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南京名校七年级语文下册3月月考试卷及答案(共5份).pdf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1176453
  • 上传时间:2021-03-15
  • 格式:PDF
  • 页数:53
  • 大小:1.8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南京名校七年级语文下册3月月考试卷及答案(共5份).pdf》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南京 名校 年级 语文 下册 月月 考试卷 答案 谜底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树树人人语语文文】2 20 01 17 7- -2 20 01 18 8 七七下下三三月月月月考考试试卷卷+ +答答案案 一一、积积累累与与运运用用(3 30 0 分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 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2)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 (3)_,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_。(木兰诗) (4)春天,常常能唤起诗人的情思。如“此夜曲中闻折柳,_”(作者: _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思乡之情;“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 晚春)中的惜春之情;“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 张十八员外)中的喜悦之情。 2.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对联写在田字格中(3 分)

    2、 红梅含苞傲雪,绿柳吐絮迎春。 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6 分) (1)惩惩 罚()(2)九曲曲 连环()(3)锲锲 而不舍() (4)真 zh()(5)锋芒 b露()(6)妇 r皆知() 4.下列加点词运用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A.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 ,把妻子和孩子都搁在了一边。 B.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考试考了个不及格,他仍不以为然 ,难怪老师要批评他。 D.一个假期以后,他的成绩大幅提升,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 的是()(2 分) A.“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妻间也以

    3、“卿”为爱称。 B.都德,法国小说家,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为背景而创作的。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是()(2分) A.“谢谢您,”那孩子说:“晚八点我在家等您。” B.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C.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三、四百名学生。 D.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7.“我有朗读亭,你有故事吗?”某校的朗读亭近日对学生开放,小明在家苦练朗读, 准备参加。 妈妈说: “语文考试又不朗

    4、读, 你这样精心准备不是浪费时间, 耽误语文学习吗?” 如果你是小明,你该如何说服妈妈同意你参加活动?(3 分) _ _ 8.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列填空(4 分) “我说,你们去告诉大伙儿:明天落座儿,晚半天就有亲友来,四点以前都收车,不能 出来进去的拉着车乱挤!明天的车份儿不要了,四点收车。白教你们拉一天车,都心里给我 多念道点吉祥话儿,别没良心!后天正日子,谁也不准拉车。早八点半,先给你们摆,六大 碗,俩七寸,四个便碟,一个锅子;对得起你们!都穿上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把谁踢出去! 吃完,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亲友们吃三个海碗, 六个冷荤,六个炒菜,四大碗,一 个锅子。我先交待明白了,别看

    5、着眼馋。亲友是亲友;我不要你们什么。有人心的给我出十 大枚的礼,我不嫌少;一个子儿不拿,干给我磕三个头,我也接着。就是得规规矩矩,明白 了没有?晚上愿意还吃我,六点以后回来,剩多剩少全是你们的;早回来可不行!听明白了 没有?” 选段出自于老舍先生的_,文中的“我”是_(填人物),从文段可以看 出“我”是一个_、_的人。 二二、阅阅读读(3 36 6 分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 分) 淮淮上上喜喜会会梁梁上上故故人人 韦韦应应物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9.诗中_一词很好地表现了诗人与故友相逢的喜悦之情。(

    6、1 分) 10.“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历来被人所称道,请从修辞角度说说它的妙处。(3 分) _ _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1 分) 王右军 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 钱凤 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 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 开帐,乃见吐唾从横 ,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王右军:即王羲之 大将军:即王敦,东晋权臣 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王 敦叛晋,后被诛 从横:“从”通“纵” 11.解释

    7、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大将军尝 先出()(2)右军犹 未起() (3)及 帐开()(4)于是得全 () 1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逆节之 谋不得不除之 B.乃 见吐唾从横乃 悟前狼假寐 C.于 时人称其有智非得一人于 井中也 D.肃遂拜于蒙母,结友而 别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13.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 1 处。(1 分) 乃 见 吐 唾 从 横 1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 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_ 15.请结合选段内容,说说王右军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 分) _ _ (三三)阅阅读读闻闻一一多多先先生生的的说说和和做做

    8、选选段段,回回答答下下列列问问题题。(9 9 分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 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派。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 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 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 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 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

    9、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 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 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的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 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 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 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 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

    10、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 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6.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作为开头有何作用?(2 分) _ 17.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的表达效果更好,请说说理由。(3分) 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几乎忘了吃饭,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珍惜时间 _ 18.说说“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的含义(2分) _ 19.下列对于课文内容分析不恰当 的是()(2分) A.本文从“说”和“做”两个方面,

    11、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谦虚实干、严谨治学的学者精神 和言行一致、英勇无畏的革命者精神。 B.“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这里的“说”指的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 C.“深夜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这句话说的是闻一多先生在深 夜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D.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音乐美,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感受与思考。 (四四)阅阅读读下下面面散散文文,回回答答问问题题。(1 12 2 分分) 母母亲亲石石 梁衡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当年宗喀巴就

    12、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 进藏学佛。 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 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 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 一块圣母石。 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 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 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 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 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我在石旁驻足良久, 细读着那一层层的, 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

    13、红线和闪亮的银 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 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 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 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 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 街上车水 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 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 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 是:“

    14、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 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 17 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 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 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 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 80, 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 我上前扶着母亲, 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

    15、。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 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 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 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 一块 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20.请概括文中写到的关于“我的母亲”的几件事。(3 分) _ 21.请写出第四段划线句“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 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母亲此时的心理活动。(3 分) _ _ 22.请说说作者以“母

    16、亲石”为题的妙处。(3 分) _ _ 23.请你谈谈对文末“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一句的理解。(3 分) _ _ 三三、写写作作(3 34 4 分分) 24.作文修改(4 分) 潺潺的流动的水带给我温馨与安宁, 凉凉的舒风从耳畔轻轻略过, 静静地抚慰着人的 情绪。乡村的河静静地流淌,虽然载着月光,星光,还载着令人惊喜的那点点萤火。不 禁让我想起“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河面上也是片片晶莹,微波闪 烁。空旷自由的夜里,一点也不黑。秋天的风轻轻地飘,树上的叶子轻轻地撒落,飘落 在水面上,掷地有声。随手拾起一颗石子掷入河中,泛一圈圈涟漪,也荡

    17、漾开来恬静的心 情,心灵也在此刻变轻了。 (1)第句中有一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请改为_。 (2)第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将_改为_。 (3)文段中第_句与本段意境不符。 25.在你多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各有特色的同学,他们或文静、或活泼、或幽默、 或睿智。请你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同学身上的特点,以“我那_的同学”为题,写一 篇不少于 500 字记叙文。(30 分) 【树树人人语语文文】2 20 01 17 7- -2 20 01 18 8 七七下下三三月月月月考考答答案案 1.【答案】(1)凭君传语报平安;(2)弹琴复长啸;(3)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4)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18、;惟解漫天作雪飞;天街小雨润如酥 2.【答案】红梅含苞傲雪,绿柳吐絮迎春。 【解析】本题考查规范书写能力。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规范书写,保证字迹清晰; 二是抄写时不能超出田字格范围。(正确、工整、美观各一分) 3.【答案】chng;q;qi;挚;毕;孺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平时注重积累,书写工整即可。 4.【答案】C 【解析】C 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此处他考试不及格,但仍 然不在意,因此受到老师批评。应该用“不以为意”。A 项“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 心治学,用在此处合适;B 项“鞠躬尽瘁”形容恭敬谨慎,尽心竭力,可以用在此处;D 项 “刮目相看”意思是

    19、擦亮眼睛看待变化了的人或事,表示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熟练掌握书下注释。资治通鉴是司马 光主持编纂的,并非司马光自己写成的。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 一句话分两句说,冒号变逗号;C 三四百名属于固 定搭配,不需要停顿;D 带有疑问语气才需要用问号,这里是陈述句。 7.【答案】示例:妈妈,语文试卷虽然不考朗读,但是现代文阅读是必考的,通过朗读,我 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都有提高,怎么能算浪费时间呢?而且我在课余利用休息时间练习朗读, 绝对不会耽误学习,您放心吧!就让我去参加朗读亭的活动吧,可以吗? 【解析】本题考查口

    20、语交际,了解前因后果,注意表达得体规范,有称呼有目的,语言连 贯。 8.【答案】骆驼祥子;刘四爷;自私自利、剥削穷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骆驼祥子内容的掌握情况。刘四爷人和车厂的老板,混 混出身。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自私自利,晓得怎样对付穷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9.【答案】欢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 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久别重逢,确有喜的一面。“欢笑”一 词直接表现了相逢之喜。 10.【答案】运用对偶/对仗,自然流畅、简洁洗练地写出了与友离别后这十年以来,岁月流 逝,诗人漂泊不定,遍尝人世沧桑,

    21、抒发了与友人一别十年的深沉感伤。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这两句诗表现的时间最长、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 这里却只用了十个字,便把这一切表现出来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人世沧桑,千种风情,如 今重逢不知从何说起。诗人只在“一别”、“十年”之前冠以“浮云”、“流水”,便表现 出来了。 11.【答案】(1)曾经;(2)仍然;(3)等到;(4)保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与理解。“尝”“犹”“及”都是经常接触 到的文言文字词,难度较低,最后一个“全”字,联系上下文,王羲之听到了密谋的细节, 本来是不能活命的,但假装熟睡而逃过一劫,因此自己的性命得以保全。或者用组词法,我 们在现代汉

    22、语中也经常说“保全”。 12.【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A 项“之”前者解释为“的”,后者 解释为代词,代“王羲之”。B 项“乃”前者为于是、就,后者解释为“才”。C 项“于” 为介词,都翻译成“在”。D 项“而”前者是表顺承,后者表转折。 13.【答案】乃见/吐唾从横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停顿常见的是主谓、谓宾停顿,找到相应成分进行停 顿。 14.【答案】大将军很喜爱王羲之,常常将他安置在营帐中睡觉。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把握重点词语及特殊句式,做到句子通顺完整。 15.【答案】当王羲之无意中听到密谋之事,因此遭遇不测、面临险境时,他能保持

    23、沉着镇 定,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以自救。说明他是一个镇定聪明的人。 【解析】本题要求在读懂的基础上,结合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需要注意的是,题干 要求“说说最重要的特点”,因此不要回答两三个要点,只写一个即可。当王羲之无意中听 到密谋之事, 因此遭遇不测、 面临险境时, 他能保持沉着镇定, 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以自救。 那么,遇难后不慌不忙、机智应对,可以概括出他沉着机智,或者表述成“镇定聪明、聪明 冷静”等词语也可。 16.【答案】“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文章起笔引用闻一多先生的原话,开门见山, 同时设下悬念,直接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写具体展开写闻一多先生“做”出卓越成 绩。 【解析

    24、】考查语段的作用,应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作答。内容上引用人物的原话,开 门见山,又显得真实可感。结构上开头语段的作用包括:点题、引起下文、总领全文、点明 主题、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等等。在这里,“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文章起笔引用闻 一多先生的原话,开门见山,同时设下悬念,直接引起了读者的思考,为什么这么说呢?引 出下文写具体展开写闻一多先生“做”出卓越成绩。 17.【答案】第句表达效果更好。第句连用多个短句,将“饭”置于开头重点强调,突 出表现了闻一多为了研究废寝忘食,“惜寸阴、分阴”又生动具体展现他分秒必争,由此, 刻画了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抒发了作者对他的赞扬与敬佩之情。 【解析

    25、】本题考查句式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能够领会句式的特点与表情达意之 间的联系。对比两句,可以发现两处不同:第句将“饭”提到了开头,将“珍惜时间”改 为“惜寸阴、分阴”,由此形成短句,有利于突出强调闻一多严谨治学的刻苦品质,表达作 者的赞叹。 18.【答案】“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为“衰微的民族”开药,因此这其实是比喻的 说法,将“民族”比作孱弱的病人,闻一多先生希冀我们民族能再度繁荣昌盛,因此刻苦钻 研,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划线句的含义题,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关键句的含义。“开一剂救济 的文化药方”,是为“衰微的民族”开药,因此这其实是比喻的说法,将“民族”比作

    26、孱弱 的病人,闻一多先生希冀我们民族能再度繁荣昌盛,因此刻苦钻研,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 的途径。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难度较低。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仔细阅读 文章,全篇把握。选文着重阐述的是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并未提及作为革命家的一面。 而且,联系上下文,也并未涉及闻一多的“革命宣传与动员”,因此 B 项明显错误。 20.【答案】第一件是母亲拄着杖徒步几里地来到我家,劝我别走;第二件是读书时没到放 学母亲都为我做饭, 上班后每次下班母亲依旧如此; 第三件事是我考上北京的学校要离开时 母亲的无所适从。这三件事表现出母亲对我的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

    27、能力,难度较低。学生在作答时应准确把握关键词“我的 母亲”,并且参看分值,应该至少答出三点。文中写母亲的其实不少,但是开头和结尾写的 都不是我的母亲,而是宗喀巴和朋友的母亲,所以在概括时一定要注意。纵观全文,我与母 亲的事主要有三件,第一件是母亲拄着杖徒步几里地来到我家,劝我别走;第二件是读书时 没到放学母亲都为我做饭, 上班后每次下班母亲依旧如此; 第三件事是我考上北京的学校要 离开时母亲的无所适从。这三件事表现出母亲对我的不舍。 21.【答案】母亲此刻内心充满了对离家求学的儿子情感上的不舍但又十分无奈,对离开母 亲呵护的孩子独立生活的牵挂与担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相对较

    28、高。划线句是母亲在我走后的无所适从, 这其实是对儿子离家求学的不舍和留恋,也是对离开母亲呵护的儿子独立生活的牵挂与担 忧。 22.【答案】第一,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第二,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第三,象征着 母亲对儿女的爱和无限牵挂;暗示文章主旨母爱的伟大。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作用。(1)标明叙事线索。文章从青海塔尔寺的一块“母亲石” 入题,介绍其来历;然后写“我”被它触动,回忆母亲,叙述母亲之老态及其对“我”的疼 爱; 进而写到母亲对 “我” 的依恋, 以及朋友讲述其与老母亲之间的故事; 卒章又收笔至“圣 母石”上。如此娓娓道来,“石”为情感触媒,“母亲”为叙写主体,一线贯穿,结构严谨。

    29、(2)寄寓全文主旨。“母亲石”表层意是指“望儿石”“圣母石”,深层意是指深挚、绵 厚、仁慈的母爱。讴歌伟大的母爱,正是本文主旨所在。 23.【答案】望儿石是一面镜子,因为这包含了无数母亲对儿女的关爱,同时又包含了儿女 们让母亲操劳挂念的不孝以及内心的愧疚。 文中记叙了母亲对作者的关爱, 作者对自己屡屡 离开母亲让母亲难过的愧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能力,难度较高。最后一句话实际是本文的主 旨句,望儿石是一面镜子,比喻的修辞,包含了无数母亲对儿女的关爱,同时又包含了儿女 们让母亲操劳挂念的不孝以及内心的愧疚,更是首尾呼应,警醒天下儿女去关爱母亲。 24.【答案】(1)“虽然”改

    30、成“不仅”(2)“掷地有声”改为“无声无息”(3) 【解析】(1)“虽然”表示转折关系,文段是递进关系,所以应该改为“不仅”。(2) “掷地有声”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现也形容落实力度大。不能形容树叶落地 声音,可以使用“无声无息”。(3)该诗句表达的是思乡一类的悲苦愁绪,但本段落整体 心境是自然平和的。 25.【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写自己的同学,并且是半命题作文,可自主选择角度, 选取任意一个同学的任意一个角度, 补全题目, 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形容词即可, 例如: 聪明、 无私、勤奋等。其次,补全题目后,文章的中心也就随之明确。接下来就是选择素材,设计 结构。很明显,题目要求我

    31、们写一个同学,也就是一篇写人记叙文,通过一件事例,表现一 个同学的特征。 作文本身难度较低,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比较深刻的立意, 写作时可以围绕 “社 会”“文化”“成长反思”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来展开叙述,例如描写一个关注社会环境、 无私奉献的榜样同学,或者赞扬一个继承传统精神,刻苦学习的先锋少年等。尽量避免描写 一个认真学习或者活泼可爱的简单形象,这会让作文看上去像一个小学生日记。最后,在文 章的行文中,应通过较多的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特征,切忌堆砌文字。要从外貌、语言、动 作、心理、神态等多个角度,以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紧紧围绕主题。另外,写作过程 中要设计好文章结构,做到详略得当,对于表

    32、现人物形象的部分要着重叙述,在写作之前一 定要构思好如何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 综上, 本篇作文难度不大, 但是想得到高分却不容易, 立意要高,结构合理,精练语言。这是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1 一一、积积累累与与运运用用(2 25 5 分分) 1.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短语抄写在横线上。(3 分) 殷红热血 精忠报国 _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分) (1)_,弹琴复长啸。( _ 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_) (3)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 晚春) (4)万里赴戎机,_。(木兰诗) (5)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日出江花红胜火,_。(白居易 忆江南) (7)唐

    33、代边塞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中,最能表达诗人并没有过多沉浸在思想悲苦中,而是 振作精神安慰家人的两句诗是_,_。 3.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 的是()(2 分) A. 疙瘩深霄鞠躬尽瘁 B. 淋漓迥然锲而不舍 C. 硕果碗牒截然不同 D. 憧憬薪金妇儒皆知 4.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A. 无垠(yn)校对(jio)气冲斗牛(du) B. 舀水(yo)抹杀(m)锲而不舍(q) C. 萦绕(yng)咳嗽(shu)鲜为人知(xin) D. 卓越(zhu)调羹(gng)铤而走险(tng)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 分) A. 老舍的骆驼祥子对我们初一

    34、同学是不陌生的。 B. 通过爱心义卖活动,使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传递了温暖与爱。 C. 主动阅读,驾驭知识并获取知识,才是真正的学习者,才会拥有走向成功的前提。 D. 我校茶馆剧组的同学们利用有限的准备时间,熟悉剧情、推敲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 理、研究舞台动作,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2929中中语文】2 0 1语文】2 0 1 8 8- 2 0 1- 2 0 1 9 9七下三月月考七下三月月考试卷试卷+ +答案答案 2 6. 关于骆驼祥子,下列表述不 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表现了一个有良知的作 家对底层劳动

    35、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 老实、健壮、坚忍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然而希望一次一次破灭, 最后堕落成为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小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小福子、一 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不给仆人饭吃的老太太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D“不用洗,一会儿就好!一个拉包月的,掉了人,碰了车,没脸再”这里的语言描写 写出了祥子的内疚与惭愧,讲自己恩人主子给摔了使他没了脸,从中足以见得祥子是个有情 有义的人、敢担当的人。 7. 下面是几个同学对课文语言学习的议论,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我

    36、喜欢回忆鲁迅先生里的一个句子:“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 样。”这里的“在”是副词。 B. 我自读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时发现,“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 教德语了。”这句话中的“和”是连词,“只”是介词。 C. 在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互文手法, 形象地表现了木兰为替父从军而作的繁忙准备。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卿”“大兄”属于他称,“孤”“吾”“尊”属于自称。 二二、阅阅读读与与理理解解(4 45 5 分分) (一一)阅阅读读古古诗诗,回回答答问问题题。(5 5 分分) 雨雨后后池池上上 (宋宋)刘刘攽攽

    37、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8. 诗歌前两句以“明镜”喻池塘,突出了雨后池塘_、_的特点。 9. 诗歌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 分) _ _ 3 (二二)阅阅读读文文言言文文,回回答答问问题题。(1 15 5 分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38、孙权劝学选段)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 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 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 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 ,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1 寻:不久。 2 书:写信。3 让:责备。4 露布:公开的文告。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1)见 往事耳_(2)即更 刮目相待_ (3)手执 马鞍_(4)涉猎 经史_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卿今当当 涂掌事但当当 涉猎 B. 蒙乃乃

    39、 始就学永乃乃 发愤读书 C. 蒙辞以以 军中多务自以以 为大有所益 D. 大兄何见事之之 晚乎洪仲深让之之 而不为报 12. 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一处。(1 分) 幼 随 叔 父 洪 仲 自 青 州 入 魏 寻 复 南 奔 13. 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 14.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_,_。”(用原文语句填空),傅 永下决心发愤读书的原因是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 分) (三三)阅阅读读课课文文节节选选,回回答答问问题题。(1 10 0 分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

    40、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4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 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 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 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 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 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

    41、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 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 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 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 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指楚 辞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 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节选自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5. 请你说说选文中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出了哪些成就。(3 分) _ _ 16. 从闻一多先生的语言中,概括他作为学者方面的特点。(限八个字)(2 分) _ 17.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开一一剂剂救救济济的的文文化化药药方方。”句中“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 义是什么?(2 分) _ _ 18. 对选文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 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 “说” 和“做”态度的不同。 B. “他想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南京名校七年级语文下册3月月考试卷及答案(共5份).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7645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