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初中化学重要规律整理汇总(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doc

  • 上传人(卖家):luzy369
  • 文档编号:1162879
  • 上传时间:2021-03-10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4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化学重要规律整理汇总(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中化学 重要 规律 整理 汇总 直接 打印 一份 熟记 下载 _中考其它复习资料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资源描述:

    1、1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重要规律重要规律整理汇总整理汇总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1.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 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4.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

    2、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 价的亚铁离子。 二、金属二、金属+ +酸酸盐盐+H2+H2中中 1.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2.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3.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三、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三、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四、物质的检验四、物质的检验 1.1.酸酸(H+)(H+)检验检验 方法 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 H+存在。

    3、 方法 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 H+的存在。 方法 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 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 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 pH,如果 pH 小于 7,则证明 H+的存在。 2.2.碱碱(OH(OH- -) )的检验的检验 方法 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 OH-的存在。 方法 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 证明 OH-的存在。 方法 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

    4、证 明 OH-的存在。 方法 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 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 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 pH,如果 pH 大于 7,则证明 OH-的存在。 3.CO323.CO32- - 或或 HCO3HCO3- -的检验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 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 CO32-或 HCO3-的存在。 4.4.铵盐铵盐(NH4+)(NH4+) 用浓 NaOH 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五、金属五、金属+ +盐溶液盐溶液新金属新金属+ +

    5、新盐:新盐: 1.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2.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3.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2 六、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六、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1.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 化碳。 2.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3.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4.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

    6、的燃烧。 七、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七、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1.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2.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3.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八、八、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1.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2.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 子层数依次递增。 九、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九、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种决定关系 1.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

    7、.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 4.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 远的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或=4 为非金 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或=4 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7.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 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 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

    8、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 得电子后为阴离子, 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十、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十、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 母到达平衡。 2.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3.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4.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5.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6.用还原性的气体(如 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 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

    9、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 气管。 7.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 搅拌,冷却后装瓶。 8.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 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 3 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9.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 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10.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

    10、 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 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11.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 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 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12.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 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关于金属与金属材料的相关考点汇总,大家可以回 顾下这篇,请戳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总结大全! 十一、反应中的一些规律十一、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1.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 CO32-(也可能为 HCO3- 离子, 但一般 不予以考虑),

    11、 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 CO2 气体。 2.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 N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 NH3(NH3+H2O=NH3H2O) 3.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 CaCO3=CaO+CO2 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十二、实验中的规律十二、实验中的规律 1.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 O2 装置(固固加热型) 。 2.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 O2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 3.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4.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5.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7.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 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 口 1/3 处。 8.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9.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10.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11.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中化学重要规律整理汇总(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6287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