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 政治制度.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189064
  • 上传时间:2021-03-20
  • 格式:PPTX
  • 页数:68
  • 大小:2.9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 政治制度.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新教材 新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件 30 政治制度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二板块 选择性必修部分 第30讲 政治制度 历历 史史 2022 内 容 索 引 知识排查 教材深化 主题探究 能力提升 纵联横合 思维升华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时空坐标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国家治理是国家的核心职能,古今中外的国家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 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理解当今各国治理的不同有重要的意义。 1.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政治制度规定了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古代,由于国 情的差异,各国政治制度差异很大。近代以来,民主制逐渐成为历史潮流。 经历了近代的曲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法律与教化:法律与教化是国家治理

    2、的基本手段。中国古代侧重于以德 治为主的教化,而西方更侧重于法治建设。当代中国,吸取古今中外的经验 和教训,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的有机结合。 3.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目的所在。中国古代将乡里制度与保 甲制度结合起来,编制严密的户籍制度,不断加强对基层的管理。西方则主 要通过地方自治、福利制度等措施加强基层治理。当代中国吸取古今中 外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基层自治制度。 4.国际关系:近代以来,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处理外交关 系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国际法逐渐形成并 不断发展。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融入世

    3、界,新中国成立后,在坚持维护国家 主权的基础上,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课程标准 热词聚焦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 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 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 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 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古代 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 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 曲折历程,理解中国政治道 路发展的独特性 (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封宗法制、秦朝的中央集 权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2)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西 欧的封建制度、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3)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民

    4、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制度的探索、新中 国的政治制度 (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 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新中国的重要 改革 知识排查知识排查 教材深化教材深化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 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权力加强,郡县 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中央: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 皇帝裁决。 地方: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

    5、行政管理。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称谓 有很多学者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为三个阶段。三皇五帝时期属于“帝 制时代”,传说中的“帝”德才兼备,天下为公。夏商周时期属于“王的时 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共主的局面逐渐形成。 秦朝到清朝是“皇帝时代”,皇权至上,独揽乾坤,天下已经成为皇帝一人独 有。 2.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中 朝。东汉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六 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

    6、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宋代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元朝实行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明清时期: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后来,设立内阁备皇帝顾问。清朝雍正 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汉: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 括王国和侯国。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 郡、县三级制。 隋唐至宋代: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唐朝把 “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

    7、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 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明清: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后来,行省演化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 级行政机构。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明清时期,形成 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规律总结 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的分权与集权 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的设置中,加大地方分权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控制,但是, 也容易造成效率低下,地方贫弱的局面;地方权力集中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 效率,但是,也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很难两全。 二、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 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

    8、、官员 和陪审法庭手中。 斯巴达:是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虽然公民大会是名义上国 家最高权力机关,但王位世袭且国王垄断了军事统帅权;长老会议员终身任 职;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 (2)罗马 罗马共和国:国家权力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具有浓厚的 贵族寡头特征。 罗马帝国: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罗马帝国建立。皇帝(元首) 掌握罗马国家的权力。 2.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封建制度:日耳曼人君主把征服的地区分封,逐渐形成了以封君、封臣 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同时,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2)法国的等级君主制:14世纪初,法国国王为对抗教皇,

    9、召开三级会议。三 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3)英国的议会君主制:13世纪初,英国贵族、骑士和市民迫使国王签署 大宪章,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比较分析 古代法国与英国君主制变化的不同原因 法国等级君主制是法国国王与罗马天主教会之间矛盾的产物,三级会议实 际是法国国王团结法国民众对抗罗马教皇的平台;英国议会君主制是英国 国王与贵族之间矛盾的产物,议会成为协调国王与贵族矛盾的平台。 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 础。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2)美国民

    10、主共和制: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 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3)法国的共和制:法国大革命后,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长期过程。1875年 通过的新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情境体验 1.刘绪贻的美国通史中提道:1787年宪法的目标不是要建立 一种由人民来进行统治的政府体制,也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精英来进行统治 的体制。美国1787年宪法中政府的体制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 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两个方面。这里的“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 和“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分别指什么? 提示 水平方向上的分权制衡:中央政府权力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垂直方 向上的分权制衡:实行联邦制

    11、,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三、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民国初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了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 件。 (2)北洋军阀统治: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 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失败告终。 (3)国民政府时期 “训政”:1928年,中国国民党宣告训政时期开始。国民党的“训政”就是剥 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宪政”: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招牌,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 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情境体验 2.由于总

    12、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 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这说明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的局限是什么? 提示 职权不明,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权力;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 2.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 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这是创建人民革 命政权的尝试。 (2)抗日民主政权: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 据地逐步扩大。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加强了

    13、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3)解放战争时期 行政区建设:随着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 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 奠定了坚实基础。 理论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 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新中国成立初期:初步建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14、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的确立。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 针。 (2)曲折发展:1957年以后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十年,使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3)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 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轨道。 (4)迈入新时代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

    15、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四、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1.中国古代的重大变法和改革 (1)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变法,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 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2)孝文帝改革: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面对民族交融的潮流,北魏孝文帝进 行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 (3)北宋的改革 范仲淹改革:北宋中期,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大臣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 的官

    16、僚机构。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很快失败。 王安石变法:1069年,王安石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进行变法。变法初期取得 了显著成效,但王安石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最终失 败。 (4)张居正改革:1572年,明神宗任用张居正进行改革。张居正辅政十年,国 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情境体验 3.苏辙在栾城三集中记载:“(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 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 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请结合

    17、所学概括材料的观点并指出代表的阶级阶层。 提示 认为王安石“破富民以惠贫民”,该观点代表着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归纳概括 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的共同点。 背景相似,面临封建国家的统治危机;主持者阶级相似,统治阶级内部有识 之士;目的相似,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 2.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1898年,光绪 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最终失败。但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2)清末新政:为了应付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 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18、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 脱内外困境。 (3)民国的改革:南京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但 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 败告终。 情境体验 4.谭嗣同的感慨 请结合所学分析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的原因。 提示 维新派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缺乏社会基础,只能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改革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改革开放 伟大决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

    19、的历史性决 策;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 标;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伟大成就: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 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归纳概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1)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宏观调控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 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

    20、本目标。 主题探究主题探究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一主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探究1唯物史观西周到秦朝中国政治的变化 材料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 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 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 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 撞与交融,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 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 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

    21、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材料中变化的原因。 提示 (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 中央集权。 (2)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认同 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 动。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2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 材料一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 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

    22、余年,州一直为我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 位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 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 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 材料二 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历经元明清,直至当今。 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一级政区是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 鄙,与都省为表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州和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有何相 同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

    23、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 原因。 提示 (1)相同点:都由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实体;最初都是最高一级地方行 政区划,后地位下降。 (2)原因: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 主题一 主题二 【认知深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1.相权的不断削弱、皇权的不断加强:秦朝以后历朝历代,通过分割相权,使 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最终解决了这一矛 盾。汉代的中外朝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代的二府三司制都着眼 于削弱相权。明清分别设置了内阁和军机处,两者都不具有决策权,成为皇 帝的内侍机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地方权力的不断削弱、中央权力

    24、的不断加强:汉代以来,中央通过分割地 方军事、财政和司法权,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同时,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 制和监督,逐渐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宋代以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 本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主题一 主题二 3.思想控制的不断加强:加强思想控制是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手段,汉 武帝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宋代以来,儒学进一步发 展至理学阶段,将“三纲五常”与“天理”联系起来,培养官民的忠君意识;明清 时期的八股取士钳制了士人的思想。 4.官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官僚队伍是中央集权制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中 央政府通过垄断官僚选拔的权力来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是众多选官

    25、制度的成功代表。 主题一 主题二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唯物史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根源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根植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小农经济带有一定的分散性,中央集权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小农经济的 发展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另一方面,农耕经济也要求统一的国家承担起兴修 水利、抵御外族入侵的责任。这些都反映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 物史观。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二主题二 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探究1历史解释西欧的封建制度 材料 4月7日,星期四,另外一些人向伯爵宣誓。一开始,都是按这种形式 行臣服礼。伯爵问(他面前的人)是否愿意完全成为他的人,这个人

    26、便回答 说:我愿意。然后把合拢的两手放到伯爵的两手中,两人互吻以表示巩固联 盟。接下来,表示了敬意的臣从向伯爵进行效忠宣誓,誓词是:“我以我的信 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威廉伯爵。” 最后,这个人还要在圣徒的圣物上宣誓。这时伯爵用手持的权杖,向所有根 据这种盟约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摘编自德尼兹 加亚尔等欧洲史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材料反映了哪一时期和地区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对西欧国家的 政治有何影响? 提示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一方面,加速了西欧的封建化进程,形成了 以国王为代表的贵族统治阶层;另一方面,封建主独立行使权力,

    27、政治上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主题一 主题二 探究2时空观念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演化过程 材料 英国责任内阁大事记(部分) 1714年 乔治一世即位。 1718年 因语言障碍,乔治一世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1721年 乔治一世任命首席财政大臣、议会多数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 持政府工作,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 1742年 因受下院多次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这成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 的标志。 主题一 主题二 1782年 英国在北美失败,首相诺斯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标志着责任内阁 制的发展。 1783年 乔治三世任命小皮特为首相并组阁。 1784年 面对议会的反对,小皮特别出心裁地解散议会,

    28、宣布提前大选,并 最终在大选中获胜,这表明英国责任内阁制继续发展。 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内容。 提示 国王的权力限制于邀请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 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的权力。 主题一 主题二 【认知深化】与中世纪相比,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1.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中世纪欧洲国家普遍实行封建制度,理论上,国家 的土地、人口都为国王所有,“主权在君”;近代以来,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 主权在民思想成为各国构建政治制度的指导。 2.从贵族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中世纪欧洲的王权也受到限制,但是,主要来 自于贵族、教会。近代政治制度中限制王权的主要

    29、是议会,通过立法的形 式限制王权,国王大都不是实际的统治者。 主题一 主题二 3.从任命制到选举制:中世纪的各级官吏基本上都是任命的,国王的喜好决 定了官吏的任免。近代各种层次和领域的选举成为官吏产生的主要形 式,“选举”成为西方近代最常见的政治活动。 4.近代政党政治的兴起:中世纪没有政党,近代以来,社会各种政治势力表达 诉求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政党,政党政治逐渐成为近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主题一 主题二 素养感悟素养感悟 近代欧洲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欧洲社会发展的产物,受欧洲政治、经 济、思想、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而资本主义的兴起则是欧洲近代社会发展 的根本表现,从这一角度说,欧洲近代政治制

    30、度的发展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政 治的兴起。 纵联横合纵联横合 思维升华思维升华 一、西周到秦朝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1.从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周天子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是,这主要是从文 化和血缘角度来讲的,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国家 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确立了皇权至上的原 则。 2.从分封制到郡县制: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实际 上实行地方分治政策;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建立了国家对地方的 直接控制。 3.从贵族制到官僚制:西周实行宗法制,各级贵族世袭不同等级的政治、经 济权利,形成了等级森严的贵族序列。秦朝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31、建立了国家 任免的官僚体系。 4.从以礼治国到以法治国:周公做周礼治天下,成为维护分封宗法制的 有利工具;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在此基础上,秦朝制定了秦律,成为 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具有对官员和法律 的实际控制权;雅典公民“轮番而治”;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富 和门第的限制,而是通过抽签选举等方法,轮流执政,每个公民都有机会。 2.权力制约。雅典的民主制度实行严格的权力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 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 3.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

    32、皆可以 为政,贵族和平民的对立状态终于消失了,形成了统一的公民集体。 4.城邦政治、直接民主:雅典是城邦制国家,公民人数相对较少,这是直接民主制 实施的先决条件。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模拟演练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1.(2020山东卷,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 时 期 概 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 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

    33、力的再分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中央官制的发展。唐代沿用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 起草诏令。材料按时间顺序列出了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从“备君 主顾问”到“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反映了翰林学士 逐渐获得了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的权力,体现了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 重新分配,故D项正确。翰林学士只是参与朝政决策,并非“控制”,故A项错 误;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日益提高,故B项错误;翰 林学士参与决策,是三省六部制之外权力系统的构建,故C项错误。 2.(2020天津卷,10)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 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

    34、务。在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 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 B.与自由民身份的区别已不复存在 C.不再履行自备武装服兵役义务 D.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提高 答案 A 时空观念 雅典民主制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梭伦改革用财产的等 级制代替了出身的等级制,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铲 除了旧贵族的特权,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所有的男性公民 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使雅典民主制进入繁荣时期。 3.(2020山东卷,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 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

    35、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 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题干材料比较了王安石变法中“募饥民修水 利”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前者不仅解决灾民问题,而且从 长远上有利于农业发展,解决灾民生计问题,故C项正确。“募饥民修水利” 只是改变了赈灾的方式,不一定能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故A项错误;灾区的 社会秩序稳定与否,取决于救灾力度的大小,与救灾方式无关,故B项错误; 材料所列的三种救灾方式都属于救灾措施,据此不能反映建立政府抗灾救 荒体系,故D项错误。

    36、 拓展延伸 材料中提到的做法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做法类似, 正是因此,王安石变法曾经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也充分说明中国古人的智 慧。 模拟演练模拟演练 1.(2020山东临沂一模)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 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东汉灵帝时,为抑制地方割据势 力,赋予刺史调兵之权,郡守、县令对之颇为忌惮,甚至有因畏刺史而解印 弃官之事。东汉时期刺史的设置(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削弱了东汉地方割据的威胁 C.激化了郡县与刺史的矛盾 D.加剧了东汉地方割据的威胁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末年,刺史已经掌握军事、行政大权,因为其

    37、控制 的地域比郡县更大,对中央的威胁更加严重,D项正确,A、B两项错误。面 对权力巨大的刺史,地方州县长官大多数出于“忌惮”而唯命是从,“解印弃 官”属于极端现象,C项“激化”的说法过于片面,排除。 2.(2020河南洛阳一模)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 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 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 B 解析 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地方行政权力的 扩大,故A项错误;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

    38、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 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升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 削弱,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 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 3.(2020北京东城模拟)“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 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在中世纪的欧洲,自称 “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A.封建农奴 B.封建贵族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 答案 B 解析 领有采邑的家臣是封建贵族,故选B项。 4.(2020山东东营一模)这个宪

    39、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 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该宪法是( )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C 解析 新中国的过渡时期是19491956年,反映这一时期根本要求的是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项正确。 5.(2020北京海淀模拟)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 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 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 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答案 C 解析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 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 思想启蒙的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 义,故选C项。 本课结束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 政治制度.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89064.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