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历史(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Word版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高三历史(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Word版含解析).doc》由用户(大海之歌)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高三历史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2022 历史 全国 复习 一轮 试题 第十七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Word 解析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1 -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练好题考点自测练好题考点自测 1.2015 全国卷,24,4 分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 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2020 江苏高考,2,3 分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 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 于 ( )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3
2、.2018 北京高考,12,4 分 “王” 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 (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4.2020 山东高考,1,3 分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 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5.2021 江西南昌高三摸底检测春秋末期的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
3、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追求“天人合一” 。 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 了“相生相胜”理论。这说明先秦时期的思想家 ( ) A.对自然界已有朴素的科学认识 B.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构建 C.重视严密逻辑推理的唯物史观 D.沉迷于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 6.2019 天津高考,12,15 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2 -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 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 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
4、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 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8 分)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 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 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 的成败。(7 分) 7.2016 全国卷,24,4 分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 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
5、.“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8.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用“天下之贤人”等主张。 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 )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适应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 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9.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春秋 诗经 礼记 尚书等的内容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 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 ) 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 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
6、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10.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 - 3 - 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11.2015 海南高考,5,2 分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 “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 (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
7、地位发生动摇 12.2018 天津高考,1,4 分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 (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13.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 变化的原因是 (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4.2021 皖江名校月考北宋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很多士大夫耽于享乐,但仍有一大批知 识分子毅然肩
8、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影响广泛。由此可见,这些知识分子 ( )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否定了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 C.践行了“致良知”理念 D.完成了儒家社会信仰的重建 - 4 - 15.2018 江苏高考,21,12 分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 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 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 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
9、,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 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 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 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 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 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 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 式在理学的新天
10、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 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 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3 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 一篇小论文。(9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 16.2016 江苏高考,5,3 分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 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
11、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17.2020 黑龙江哈九中模拟明清学术表现出一种宽广的文化视野。如史地学,以往只是王朝 政治史中一个很小的附类, 明清时独立的史地类著作开始大量出现,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 书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即为其优秀代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 5 - A.实学思潮的发展 B.阳明心学的推动 C.加强专制的需要 D.西学东渐的影响 18.2020 海南高考,5,2 分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 宰相也。其后天子
12、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 失传贤之意。 ”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 ) A.主张废除宰相制 B.倡导无为而治 C.倾向于限制君权 D.反对王位世袭 19.2021 贵州贵阳摸底检测顾炎武反对盐铁专卖,指出由商人自由贩卖才是“得中正之法”; 唐甄认为财富的生产和增殖是一个自然而然进行的过程。出现这些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 ) A.专制集权的强化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小农经济的主导 D.抑商政策的松弛 考法帮变式训练考法帮变式训练 1.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玉器主要服务于礼仪活动。孔子提出“君子 比德于玉”,“玉有十一德”等学说应运
13、而生,佩玉替代礼玉成为“风潮” 。这体现出 ( ) 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B.礼乐制度逐渐完善 C.崇德重教渐入人心 D.玉器制造技术进步 2.2016 海南高考,4,2 分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3.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 荀子中 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反映了 ( )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儒家学说
14、主流地位的确立 C.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D.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很重要 4.2019 北京高考,13,4 分 诗 书 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 汉 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 6 - 5.2019 全国卷,25,4 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 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 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
15、响 6.唐代有些学者抛弃了汉儒的注疏之学,由注重章句转向强调经义;有些学者主张“以己意解 经”;有些学者提出了“何为性”和“如何修性”的问题。这些现象 ( ) A.背离先秦孔孟之道 B.导致儒道佛三教并行 C.表明唯物思想出现 D.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 7.2020 甘肃兰州重点高中模拟朱熹向宋孝宗进谏,“以天下之大本与今日之急务,为陛下言 之:大本者,陛下之心”,并提出“人主”纯胸中之“天理”,灭胸中之“人欲” 。这表明他主张 ( ) A.极力限制君主权力 B.宣扬天理以遏制臣民的欲求 C.践行正君心的理论 D.重建维护君主专制的道德观 8.2020 湖北武汉六中质量检测王守仁认为,“知之真切
16、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 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据此可知,王守仁倡导( ) A.良知在修养中的主动性 B.用良知来支配人的行为 C.对客观知识的学习 D.发明本心,安身立命 9.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 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 保障,这可以看作“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是朱学还是王学,都有走 向现实世界的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 度繁
17、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 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除黄宗羲外,当 时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这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 7 -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 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 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 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
18、;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 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这一分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 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13 分) 答 案 1.C 根据材料“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家 学者将尧、舜作为古代帝王的楷模,这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 C 项符合题意;儒家学 者批评现实政治的目的是对君主进行规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8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