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高三历史(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难点特训三 史学方法专项训练 2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卖家):大海之歌
  • 文档编号:1188590
  • 上传时间:2021-03-19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363.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高三历史(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难点特训三 史学方法专项训练 2 Word版含解析.doc》由用户(大海之歌)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高三历史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难点特训三 史学方法专项训练 Word版含解析 2022 历史 全国 复习 一轮 试题 难点 特训三 史学 方法 专项 训练 Word 解析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1 - 难点特训三 史学方法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共共 1818 分分) ) 1.2020 江苏高考,3 分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生前诊病 的脉案非常详细,从中可以断定光绪因病死亡。又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1980 年通过化验 光绪的颈椎和头发,发现无中毒现象。现在高科技手段则检测出光绪体内有砷中毒现象。据此 可以得出 ( ) 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 B.历史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确认客观事实 2.2020 全国卷,4 分敦煌莫高窟 61 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

    2、”中有一座“大佛光之 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 此类壁画 ( ) 敦煌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 五台山佛光寺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 3.2018 江苏高考,3 分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 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发放时间 每人每月定量 出处 1954 年 7 月开始 1.5 斤 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 介绍 未予说明 1 斤 北京粮食工作 1957 年 11 月 17 日开 始 1.5 斤 中国商

    3、业四十年 1957 年 12 月 1 日之前 1 斤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 - 2 - 1957 年 12 月 1 日之后 1.5 斤 应办法文件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 )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4.2017 全国卷,4 分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 绩。 ” 旧唐书高祖本 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 而旋。 ” 旧唐书太宗本 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 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 新唐书高祖本 纪 “薛举寇泾州,

    4、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 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 新唐书太宗本 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5.2017 全国卷,4 分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 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 料 (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5、- 3 -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第第 6 6 题题 1010 分分, ,第第 7 7 题题 1212 分分, ,第第 8 8 题题 1616 分分) ) 6.2020 北京高考,16,10 分 司马光修史 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 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 材料一 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 新唐书 柳宗元集写 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 。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 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 。 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 。 材料二 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

    6、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 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 帝)。 ”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 材料三 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 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 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 (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4 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6 分) 7.2019 全国卷,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 世界:一部

    7、历史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 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 19 和 20 世纪世界历史 - 4 - 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 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2017天津高考,12,16分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 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 74 年, 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

    8、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 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 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 63 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4 分)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 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 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2 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4 分)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

    9、论语 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 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 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 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6 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 ,共共 3232 分分) )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前期王国经济发展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 ) 记述 出处 - 5 -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

    10、拊循其民” 史记吴王濞列 传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 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 在于勿夺时” 淮南子诠言训 “时吴王亦有铜山铸钱,故有吴钱微重,文字肉好与汉钱不 异” 西京杂记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威胁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王国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D.王国主动恢复发展经济 2.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 ) 诗句 出处 产业论蚕蚁,孳生计鸭雏。 (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 阳明洞天五十韵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唐)丁仙芝赠朱中书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A.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农村草市贸易出现

    11、繁荣 C.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 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3.关于鸦片战争西方学者有几种新说:一种主张这场战争是贸易战争,另一种认定这场战争是 英国为争取国交平等而战,还有一种认为是文化冲突之战。这些新说 ( ) A.改变了对鸦片战争的模糊认识 B.反映了西方对历史的全面反思 C.开辟了研究鸦片战争的新视角 D.意在掩盖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 4.2021 湖北荆州一模(新角度:史学研究与时代特征的关系)20 世纪初,介绍美国独立史、法 国革命史、意大利独立史、菲律宾独立史等“独立史鉴” “亡国史鉴”为主题的历史著作成为 当时中国史学的重要内容。这一现象说明 ( ) A.史学研究的功能发生转向

    12、B.知识群体民族忧患意识增强 C.革命党人推崇西方政治制度 - 6 - D.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开始兴起 5.传统观点认为,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后来有学者 认为,1517 年的教会并不比两个世纪前的教会更腐败,僧侣也没有比过去更加道德败坏,问题 的关键是,在这些现象的后面还有着更加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由此可知 ( ) A.研究者立场会影响对历史的评价 B.认识历史事件需透过现象看本质 C.研究历史一定要使用比较的方法 D.后期学者的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6.过去人们往往将法国的启蒙运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如今学者越来越重视启蒙思想家 之间的差异性,同时打

    13、破以法国启蒙运动为核心的传统观点,更多关注同时期在其他国家所发 生的启蒙运动,并在多元的视角下重新理解启蒙运动。这一变化说明,对于“启蒙运动”的研 究 ( ) A.后期学者观点较传统更可信 B.随着认识角度拓展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过于细致无法认识历史真相 7.2021 晋南高中联合体阶段检测围绕一战的战争责任问题,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史学家普遍认为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应负责。近年来有史学家指 出,德皇威廉二世的骄矜狂悖及错乱无常的外交政策应承担起一战的主要责任。上述争议 ( ) A.揭示了一战爆发的根源 B.表明时代变迁影响史学结

    14、论 C.放大了德国的战争责任 D.真实还原了历史发生的真相 8. 观点 一 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是一种现实主义的选择,客观上取决于当时严峻的经济形 势。 观点 二 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是个人意志的结果。 - 7 - 观点 三 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必然要求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 上表为理论界对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原因的不同看法。这说明 ( ) A.同一历史有着不同解释 B.意识形态制约历史结论 C.史料互证丰富历史认识 D.时代变迁左右历史观点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第第 9 9 题题 1414 分分, ,第第 1010 题题 1212 分分, ,第第 1111 题题 1212

    15、分分) ) 9.2021 湖北四地七校联考,14 分(新角度:口述史料的价值)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为传统的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跟蒋先生两个冲突,没旁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 内”我跟蒋先生是痛陈呐,蒋先生也骂我,骂得很厉害的他一句话把我激怒了,我真怒 了,就因为学生运动时候他说用机关枪打,我说机关枪不去打日本人,怎么能打学生?我火 了,我真火了,所以这句话把我激怒了所以我才会有西安事变。 摘编自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 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说:“本日有日军一中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走失士兵一名,并见 该士兵被迫进入宛平县城(即卢沟桥

    16、城)。日本军官要求率队进城检查。 ”我答:“卢沟桥是中 国领土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可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如查有日本士兵,即 行送还。 ” 答复后,夜晚二点,外交委员会又来电话,谓日方对我答复不满,强要派队进城检 查我即将此经过,以电话告知冯治安师长,及驻卢沟桥之吉星文团长,要严密戒备,准备应 战日方武力威胁之伎俩已穷,即开始向城内炮轰,并掩护其步兵前进。 摘编自秦德纯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 1937 年 11 月 12 日上海沦陷,一个月后南京陷落。日军进城后无恶不作,至 1938 年 2 月, 光我一个人就率队从南京雨花台清理了八千具百姓尸体 摘编自胡成周、赵海臣:宣城抗战老兵自述 19

    17、43年8月,我作为军医中尉,在华北方面军从事细菌制造业务这11个人被拘留 在房子入口处的土地上给他们注射我们培养的伤寒菌不久,症状便出现了我看 到他们痛苦的样子,心中暗自庆幸:“这个菌种的感染力相当强,用于细菌战是毫无问题的!” 摘编自竹内丰:在济南日军用八路军战俘培殖 细菌武器 提取材料信息,分别说明上述口述史料对研究抗战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并谈谈你对“口述 史料”的看法。(14 分) - 8 - 10.2020 湖南四校摸底调研,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部分) 图一 甲骨文 王国维依据甲骨文证实史记所载商王谱系除个别次序有误,其 他都较为可靠。 图二 利簋

    18、 图二利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有铭文,记载作器者随武王伐纣, 胜利后受赏的经过。历史学家根据铭文内容,结合其他传世文献确 定武王伐纣的时间为公元前 1046 年 1 月 20 日。 图三 西汉 竹简春秋 图三为 2015 年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春秋 。 春秋是我国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编订,开创了 “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乱臣贼子惧”的春秋笔法。 图四 宋刻本 资治通鉴 图四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 作者总结出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 “鉴 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

    19、,据此提出 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1.12 分(学术情境:现代化理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理论表现在: (1)现代化是一种时代趋势,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2)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增长经济”,也就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3)现代化是一种力图把西欧、北美诸国特定的现代化工业化原则抽象提升为超历史的人 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原则的努力。 (4)现代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学术界起某种“启蒙”的作用。 - 9 - 摘编自李海仙、丁建弘时代的标志与时代的 精神评“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新论” 评析材料中任意一个观点(赞成、

    20、质疑、修改皆可),并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 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 案 1.B 本题考查光绪帝之死。根据光绪生前的脉案、 清宫档案揭秘的记载以及高科技手段 的检测可知,在历史研究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而不应该偏执一言,故选 B 项。原始档 案不一定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排除 A 项;通过文献记录能够探寻历史真相,但并不能保 证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排除 C 项;综合多种历史记录有可能更接近客观事实,但“确认”说 法绝对,排除 D 项。 2.C 由材料中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发现了实物佛光寺可知,此类壁画可与实物文化遗存 互证,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

    21、的是唐代壁画与山西五台山地区的实物佛光寺相互印证的情 况,没有涉及创作与艺术想象之间的关系,故 A 项错误。B 项“完整还原”表述绝对,故错误。 此类壁画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和一定的史料价值,D 项说法错误,排除。 3.C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知识分子所采取的经济政策。结合表格中的信息可知, 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的记载,在数量、时间方面存 在一定的差异,但从出处的角度进行甄别,可知珍藏于北京市档案馆的原始文件属于官方记载 的第一手资料,更具可信度,由此可知 C 项正确,D 项错误。展览的文字介绍经过了人为的抄录 或者加工,可能中间会出现差错,A 项排除

    22、;B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4.C 本题从表格材料切入,考查考生甄别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 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唐军失败,故 C 项正确。A 项“皇帝”与材料“秦王”不符,排除; 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B 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 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 D 项。 - 10 - 5.D 本题以赫鲁晓夫回忆录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认识能力。材料信息“不同年代版 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 说明回忆录在不同年代被多次修改,体现了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 项 正确。材料中回忆录被多次

    23、修改说明回忆录作为史料不能完全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且作者在 记述自己事迹时也会出现文过饰非的情况,A 项错误;回忆录被多次修改,其可信度未必比其他 研究著作高,B 项错误;版本新旧与否与接近历史真相无必然关系,C 项错误。 6.【解析】 本题以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取舍史料的做法为切入点,引导考生认识史料 实证的重要性。 第(1)问,根据 “北宋司马光编纂 资治通鉴 时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 考 异提到旧唐书 新唐书 柳宗元集 ” “ 玄宗实录 ” “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 “唐代 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 ”等可以提炼出正史、实录、杂史、文集、诗词;根据“ 考异认 为石马铭文最可据 ”可以提炼出石

    24、刻、碑铭等,据此举例说明即可。第(2)问,根据“关于 唐玄宗的生日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 “关于吐蕃赞普世系考异参照 补国史编入” “ 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 ”等举例说明即可。 【答案】 (1)史书:又可分为实录,如太宗实录;正史,如旧唐书;杂史,如补国史 。 文集(和诗词),如柳宗元集 、顾况的诗。石刻、碑铭(或金石史料),如唐太宗陵墓前的 石马铭文。(4 分) (2)当官修史书出现明显史实错误时,参照可靠的杂史、诗文等来编写。如材料二中玄宗 实录 关于玄宗出生日期的记载有误,司马光采用了顾况诗中的描述。 官修史书史事缺载时, 酌情根据杂史、小说的记载补入。如材料三中文宗实录 旧唐书

    25、都没有记载吐蕃彝泰赞 普去世,司马光根据补国史补入。多种官修史书记载相互冲突时,采择与历史事件时间 更近、错误可能性更小的其他史料。如材料一中正史与实录记载有冲突时,采用了唐太宗陵墓 前的石马铭文。(6 分) 7.【解析】 作为开放型试题,本题从知识点来说,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广泛,涉及 19 世纪以来 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从能力要求来说,它要求考生提炼材料呈现的原作者的观点,并提 出自己的见解。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形成新论,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本题从两个角度 论述了 19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自然进程侧重科技进步和人与自然 的关系,人文进程侧重政治变革和世界格局的演

    26、变,考查考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运用历史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示例 见解:赞同。19 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交织。(2 分)理 由:从自然进程看,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自 1800 年以来全球人口剧增,虽然此后随着 工业革命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食物生产工业化,但是仍然出现了 18701900 年世界范围的饥 - 11 - 荒和干旱。 从人文进程看,19 世纪末,帝国主义间矛盾加剧,以老牌殖民强国英国与新兴殖民帝 国德国为首,发起了世界大战,世界被卷入战争之中。(8 分)总结:因此,19 世纪以来的世界历 史特点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相

    27、互影响。(2 分) 8.【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西汉政治及史学研究方法。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前 63 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居丧时无悲哀之心, 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 “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等概括。第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 “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等信 息归纳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据汉书载” “ 昌邑王废黜考 ”从史学研究方法方面作 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 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 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28、可知,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第二 小问围绕出土文物丰富了材料一、二中的历史叙述和分析作答即可;第三小问结合材料信息 “刘贺绝非不学无术不足为信”,从仅凭出土文物否定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的 角度作答即可。 【答案】 (1)郡国并行制度。(2 分)失礼仪,乱制度。(2 分) (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2 分)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4 分) (3)儒学成为正统。(2 分)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2 分)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 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分。(2 分) 1.D 本题是史学方法类试题,考查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据表格信息可知,王国统治者对 辖

    29、区内的民众采取优抚政策,安置流亡人户,采铜铸钱通商,以发展王国经济,由此可知 D 项正 确。表格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威胁和解决王国问题等信息,可排除 A、C 项。B 项与 材料信息无关,可排除。 2.D 本题以唐代诗句为切入点考查唐代的农村经济。表格中的信息“论蚕蚁” “计鸭雏” “转 谷” “贩缯” “卖菱藕” “载绮罗”等,既反映了农民副业的专业化,也反映了农民副业的商品化, 这些都是农村经济商品化发展的体现,D 项正确。A 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不能说明草市贸易出现 繁荣,排除 B 项;材料没有农民副业收入与主业收入的对比,不能说明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 入,C 项错误。 3.D 西方

    30、学者提出的鸦片战争是贸易战争、国交平等之争、文化冲突之争,严重遮蔽了鸦片 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这一性质,故 D 项正确;材料中的几种新说一定程度上加剧 了人们对鸦片战争的模糊认识,A 项错误;这些新说不是全面反思战争,而是洗白侵略战争,B 项 - 12 - 错误;这些说法都是对鸦片战争性质的歪曲,不是研究鸦片战争的新视角,C 项错误。 4.B 20 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与阶级危机交织,此时介绍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独立斗争、 革命 斗争等“独立史鉴” “亡国史鉴”为主题的历史著作频出,说明知识群体民族忧患意识增强, B 项正确;中国史学向来以“资治通鉴”为导向,材料中的现象是这一导向的产

    31、物,史学研究的功 能并未转向,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排除 C 项;19 世纪中后期先进中国人开眼 看世界、发起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改革,早于材料中的现象,排除 D 项。 5.B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及史学研究方法,考查考生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天主教会的腐 朽统治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前的重要现象,不同时代的学者都认可这点,但后来的学者进 一步挖掘了这些现象背后的诸多因素,深化了对宗教改革的认识,故选 B 项。材料涉及不同时 代的学者对宗教改革兴起的探讨,没有介绍二者的立场问题,故 A 项错误;研究历史有多种方法, 比较方法要结合具体史学问题把握其适用性,故 C 项错误;后期学者

    32、的研究可能更全面,但历史 研究的可信度来自历史事实,而不是研究时间上的先后,故 D 项错误。 6.B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和唯物史观。根据材料中从过去注重整体研究、关注法国,到如今关 注差异性、注重从多元视角进行研究的变化可知,对启蒙运动的认识趋于全面,故选 B 项。 7.B 从 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史学家认为一战责任应当由参战国家共担,到近年来有史学家认 为德国应承担起一战的主要责任,围绕一战的战争责任问题仍存在争议,而德国的战争责任趋 于明确,表明时代变迁影响史学结论,故 B 项正确。 8.A 本题考查史学理论。材料揭示理论界对斯大林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有不同看法,体现 了同一历史有着不

    33、同解释,故 A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意识形态对历史结论的制约,B 项排除。 C 项材料依据不足。 “左右”说法错误,D 项排除。 9.【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各则口述史料的出处和内容分别说明其史料价值,如下表 所示: 口述史料出处 所述内容的史料价值 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 史料一是张学良对西安事变的回忆,可以用来还原西安事变发 生的真实原因。 秦德纯 七七卢沟桥事变经 过 史料二是秦德纯的口述回忆,介绍了“七七事变”爆发的原因 和经过。 胡成周、赵海臣:宣城抗 战老兵自述 史料三是当时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老兵的回忆,可以充分说明 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残暴罪行。 - 13 - 竹内丰:在济南日军

    34、用八 路军战俘培殖细菌武器 史料四是日本军医对在济南用八路军战俘培殖细菌武器的回 忆,可以作为日本发动细菌战的铁证,同时也能反映日本对华 犯下的累累罪行。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口述史料的性质、特点、价值、弊端等方面谈看法。 【答案】 史料一是张学良对西安事变的回忆,可以用来还原西安事变发生的真实原因;史料 二是秦德纯的口述回忆,它介绍了“七七事变”爆发的原因和经过;史料三是当时经历过南京 大屠杀的老兵的回忆,可以充分说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残暴罪行;史料四是日本军医对在济南 用八路军战俘培殖细菌武器的回忆,可以作为日本发动细菌战的铁证,同时也能反映日本对华 犯下的累累罪行。(8 分) 首先,口

    35、述史料作为历史亲历者的叙述,具有语言的大众性与生动性,能够更生动地还原 历史,展现亲历者真实的历史情感,更容易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口述史料具有多样性, 能拓宽历史研究的范畴,弥补单纯文献史料的不足,为挖掘历史真相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是 口述史料带有口述者较强的主观性,而且可能出现由记忆偏差造成的错误。(6 分) 10.【解析】 本题通过介绍考古文物、文献资料对史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意在考查研读图文 史料、调用所学知识、剖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找出相互关联的信息,围 绕这些信息提炼观点并调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可以将思考重点置于右侧文字的说明和结论 上,即将史料与历史结论之间

    36、建立起具体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 可。 【答案】 示例一 信息:历史学家依据甲骨文证实史记中关于商王谱系的记载大部分可 靠,利用青铜器铭文确定武王伐纣的时间。(2 分)观点:考古文物可以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2 分)论述:由于商周历史久远,相关历史资料有限,后世关于商周的文献记录比较模糊,而且一 些文献记录也缺少印证。而考古发现的一些文物大多是一手史料,可靠性较高,在一定程度上 弥补了文献记录的不足。如王国维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实了史记中关于商王谱系 的记录大多是可靠的,将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上的铭文与相关文献记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确 定了武王伐纣的时间。考古文物

    37、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8 分) 示例二 信息:商周时代,记录在甲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表彰功业;孔子编订的春 秋则“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资治通鉴则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2 分)观点:我国古代历史记录的政治色彩日益浓厚。(2 分)论述:西周青铜器铭文主要是表彰主 人功业,政治色彩较弱;孔子编订春秋所开创的春秋笔法,带有为政治服务的色彩;资治 通鉴作为官修史书,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为统治者提供经验教训,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 14 - 服务于现实需要,特别是官修史书为国家治理提供经验教训,是中国古代历史记录的重要特 点。(8 分) 示例三 信息:商周时代,历史记录

    38、在龟甲兽骨、青铜器上,春秋时期记录在竹木简上,宋 代普遍用纸。(2 分)观点:中国古代,历史记录材料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史学的发展。(2 分)论 述:龟甲兽骨、 青铜器不利于文字刻画、 书写,导致后世对商周历史的记录比较模糊;春秋时期, 竹木简作为书写记录材料,使这一状况稍有改观,历史记录的内容变得相对详细、丰富;纸作为 记录历史的材料使书写更加便利,史学著述越来越丰富、详细。技术的进步,使记录历史的材 料得到改善,推动了史学的发展。(8 分) 11.【解析】 首先,要理解“现代化理论”多方面的表现,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即写观点,如“现代化是世界

    39、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 然趋势” “民族独立是现代化发展的前提”等;其次,要对观点进行评价,即评观点,要表明自己 的态度,如“赞成、质疑、修改”等;再次,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观点,即析观点,要做到持论 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最后,在论证的基础上,推导得出结论,做到结论不重复材料中的观 点。 【答案】 示例一 观点: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我赞成此观点。(3 分) 论证:18 世纪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现代化进程。19 世纪中期英、法、美相继完 成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世界工业化的影响下,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掀起洋务运动、 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日本开始明治

    40、维新,中、俄、日也开启了工业现代化进程。工业化浪潮 推动了政治现代化进程,如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1871 年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1875 年法国正 式确立共和政体,1912 年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等。二战后,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顺 应时代潮流,也逐步走上工业化、民主化的道路。(7 分)结论:人类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由 专制向民主制的转型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2 分) 示例二 观点: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我质疑此观点。 应该修改为 “民 族独立是现代化发展的前提” 。(3 分)论证:英、法摆脱罗马教皇对本国王权的制约,美国通过 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英、法、美建立近代民族国家,为其经济现代化开辟了道路。19 世纪 60 年代掀起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 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但由于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 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1952 年国民经济 恢复任务基本完成、1953 年“一化三改”的实行、1957 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初步改变 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7 分)结论:只有实现了民族独立才能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开辟道路。 - 15 -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高三历史(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难点特训三 史学方法专项训练 2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88590.html
    大海之歌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