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一板块 专题三 散文阅读 练案三 理解词义句意,鉴赏语言艺术.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一板块 专题三 散文阅读 练案三 理解词义句意,鉴赏语言艺术.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一板块专题三 散文阅读练案三理解词义句意 鉴赏语言艺术 2022 新教材 新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练习 第一 板块 专题 散文 阅读 练案三 理解 词义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练案三 理解词义句意,鉴赏语言艺术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16分) 文本一 闹市闲民 汪曾祺 我每天在西四倒 101 路公共汽车回甘家口。直对 101 站牌有一户人家。一间屋,一个老人。天 天见面,很熟了。有时车老不来,老人就搬出一个马扎儿来:“车还得会子,坐会儿。” 屋里陈设非常简单(除了大冬天,他的门总是开着),一张小方桌,一个方杌凳,三个马扎儿,一张床, 一目了然。 老人七十八岁了,看起来不像,顶多七十岁,气色很好。他经常戴一副老式的圆镜片的浅茶晶的养 目镜这副眼镜大概是他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眼睛很大,一点没有混浊,眼角有深深的鱼尾纹。 跟人说话时总带着一点笑意,眼神如一个
2、天真的孩子。上唇留了一撮疏疏的胡子,花白了。他的人中 很长,唇髭不短,但是遮不住他的微厚而柔软的上唇。相书上说人中长者多长寿,信然。他的头发 也花白了,向后梳得很整齐。他常年穿一套很宽大的蓝制服,天凉时套一件黑色粗毛线的很长的背心, 圆口布鞋、草绿色线袜。 从攀谈中我大概知道了他的身世。他原来在一个中学当工友,早就退休了。他有家,有老伴。儿 子在石景山钢铁厂当车间主任。孙子已经上初中了。老伴跟儿子,他不愿跟他们一起过,说是:“乱!” 他愿意一个人。他的女儿出嫁了。外孙也大了。儿子有时进城办事,来看看他,给他带两包点心,说会 子话。儿媳妇、女儿隔几个月给他拆洗拆洗被褥。平常,他和亲属很少来往。
3、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早起扫扫地,扫他那间小屋,扫门前的人行道。一天三顿饭。早点是干馒头 就咸菜喝白开水。中午晚上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他不上粮店买切面,自己做。抻条, 或是拨鱼儿。他的拨鱼儿真是一绝。小锅里坐上水,用一根削细了的筷子把稀面顺着碗口“赶”进锅 里。他拨的鱼儿不断,一碗拨鱼儿是一根,而且粗细如一。我为看他拨鱼儿,宁可误一趟车。我跟他 说:“你这拨鱼儿真是个手艺!”他说:“没什么,早一点把面和上,多搅搅。”我学着他的法子回家拨鱼儿, 结果成了一锅面糊糊疙瘩汤。他吃的面总是一个味儿!浇炸酱。黄酱,很少一点肉末。黄瓜丝、小萝 卜,一概不要。白菜下来时,切几丝白菜,这就是“菜码儿
4、”。他饭量不小,一顿半斤面。吃完面,喝一碗 面汤(他不大喝水),涮涮碗,坐在门前的马扎儿上,抱着膝盖看街。 我有时带点新鲜菜蔬青蛤、海蛎子、鳝鱼、冬笋、木耳菜,他总要过来看看:“这是什么?”我 告诉他是什么,他摇摇头:“没吃过。南方人会吃。”他是不会想到吃这样的东西的。 他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他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粮店买面,上副食店买酱,很少出门。 他一生经历了很多大事。然而这些都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每天还是吃炸 酱面,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 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条面、
5、拨鱼儿,抱 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 这是一个活庄子。 一九九年五月五日 文本二 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 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的分子就发生了变化。 写作也是这样,下笔之前,要把语言在手里反复抟弄。 我的习惯是,打好腹稿。 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 写小说,要把全篇大体想好。怎样开头,怎样结尾,都想好。在写每一段之间,我是想得几乎能背 下来,才写的(写的时候自然会又有些变化)。写出后,如果不满意,我就把原稿扔在一边,重新写过。 我不习惯在原稿上涂改。在原稿上涂改,我觉得很别扭,思路纷
6、杂,文气不贯。 曾见一些青年同志写作,写一句,想一句。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个儿”, 没有咬劲。 有一位评论家说我的语言有点特别,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我想谁 的语言不是这样?拆开来,不都是平平常常的话? 中国人写字,除了笔法,还讲究“行气”。包世臣说王羲之的字,看起来大大小小,单看一个字,也不 见怎么好,放在一起,字的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就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安排语言,也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一句,一句;痛痒相关,互相映带,才能姿势横生,气韵生动。 中国人写文章讲究“文气”,这是很有道理的。 (摘自汪曾祺揉面谈语言运
7、用) 1.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三段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老人的相貌,用比喻修辞突出老人的眼神,老人虽没有名姓,却形象鲜 明。 B.“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是插入语,看似与文章没有太大关系,却强化了老 人生活的简单。 C.作者在记叙老人一生时,有意简化老人过去的经历,重点放在老人现在的状态上,取舍之中体现的是 作者的匠心独运。 D.本文语言很能体现汪曾祺特色,文白夹杂,用词朴实,拆开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清新平实中 却有无穷韵味。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有“都市闲人”
8、,文本一中的老头“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每天“坐在 门口马扎儿上看街”,但境界比前者高。 B.“闹市闲民”是汪曾祺坐公交换乘时看到的一个老人,而作者本人看老人拨鱼儿不惜错过车,回家后 又学着老人的法子做拨鱼儿,也是一个“闲人”。 C.文中对老人之前的身世并没有介绍,经历的大事也没在老人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仍“天然恬淡”,当 年一定是一位智者。 D.虽然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其兰亭集序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 但其书法却不被包世臣看好。 3.(理解词义句意)文本一结尾说“这是一个活庄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4 分) 4.文本二中说:
9、“安排语言,也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一句,一句;痛痒相关,互相映带,才能姿势横生,气 韵生动。”文本一题目中的“闹市”与“闲民”之间是如何“痛痒相关,互相映带”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题。(16分) 炉 火 张 炜 冬夜,听不到炉火熊熊燎动之声。那是多么好的声音,它,甚至可以驱走心中的严寒。 仍能想起无数个那样的夜晚,炉火旁,我们不停地阅读。几个人屏息静气,一杯热茶,一点跃动的 灯火,就是最为幸福的时刻。 那是个贫寒岁月。朋友们除了一副背囊,一腔热情,几乎一无所有,但他们都有阅读的习惯,甚至 还有写作的习惯挤在油灯下,炉火旁,就有了一场精神会餐。他们也许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7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