对中国司法主 权的危害,故选D项;治外法权属于司法领域,与朝贡贸易体制无关,排除A项; 材料并未涉及是否对外开放的信息,排除B项;清政府将签署治外法权作为 一种对外国人的恩赐看待,充分体现了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C项。 4.(2020江苏卷,7)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 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 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31、解析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倭人”指的是日本人, 他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提出了割占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未能得 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地的无理要求,C项正确。 5.(2018北京卷,1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 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 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 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 先见耶!”林纾意在( )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

    32、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思想文化。由题干材料可知林纾将列强比作狮 王、狼、狗等,弱国比作羊、兔子等,本题解题的关键语句是“兔子感叹说, 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林纾通过这一质疑性的语句提醒中 国人要时刻警惕被列强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项正确。题干中林纾是在谴 责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故B项错误;林纾是在谴责世界列强以保 护弱国之名行瓜分弱国之实的现实,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林纾意在 揭露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史实,并没有涉及对清政府的态度,故D项错误。 模拟演练模拟演练 1.(2020山东日照二模)19

    33、世纪上半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President”(今 译为总统)所用的译名有多种:头人、总理、国主、酋长、邦长、大统领、 皇帝等。这表明当时的知识分子( ) A.没有摆脱传统思维习惯影响 B.固守“夷夏之辨”的旧传统 C.不认同西方的近代政治制度 D.对西方政治制度见解不同 答案 A 解析 根据“头人、总理、国主、酋长、邦长、大统领、皇帝”等译名可知 当时知识分子仍以传统思维习惯对外来词汇进行解读,故选A项;对 “President”一词的不同译名与“夷夏之辨”无关,排除B项;译名有音译、意 译,译名不同并不代表不认同西方近代政治制度,排除C项;“头人、总理、 国主、酋长、邦长、大统领、

    34、皇帝”等只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对“President” 这一外来词汇的不同译名,并非是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见解,排除D项。 2.天津城的历史不长,从直沽寨算起,至今不过600余年。然至19世纪末,天 津由一个近畿的府属县城,发展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 贸易城市,也就用了几十年时间。近代天津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 A.临近京畿 B.开埠通商 C.洋务倾斜 D.列强汇集 答案 B 解析 根据“发展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贸易城市”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自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天津开辟为通商口岸,成 为外国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的重要基地,故选B项; 近代以来,

    35、天津城一直临近京畿,排除A项;19世纪90年代初,洋务运动已经 破产,排除C项;天津作为西方列强的租界,列强的汇集不能直接推动天津的 崛起,排除D项。 3.(2020福建厦门期末)甲午中日战争后,海军衙门要求幸存的官佐总结教 训,条陈败因,下表为相关概况。由此可见( ) 条陈者 职务 条陈内容 曾嘉祥 都司 既设海军,必全按西法西人创立海军多年,其中利弊,著书立 说,无微不至 饶鸣衢 守备 我国海军章程,与泰西不同,缘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所以 难而操胜算也 郑祖彝 千总 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盖去一不合宜,则 生一私弊 A.统治集团深刻认识到战败根源 B.制度变革已

    36、经不可回避 C.学习西方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D.战败导致崇洋情绪弥漫 答案 B 解析 海军下级军官总结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经验教训,指出封建制度阻 碍全面学习西方,是战败的根本原因,故选B项;总结教训、条陈败因的是海 军下级军官,不能代表统治集团,排除A项;“与中国合宜者从之,不合宜者去 之”是以是否不违背封建“朝制”为取舍准则的,以“中体”限制“西用”,排除C 项;“必全按西法”“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万不得采择与中国合宜 者从之,不合宜者去之”是说海军这种近代化军事建置就得按近代化的“西 法”去管理,不是“崇洋情绪”,排除D项。 4.下图是法国某年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抬着大炮去北京。该漫画 所反映的事件( ) A.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旨在要求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遭到了中国军民的联合反抗 D.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兴起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掀起列强 瓜分中国的狂潮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而旨在要求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因此不符 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这场战争 中,西方帝国主义遭到了义和团和清政府官兵的联合反抗,故C项正确;漫画 中事件能直接激发民族革命的发展,而不是民主革命的兴起,故D项错误。 本课结束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9讲 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89247.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