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历史(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第十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Word版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高三历史(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第十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Word版含解析.doc》由用户(大海之歌)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高三历史全国版复习一轮试题:第十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Word版含解析 2022 历史 全国 复习 一轮 试题 第十二 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 道路 Word 解析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1 - 第十二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 ,共共 4848 分分) ) 1.2021 吉林长春质监1950 年 3 月,中国政务院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入,使国家收入的主要部 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这一决定 (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 B.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C.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D.实现了中国经济的独立自主 2.2021 河北石家庄质检1953 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有些人只看到办社必须有机械化, 而没有看到可以先办社后有机械化,只有农业增产了才能给工业提供物质基础,要破除没有农 业机
2、器就不能办社的迷信。毛泽东这一观点的落实 (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推广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经验 C.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展开 D.深受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3.2021 广东七校第二次联考在“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有约 21 万人支援外地,其中工程技术 人员约 2.3 万人,熟练技工约 8 万人,还有约 5 万人的设计、建筑、安装队伍参加重点工程建 设。这反映了当时 ( ) A.区位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 B.上海是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C.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D.国家战略助推区域协同发展 4.2021 晋南高中联合体阶段检测下图是 19491980 年中国粗钢产量变化趋势图
3、。 图中最高 点出现的原因是 ( ) - 2 - 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落实 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推进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2021 皖江名校月考1983 年 1 月 2 日,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发展 道路、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村领导体制等 14 个问题作了规定。这些规定 ( ) A.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B.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展开 C.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D.标志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 6.2021 河南期末检测1979 年,四川省扩大自主权的 100 个试点工业企业中的 84 个地方工业 企业的工业
4、总产值比 1978 年增长了 14.7%;实现利润为 6.45 亿元,比 1978 年增长 1.6 亿元, 增长 33%。这反映出 ( ) A.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B.试点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D.市场经济改革卓有成效 7.2021 湖南百校联考下面是 19801995 年我国收入结构变化图。 对图中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 - 3 - A.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变化促进居民收入增加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推动企业收入稳中有升 C.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使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减弱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制度日益完善 8.(呼应热点:“十三五”规划收官)新中国成
5、立以来,从“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主要是 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从“六五”计划(19811985 年)开始,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扩展为经济和 社会发展;“九五”计划(19962000 年)时又进一步扩展为规划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这些变化( ) A.稳步推进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彰显了改革开放的多层次性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体现了国家战略的与时俱进 9.2021 重庆八中第一次适应性检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 设立蛇口工业区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从设立大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到长江流域开放带形成;从我国加入
6、世界贸易组织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等。据此可知, 新时期中国 ( ) A.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发展 B.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前进 D.对内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10.2020 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 50 个部 署在东北地区,32 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 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 )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11.2020 吉林长春质监1957 年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 637 元,比 1952 年
7、增长 42.8%。 全 国农民的收入比 1952 年增加近 30%,数亿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这说明当时中国 ( ) A.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 B.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 4 - C.生产力发展成就较大 D.“左”的思想指导经济建设 12.2020 皖江联盟联考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共中央通过了 “三自一包” 的经济建设方针。“三 自一包” 即扩大自留地,发展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 中共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 旨在 ( ) A.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B.改革经济体制 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 D.调整国民经济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第第 1313 题题 2525 分分, ,
8、第第 1414 题题 1212 分分) ) 13.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政府会在一些特殊的地区成立“监”,相当于古代的“经济特区” 。这些地 区通常盛产各种矿物,如盐矿、金属矿物。 “监”不仅仅是一级行政区,更是经济生产单位。宋 在全国设立了 40 多个这样的“监”,有些与州平级,有些与县平级,还有小于县的“监” 。政府 在这些设立“监”的地区,积极进行矿产开发,并设立商税务、酒务、交子务、便钱务、市舶 务、楼店务等,管理当地经济事务,并配有专职官员,每年依据经济绩效,对他们进行考核。政 府积极开发矿产,开拓市场是因为宋朝的财政开支非常庞大,仅仅依靠传统税收是难以维 持
9、的。 摘编自姜鹏、李静等主编五万年中国简史 材料二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开幕式上大声疾呼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 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自 1978 年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欧美发达国家,尤 其是邓小平于 1979 年 1 月出访美国,他深刻认识到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感受到了对外 开放的迫切性。广东、福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又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有大批有资本、 懂管理的华侨愿意为国效力。1979 年 4 月,广东省负责人习仲勋等人向中央提出下放权力,邓 小平果断指出“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 。随后不久,经济特区在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
10、开始启动。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监”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中国设立经济特区的背景,并指出与古代相比新 时期经济特区的新发展。(14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今发展“经济特区”带给你的启示。(3 分) 14.2021 山东德州期中检测,12 分(生活情境:家庭账本)潘桂山是湖北省木栏村村民,在他家 里,保存着从 1982 年到 2018 年的 8 本家庭账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5 - 材料 1981 年之前一直过的是集体生活,每年靠工分分点粮食,家庭账本上能记的主要是 工分。1981 年分田
11、到户后,潘桂山和妻子才有了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收入,这笔收入还是靠卖 菜所得。到了 1984 年,潘桂山一家每个月都有进账:元月份农副业收入 71.72 元、2 月份收入 92.43 元、3 月份收入 88.79 元,一年下来,收入达到 952.17 元。1986 年账本记录支出:2 月 14 号付早餐款 0.8 元、3 月 28 号付肉一斤 1.8 元、3 月 29 号付火柴 10 盒 0.26 元、3 月 31 号付 白酒一斤 0.96 元。 1993 年,潘桂山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发展蔬菜生产,修建村级公路,带头创办企业,带领 村民致富,木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在 1998 年的家庭账
12、本里,除了日常饮食开销外,还 记有煤气一坛 50 元、大哥大费 63.36 元、电话费 151.59 元。这一年,潘桂山的家庭年收入超 过了 7 万元。到 2012 年时,潘桂山全家总收入超过了 12 万元。 据汪涛36 年家庭账本 记录时代变迁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 1982 年以来潘桂山家庭收支的变化。(4 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潘桂山及其家庭账本反映的中国时代变迁。(8 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 ,共共 4848 分分) ) 1.同 1949 年相比,1952 年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 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 145%,农业总
13、产值增长 48.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 70%左右,农民收入增长 30%以上,工农业生产与各项 事业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这有利于( ) A.完成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 B.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 C.对工商业等进行合理调整 D.土地改革的继续进行 2.2021 河南阶段检测下面所示美术作品要把社里的猪养得又肥又大创作于 1956 年。该 作品反映了当时 ( ) A.农民积极支持社会主义建设 - 6 - B.农民经营自主权得到认可 C.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心理浓厚 D.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在开展 3.2021 山东德州期中检测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李富春提出纳入国家计划的各项指标,可以 分为指令性的指标
14、、可以调整的指标和参考性的指标三种,陈云提出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 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表明他们 ( ) A.要求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B.认识到单一计划经济存在弊端 C.主张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强调清除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4.2021湖南师大附中阶段检测下面是19571960年中国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表中变 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 083 580 503 566 1959 1 483 867 616 497 1960 1 637 1 090 547 457 A
15、.“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刺激 B.国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 C.对当时国情缺乏理性认识 D.长期学习苏联模式的影响 5.1960 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提出后,中央制定的 1961 年钢的生产指标为 1 900 万吨,比 1960 年的 2 040 万吨有所减少,但是仍高于 1958 年的 1 070 万吨。这说明当时 ( ) A.仍然具有“跃进”的思想 B.基本建设项目规模过大造成经济困难 C.指标降低推动了经济恢复 D.计划部门对经济困难的认识进了一步 6.2021 广东七校联合体联考自 1956 年以后, “雇工” 几近在中国绝迹。 1979 年中央规定 “不 准雇工”,19
16、81 年变为“雇工不能超过 8 个”,1987 年则不再限制雇工的数量。该变化 - 7 - ( ) 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B.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C.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得以确立 D.有利于私营经济发展 7.2021 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下表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 ) “六五”计划时期经济年增长速度情况表(部分) 国营工业 乡镇工业 城市集体工业 全部工业 19811985 年 9.9% 28.0% 14.2% 15.1% A.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城乡一体化已经基本实现 D.现代企业制度开始确立 8.2021 皖江名校联考中
17、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 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要求公有制企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 利的经济合作。这表明我国 (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已全面出现 C.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出现了变化 D.农村的责任制促进了农业发展 9.(新角度:“一五”计划时期民生的改善)1952 年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为 80 元,1957 年为 108 元;城镇居民 1952 年为 154 元,1957 年为 222 元;农村居民 1952 年为 65 元,1957 年为 82 元。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 A.在工业化的同时民生有
18、所改善 B.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基本完成 C.以牺牲农村来促进城镇的发展 D.吸取了苏联建设中的成功经验 10.2020 河南洛阳第一次联考1961 年 6 月 19 日,中共中央发出商业四十条和手工业 三十五条两份文件,要求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 - 8 - 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这些做法 ( ) A.是对农村经济政策的初步调整 B.是对三大改造的进一步深化 C.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 11.1998年,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88.8%,出口额达1 615.7亿美元,比1978 年增长35.7倍,其中
19、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6.2%,连续4年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 一大类出口商品。这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 A.实现了各产业协调发展 B.工业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增长 C.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D.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12.2020 江西吉安一中模拟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超越地域的专业性、综合性集体经济组织, 以及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在我国农村涌现,有流通领域的国营公司、代销社和新组建的各种 专业公司与农户的联合,有国家设在农村的技术推广单位和农垦企业与农户的联合等。这种现 象的出现 ( ) A.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不足 B.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农村的扩展 C
20、.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D.加快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第第 1313 题题 2525 分分, ,第第 1414 题题 1212 分分) ) 13.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原是闭关自守的封建大国,清政府跳不出“天朝至尊”的落后 观念,把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的西方看成蛮夷之邦,对西方各国的通商贸易要求一味地回 避、拒绝。但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其坚船利炮和一系列极为不平等的条约轰开了中 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对外通商和经贸往来已成定局,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由 此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是以
21、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同欧美各国进行贸易的,体现了中国对外经 济贸易的自主性,19 世纪 40 年代以前,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 40 年代以后,由于 鸦片的输入,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逐渐演变为入超。 - 9 - 摘编自刘光钦晚清时期的对外经济贸易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秉承独立自主与和平的对外开放政策来开展有关的 贸易活动,由于不同时期的内外形势有着明显差异,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也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 特征。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逐步扩大并深入发展。美国总统尼克松在 1972 年访 问中国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选择和我国建交,我国积极地对外拓展经济联系,在 1973
22、 年引 入 26 个大规模项目和价值 43 亿美元的设备;1978 年继续引入合同金额为 78 亿美元的 22 个大 型项目,并提出将大连建成北方经济特区的设想。到 1993 年,我国逐渐形成领域宽阔、层次丰 富、重点明确、点线面有机融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摘编自罗锦隆浅析新中国成立 70 年以来的 对外贸易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的变化。(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逐步扩大并深入发展 的原因。(10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对外贸易与晚清对外贸易的根本区别,并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8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