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ppt》由用户(永遠守護你)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年级 语文 下册 部编版 20 古代 诗歌 下载 _七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0 20 古代诗歌五首古代诗歌五首 第第1 1课时课时 第第2 2课时课时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陈子昂 第第1 1课时课时 战国时期,燕昭王修筑幽州台招徕天下贤战国时期,燕昭王修筑幽州台招徕天下贤 士,由此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幽州台士,由此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幽州台 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许多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许多 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 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 的的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看看他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看看他发出了
2、怎样的感慨。 陈子昂陈子昂(661661702702),字伯玉,梓(),字伯玉,梓(zz) 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 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他是唐代诗歌革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他是唐代诗歌革 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其诗标举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其诗标举 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 陈伯玉集陈伯玉集。 本诗选自本诗选自陈子昂集陈子昂集(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601960年版),年版),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696),当时,武),当时,
3、武 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 军事。武攸宜缺乏谋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军事。武攸宜缺乏谋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 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 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 写下了这首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 听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听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 前 不 见 古 人 , 后 不 见 来 者 。前 不
4、 见 古 人 , 后 不 见 来 者 。 念 天 地 之 悠 悠 , 独 怆 然 而 涕 下 !念 天 地 之 悠 悠 , 独 怆 然 而 涕 下 !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陈子昂 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用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 (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 望去,)向前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向望去,)向前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向 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广阔、宇宙永恒,不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广阔、宇宙永恒,不 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禁感到
5、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 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古人”指谁?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古人”指谁? “来者”指谁?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来者”指谁?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前不见前不见古人古人,后不见后不见来者来者。 时间无休止时间无休止 古人:古代那些古人:古代那些 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来者:来者: 指后世的贤指后世的贤 明君主。明君主。 时间角度(前、后)时间角度(前、后) 这两句诗写了时间的长河无尽,而诗人自这两句诗写了时间的长河无尽,而诗人自 己的生命短暂,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生命短暂,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 己的才华
6、,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诗人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诗人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遇,表达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遇,表达 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孤寂之情。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孤寂之情。 时空角度(天、地)。在无限的时间与广阔时空角度(天、地)。在无限的时间与广阔 的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的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 空有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面对眼空有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面对眼 前之景,想到自己的境遇,诗人心生感慨,悲伤前之景,想到自己的境遇,诗人心生感慨,悲伤 落泪。落泪。 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诗人为什
7、么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诗人为什么 见此景而涕下?见此景而涕下? 诗人当时进言不被采纳,反而被贬,眼看报诗人当时进言不被采纳,反而被贬,眼看报 国宏愿化为泡影,登上这座古时招纳贤士的幽州国宏愿化为泡影,登上这座古时招纳贤士的幽州 台,却不见贤君,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台,却不见贤君,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 酬的惆怅、悲伤心理和对贤明君王的渴盼,也流酬的惆怅、悲伤心理和对贤明君王的渴盼,也流 露出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露出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诗中描绘了空旷辽阔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诗中描绘了空旷辽阔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 天地茫茫、岁月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天地茫茫、岁月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 互为映照。广漠的空间与无尽的时间,衬托出人互为映照。广漠的空间与无尽的时间,衬托出人 的渺小、孤单、无力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想到自的渺小、孤单、无力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想到自 己不受重用的境遇,于是怀才不遇的苦闷,时不己不受重用的境遇,于是怀才不遇的苦闷,时不 我待的焦灼、痛苦涌上心头。我待的焦灼、痛苦涌上心头。 诗人一心报国,却接连受挫,一直得不到重诗人一心报国,却接连受挫,一直得不到重 用,面对无尽的空间与时间,感受到在亘古不变用,面对无尽的空间与时间,感受到在亘古不变 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哲理。的时
9、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哲理。 诗人在这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之间,对生命诗人在这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之间,对生命 产生了什么思考?结合诗人的经历,体味诗中的产生了什么思考?结合诗人的经历,体味诗中的 哲理。哲理。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通过宏大的事物来衬托人的通过宏大的事物来衬托人的 孤单渺小,表现诗人的孤独、悲伤之情,进而产孤单渺小,表现诗人的孤独、悲伤之情,进而产 生生命短暂、人生有限的思考。这首哲理诗,采生生命短暂、人生有限的思考。这首哲理诗,采 用融理入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用融理入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 苦闷的情怀。悲怆中激荡着豪情,质朴中蕴含着苦闷的情怀。悲怆中
10、激荡着豪情,质朴中蕴含着 深思,大有“汉魏风骨”。深思,大有“汉魏风骨”。 俯仰古今俯仰古今 登台远眺登台远眺 时间悠悠时间悠悠 空间辽阔空间辽阔 (寂寞、苦闷)(寂寞、苦闷)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望望 岳岳 杜杜 甫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五岳之首的泰山“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五岳之首的泰山 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山体,苍松巨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山体,苍松巨 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 穆中透着神奇。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被泰山所吸引,穆中透着神奇。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被泰山所吸引, 纷至
11、沓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留下了许多诗文名纷至沓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留下了许多诗文名 句。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句。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望岳,看看杜甫游览泰,看看杜甫游览泰 山后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山后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杜甫杜甫(712712770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 衰的巨变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尊为“诗圣”。衰的巨变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他的诗作望岳望岳登高登高 以及“三吏”以及“三吏” (石壕吏石壕吏潼关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安吏),),“三
12、别”三别” (无家别无家别垂老别垂老别新婚别新婚别)等都是脍炙)等都是脍炙 人口的名作。人口的名作。 本诗选自本诗选自杜诗详注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卷一(中华书局19791979年年 版)。杜甫的版)。杜甫的望岳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诗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 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首描写的是东岳泰山。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首描写的是东岳泰山。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736),),2424岁的杜甫开始过岁的杜甫开始过 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是诗人漫游途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是诗人漫游途 经泰山时所作,是现存杜诗中年代较早的一首,字经泰山时
13、所作,是现存杜诗中年代较早的一首,字 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那种蓬勃的朝气。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的那种蓬勃的朝气。 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自由朗读诗歌,自主划分朗读节奏。 听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听朗读录音,明确朗读节奏。 全班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全班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从句式方面看,五本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从句式方面看,五 言古诗一般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言古诗一般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 本诗的句式有:“岱宗本诗的句式有:“岱宗/ /夫夫/ /如何?齐鲁如何?齐鲁/ /青青/ /未未 了。”“会当了。”“会当/ /凌凌/
14、 /绝顶,一览绝顶,一览/ /众山众山/ /小。”小。”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 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 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 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有朝一日,我)定要登上泰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有朝一日,我)定要登上泰 山的顶峰,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山的顶峰,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用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
15、关工具书,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 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 看出来?看出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雄伟高大、神奇秀丽雄伟高大、神奇秀丽 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 景象。景象。(远望)(远望) 颔联: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颔联: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 的景象。的景象。(近望)(近望) 诗题叫诗题叫望岳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但全诗没有一个“望” 字,却句句都是写“望
16、”字,并且角度有别。字,却句句都是写“望”字,并且角度有别。 你能说说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你能说说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颈联:望到了泰山中云涌云翻时的壮阔景颈联:望到了泰山中云涌云翻时的壮阔景 象和鸟儿归林的景象。象和鸟儿归林的景象。(细望)(细望) 尾联:想象登上泰山顶峰,将四周群山看尾联:想象登上泰山顶峰,将四周群山看 遍之景。遍之景。(想象)(想象) 诗人由远望到近望,再由细望到想象将来诗人由远望到近望,再由细望到想象将来 登上泰山顶峰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串,登上泰山顶峰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串, “望”字是全诗的线索。“望”字是全诗的线索。 钟钟“钟”是聚集之意,
17、这里运用了拟人钟”是聚集之意,这里运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的修辞手法,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 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 喜爱之情,从侧面体现出泰山风景的神奇秀丽。喜爱之情,从侧面体现出泰山风景的神奇秀丽。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中的 “钟”“割”二字用得非常好,请你分析好在哪里。“钟”“割”二字用得非常好,请你分析好在哪里。 割割“割”字化静为动,描绘了泰山将割”字化静为动,描绘了泰山将 天色分割,山南山北昏晓分明的画面,写出了天色分割,山南山北昏晓分明的
18、画面,写出了 泰山参天矗立、遮天蔽日的雄姿,使静止的山泰山参天矗立、遮天蔽日的雄姿,使静止的山 峰充满了活力。峰充满了活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直抒胸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直抒胸臆,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 心和气魄,反映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心和气魄,反映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 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之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之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 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尾联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
19、尾联 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的人生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的人生 启示和哲理?启示和哲理? 它告诉我们: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它告诉我们: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 这样不但能望得远,而且可以俯视一切。这样不但能望得远,而且可以俯视一切。 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积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积 极进取。极进取。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豪情勃发,壮志凌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豪情勃发,壮志凌云,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具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具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 气概,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气概,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的杜
20、甫。的杜甫。 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 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 望岳望岳中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中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 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 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体现了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体现了 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 望 岳 望 岳 敢 攀 顶 峰 敢 攀 顶 峰 不 怕 困 难 不 怕 困 难 远望远望 近望近望 细望细望 愿
21、望愿望 望望 登飞来峰登飞来峰 王安石王安石 读杜甫的读杜甫的望岳望岳,我们感觉到的不仅,我们感觉到的不仅 是诗人对泰山美景的赞颂,更是诗人勇攀绝是诗人对泰山美景的赞颂,更是诗人勇攀绝 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下面,我们一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下面,我们一 起学习王安石的起学习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登飞来峰,看看他在登,看看他在登 上高山之后,又有怎样的感慨和情怀。上高山之后,又有怎样的感慨和情怀。 王安石王安石(1021102110861086),字介甫,号半山,),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 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22、一。官至宰相,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宰相,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又称“临川先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又称“临川先 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逻辑严密;诗歌遒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逻辑严密;诗歌遒 劲清新,擅长说理;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今劲清新,擅长说理;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今 存存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临川集拾遗等。等。 本诗选自本诗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八卷四十八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010年版)。宋仁宗庆历七年版)。宋仁宗庆历七 年(年(10471047),王安石任鄞(),王安石任鄞(ynyn)县(今浙江)县(今浙江 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