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教材 新高 政治 一轮 复习 课件 第十八 时代精神 精华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政治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十八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思想政治思想政治 2022 必修四 哲 学 与 文 化 内 容 索 引 模块概览 网络构建 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热点引路 知能训练 模块概览模块概览 网络构建网络构建 哲学与文化模块的核心问题为: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 何看待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最后的落脚点是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这是全书的主题。围绕两个“如何看”、一个“如何形成”,架 构起我们教材的三个单元,每单元突出一个核心问题。 角 度 内 容 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要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
2、界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3)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角度 内 容 唯物 辩证 法 1.联系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 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发展观:(1)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题。(2)事物发 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 备好走曲折的路。(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既要重视量 的积累,又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
3、物的飞跃。 角度 内 容 唯物 辩证 法 3.矛盾观:(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承认矛 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我们要坚持共性与个性 的统一。(5)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既要抓住重点和关键,又要 统筹兼顾。(6)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抓住矛盾的主 要方面,同时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7)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 的统一。 角度 内 容 认识 论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
4、性的唯一标 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4)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历史 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3)社会发展 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 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角 度 内 容 价值观 (1)人的价值主要在于
5、对社会的贡献。(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 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文化的 功能 (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 治。(2)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角 度 内 容 对待中华传 统文化的正 确态度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坚持古为今 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
6、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 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实现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尊重文化的 多样性 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 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 明繁荣进步。 文化发展的 基本路径 (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 问题。(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角度 内 容 建设文 化强国 (1)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4)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7、业发展。 文化自 信 (1)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2)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 文化自信的基础。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探究活动探究活动 落实素养落实素养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 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习清单学习清单 1.描述与分类: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的 内容。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解释与论证:哲学智慧的产生,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为什么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的 哲学依据。 3.预测与选择:重视哲学的作用,提升理性思维水平。坚持唯物主义,反 对唯心主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 4.辨析与评价:批驳“哲学不能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不学哲学 无所谓”的错误思想。评析“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因而了解唯心主义是没 有意义的”。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指导我们的建设事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
9、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要 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 2.科学精神: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 观;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 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公共参与:自觉用真正的哲学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关键能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 考点一考点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追求智慧的学问 1.
10、哲学的起源 (1)从哲学的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 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因此,哲学 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 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关于
11、世界观的学问 形成 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 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特点 是零散的、朴素的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 维);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 法论的统一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世界观与方法论 关系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 根本观点 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 的方法论。两者统一于哲学 名师点拨(1)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
12、看它是否系统 化、理论化、体系化。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 秘。大致可概括为三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 哲学则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具体科学进行概 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对具体科学有反作用,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名师点拨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
13、 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混易错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提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正确和错误之 分,所以哲学也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2.哲学是世界观的组合。 提示。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能构成哲学。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提示。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的进 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示。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基 本矛盾运动。 5.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提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
14、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6.唯物史观先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提示。在历史观上,唯心主义当然坚持唯心史观,而形而上学的唯物论由 于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辩证性质,也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成了“半 截子”唯物主义,使社会历史领域由唯心主义“一统天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没有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或者说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带来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因为在马克思主 义哲学之前没有系统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7.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的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 志。 提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
15、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8.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提示。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升华,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 的看法是错误的。它们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9.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提示。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 学之上的。 10.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提示。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 与世界的关系。 11.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提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
16、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 导的关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博闻广积博闻广积提能力提能力 1.对于“实践”和“世界”的理解 第一,“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 第二,“世界”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前两者是指客观世界,思 维是指主观世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如何把握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1)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 考和追问,才有可能产生哲学。对于哲学的产生来说,实践和思考缺一不可。 (2)生活本身并不是哲学。 从含义上看:生活是人类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而哲 学是人们在实践
17、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 体科学的一种概括和总结。 从本质上看:生活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客观的;而哲学是一种理论和思 想体系,是主观的。 从哲学的产生看:并不是有了人类的生活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哲学。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正确把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二者不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世界观决定和影响方法论;方法 论不决定和影响世界观,方法论也不能反作用于世界观。 (2)二者不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世界观就是世界观,方法论就是方法 论。 (3)不是二者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只有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相对独立 性的重要表现是世界观相同,方法论不一定相同。 (
18、4)二者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指导。 (2)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微研深究微研深究明方法明方法 命题点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例题】 (2019 江苏卷)“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 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 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
19、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 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D 解析 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问题使人们反思和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科学 发展的影响,希望科技进步能真正造福人类,说明科学发展需要正确的世界 观方法论指导,以减少其负面影响。所以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题意 无关;C项说法太绝对,而且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 解题指导 【易错点】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但并非具体科学 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迁移点】题
20、目中“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 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实质上是一种哲学思考,这能为通过科学发展造福人 类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材料侧重强调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命题点二 哲学的内涵 【例题】 (2017 天津卷)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 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 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 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考
21、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 力。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故排除A项;哲学 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故不选C项;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之所以强 调哲学的重要,是因为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故选D项;产生于实 践的认识未必都正确,未必都是我们重视的对象,B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 系,舍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题指导 【素养点】本题以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的话为背景 材料考查哲学的研究对象,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 【易错点】哲学不是物质力量
22、,而是文化的力量;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所以A、C两项都是错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精梳细理精梳细理重基础重基础 考点二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 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3、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 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 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 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 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比较 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