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 )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 )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 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1 湖南省 岳阳市 教学质量 检测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岳阳市岳阳市 20212021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满分满分 150150 分,用时分,用时 150150 分钟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2、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4考生必须保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
3、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易家人彖辞说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这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后世的 思想家在论述男女关系时,每每流露出这一思想的痕迹。 内则说: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 男子居外,女子居内男不入,女不出。这大致说出了男女的不同活动范围。古人还经常引用周易 来论证这个理论。 左传昭公元年 :近女室,疾如蛊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从一些细 微的地方,如饮食、洗浴、出行等也可以看出两性的隔离, 内则说,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外内不共井,不共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夜行以烛,无 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
4、止。另外,由居处的隔离推延至言论上的隔离,如 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外言不入梱,内言不出梱,它指男子事务不让女子知道,这与早期社会中常见 的男子会社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那里,为了保守属于男子的秘密,女子很自然地就被排斥在外了。 性别隔离还表现为男女授受不亲。这一原则最先见于孟子离娄上 , 礼记坊记则从礼制 的层面对男女授受不亲作了规范。前面我们在谈到两性初期教育时,已经知道七年,男女不同席, 不共食, 坊记所说还可以看到这一原则在现实中的强大束缚力和贯穿两性始终的精神,其中说:姑、 姊妹、女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这是就常时、常事而言,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礼制又有特 殊的规定。 坊记就说
5、:礼,非祭,男女不交爵。内则所言与之相类:非祭非丧,不相授器。 从内则所记女子的教育中我们看到,女子可以观于祭祀,可以礼相助奠。也正是在祭祀时, 男女才有合法接触的可能。非礼即为越礼。 男女之防,著于叔嫂。礼书中特别对叔嫂之间的接触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如礼记杂记 :嫂 不抚叔,叔不抚嫂。礼记曲礼 :叔嫂不通问。礼记奔丧 :无服而为位者,唯叔嫂。 考仪礼丧服 ,家庭同辈成员如兄弟、兄弟姊妹、娣姒之间,死后皆有相应服制,唯叔嫂无服。古代人 死大殓,哭者必以手抚尸,而杂记所说是人虽死,彼此不得接触。淳于髡与孟子的问答有助于我们进 一步理解男女之授受不亲。 孟子离娄上 : 淳于髡曰: 男女授受不亲,
6、 礼与?孟子曰: 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 权也。权者,权衡也,权而得中。在遵循礼制精神的同时,可以对礼的某些教条作出变通,这在孟子看 来,并非越礼之举。但淳于髡与孟子的对话正好说明了在正常的情况下,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还是应 该遵循的。可见,这种观念在当时来说,仍然对两性的接触有着规范作用。 (摘选自肖发荣男女有别观念探源 ) 材料二: Oswald Spengler在西方陆沉论里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作阿波罗式的 (Apollonian) ,一种他称作浮士德式的(Faustian) 。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
7、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 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 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 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 这两种文化观很可以用来了解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上的差别。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而 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这两套精神的差别也表现在两种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里。 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这一种结合基于异,并非基于同。在相 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
8、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地在创造中求统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图。 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浮士德式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 为最后的统一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不但这样,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 展,相异的程度也愈是深,求同的阻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更需强大,在浮士德的立 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把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 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 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
9、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 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 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 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 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 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阿波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 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 上加以隔离。这隔离不只是有形的,
10、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还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 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在社会结构上,因之发生了同性间的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家族取代家庭,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 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更为重要的表示。 (摘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男女有别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男女有别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它影响着后世思想家对男女关系的论述。 B. 古代男女不仅居处隔离,言论上也是隔离的,男子事务不让女子知道,事实上女子事务男子也不知道。 C. 内则所言:“非祭非丧,不相授器。”言下之意是在祭祀和丧事时,男女
11、就可以直接接触。 D. 材料一引用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主要是为了证明特殊情况下可以对礼的教条作出变通。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浮士德文化观来看,两性恋爱的目的不是结婚生子,而是生活经验和生命意义的创造。 B. 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是阿波罗式的,它追求稳定,拒绝破坏,所以它不欢迎激动的、热烈的感情。 C. 在中国乡土社会里,家族取代家庭,成为基本社群,表明当时人们认可同性原则比异性原则更为重要。 D. 阿波罗式的文化认为宇宙安排了一个完善的秩序,人可以适当改变它,但更重要的是接受它、维持它。 3. 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社会的生育率
12、持续走低、离婚率不断升高等等均可看出我们社会在由传统的阿波罗式向浮士德式转 变。 B. 男女的结合基于异,在此基础上求相互充分了解就困难,而且男女的共同生活,越向着深处发展,相异 的程度愈深。 C. 没有推陈出新,恋爱便难以为继。“恋爱是一项探险”便是对这一观点的形象表达。 D. 乡土社会为了社会的安稳,采取两性隔离的方式,隔离产生距离,甚至筑下鸿沟。这是对个性的抹杀, 作者对此深恶痛绝。 4. 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结合材料, 分析浮士德文化和阿波罗文化对如今“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这一做法可能持有的不同看法。 【答案】1. B 2. D 3. D 4. 首先, 作者指出礼制规定男女性
13、别隔离体现在居处隔离及言论隔离上; 接着, 论证性别隔离还表现为“男 女授受不亲”;最后,论证男女之防,著于叔嫂。 5. “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阿波罗文化是绝对不能接受这一做法的。因为阿波罗文化主张将男女从生 活到心理加以隔离,男子做了女人该做的事就是对稳定社会关系的破坏,这是离经叛道。 “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是浮士德文化所认可和欢迎的。对于浮士德文化而言,追求男女对彼此的充分 了解,男人去做平常女人做的事就是了解女人的途径之一;浮士德文化喜新,求创造,对于他们而言,生 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不断地创新,而“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也可以说是一项“创举”。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
14、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 “男女有别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错,由第一段“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这是男女 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后世的思想家在论述男女关系时,每每流露出这一思想的痕迹”可以得出“女 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故 A 项错误。 B. 由第一段“由居处的隔离推延至言论上的隔离,如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外言不入梱,内言不出梱, 它指男子事务不让女子知道”,故 B项正确。 C. “男女就可以直接接触”错,由第三段“内则所言与之相类:非祭非丧,不相授器。从内则 所记女子的教育中我们看到,女子可以观于祭祀,可以礼相助奠。也正是在祭
15、祀时,男女才有合 法接触的可能”可以得出“男女就可以直接接触”是错误的。故 C项错误。 D. “可以对礼教条作出变通”错,由第四段“淳于髡与孟子的问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男女之授受 不亲”及“但淳于髡与孟子的对话正好说明了,在正常的情况下,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还是应该遵 循的”可知引用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不是为了证明特殊情况下可以对礼的教条作出变通而是证明应该遵循 “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故 D项错误。 故选 B 。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 由“把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 生活经验的创造,也
16、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可以得出是正确的。故 A 项正确。 B.由“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 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阿波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 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可以推知。故 B项正确。 C. 由“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更为重要的表示”可以得出。故 C项 正确。 D. “人可以适当改变它”于文无据,原文的表述是“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 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故 D 项错误。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
17、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D. “作者对此深恶痛绝”错,作者并非对此深恶痛绝,而是在作理性客观的分析。故 D项错误。 故选 D。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本题要求“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即简述材料一论证其观点的过程。材料一第一段通过引述古代著作 中关于“隔离”的句子,论证“这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另外,由居处的隔离推延至言论 上的隔离”;第二段同样通过引用论证“性别隔离还表现为男女授受不亲”这一原则;第三段“男女 之防,著于叔嫂。礼书中特别对叔嫂之间的接触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论证了男女之防在叔嫂间最明 显。 【5 题详解】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浮士德文化和阿波罗文化对如今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这一做法可能持有的不同看 法”, 首先要从文中找到关于浮士德文化和阿波罗文化的观点, 然后根据其观点对“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 的可能产生的不同看法。关于浮士德文化,原文的表述是“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 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 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根据材料一的论述,乡土社会主张男女隔 离有序,可见,阿波罗文化是不主张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的。
19、关于浮士德文化,原文的表述是:“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 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而现 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由此可见,浮士德文化是现代的文化,是男女平等,是反乡土文化的,所以,浮 士德文化是赞同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的。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舅二舅 吴标华 前几天回老家,特意去看了二舅。 老表说,二舅老得不行了,成天守着那间老屋,守着那些斧头刨子,闷声不响的,只怕活不长久了。 我赶紧奔向老屋,二舅果然坐在正中间,呆呆地望着墙角的一堆木料,身后的墙上挂
20、满了斧头、锯子、 长刨、短刨、墨斗、曲尺,整整齐齐,寒光闪闪,俨然是他一个人的金銮宝殿。 我喊了声二舅,他猛地站起了身,眼里放出光芒,大声地说:标伢,你来了!是不是要做点什么, 那个炕桌还在用吗? 我心里一酸,关于二舅的许多清晰的记忆顿时一一浮现。 二舅曾是老家有名的木匠,四乡八里都以请他做活为荣。他做的东西既牢靠又耐看,工钱还比别人低, 一年到头自然是忙忙碌碌,经常是东家还未做完,西家就等着来挑木匠担子了。 当然,二舅最风光的还是替人上梁。大梁是二舅一斧一斧地劈出来的,方方正正,威武无比。二舅站 在高高的墙垛上,一手握鸡,一手挥斧,威风凛凛,宛如天神。一声吆喝,斧起鸡头落,炮仗鸣响,大梁 缓
21、缓升起,糖果纷纷落下。那样的秋日,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也是二舅最风光的。 但是慢慢地,二舅便不那么风光了。山外的新式家具、塑料制品如潮而至。那些没筋没骨、花里胡哨 的东西,虽不耐用,但新潮时尚,价格又出奇的便宜,自然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就连老表结婚,也不 想二舅打家具了,差点把二舅气死。 而做屋更不需二舅忙碌了。土屋已经远去,钢筋水泥的楼房不再需要架梁的程式。就算架梁,也只是 象征性的,没人当一回事了。 开始,还有几个老人请二舅做个盆做个桶,多少还让二舅有些寄托。慢慢地老人一个接一个走了,二 舅几乎就闲着了。一闲着,就乱发脾气,就没日没夜地喝酒。 有一年过年去看二舅,见他落魄的样子,实在不忍,
22、就想起了请他做一个炕桌。二舅非常高兴,丢下 酒盅,就叮叮当当地忙开了。老表说,那个炕桌二舅做了两天,也开心了两天。 但还有谁会像我一样请二舅做炕桌呢?不说木料,两天的工钱就是两三百,而市面上买一个也就一百 多元,并且远比二舅做的结实好看。 我想,无论二舅怎样地运斤成风,都已无法与现代化的高科技相提并论了。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一些美好东西的消失也许是进步必须承受的阵痛。我们可以倾听身后悠长的叹息,但不能拒绝前方热情的 召唤。 二舅,好想你转过身来,立在昔日的辉煌里,笑对眼前的世界! (本文选自海外文摘 ,作者系岳阳县一中语文教师)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3、文章写二舅坐在老屋里的情景, “俨然是他一个人的金銮宝殿”, 是说二舅还沉浸在自己过往的世界里, 独守着自己的木匠技艺无法走出来。 B. 文章写二舅被村里的人争相邀请的风光和上梁时的威风凛凛、斧砍鸡头的表现,突出了二舅曾经的那种 被需要被尊重的自豪与满足。 C. 文章写山外的新式家具、塑料制品“没筋没骨、花里胡哨”,是为了表现作者对这些“新潮”物品的贬 弃疏远和对二舅的同情。 D. 文章写老表结婚也不想二舅打家具,写二舅做炕桌的工钱质量,这些都表明相对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 进步而言,二舅确实落伍了。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第一人称行文,“我”既是
24、故事的叙述者,作为行文的线索人物,使文章娓娓述来;又是故事的 亲历者,这样使文章显得真实可信。 B. 全文对二舅的刻画,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一位乡村老手艺人 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印象深刻。 C. 全文以再见到二舅时的回忆引出对人物的生平经历的叙写,既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又因“炕桌”而 使故事流畅自然地展开,颇具匠心。 D. 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平实朴素,语言不事雕琢,既有乡土气息,质朴自然,又显得生动活泼,别有 深意。 8. 本文突出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9. 文章在结尾说“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一些美好东西的消失也许是进步必须承受的阵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