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189202
  • 上传时间:2021-03-20
  • 格式:PPTX
  • 页数:56
  • 大小:6.9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新教材 人教版 新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课件 第四 第二 构造 地貌 形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 一 部 分 自 然 地 理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地地 理理 2022 内 容 索 引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自主诊断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1.褶皱与地貌 类型 岩层形态 最初形成的地貌 侵蚀后的地貌 背斜 一般向上 山岭 向斜 一般向下弯曲 山岭 拱起 谷地 谷地 2.断层与地貌 断层位 移方向 形成的地貌 以水平方 向为主 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以垂直方 向为主 图示 断层位 移方向 形成的地貌 以垂直方 向为主 岩层运 动方向 一侧岩体相对 另一侧岩体相对下降 地表 形态 常成为 或高地 常形

    2、成 或低地 举例 、庐山、泰山 、汾河谷地 断层沿线 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 上升 块状山 谷地 华山 渭河平原 河流 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为什么我们开采油气时一般选择背斜,开采煤、铁等矿产时往 往选择向斜? 提示 油气一般保存在背斜构造的顶部;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 矿石很可能会被侵蚀、搬运,而向斜中的矿石则容易被保留下来。如下图 所示: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1)地球岩石圈可划分为 个大板块,分别是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2)板块上覆于熔融的 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 中。 (3)板块间的相互运动

    3、主要有相向、 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 貌形态。 (4)板块内部相对 ,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 的 地带。 六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软流层 相离 稳定 活跃 2.板块运动与地貌 (1)板块相向运动(图甲):发生碰撞或俯冲,形成巨大山系、 、岛弧 等不同的地貌形态。 (2)板块相离运动(图乙):形成 、海洋。 海沟 裂谷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 山地特点 影 响 相对高度和坡度 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 ,难度 也比较大 山地 复杂,坡地稳定性 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 对交通运输 和人员安全 构成威胁 大 高 地质构造 设施 2.山地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公路

    4、 山间盆地 河谷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整合突破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一考向一 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构造与地貌 1.褶皱与断层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 方法 岩层形态 向上拱起 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 沿断裂面发生明 显的位移 岩层新老 中心部分岩层较 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 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构造 地貌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 地 断层相对上升的 一侧,常成为块状 山或高地;相对下 沉的一侧,常形成 谷地或低地;沿断 层线常发育成沟 谷、河流,有时

    5、形 成泉、湖泊 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产 生裂隙,常被侵蚀成 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 不易被侵蚀,常形 成山岭 图示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3.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 (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主要 有褶皱(向斜、背斜)和断层。 (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 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 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1】 (2018江苏卷,56)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

    6、沉积地层有Q、 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志留纪 B.石炭纪 C.二叠纪 D.第四纪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某区域地质简图为载体,考查背斜、向斜的特点及 岩层的新老关系,主要体现了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A (2)A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角度1 背斜、向斜的判断及形成的构造地貌 地理工

    7、作者通过钻探对M岩层(沉积岩)进行研究。下图示意钻探区地形及 获得的钻探数据,下图中数据包括M岩层底面的海拔和埋藏深度。据此完 成第13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a、c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分别是( ) A.260米、280米 B.280米、260米 C.270米、280米 D.280米、270米 2.图示区域的地貌是(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3.下列四条线路,出露地表的岩层由老变新的是( ) 从钻探点到钻探点 从钻探点到钻探点 沿等高线b向西北 沿等高线b向西南 A. B. C. D.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B 2.B 3.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

    8、知,图中处岩层底部海拔为150米,埋藏深度为119米, 所以地面高度为269米;岩层底部海拔为150米,埋藏深度为120米,地面高 度为270米;岩层底部海拔为150米,埋藏深度为130米,地面高度为280米; 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a为280米,b为270米,c为260米。第2题,读图可知, 处岩层底部海拔为198米,较两侧的150米高,所以岩层中间向上弯曲,为背 斜,而该地地面高度为255米,两侧分别为269米()和270米(),说明地势中 间低,两翼高,应为谷地,所以该地为背斜谷。第3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 地地质构造为背斜,背斜构造岩层自中间向两翼由老变新。从钻探点到 钻探点,为自中

    9、间向两翼;沿等高线b向西北,也是自中间向两翼。故 所示线路岩层由老变新。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角度2 断层的特点及形成的地貌 (2020北京延庆一模)下图为我国庐山地质地貌剖面图(图1)和五老峰景观 图(图2)。读图,完成第45题。 图1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4.五老峰( ) A.峰丛林立,山体高大 B.山峰如尖角,岭脊如刀刃 C.悬崖壁立,相对高度大 D.东坡陡险,西坡和缓 5.庐山“五峰四谷”中( ) A.大月山、虎背岭为褶皱隆起形成 B.东谷为背斜侵蚀形成 C.五老峰断裂抬升形成单面山 D.七里冲属于断裂下陷形成谷地 图2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4.C 5.C 解析 第4

    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五老峰为断块山,悬崖壁立,相对高度大;峰丛 林立为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山峰如尖角,岭脊如刀刃,为冰川地貌的特点;庐 山在长江以南,图示长江在庐山左侧即北侧,不能确定五老峰的东西坡度特 点。第5题,虎背岭处为断层;东谷为向斜;五老峰断裂抬升形成单面山;七里 冲属于向斜谷地。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二考向二 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运动 张裂 (相离运动) 相撞(相向运动)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 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球面 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 或海洋 形成巨大山系和高 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 脉

    11、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举 例 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 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 东部岛弧、美洲西岸 山脉 边界类 型 图 示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2】 2020全国卷,37(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 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 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 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 分布的原因。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图为载体,考查学生

    12、的读图能 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 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 育。 (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2020山东菏泽一模)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地质历史时期,秦 岭造山带属于扬子板块北缘,而后分裂出秦岭板块,导致秦岭造山带出现了 三个板块共存的格局。北秦岭早在

    13、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山 脉主脊偏于北侧,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南秦岭却淹于海水中,接受沉 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地壳运动中,南秦岭隆起,露出海面。下图示意秦岭 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据此完成第13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秦岭的主要成因是( ) A.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地壳隆起 B.扬子板块断裂下陷,南秦岭形成地垒 C.位于板块张裂地带,海底火山灰堆积 D.陆地多河流发育,泥沙在半深海沉积 2.图示地质历史时期,与南秦岭相比,北秦岭( ) A.煤炭资源更丰富 B.植被种类更少 C.岩层中化石更多 D.山坡短且陡峭 3.勉略洋( ) A.洋面不断扩大 B.洋壳稳定 C.

    14、多玄武岩 D.多珊瑚岛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A 2.D 3.C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板块运动可知,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导致位于 两大板块之间的地壳抬升,形成秦岭山脉。第2题,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信 息可知,图示地质历史时期,南秦岭以海相沉积为主,相对平缓。北秦岭位 于两个板块交界处,上升为陆地时间较久,地壳岩浆活动频繁,且山脉主脊 被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所以山坡短且陡峭。第3题,据图可知,勉略洋洋 底位于南秦岭与扬子板块交接的部位,附近有岩浆喷出洋壳,岩浆活动频繁, 洋壳不稳定;岩浆喷出洋壳冷却凝固后可能形成玄武岩,可能存在火山岛, 而不是珊瑚岛;勉略洋洋面不断缩小,最终

    15、演变成陆地。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考向三考向三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1.地形对交通线网密度的影响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 (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地形区,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 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安 全行驶,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图,在EF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EHF,而 不是EGF。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公路(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公路(铁

    16、路) 线工程量比较小。 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等高线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 利于建设和安全行车。 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 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 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 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3】 (2019全国卷,6)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 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题。 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素养解读

    17、】【素养解读】本题以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 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河流 河谷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B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题组题组训练突破训练突破 在陡崖的石壁上凿石打孔,植入木桩(石桩),在木桩(石桩)上设横木,以通行 人或者车马,谓之“栈道”(图1)。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四大古栈道(图2)闻名全国。读图,完成第12题。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拔低,地形坡度小 B.距河近,施工、取水方便 C.有充足

    18、的劳动力可用 D.利用河运,施工方便 2.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用铲凿下来的石块 在路下、坡上砌成石墙,内填土石以加宽道路。碥道逐渐取代栈道,主要是 因为栈道( ) 耐久性差 修建费时费力 比碥道弯曲,里程长 通过的行人数量少 A. B. C. D.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古时候修路靠人力,设备落后,因此修路时要选择较为平坦的 地形,以降低成本且修建较容易。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 原因是海拔低,地形坡度小。第2题,据材料可知,碥道修建时填土石,较为坚 实。修建栈道费时费力且耐久性差,因此碥道逐渐取代栈道。碥道比栈道 弯曲

    19、,栈道通过的行人数量不一定少。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专项提升 图形突破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剖面方向、地形及地层的岩性、厚度、年 代及产状,它可呈现出褶皱形态、断层性质、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地壳 运动状况及所受到的地质作用等。 规律规律深化整合深化整合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根据岩层层序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岩层分布的一般规 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如图2中沉积岩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 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 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

    20、岩层。如图2中 花岗岩(岩浆岩)的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和沉积岩。变质岩是在变质 作用下形成的,且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 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断 根据岩层是否连续判断褶皱或断层。如图2中甲为褶皱,图3中丙为断层。 根据岩层弯曲形状或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如图1中M处为向斜,N 处为背斜;图2中甲处为背斜;图3中乙处为背斜,丁处为向斜。 根据地表起伏状况判断地貌类型,如背斜山(谷)、向斜谷(山)、断块山、 断层谷、陡崖等。如图1中N为背斜谷;图3中乙为背斜山,丁为向斜山。 (3)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 根据岩层上下关系。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

    21、上依次由老到新连 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根据岩层的弯曲。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 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运动。如图2中甲处岩层弯曲说明其受到了 水平挤压作用。 根据岩层的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可能是缺失岩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 发生隆起,使当地的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或者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发生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根据侵蚀面。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 形成后,遭受到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以上又出现新的岩层,是因为之后该地 又经历了沉积作用。如图2甲处上部岩层的不完整说明经

    22、历了侵蚀作用, 沉积岩的覆盖说明又经历了沉积作用。 根据侵入岩。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 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2中花岗岩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岩 浆入侵。 思路思路典题透析典题透析 【典例】 (2020全国卷,78)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指断层。据此 完成下列各题。 (1)中最先形成的是( ) A. B. C. D.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素养解读】【素养解读】本组题以地质剖面图为载体,考

    23、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思路导引】 答案 (1)D (2)C 迁移迁移对应训练对应训练 (2020江苏卷,34)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A. B. C. D. 2.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溶洞为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发育在石灰岩山体之中,结合图例 可以看出河谷分布在石灰岩地区,最有可能发育溶洞;河谷分布区为砂 岩,河谷地区为花岗岩,河谷分布区为砂砾岩,均不可能形成溶洞。第2 题,断层形成后,地表受外力侵蚀趋于平坦,因此断裂面两侧本来产生错位 移动的岩层受侵蚀作用,在地表形态上未表现出断块山和谷地等;从图中可 以看出,花岗岩切断了断层,说明岩浆侵入断层,并且在花岗岩形成之后断 层未活动,使花岗岩保存了其形成时的形态;岩浆侵入断层,说明断层形成 时间比花岗岩更早;从图中可以看出,现代的四条河谷均未分布在断层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8920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