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 第二章2.2.1条件概率ppt课件(共36张PPT).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 第二章2.2.1条件概率ppt课件(共36张PPT).pptx》由用户(lilei2001)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 第二章 2.2.1条件概率ppt课件共36张PPT 人教 高中数学 选修 第二 2.2 条件 概率 ppt 课件 36 下载 _人教A版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思考思考 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由三名现分别由三名 同学无放回地抽取同学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 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名同学小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名同学小. 1 P(B) = 3 若抽到中奖奖券用“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表示,没有抽到用表示,没有抽到用 “Y ”,表示,那么三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共有三,表示,那么三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共有三 种可能:种可能:Y YY,YYY 和和YYY用用 B 表示事件表示事件 “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 则则 B 仅包含一仅包含一 个基本事件个基本
2、事件YYY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 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 因为已知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所以因为已知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所以 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YYY和和YYY而“最后一而“最后一 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包含的基本事件仍是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包含的基本事件仍是YYY 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 中奖奖券的概率为中奖奖券的概率为 ,不妨记为,不妨记为P(B|A ) ,其中,其中A 表示事件“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表示事件“第一名同学没
3、有抽到中奖奖券”. 思考思考 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 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 1 2 思考思考 已知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最后已知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最后 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呢?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呢? 在这个问题中,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在这个问题中,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 奖券,等价于知道事件奖券,等价于知道事件 A 一定会发生,导致可能一定会发生,导致可能 出现的基本事件必然在事件出现的基本事件必然在事件 A 中,从而影响事件中,
4、从而影响事件 B 发生的概率,使得发生的概率,使得 P(B|A)P ( B ) . 2.2.1条件概率 通过对具体情景的分析,了解条件概率通过对具体情景的分析,了解条件概率 的定义的定义 .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掌握一些简单的条件概率的计算掌握一些简单的条件概率的计算. (1)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 (2)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了解数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了解数 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培 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敢于创养
5、学生对新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敢于创 新的精神新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重 点点 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 . 难难 点点 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 用用 表示三名同学可能抽取的结果全体,则表示三名同学可能抽取的结果全体,则 它由三个基本事件组成,即它由三个基本事件组成,即 =YYY ,YYY ,YYY 既然已知事件既然已知事件A必然发生,那么只需在必然发生,那么只需在 A=YYY,YYY的范围内考虑问题,即只有的范围内考虑问题,即只有 两个基本事件在事件两个基本事件在事件 ,A 发生的情况下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事件B
6、发生发生. 思考思考 对于上面的事件对于上面的事件A A和事件和事件B B,P(B|A)P(B|A)与它们与它们 的概率有什么关系呢?的概率有什么关系呢? 等价于事件等价于事件 A 和事件和事件 B 同时发生,即同时发生,即 AB 发发 生而事件生而事件 AB 中仅含一个基本事件中仅含一个基本事件YYY ,因此,因此 P(B|A)= = 其中其中n ( A)和)和 n ( AB)分别表示事件)分别表示事件 A 和事件和事件 AB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另一方面,根据古典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另一方面,根据古典 概型的计算公式概型的计算公式. 1 2 n(AB) n(A) 继续继续 n(AB)n(A
7、) P(AB) =,P(A) = n()n() P(B|A) n(AB) n(AB)P(AB)n() = n(A) n()P() n() 其中其中n( )中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所以,中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所以, = 因此,可以通过事件因此,可以通过事件A和事件和事件AB的概率来的概率来 表示表示P(B| A ). 继续继续 1.条件概率条件概率 一般地,设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为两个事件,且P(A)0,称,称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P(AB) P(B| A) = P(A) 为在事件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发生的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 P(B|A)读作读作A发生的条件
8、下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发生的 概率概率. 2.两个性质两个性质 (1)条件概率具有概率的性质,任何事件)条件概率具有概率的性质,任何事件 的条件概率都在的条件概率都在0和和1之间,即之间,即 0P(B|A) 1. (2)如果)如果B和和C是两个互斥事件,则是两个互斥事件,则 P(BC|A)=P(B|A)+P(C|A). 例题例题1 在在5道题中有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道文科题.如果如果 不放回地依次抽取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 道题,求:道题,求: (l)第)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第1次和第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3
9、)在第)在第 1 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次 抽到理科题的概率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解解 : 设第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A,第第2次抽到理科次抽到理科 题为事件题为事件B,则第则第1次和第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次都抽到理科题为事 件件AB. (1)从)从5道题中不放回的一次抽取道题中不放回的一次抽取2刀的事件数刀的事件数 为为 n( )=A52=20.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n(A)=A31A41=12. 于是于是 n(A)123 P(A) = n()205 (2)因为)因为n(AB)= =6,所以,所以 n(AB)63
10、P(AB) = n()2010 (3)解法解法1 由由(1)(2)可得,在“第可得,在“第1次抽到理科次抽到理科 题的条件下,第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 3 P(AB)1 10 P(B| A) = 3 P(A)2 5 解法解法2 因为因为n(AB)=6,n(A)=12,所以,所以 P(AB)61 P(B|A) = P(A)122 2 3A 例题例题2 为了防止意外,矿井内同时装有为了防止意外,矿井内同时装有A与与B两种两种 报警设备,已知设备报警设备,已知设备A单独使用时有效的概率为单独使用时有效的概率为 0.92,设备,设备B单独使用时有效的概率为单独使用
11、时有效的概率为0.93, 在在 设备设备A失效的条件下,设备失效的条件下,设备B有效的概率为有效的概率为0.85, 求发生意外时至少有一个报警设备有效的概率求发生意外时至少有一个报警设备有效的概率. 解:解: 设事件设事件A, B分别表示设备分别表示设备A, B有效有效 0.85ABP 0.92AP 0.93BP 已知已知 求求 P AB 解法解法1 0.93-P(AB) 0.85= 0.08 即即 0.862P(AB) 故故 P(AB)P(A)P(B)P(AB) 0.920.93 0.8620.988 解法解法2 P(AB)0.988 P(AB)P(A B)P(A) P(B| A) P(A)
展开阅读全文